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代替呂不韋去滿足太后,謀反失敗後被秦始皇車裂

2021-02-07 西嶽頑石


戰國末期,秦國已經顯示出統一六國的氣勢,尤其是十三歲就即位的秦王嬴政,開始逐漸掌握大權。與此同時,看見嬴政這麼英明過人,日漸強勢,呂不韋不知不覺中感到了深深的擔心。尤其是想到自己和太后之間的曖昧關係,害怕哪天東窗事發,被嬴政知道的話,肯定會不得善終的。




但是,或許是年老寂寞,太后趙姬依然經常召見呂不韋進宮約會。實在沒有辦法的呂不韋,只有想找個人替代自己去滿足太后。在一番尋找後,這個人就是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嫪毐,而這個也是丞相府中的門客。在充分展現出嫪毐的男性能力後,呂不韋巧妙地把這個人偽裝成太監,從而去侍奉太后。



話說這太后趙姬一見到嫪毐,真的就是乾柴遇到烈火,一發不可收拾。而有了嫪毐的陪伴,太后也沒有心思再管呂不韋了。隨著感情的日益生後,太后為嫪毐生下了兩個孩子。而因為太后的美言,嫪毐被秦王賜封為長信侯。得寵的嫪毐在私下裡擴張自己的勢力,甚至和呂不韋集團在朝廷形成了分庭抗禮的格局。


但是,面對氣焰更盛的嫪毐,呂不韋選擇了隱忍。後來,眼看著秦王嬴政已經長大成人,嫪毐的危機感要明顯強過呂不韋,畢竟自己不僅和太后發生了肉體關係,而且還有了私生子。甚至在一次和百官喝酒的時候,喝高的嫪毐竟然自稱自己是秦王嬴政的「假父」。凡此種種,都無疑危害到了嬴政的王權統治。



於是,形勢所迫的嫪毐,知道自己只能先下手為強了。在密謀策劃後,嫪毐決定把秦王嬴政和呂不韋一起解決掉,然後扶持自己和太后的孩子當國君。不過,或許是嬴政註定是之後的天命之子。嫪毐的計劃很快就敗露,秦王嬴政果斷派出相國昌平君和昌文君發動鹹陽士兵攻打嫪毐。慘敗之後的嫪毐被嬴政活捉,而嫪毐及其黨羽也被全部被判處車裂之刑。



最後,嫪毐之亂的影響力還遠不止於此。一方面是掌權的太后趙姬徹底交出權力,自己也被嬴政趕到了最小的離宮居住。另一方面,儘管嬴政沒有計較呂不韋的罪責,但還是免去了其丞相的職位。在太后和呂不韋全部離開權力中心後,秦王嬴政也掃清了內部統治上的障礙,從而加快了自己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的進程。


推薦閱讀:

★ 「洪秀全」被滅,天王府搜出2300多名婦女,是用來幹啥的?

★ 他的變法奠定了秦始皇統一的基礎,但是,他的死真的冤枉嗎?

★ 北京城的王氣,為何更勝南京和西安?

★ 決定夏朝命運一戰:鳴條戰背景和戰爭起因

★ 大家來瞧瞧,他還是個人嗎?!


相關焦點

  • 秦始皇嬴政平叛後,嫪毐被車裂,為何呂不韋僅被罰回封地?
    呂不韋本來是趙國的商人,跟趙太后在年輕時產生過一段感情,後來在他的安排下趙太后成為了子楚的妻子,在子楚去世後兩個人又走到了一起,一心從政的呂不韋害怕被她的一己私慾牽連,於是就想找個人替代自己,木訥的嫪毐成了很好的替代品。
  •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死呂不韋?秦始皇為什麼最崇拜宣太后?
    宣太后的一生極具傳奇性色彩,權力、榮譽、巔峰、低谷,這些起伏都經歷了,謎一樣的身世,傳奇性的人生,極具有爭議的愛情,都是她在歷史上出彩的原因。1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死呂不韋呢?我們都知道呂不韋和秦始皇的關係匪淺,秦始皇的生母趙姬,就是呂不韋以前的妾,她被獻給嬴異人後生了嬴政。
  • 秦始皇生母:趙姬
    在趙姬去世後改追尊母親趙姬為帝太后,與秦莊襄王嬴子楚合葬在芷陽(今天的西安)。秦始皇嬴政執政初期,呂不韋相權獨大,連嬴政也要稱呂相為「仲父」,有史料稱,嬴政其實就是呂不韋的兒子,而嬴政的母親——趙姬。趙姬的一生寫下來就是一本淫穢之書。那趙姬的一生又幹了些什麼呢?
  • 秦始皇嬴政短短三十字的信,相國仲父呂不韋就飲鴆自盡,為何?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九月,秦王嬴政乾淨利落地平定了嫪毐集團的叛亂,之後便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令其遣出鹹陽,前往河南的封地養老。兩年之後,嬴政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接到秦王的信後,喝下毒酒自盡了。顯赫一時,秦王嬴政「仲父」、大秦帝國的相國呂不韋,怎麼因為一封信就嚇得自殺了呢?
  • 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嗎,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傳奇?
    安國君的眾多兒子中異人(後改為子楚)是不被待見的一個,子楚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 處境悽涼,呂不韋把握住華陽夫人無子的情況,自己出資去秦國遊說華陽夫人。在遊說華陽夫人之前,呂不韋帶著大量的珠寶,先拜見了華 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和姐姐,把帶來的東西統統獻給華陽夫人。又在夫人面前為子楚美言了一番。
  • 呂不韋為何將情人太后趙姬送到別人床上
    當初,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為質子(其實就是人質)時,呂不韋就從商人的角度看到了商機,就通過各種手段結識異人,並助他後來回秦國做了秦王。這其中,一次與異人飲宴時異人看上了歌舞助興的趙姬,呂不韋毫不猶豫地把趙姬送給了異人。獨在異國為質子的異人,自然迷戀上了嬌柔多情的趙姬,並很為讓趙姬生下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秦始皇嬴政。
  • 秦國趙姬:歌姬變太后,生下秦始皇,和子楚、呂不韋、嫪毐有情
    她的名字和很多歷史名人聯繫在一起,提起秦國國君秦莊襄王嬴子楚,會提起她;提起戰國奇人呂不韋,會提起她;提起男寵嫪毐,會提起她;提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會提起她......趙姬的一生,是傳奇的。作為一個攪動歷史的女人,趙姬長得極為貌美。
  • 嫪毐被車裂下線、嬴政趙姬母子反目,《大秦賦》終於開啟了事業線
    引言:《大秦賦》嫪毐被車裂下線,嬴政趙姬母子反目,感情線告一段落,終於迎來了事業線。眼看著《大秦賦》已開播過半,嬴政還未加冠親政,秦國大權還被太后相國把持。而長信侯嫪毐這個假寺人因得太后寵信,權力是越來越大,行為也越來越猖狂。
  • 秦始皇:殺人不用刀的最高境界,一封30字的簡訊,就讓呂不韋心甘情願去死
    呂不韋第一次跨界是在邯鄲,發生在他第一次見到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之後。那時苦逼的異人還在趙國當人質,生活不自由,經濟很窘迫。但眼光獨到的呂不韋一見到異人,就認為他「奇貨可居」,回家後和他老爹圍繞異人進行了一場曠世經典對話:
  • 呂不韋之死,應該是華陽太后布的局,收到秦始皇的信後不得不死
    呂不韋真的是被秦始皇逼殺而死的嗎?去看《諫客逐書》就明白了 呂不韋經過''奇貨可居'',把羸異人推上了秦王寶座。秦莊襄王死了之後,呂不韋還當上了秦國的相邦,並且還成秦始皇的''仲父''。最後卻被罷相,在洛陽封國收到秦始皇的一封信之後,飲鳩而死。
  • 呂不韋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關係?
    叛亂的首領正是身居高位的長信侯嫪毐,他偽造了秦王玉璽與太后璽,號令京城的守衛、官騎、戎翟君公、還有自己的家臣們一起舉旗謀反。當他勢在必得,準備向鹹陽宮等地進發時,突然之間,黑壓壓的軍隊圍堵了整個宮牆。領軍而來的是昌平君和昌文君,秦王政特意派來的人。嫪毐算盡了一切,卻漏掉了最關鍵的一環,年輕的秦王早已不是聽人擺布的幼子,嫪毐的一切謀劃盡在秦王掌握之中。
  • 歷史上,嫪毐造反後,秦始皇派兩個楚國人平定叛亂!
    王翦命王賁帶三萬精騎奔赴鹹陽剿殺嫪毐,自己帶人去雍城勤王護駕。嫪毐出城逃命,發現自己的兩個孩子還在鹹陽,要回去救他們,董奇勸解不成,兩人內訌。嬴傒帶兵包圍嫪毐,嫪毐不降並殺了棄劍的董奇,終被活捉。李斯審訊嫪毐,嫪毐說出呂不韋送其入宮一事。嬴政下令處罰嫪毐及其黨羽,車裂嫪毐。至此,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嫪毐叛亂終於被平定,這成為秦王嬴政親政的重要一步。
  • 呂不韋的毀滅之路:不是秦始皇心眼小,而是他犯了做臣子的大忌
    但此時,作為一位小小的少年,嬴政還沒有在歷史舞臺上嶄露頭角,無法親政的他身邊圍繞著多股外戚勢力。這其中,比較強勢的是以養祖母華陽太后為首的楚國勢力和以母親趙姬為首的趙國勢力,嬴政的親奶奶夏太后所代表的韓國勢力很快因為夏太后的去世而被清除出局。
  • 秦始皇連殺27個諫臣,為何就茅焦能說動他寬恕太后趙姬
    茅焦是戰國末期的著名說客,曾經不畏生死,在秦始皇連殺27個諫臣之後,勇敢進諫。最終茅焦成功說服秦始皇寬恕太后趙姬,更在事後得到秦始皇重用,被封為上卿。那麼茅焦是如何說服秦始皇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趙姬與嫪毐
  • 秦始皇為呂不韋兒子?很可能是後人杜撰的
    千年來,秦始皇的身份一直是一個謎團,有學者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也有人認為他和公子異才是親父子。那麼,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嗎?為何部分影視作品中,都傾向於將秦始皇默認為呂不韋的兒子?有依據嗎?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呂不韋,以及他和秦始皇的關係。
  • 嫪毐原是邯鄲浪人,算來還是太后同鄉,呂不韋得知他本事十分出眾
    嫪毐原是邯鄲的浪人,算來還是太后的同鄉,呂不韋得知他本事十分出眾趙姬,又稱趙太后,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秦莊襄王的王后
  • 為什麼同是太后,而羋月和趙姬的結局卻相差甚遠
    趙姬,秦始皇生母,趙國邯鄲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太后。原為呂不韋姬妾,被呂不韋獻給秦國質子異人。其子嬴政即位為秦王,她成為王太后。從兩人的簡介看,只能看出兩人都是太后,都是皇帝生母,羋月主政期間給秦國做了不少貢獻,而趙姬在這方面是空白的。今天我們看的不是兩人的政治貢獻而是看一下兩人的情史。
  • 《大秦賦》呂不韋歷史原型:登高拜相後,卻敗在一個女人手裡
    其一:嫪毐叛亂失敗後遭到車裂;其二:呂不韋罷相離開鹹陽。第一個劇情讓人看得暢快,第二個劇情則讓人惋惜、感慨萬千。畢竟在劇中,呂不韋真的為秦莊襄王和嬴政做了很多很多,他內心的的確確都是為了秦國。可最終卻只落得個如此下場。而歷史上的呂不韋與劇中的經歷差不太多,只是結局比劇中的要慘。那麼今日就一起來聽聽呂不韋的一生經歷。
  • 趙姬懷胎14月生下嬴政,原來秦始皇真的是呂不韋的兒子?
    更有佐證的是,後來趙太后的男寵嫪毐叛亂,追根朔源,始作俑者是呂不韋,但是秦始皇殺了嫪毐,卻並未對呂不韋痛下殺手,只是將他貶回河南封底,連該享受的尊榮都依然保留。一年後,不知道呂不韋哪兒又惹秦始皇不爽了,秦始皇給呂不韋一封30字的書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
  • 秦始皇和生母趙姬差點斷絕母子關係,他們母子到底誰對誰錯?
    秦王政是一位心懷天下的帝王,他看夠了七國連年的徵戰給天下蒼生帶去的苦難,他想結束戰亂,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而想實現這一理想的唯一方法,只有統一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