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秦國已經顯示出統一六國的氣勢,尤其是十三歲就即位的秦王嬴政,開始逐漸掌握大權。與此同時,看見嬴政這麼英明過人,日漸強勢,呂不韋不知不覺中感到了深深的擔心。尤其是想到自己和太后之間的曖昧關係,害怕哪天東窗事發,被嬴政知道的話,肯定會不得善終的。
但是,或許是年老寂寞,太后趙姬依然經常召見呂不韋進宮約會。實在沒有辦法的呂不韋,只有想找個人替代自己去滿足太后。在一番尋找後,這個人就是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嫪毐,而這個也是丞相府中的門客。在充分展現出嫪毐的男性能力後,呂不韋巧妙地把這個人偽裝成太監,從而去侍奉太后。
話說這太后趙姬一見到嫪毐,真的就是乾柴遇到烈火,一發不可收拾。而有了嫪毐的陪伴,太后也沒有心思再管呂不韋了。隨著感情的日益生後,太后為嫪毐生下了兩個孩子。而因為太后的美言,嫪毐被秦王賜封為長信侯。得寵的嫪毐在私下裡擴張自己的勢力,甚至和呂不韋集團在朝廷形成了分庭抗禮的格局。
但是,面對氣焰更盛的嫪毐,呂不韋選擇了隱忍。後來,眼看著秦王嬴政已經長大成人,嫪毐的危機感要明顯強過呂不韋,畢竟自己不僅和太后發生了肉體關係,而且還有了私生子。甚至在一次和百官喝酒的時候,喝高的嫪毐竟然自稱自己是秦王嬴政的「假父」。凡此種種,都無疑危害到了嬴政的王權統治。
於是,形勢所迫的嫪毐,知道自己只能先下手為強了。在密謀策劃後,嫪毐決定把秦王嬴政和呂不韋一起解決掉,然後扶持自己和太后的孩子當國君。不過,或許是嬴政註定是之後的天命之子。嫪毐的計劃很快就敗露,秦王嬴政果斷派出相國昌平君和昌文君發動鹹陽士兵攻打嫪毐。慘敗之後的嫪毐被嬴政活捉,而嫪毐及其黨羽也被全部被判處車裂之刑。
最後,嫪毐之亂的影響力還遠不止於此。一方面是掌權的太后趙姬徹底交出權力,自己也被嬴政趕到了最小的離宮居住。另一方面,儘管嬴政沒有計較呂不韋的罪責,但還是免去了其丞相的職位。在太后和呂不韋全部離開權力中心後,秦王嬴政也掃清了內部統治上的障礙,從而加快了自己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的進程。
推薦閱讀:
★ 「洪秀全」被滅,天王府搜出2300多名婦女,是用來幹啥的?
★ 他的變法奠定了秦始皇統一的基礎,但是,他的死真的冤枉嗎?
★ 北京城的王氣,為何更勝南京和西安?
★ 決定夏朝命運一戰:鳴條戰背景和戰爭起因
★ 大家來瞧瞧,他還是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