範棣:瑞幸咖啡造假或引發中概股寒冬來襲

2020-12-24 環球網

看它起高樓,看它宴賓客看它樓塌

18個月前,瑞幸開了第一家門店,當時沒有任何人會想到18個月後橫空出世的「瑞幸奇蹟」。2018年,瑞幸開設了2073家門店,擁有1254萬用戶,賣出9000萬杯的咖啡,成為當年最為耀眼的創業明星公司。2019年,瑞幸實現了4500家店的目標,達到4507家自營門店,實現了「超越星巴克」的目標,成為國內市場規模最大的咖啡品牌。

事實上,過去兩年仍是資本市場的冬天,而瑞幸儼然成為資本冬季裡的一朵耀眼的奇葩。在IPO之前,瑞幸咖啡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裡,神速完成了三輪共計5.5億美元的融資。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市值47.4億美元。從創立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上市,這絕對是資本市場的記錄,特別是在傳統的咖啡消費市場,這太不可思議,多少人驚嘆這樣的資本神話。

上周四,黑天鵝突然降至瑞幸,其股票一天5次熔斷,跌去了近80%,並引發了中概股集體大跌。在新冠全球肆虐背景下,美股四次熔斷,中概股已慘遭血洗,如今瑞幸事件更是雪上加霜。近些年,中概股財務造假的市場之問揮之不去,無疑瑞幸將引發一場中概股的誠信地震。

瑞幸商業模式創新背後其實是資本模式

瑞幸咖啡一直給資本市場講三個故事:第一,瑞幸咖啡好喝不貴,因此具有強有力的產品競爭力;第二,瑞幸咖啡是咖啡業界的創新業態,輕門店新零售的模式具備高複製性和高成長性;第三,瑞幸咖啡代表中國咖啡,將伴隨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崛起而維持高增長。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美,但做起來其實並不容易,認真推敲,其背後看到的是資本的推力。

瑞幸的競爭口號是「價格便宜、快速便捷」,但這不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許更恰當說,它是一種營銷模式。這個模式對瑞幸的成本控制和利銷中間差的要求特別高,要求瑞幸既能討好消費者,又能讓公司賺錢,這也許就根本不存在。好喝還不貴的背後是瑞幸咖啡的巨虧,說白了,就是用資本的實力來補貼消費者。對於消費者來說,這當然很好,但某一天如果不補貼了,消費者的流量還在嗎?瑞幸咖啡擴張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金融資本降維打擊,佔領消費者的咖啡杯子。這些年資本界愛用一句時髦話,降維打擊,說穿了就是拿錢把別人砸死,最後自己活下來。這個也是所謂的產品核心競爭力嗎?

再者,所謂新零售還是老零售,本質上都是零售,而零售核心競爭力必然體現在成本上。新零售的成本如果高於老零售,這種創新就是本末倒置。而瑞幸咖啡單店平均收入遠低於星巴克,而單店成本又遠高於星巴克。這場遊戲本來就演不下去,這也是瑞幸業務造假的內在邏輯。一年前就有人質疑,瑞幸倚重「燒錢」來打開市場的商業模式恐怕會重蹈OFO的覆轍。事實上,沒有一家企業是僅靠商業模式而成功的。目前能夠被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真正認同的一些中國品牌,都不完全或都不是依靠所謂的商業模式而成功的,大部分靠的是技術和創造的市場價值。

高大上的誤區:經營實體不能趕時髦

相比星巴克,瑞幸咖啡的差異化策略是「無限場景」理念,即開出的咖啡店都是小店,主打用戶自提和外賣為主的消費場景。另外,為了高大上,瑞幸咖啡提出數據咖啡的新理念,貌似創造了一個新的消費風口。其實不然。數據咖啡重點是數據,而不是咖啡,咖啡只是收集數據的渠道。如果這個是創新的商業模式,瑞幸咖啡應當歸類大數據的行業,比如,百度、阿里和騰訊等。星巴克不同,理念樸實,實則挺高大上的,星巴克不僅僅賣咖啡,其實也在營造一種城市中產階級的咖啡文化。

除了建立在資本基礎和金融降維上的價格便宜和快速便捷之外,瑞幸咖啡其實並沒有什麼商業模式上的特別之處。當虛浮的商業模式不能形成紮實的市場盈利模式,瑞幸咖啡只能更加依仗資本的力量,於是赴美上市,到華爾街上再舞資本長袖就成了一個自然的資本邏輯。這個過程中,瑞幸咖啡與傳統咖啡店的正常商業邏輯背道而馳,它不是從每杯咖啡中獲取利潤進而長大,而是從資本市場上獲得維繫成長的血液。如此,也不難理解,資本壓力最終迫使瑞幸咖啡拋棄了正常的商業經營邏輯,瑞幸咖啡的開店增長和產品擴張,最後都不得不為了迎合資本的邏輯,而不是消費的邏輯。

摔了一跤的豈止瑞幸,中概股或將集體面臨更嚴酷的寒冬

對於瑞幸咖啡來說,接下來恐怕將面臨業績造假帶來的一些列後果,如集體訴訟,SEC巨額罰款,或將強制退市,甚至刑事責任等。截至發稿,已有多家美國律所對瑞幸咖啡提起集體訴訟。但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瑞幸數據造假行為或會導致整個中概股企業板塊在資本市場寒冬中更難前行。

「數據真實性問題」一直是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備受關注的問題。瑞幸造假事件不僅影響整個中概股企業的聲譽,而且恐怕對正準備赴美上市的初創公司造成巨大傷害。近幾月市場傳言正準備赴美上市的字節跳動、自如、快手、喜馬拉雅、SHEIN、達達等諸多公司,現在面臨意外的打擊,上市之路節外生枝,前途未卜。已上市的中概股企業或將面臨市值重估、股價下跌和再融資困難的境地,而準備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則很有可能被拒之門外,或將面臨更為嚴苛的審計。

可以預計,有不少已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未來很可能選擇退市,或者回A和回港。但是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能夠容得下這麼多海歸公司嗎?會不會造成本來已經體虛的A股市場進一步弱化?從長遠看,美國資本市場依然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獲得長期資本的最佳選擇之一,失掉這個陣地對中國企業的開放和國際化非常不利。我們不能選擇退回去。

積極的方面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基本都按照美國SEC的標準,建立了內控機制,但很多只是流於形式。瑞幸咖啡事件從客觀上提供了一次機會,大家落實內控制度的機會,中概股公司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向世界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的內控機制是可信的。另外,也不妨有的中國公司逆水行舟,棋高一著,在這酷寒的資本冬天,上演一場奇兵逆襲的經典傳奇故事。

(作者:範棣 獨立經濟學者 亞聯資本董事長)

相關焦點

  • 財務造假22億,瑞幸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或引發中概股信任危機?
    具體來看,黎輝和劉二海連續加注了瑞幸咖啡的A輪和B輪融資,將其估值抬高至22億美元。A輪中出現的君聯資本是劉二海的前東家,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據傳是大鉦資本的LP;B輪中出現的中金公司,則跟黎輝的前東家摩根史坦利一起出現在瑞幸咖啡上市保薦商的名單裡。更值得玩味的是,黎輝及大鉦資本竟能從瑞幸的股災中「全身而退」。
  • 倒掉這杯瑞幸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一方面是全國4500多家尚在營業的門店,一方面是證監會的鐵拳,瑞幸一步步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又快速跌落神壇;當瑞幸這隻多骨諾米牌倒下,又對中概股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摘掉「民族之光」的帽子,看清瑞幸之恥;倒掉這杯咖啡,中概股將走向新生。
  • 李楠評瑞幸咖啡22億造假:真正麻煩的是中概股公司
    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該公告發布當天瑞幸咖啡股價暴跌75.6%,市值縮水到15.4億美元。受瑞幸咖啡牽連,神州租車於4月3日也隨之暴跌,一度跌幅高達達72.09%。
  • 瑞幸咖啡造假的覆車之鑑
    □ 閆 冬近日,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瑞幸咖啡也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瑞幸、愛奇藝、好未來……中概股為什麼一直被做空?曾經也被渾水...
    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美股周二盤前,此前曝出偽造交易22億的瑞幸咖啡宣布停牌,等待更多消息披露。此前周一瑞幸咖啡收盤報4.39美元,跌幅18.4%,市值11億美元。此外,依據高盛向其客戶發布的一份報告,瑞幸咖啡股東股票質押貸款發生違約,貸款人對瑞幸咖啡股東Haode Investment Inc.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
    27.11.2020導讀: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前董事長被處罰,肯德基搞了個高科技,無人餐車撲面而來,銀鷺增長發乏力,原創始人再度接盤,餐飲業的每周都熱鬧非凡,餐飲業的新鮮事兒,熱鬧事兒,盡在【
  • 自曝造假22億交易額,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講不下去了?
    而在上市之後,瑞星咖啡繼續創造「奇蹟」, 瑞幸咖啡在2019年5月18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大漲19.88%,總市值47.4億美元。隨後在兩個季度「靚麗」的財報數據下,瑞幸咖啡的市值最高一度超過100億美金,超過在美股上市的90%以上的中概股公司。
  • 中概股「獵殺」重演?瑞幸、愛奇藝遭做空,好未來自曝「家醜」,股價瑟瑟發抖!解密:做空機構狙擊手法
    導讀:中概股做空潮來襲!昨夜,美股大漲。然而,中概股普遍走低,愛奇藝、百度、唯品會、鬥魚均跌超4%,教育股好未來跌超6%,阿里巴巴跌超1%。近期,中概股屢屢被做空。繼瑞幸之後,渾水再度出手做空愛奇藝,質疑其新增用戶數和收入。
  • 瑞幸咖啡,也配叫「國貨之光」?
    自曝造假刷屏網絡之後,瑞幸咖啡就一直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瑞幸被稱為「美利堅韭菜收割機,國貨之光」,但造假就是造假,引發的後續效應還在不斷發酵中。4月27日,圍繞著瑞幸咖啡,又發生了幾個大消息。上午,有消息稱,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部門接管,造假的可源庫被挖走,所有高管被盤查等等。
  • 「裸泳者」瑞幸咖啡的蝴蝶效應
    龍媽」丹妮莉絲給自己冠名的規則,瑞幸咖啡(NYSE:LK)可能要這樣改名了:「瑞幸·2020年中概股暴雷之母·安然繼承人·長臂管轄權第一體驗者·美國證監會主席親自點名寫風險警告第一人·有多少消費者全看發多少低價折扣券·咖啡」。
  • 瑞幸咖啡開除了自己的創始人
    錢治亞,瑞幸咖啡的操盤手,陸正耀頂在前面的女人。她在瑞幸公司的地位,就如同當年摩拜單車的胡瑋煒——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由於瑞幸咖啡的光速上市,碰瓷星巴克碰成了現象級公司,她還被評為了2019年十大經濟人物。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兩個月裡,發生了三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兩個月前,讓很多中概股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開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但當時瑞幸咖啡在SEC官網發布公告堅決否認了報告中的所有指控,稱報告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
  • 瑞幸咖啡徹底涼了?剛上市一年 就被美國強制退市
    納斯達克交易所通知瑞幸咖啡摘牌瑞幸計劃要求舉行聽證會北京時間19日晚間,中概股瑞幸咖啡一則公告,猶如一顆炸彈,引發資本市場關注。瑞幸咖啡4月2日開盤暴跌,盤中八次觸發熔斷暫停交易,股價從前一日的26.10美元/股暴跌至 4.91美元/股,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4月6日)收於4.39美元/股。而在2020年初時,瑞幸咖啡股價一度達到51.38美元/股。此外,美國多家律所對其發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咖啡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
  • 瑞幸咖啡造假22億醜聞發酵 曾起訴安然律所發起集體訴訟
    最近瑞幸咖啡的股價表現顯示,BARJO所說的股票投資損失還在擴大。在本周四公布22億元造假後,瑞幸咖啡當天股價重挫,盤中多次觸及下跌熔斷被迫暫停交易,最終收跌逾75%,周五進一步下挫。周五盤前,瑞幸跌超20%,雖然開盤漲10%,但很快轉跌,早盤跌幅一度超過15%。
  • 從瑞幸到愛奇藝,渾水公司和中概股的愛恨情仇
    最近,中概股連番遭遇做空。 從瑞幸、愛奇藝、再到好未來,紅星資本局發現,報告都是由空頭機構渾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所發。 實際上,渾水公司素來就有「中概股殺手」之稱,10年來發布的35份沽空報告中,有超過半數的報告都是對中概股公司的研究。 「什麼仇什麼怨」?為何渾水公司連連狙擊中概股?
  • 收入造假21億,花12億買和解!瑞幸咖啡未來何解?律師解讀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與此同時,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也發布聲明稱,公司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受此消息影響,瑞幸咖啡股價在美股粉單市場周四的交易中大幅上漲,最高漲幅超90%。
  • 瑞幸事件仍在發酵 長期低價的咖啡還會有嗎?
    與瑞幸有共同董事長的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直接跟隨瑞幸暴跌。還有投資者憂慮,其他中概股也會受到牽連。早先,瑞幸咖啡以誕生20個月便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速度,刷新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上市紀錄,一時間光環矚目。但在此次交易造假事件曝光後,速成的獨角獸們,恐怕會遭遇更多質疑。尤其對類似瑞幸的企業而言,有一級市場投資銀行合伙人分析,「瑞幸模式」類的消費行業創業企業要準備接受更嚴格的評估和審核。
  • 瑞幸咖啡CEO錢治亞被撤職 專家稱「破產清算」或是歸途
    與此同時,瑞幸咖啡發布內部信,對合作夥伴及員工表示了深深歉意,並表示事件調查仍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全力配合相關調查。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直呼「救救」瑞幸。「為了我的咖啡券,瑞幸挺住。」「你一杯我一杯,瑞幸股價能起飛」「以後可能喝不到免費咖啡了」……《商學院》記者通過多次走訪發現,瑞幸咖啡門店運營如常。除4月2日「自曝」公告後幾天恐慌性「爆單」的異常銷售數據,瑞幸咖啡在風波之後,門店銷售表現如常。自曝出財務造假後的「元氣滿滿」,到如今的去「神州系」化,事件波及越來越廣。
  • 瑞幸咖啡爆單 外賣小哥:單子多得忙不過來 燒錢模式已走到盡頭?
    有意思的是,在顧客上門購買未成後,瑞幸向其手機又發送了一個3.8折的優惠券。分眾傳媒回應「金主」瑞幸咖啡事件:目前廣告款在正常回款流程中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後,引發市場強烈反應。瑞幸造假引熱議:或給中概股帶來信任危機4月3日,一家一線投資機構創始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說:「昨晚在投資人群裡很多人都義憤填膺,覺得這件事很惡劣。創業可以失敗,商業本身也是有成功有失敗的。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反思
    瑞幸模式是否成立?數據造假下的單店模型是否盈利?管理層&團隊問題。問題一:瑞幸模式是否成立?我們假設在單杯模型成立的基礎上,通過收入、成本&費用比例虛增的情況下,回溯整個調研過程中很難發現這一點,在財務分析中也無法看出端倪,儘管網絡中有文章在事後質疑財務報表數據,實際上是無法證明的。需要思考的問題是,瑞幸在成本和費用兩端的虛增比例分配,如果是費用端虛增,那麼則證明瑞幸模式是個偽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