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秦王嬴政的親生父親是誰,估計只有他母親趙姬最有發言權了,另一個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秦莊襄王嬴子楚了。
是不是自己種的因,決定他登上王位之後的行為,如果不是他的兒子,他斷然不會讓嬴政繼承王位的,這是古代宗族血統繼承制下,一個男人的尊嚴問題!
所以說,秦王嬴政肯定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兒子,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人們為什麼會有秦始皇生父是誰的疑惑呢?
這其實罪魁禍首是與秦王爭奪王位的公子成矯和樊於期,再加上太史公司馬遷將這種說法堂而皇之地記入《史記》,就造成了大家認知的誤會。
秦王嬴政親生父親的謎團
關於秦王嬴政的親生父親的疑問,出現在史記的兩種說法,太史公分別記載嬴政的兩種親生父親的說法,也成為了千古謎團。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在秦始皇的正紀中,司馬遷採取了秦朝官方的說明,嬴政的父親是秦莊襄王贏子楚。但是在隨後的呂不韋的記載中,司馬遷又採取了另一種說法。
《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在這裡司馬遷又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呂不韋把有身孕的姬妾趙姬,送給了贏子楚,生下了嬴政,於是趙姬成為了嬴子楚的夫人。
其實關於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的說法,並不是司馬遷杜撰的,嬴政繼位秦王后,這種傳言就開始流傳了。秦始皇七年,秦國派長安君成矯與樊於期率軍協助蒙驁攻打趙國。
樊於期與呂不韋有怨,就告訴成矯,秦王嬴政不是先王的兒子,他成矯才是嫡子。嬴政是呂不韋將有孕的姬妾送給秦莊襄王所生的私生子,呂不韋想通過這種方法盜取秦王政權。
長安君成矯同意樊於期叛變爭奪王位的建議,樊於期發布檄文,四處散布秦王嬴政是呂不韋私生子的謠言。這是最早的關於秦王嬴政身世謎團的事件,曾一度令秦國內部出現混亂。
司馬遷關於秦王嬴政親生父親的前後不一的記載也是出自這裡。其實這樣的謠言只要仔細思考就能辨別真假,而太史公肯定也想得到。
最有疑點的孔子的身世、劉邦的身世,司馬遷都本著為尊者諱的原則,選擇避開不談,但是到了秦始皇這裡,確實有啥都寫,恐怕沒安什麼好心啊!
秦王嬴政為什麼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首先,這個傳言的產生,就是充滿了陰謀的氣息,樊於期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噁心秦王嬴政和呂不韋,造成秦國朝局的動蕩。
樊於期希望挾長安君成矯,通過流言爭取到秦國老貴族的支持,佔據屯留,進而爭奪秦王之位。但是很不幸,大部分人都沒想像,王齕、王翦、楊端和等人,一波攻擊就把他打敗了。
其次,說呂不韋「知有身」,以現在的知識和技術,知道一個女人懷孕,也都差不多兩個月左右,更何況是戰國時期了,那差不多估計都三個月左右了。
然後呂不韋還讓有身孕的趙姬出來喝酒、跳舞招待嬴子楚,這本身就是一件極不合理的事情。再者要說一發中的,恐怕嬴子楚自己都不會相信,他會不產生懷疑嗎?
司馬遷的記載中也說到,「至大期時,生子政」,說明秦王嬴政是正常生產的,滿十月而生。在官方的記錄中,沒有出現早產的現在,這才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相信嬴政是自己的兒子的原因。也完全粉碎了嬴政可能是呂不韋私生子的情況。
如果說嬴政有可能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哪怕是有萬分之一的機率,嬴子楚都會出現懷疑,那麼嬴政都很難被立為王太子。有人會說會不會是因為呂不韋權勢太大,秦莊襄王沒辦法下手。
這種情況還會出現在嬴子楚在邯鄲,或者說在秦國還沒有登上王位的時候。不要懷疑王權的威力,相比於呂不韋剛剛成為丞相,在秦國耕耘了十餘年的權相,哪個權勢更盛呢?
秦王嬴政親政後,一紙詔書就將呂不韋趕出了鹹陽,一封信令呂不韋自殺。對登上王位的秦王來說,處理呂不韋太過容易了,秦莊襄王沒有動他,說明對呂不韋足夠信任,呂不韋也足夠忠誠。
而對於呂不韋來說,他的目的是獲得巔峰的權勢,他只要把住贏子楚,幫他登上王位,自己就能得到天下第一強國的相位,得到自己想要的權勢。
如果把一個有孕的女人送給嬴子楚,很難不引起嬴子楚的懷疑不說,令兩人的關係出現裂痕。即使生下兒子,也永遠不能告訴他,他的父親是自己,一旦洩露,自己必將身死族滅。對於商人出身的呂不韋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
所以說,秦王嬴政的親生父親,肯定是秦莊襄王,呂不韋不敢,也不可能是嬴政的父親。這樣風險極高,又沒啥收益的行為,他肯定不會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