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短短三十字的信,相國仲父呂不韋就飲鴆自盡,為何?

2021-01-08 晨風曉月趣歷史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九月,秦王嬴政乾淨利落地平定了嫪毐集團的叛亂,之後便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令其遣出鹹陽,前往河南的封地養老。兩年之後,嬴政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接到秦王的信後,喝下毒酒自盡了。顯赫一時,秦王嬴政「仲父」、大秦帝國的相國呂不韋,怎麼因為一封信就嚇得自殺了呢?

呂不韋有何功勞?

呂不韋原本是趙國的商人,經商多年,積累了萬貫家財。秦昭王四十二年,秦昭王的兒子安國君被立為太子。安國君有二十幾個兒子,其中有個叫子楚的兒子,因為母親夏姬不受寵愛,被派到了趙國為人質。秦趙兩國積怨很深,秦國多次攻打趙國,作為秦國人質的子楚,在趙國的待遇自然是很不好,生活非常的困窘艱難。按照正常的邏輯,太子有二十多個兒子,子楚排位居中且是庶出,母親又不受寵愛地位低下,最終的結局很可能就是在異國自生自滅。

原本沒有前途的子楚,卻被趙國的大商人呂不韋看中,認為其「奇貨可居」,花重金對其「包裝」,並為其公關鋪路。呂不韋的邏輯是,安國君身為秦國的太子,繼承秦王是遲早的事情,子楚作為安國君的兒子,就有爭取的機會和價值。獨具慧眼的呂不韋還發現一個細節,安國君最寵愛的正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這就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呂不韋首先送了五百金給子楚,用於日常開支,提高品位、交結賓客。同時,又拿出五百金購買珍奇異寶,自己親自到秦國去結交華陽夫人。與華陽夫人搭上關係後,呂不韋設身處地為華陽夫人謀劃:夫人沒有兒子,將來老了就會沒有依靠,子楚賢能但排行居中地位低下,按正常次序是沒有機會被立為繼承人的,如果夫人可以將其提拔為繼承人,他一定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日後同樣可以顯貴!

華陽夫人一聽有道理,於是一番溫柔功夫和哭鬧軟磨,居然說動了安國君,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秦昭王五十年,秦國大舉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想殺死人質子楚。呂不韋又花了六百金,送給守城的官吏,子楚才得以脫身,逃到了秦軍大營,之後順利回到秦國。回國六年後,秦昭王去世,安國君繼位為秦王,子楚立為太子。安國君繼位一年之後就去世了,太子子楚順利繼承秦王之位,成為了歷史上的莊襄王。

呂不韋對秦王子楚的功勞,一是絕對的擁立之功,二是救命之恩。也許還不止如此,子楚還在趙國為人質的時候,呂不韋身邊有一位長得非常漂亮的女子,被子楚看上了,呂不韋就將這名女子送給了子楚。據《史記》的說法,這名女子送給子楚時,已經懷上了呂不韋的孩子。這名女子就是秦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趙姬,她生下的這個孩子,就是秦始皇嬴政。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歷史已無從考究,但是嬴政的母親曾經是呂不韋的女人,卻是事實。

呂不韋對於秦國的功勞,還有居丞相之位,輔佐兩代秦王,特別是秦王嬴政繼位時才十二歲,軍國大事的責任全在相國呂不韋身上,其內治外伐,為秦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呂不韋有多風光?

登上秦王之位的子楚,對居功至偉的呂不韋也是投桃報李,剛繼位就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讓其在最富庶的河南洛陽食邑十萬戶。十萬戶是什麼概念?偉人曾有詩云「糞土當年萬戶侯」,可見分封萬戶,就是王侯的理想目標。漢朝的開國功臣,被評定為首功的丞相蕭何,最開始論功行賞時初封的食邑也不過才八千戶。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任性,偏愛誰想逃都逃不了。秦孝文王只在位一年,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就都去世了,將機會和舞臺留給了才十二歲的嬴政。嬴政繼位為秦王后,尊奉呂不韋為相國,尊稱為「仲父」,帝國日常的軍政大權,幾乎都掌握在呂不韋手中。呂家的奴僕,達到了萬餘人,門下的文人食客多達三千人,比之戰國四君子「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孟嘗君」,有過之而無不及。可以說,呂不韋作為商人,當年的重金投資,可以說是得到了成千上萬倍的回報。

秦王嬴政為什麼要痛下殺手?

呂不韋既然對秦國、對秦王嬴政功勞巨大,嬴政親政後為何要對呂不韋下狠手呢?這又不得不提及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嫪毐。嬴政的母親趙太后,原本就是呂不韋的女人,莊襄王去世後,兩人又舊情復燃。但是,隨著秦王嬴政的逐漸長大,功成名就的呂不韋害怕事情暴露,急於自己脫身。於是,就將門客嫪毐介紹給趙太后,太后趙姬就與嫪毐好上了。秦王尚未親政,大權在握的趙太后對嫪毐寵信有加,嫪毐因此一步登天飛黃騰達。趙姬對嫪毐不但賞賜無數,還封其為長信候,甚至把整個太原郡都賜給了嫪毐,嫪毐家裡的奴僕多達數千人。更為嚴重的是,人心不足的嫪毐,居然通過趙姬染指政權,「事無大小,皆決於毐」,並且還發展了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權力集團,在秦國政壇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秦王嬴政集團、太后嫪毐集團、呂不韋集團。

秦始皇九年,囂張跋扈的嫪毐,被人舉報其假宦官的身份。嬴政派人開展調查。害怕東窗事發被清算的嫪毐,率先發動了叛亂,假借秦王玉璽和太后玉璽,調動軍隊攻打秦王嬴政所在的皇宮。秦王嬴政給予其狠狠的回擊,嫪毐集團很快戰敗。嫪毐被活捉車裂,夷誅三族,嬴政還殺了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同時還將太后趙姬遷到雍地軟禁,嫪毐的門客也都被罰沒家產流放蜀地。

由於嫪毐曾是呂不韋的門客,又是他暗中操作讓嫪毐假扮成太監送給太后趙姬的,嫪毐與趙姬淫亂並謀反,呂不韋難辭其咎。同時,秦王嬴政親政之後,需要培植自己的親信和勢力,也就藉機免除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讓其到河南洛陽的封地退休養老。對於呂不韋來說,這樣的結局未免不是一個好的歸宿。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呂不韋曾經在秦國的地位,在諸侯各國之間的影響力,使得各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斷派出使臣和賓客,絡繹不絕地來拜會呂不韋。嫪毐集團的叛亂剛剛平定,生性多疑的嬴政,於是給呂不韋去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警告信。

呂不韋為什麼會選擇自盡?

接到秦王警告信的呂不韋,沒有作過多的考慮,就喝毒酒自殺了。呂不韋匆匆自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嬴政對嫪毐的嚴厲打擊,讓呂不韋如驚弓之鳥,與其赴嫪毐後塵,被車裂滅族,還不如自行了斷,保全家族;二是,嬴政的這封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是對呂不韋幾十年來功勞和奉獻的徹底否則,對於呂不韋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沒有呂不韋,就沒有嬴政的秦王之位,也沒有大秦帝國當時的輝煌,更何況功勳卓著的呂不韋,並沒有犯主觀上的過錯。秦王嬴政的無情無義,讓一直以來視其如親生骨肉的呂不韋,徹底心死。呂不韋因此心灰意冷,生無可戀,最終選擇自行了斷,免受屈辱,也是很算是人之常情。

呂不韋雖為商人,幫助莊襄王子楚登上秦王之位,雖有投資獲利的動機,但是其對秦國和兩代秦王,可謂忠心耿耿。最終自盡而亡,更多的是其在處理與日益長大成人的秦王嬴政之間的關係上,沒能做到功成身退,貪戀權貴是其失敗的根源。

相關焦點

  • 呂不韋奮鬥一生,為何看了秦始皇一封僅30個字的信,最終飲鴆自盡
    呂不韋通過一生努力,從一介商人成功逆襲為秦國重臣,不僅有功於秦國,更有功於秦始皇父子。然而,自秦始皇九年(前238年)「蘄年宮之變」後,呂不韋的處境卻急轉直下,最終因為秦始皇一封短短的書信,最終飲鴆自盡。那麼,呂不韋為何因為一封短短三十字的信,就甘願赴死呢?
  • 呂不韋權傾朝野,為何收到嬴政一封僅30字的信,就飲鴆酒自盡?
    作為《大秦》系列影視劇的最後一部,講述的正是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的事情。如同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以及秦昭襄王時期的範雎一般,在嬴政與其父親秦莊襄王時期也有一位大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呂不韋。說起呂不韋的一生,可謂是十分的傳奇,有人說他是賭徒,也有人說他是最早的投資家。但不管怎麼樣,呂不韋確實從一介商人變成了大秦的相國,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秦始皇:殺人不用刀的最高境界,一封30字的簡訊,就讓呂不韋心甘情願去死
    秦始皇寫給流放途中呂不韋的信,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個字、兩個問題,但呂不韋一看就秒懂。有些問題永遠不能回答,有些事必須帶進墳墓,只有讓秦始皇放心了,呂不韋努力一生的積累才不會徹底灰飛煙滅。所以當秦始皇對他發出靈魂之問的時候,呂不韋瞬間就醒悟過來,如夢方醒地意識到了自己的身份和處境。既然沒能提前全身而退,那此刻及時捨車保帥,是對大家都好的結果。
  • 《呂不韋列傳》|富而謀國,位極人臣,呂不韋為何最後飲鴆自盡?
    子楚從前途渺渺的卑微處境一躍成為一國之君,完全靠的是呂不韋,故而呂不韋被封為相國,封文信侯。從此之後,秦國的軍政大權開始掌握在呂不韋手中。然而,不過三年時間,子楚便去世了,年僅13歲的太子嬴政繼位,呂不韋號稱「仲父」,開始擔起輔政的大任,力挽狂瀾,穩定了秦國政局。此時,秦國實力已然強大,縱橫天下,衝突山河,統一大業指日可待。
  • 呂不韋戰國奇才,韜略滿腹,為何落了個飲鴆自盡的下場
    ,同時也是秦太子嬴政的仲父和師傅!2.抵抗信陵君的合縱攻秦呂不韋3.化解龐煖的合圍鹹陽呂不韋執政期間,避免硬仗,惡仗,恢復秦國的國力,為後來秦國東出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4.編撰《呂氏春秋》廣收門客,並讓門客們把各自的見識寫下來,編輯成書,名為《呂氏春秋》。
  • 《大秦賦》呂不韋:姜子牙後代,一妻一妾,秦始皇是他兒子?
    他以一個商人的身份,散盡家財,輔佐來趙國當質子的嬴子楚,扶持子楚成為秦莊襄王,被拜為相國,封文信侯。而後又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被嬴政尊稱為「仲父」,權傾天下。
  • 仲父呂不韋
    父親死後,母親讓嬴政認呂不韋做了仲父,仲父就是乾爸,仲父是嬴政生命中重要的男人。沒有仲父自己的父親不可能當秦王。
  • 被罷官的呂不韋為何一定要死?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受到嫪毐之亂的影響,呂不韋被秦王嬴政免去了相邦職務。並將呂不韋遣出京城,要求其前往河南的封地。此時的呂不韋自知自己已經難以再受重用,故而也急流勇退,一心一意待在自己的封地中,以免遭橫禍。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作為曾經的大秦相國,又是一代名相。
  • 呂不韋在廖毐事件中被牽連,被下放到封國,為何最後還選擇自殺?
    秦始皇所能取得如此成就,完全是離不開一個有眼光的商人——呂不韋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當人質,呂不韋認為他是「奇貨可居」,運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助異人,還把自己的愛妾趙姬送給他做老婆,之後生下嬴政。隨著嬴政的年長,呂不韋害怕與太后的關係被發現,想著離開太后,但又害怕被怨恨,就向太后推薦了自己的門客廖毐,供其享樂。廖毐憑藉著太后的寵愛,被封為長信侯,收羅黨羽,發展自己的勢力,成為了僅次於呂不韋的一股強大政治勢力。
  •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鴆酒自盡?
    秦王寫的信,是給呂不韋的催命符,真正讓他死的還是他做的那些事,作為一國丞相,不但自己給皇家製造桃色新聞,還獻給皇后一個玩具——嫪毐,哪成想這個玩具在權勢富貴面前居然有了顛覆秦帝國政權的野心。作為此事的始作俑者,秦始皇已經對他手下留情,只是罷黜他的官職,讓他安全回家,沒想到這老呂竟然不知收斂,照樣籠絡天下英才,威脅到皇權統治,自然不會有好果子吃。皇帝的通牒,只不過給他留個體面。
  • 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嗎,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傳奇?
    太子政一上臺,就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至此,呂不韋的權力達到頂峰。此時, 關於秦王嬴政真實身份的種種猜測也悄悄在秦國蔓延。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秦始皇)繼承王位,因他年幼,當時的國政大權仍由相邦(意指宰相)呂不韋所把持。
  • 「仲父」——呂不韋
    公元前249年(莊襄王元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莊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后常常和呂不韋私通。秦王政越來越大了,但趙太后一直淫亂不止。
  • 呂不韋以生意人思維風投儲君,贏利雙贏,嬴政為何逼他喝鴆自盡
    因為年幼不能執政,嬴政繼位時,呂不韋把持朝政,還與太后私通,後來敬獻大陰人,為太后做了面首,讓想要做大事的嬴政忍無可忍。呂不韋因擁立君王而得大利,卻因專權而被清算,這件事,到了最後還是大虧特虧啊!呂不韋繼位後嬴子楚,即秦莊襄王,立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封十萬戶。呂不韋由商人轉變為侯爵,第一次風險投資獲利。呂不韋列傳: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雒陽十萬戶。
  • 趙姬懷胎14月生下嬴政,原來秦始皇真的是呂不韋的兒子?
    更有佐證的是,後來趙太后的男寵嫪毐叛亂,追根朔源,始作俑者是呂不韋,但是秦始皇殺了嫪毐,卻並未對呂不韋痛下殺手,只是將他貶回河南封底,連該享受的尊榮都依然保留。一年後,不知道呂不韋哪兒又惹秦始皇不爽了,秦始皇給呂不韋一封30字的書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
  • 歷史上的呂不韋和趙姬的最終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呂不韋和趙姬的最終命運又是什麼呢?歷史上的呂不韋商賈出身,傾盡家財,一手扶持贏政上位,在嬴政正式繼位後因嫪毐一案受到牽連,被革去相職,命他舉家遷蜀,遣散封地。呂不韋功高蓋主,門徒眾多,苦心經營幾十載,在秦國根深蒂固。除此之外,天下士子、遊士,列國使臣對他都異常尊重。
  • 呂不韋擁立兩任秦王,執政時取得豐功偉績,為何最終被嬴政逼死?
    作為秦國向秦朝過渡期間最關鍵的人物之一,呂不韋先後擁立兩任秦王(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並在拜相13年間取得過一系列豐功偉績,但最後卻被嬴政罷免、逼死,落得個悽慘離世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不已。那麼,秦始皇為何非要逼死立下不世功勳的呂不韋?根據史料分析和常識推測,原因大概有以下4點:    01    呂不韋居相位時獨斷專行由於嬴政繼位時年僅13歲,缺乏治國理政的經驗,因此呂不韋便以仲父、相邦的身份執政,前後長達10年之久。在此期間,除祭祀事宜外,秦國的大政方針、官員任免等事宜,均由呂不韋一人裁決,儼然成為秦國的無冕之王。
  • 通過《大秦賦》還原歷史上最真實的秦始皇嬴政之母趙姬
    因為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皇帝,所以其母趙姬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皇太后。後世,對於這位皇太后的記載很多,但多以負面評價為主,主要集中在了她嗜權和淫亂等方面。接下來,我們通過《大秦賦》這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來還原戰國歷史上真實的趙姬。
  • 秦始皇究竟是誰兒子?《大秦賦》中,秦始皇為何將玉佩還給呂不韋
    要搞清楚玉佩的事情,先要搞清楚呂不韋、趙姬、嬴異人和嬴政的關係。趙姬還是呂不韋府上的舞姬時,就已經跟呂不韋好上了。從時間點上我們已經看不出什麼名堂了,因為我們不知道呂不韋是什麼時候把趙姬送給嬴異人的。我們只知道,公元前259年,趙姬生下了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所以這裡就存在了兩種情況。
  • 呂不韋成就了秦始皇,也敗給了秦始皇,解讀他的傳奇人生
    等到一支舞跳完,子楚就對呂不韋說:「這個女子我要帶走。」 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何況呂不韋還是子楚的恩人。子楚實在是太不地道了。呂不韋心中很生氣,但是卻默默的忍受了。因為他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家當都壓在子楚的身上,事情已經成功一半了,不能半途而廢吧。 趙姬被子楚帶走以後,過了十個月,生下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嬴政,秦始皇。
  • 功高蓋世的呂不韋何以以自殺方式告別人生
    其次,沒有他的公關運作,就沒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國雖強大,但秦始皇的父子難以繼位,原因很簡單,入質趙國的異人同輩兄弟二十多人,沒有呂不韋的運作,哪就能輪到你異人繼位,沒有異人繼位,你嬴政連入局的資格都沒有。秦國以及後來的歷史必將改寫。秦趙關係破裂,這個異人逃回國內,更名為楚。秦昭襄王去世,太子繼立,即孝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