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劇中最關鍵的角色之一,呂不韋的結局很是令人感慨。作為秦國向秦朝過渡期間最關鍵的人物之一,呂不韋先後擁立兩任秦王(秦莊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並在拜相13年間取得過一系列豐功偉績,但最後卻被嬴政罷免、逼死,落得個悽慘離世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嬴政劇照
其實,秦始皇跟後世的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人不同,他並非喜歡殺戮功臣的皇帝,甚至可以說相當寬厚,有明確記載不得善終的功臣,唯有本文的主人公-呂不韋一人而已。那麼,秦始皇為何非要逼死立下不世功勳的呂不韋?根據史料分析和常識推測,原因大概有以下4點:
01
呂不韋居相位時獨斷專行
由於嬴政繼位時年僅13歲,缺乏治國理政的經驗,因此呂不韋便以仲父、相邦的身份執政,前後長達10年之久。在此期間,除祭祀事宜外,秦國的大政方針、官員任免等事宜,均由呂不韋一人裁決,儼然成為秦國的無冕之王。由於呂不韋獨斷專行、趨炎附勢者眾,因而秦國出現「只知有相父,不知有秦王」的局面。
呂不韋劇照
正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就算呂不韋並沒有謀朝篡位的野心,但在早熟睿智、隱忍剛強的嬴政看來,卻仍是一個莫大的威脅。更何況,呂不韋既然嘗到最高權力的滋味便欲罷不能,總是藉故拖延還政事宜,怎能不引起嬴政的猜忌?正因如此,無論呂不韋執政時取得過哪些豐功偉績,都逃不脫被清洗的命運
02
被謠傳為嬴政的生父,使秦始皇難堪
早在嬴政繼位為秦王之前,宮廷內外便悄然盛傳著一個流言,稱太后趙姬當年是呂不韋的小妾,在懷有身孕兩個月後才改嫁當時在趙國做人質的秦莊襄王嬴異人,總共懷胎12個月才生下嬴政。但是,無論是依據科學分析還是常識推斷,嬴政都不可能是呂不韋的親兒,而只能是秦莊襄王的種兒。
呂不韋與趙姬
不過,上述分析都屬於「局外人」的視角,對身處「局」中的嬴政來講,他或許真的不能肯定生父是何人,這也導致其對待呂不韋的兩難態度,並最終將他賜死。嬴政對待呂不韋如此刻薄寡恩,除了政治鬥爭的需要外,更像是對自己的身世不自信,而為了掩蓋可能的「真相」,他只能採取殺人滅口的做法。
03
受嫪毐事件的牽連
秦莊襄王薨逝後,太后趙姬因難耐空閨寂寞,便時時將舊情人呂不韋召入甘泉宮中,時間一長難免讓他在身體、精力兩方面都吃不消。為了脫身,呂不韋便把性能力超強、善於迎奉的門客嫪毐推薦給太后,而趙姬在得到嫪毐後,每日沉溺在情愛當中,並先後誕下兩個私生子,堪稱宮廷中莫大的醜聞。
趙姬與嫪毐
備受趙姬寵愛的嫪毐,在權勢和地位攀升的同時,行事也是日漸跋扈乖張,並經常對外人自稱是秦王的假父,由此引起嬴政的切齒痛恨。嫪毐出於憂懼,遂在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四月發動政變,結果在兵敗後遭遇車裂、滅三族的酷刑。嫪毐既死,當初引薦他入宮的呂不韋自然受到嬴政的嫉恨,被殺只是早晚的事。
04
有通敵賣國的嫌疑
嫪毐之亂被平定後,呂不韋雖然被罷相併遷居洛陽,但由於他擁有巨大的聲望、廣泛的人脈和超強的操盤能力,因此每天到他府中拜訪的各國諸侯使者們絡繹不絕。此時,關於呂不韋準備復出、在山東六國擔任相邦的流言便漸漸多了起來,令嬴政不能不引起警惕。
呂不韋最終被逼自殺
為避免出現呂不韋通敵賣國的局面,嬴政便親自寫信對他進行嚴厲斥責,不僅把呂不韋昔日的功勞一筆抹殺,而且還嚴令他與家屬一起遷往蜀地居住。呂不韋看完信後喟然長嘆,知道嬴政此時已動殺心,就算自己和家人真的遷往蜀地,但終究還是難逃一死。正因如此,呂不韋在接到來信的當天便飲鴆自殺,時在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
參考書目:《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等。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文史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