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父呂不韋

2021-02-23 螢火蟲微微的光

父親死後,母親讓嬴政認呂不韋做了仲父,仲父就是乾爸,仲父是嬴政生命中重要的男人。

沒有仲父自己的父親不可能當秦王。在遇見仲父前父親異人只是個身居趙國的人質,而且「大不得意」,父親沒有未來,連能不能活著回國都很難說,是仲父改變了父親的命運,仲父對得起父親。沒有仲父也沒有嬴政。沒遇見仲父前異人無人問津,是仲父讓父親揚名天下,這才讓父親娶了妻,有了嬴政,仲父對得起嬴政。

清代修撰的呂氏宗譜中的呂不韋像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沒有仲父就沒有秦國近年的節節勝利。父親上臺後國事一直由仲父處理,仲父盡心盡力,秦國蒸蒸日上,仲父對得起秦國。嬴政對仲父是感激的,是尊敬的,可一件事改變了這一切,這是本書,叫《呂氏春秋》。

乾隆年間刊印的《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書中尊崇道家,同時融合諸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

嬴政早就聽說仲父組織了一班人馬在編書,這是好事啊,看看東方,齊魯有孔孟,楚國有老子,連小小的宋國也出了個墨子,可秦國有什麼?愣娃。這麼一個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文化方面乏善可陳,這不能不說是個缺憾,如今仲父意識到並著手解決這個問題,這可是提高秦國軟實力的好事啊。

明代刊印的《呂氏春秋》

一班人馬忙活了很多年,終於轟轟烈烈地登場了,仲父讓人將編好的書一字排開列於丞相府前,並掛上了大大的告示:「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誰能修改一個字賞金一千。圍觀群眾人山人海,人人都想要千金,可人人又都不敢要。這書也擺到了嬴政面前,嬴政很快看出了問題。

(漢)高誘注,明嘉靖十三年明德書堂刻本   甘肅省圖書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4728號)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全體人民的天下。這是什麼意思?類似的話有,孟子就說過「君為輕,民為貴」,可孟子是什麼人?書生。書生造反十年不成,你呂不韋是什麼人,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說這話不應該啊。「聖人不處大室,不為高臺。」聖王不住豪宅,不建花園。你呂不韋寬宅大院,家僮上萬,憑什麼要求別人勤儉節約?「兵苟義,攻伐變可,救守變可;兵不義,攻伐不可,救守不可。」正義的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侵略者則必將遭受慘敗的下場。勝者為王敗者寇,都去追求正義那秦人咋統一天下?

五年相邦呂不韋戈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三面均有刃,兩側均刻銘文,正面:「五年,相邦呂不韋造。詔事圖、丞蕺、工寅。」背面:「詔事。屬邦。」《史記呂不韋列傳》:「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

嬴政放下了書,對仲父他產生了不滿,很快一件事讓他對仲父由不滿變成了怨恨,這就是雍城的兵變,因為那個謀反的嫪毐竟是仲父給母親找的。

呂不韋踱來踱去,自知大事不好。雍城的兵變他沒參加也不知情,可嬴政饒不了他,因為嫪毐。他也是沒辦法,莊襄王死了沒多久他就從太后的眼中看出了一種東西——寂寞,從肉體到靈魂。太后這麼多年一直在守寡,開始是守活寡,帶著兒子在娘家守活寡;好不容易熬到一家團聚,她還當了王后,可她仍然寂寞,因為她丈夫不缺女人,更要命的是丈夫身體還不好,現在徹底成寡婦了。太后的眼光越來越不一樣,對呂不韋。

河南省禹州市大呂墓地。專家推測為戰國末年秦國宰相呂不韋家族墓。

呂不韋不缺女人,可他沒法拒絕也不敢拒絕,說到底他只是人家手下的一個奴才,他從了。從順從的那一天起他一直思考脫身的辦法,終於想出了辦法。海選悄悄開始了,初試,複試,沒多久超男產生了,此人之所以超群不是因為他的頭腦,而是因為胯下那活兒,那活兒好生了得,竟能轉動車輪。呂不韋把超人的能力告訴了太后,太后果然來了興趣,不久那個嫪毐拔掉鬍鬚扮做太監進了太后房中。

河南省禹州市大呂墓地發掘現場

太后滿意,她很快懷孕了,帶上嫪毐她長住外地,生了老二又生了老三,像普通女人一樣地過起了有夫有子的日子;呂相國滿意,他不用再說違心的話再做違心的事,也不用擔心被那日益長大的嬴政看出破綻;可有人不滿意,嫪毐。嫪毐不想當玩具,他想當人,而且想當人上人,這願望好滿足,太后答應了他,嫪毐青雲直上,成了秦國最有權勢的人,可嫪毐還是不滿意,因為嬴政長大了,要親政了,嫪毐的好日子快到頭了,於是嫪毐動手了,可他低估了年輕的嬴政。

櫟陽城浴室遺址

目前共發現了三處浴室和一處壁爐,從殘存的遺蹟看,浴室鋪有地磚,四壁還有精美的牆磚,室內一角有下凹的漏水口,並有排水口。

嫪毐的餘黨一個個在消失,呂不韋也一直在等待,終於他等來了判決——免官,回封地。呂不韋離開了生活二十年的鹹陽,走了,可回到洛邑的他不寂寞,洛邑人氣高漲,東方各國的使者絡繹不絕,邀請函一份接一份,呂不韋迎來送往,好不熱鬧,可他忘了還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嬴政。

呂不韋墓

位於今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洛陽市東約20公裡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冢頭村。公元前235年呂不韋在流放途中自殺。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二年,文信候不韋死,竊葬。」(偷偷下葬)。

嬴政沒忘了仲父,呂不韋的情況他一清二楚,他想起了一個人——商鞅。只知進不知退,你們犯了同一個錯誤,他們都忘了一件事,這天下姓嬴!嬴政的使者出發了。「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你有什麼功,竟有河南封地十萬戶?你是什麼人,竟敢號稱我嬴政的仲父?全家遷蜀!

陶鬲  河南省禹州市大呂墓出土

嬴政的命令被使者一字不差地傳到呂不韋耳中,呂不韋仿佛見到贏政那冷酷的面容,聽到那冷酷的聲音,接過詔書呂不韋雙手微顫,他想起一個人——商鞅,那個與自己一樣對秦國立過大功的人,那個被車裂的商鞅,那個全家無一善終的商鞅。罷了,人生一世,富貴已極,該為家人著想了,呂不韋為自己準備了毒酒……仲父的死訊讓嬴政放下了一塊石頭,從此,秦國的舞臺只剩下一個主角——嬴政。

原創內容    轉載請註明出處

長按二維碼關注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仲父」——呂不韋
    公元前249年(莊襄王元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莊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后常常和呂不韋私通。秦王政越來越大了,但趙太后一直淫亂不止。
  • 秦始皇嬴政短短三十字的信,相國仲父呂不韋就飲鴆自盡,為何?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九月,秦王嬴政乾淨利落地平定了嫪毐集團的叛亂,之後便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令其遣出鹹陽,前往河南的封地養老。兩年之後,嬴政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接到秦王的信後,喝下毒酒自盡了。顯赫一時,秦王嬴政「仲父」、大秦帝國的相國呂不韋,怎麼因為一封信就嚇得自殺了呢?
  • 大秦賦:呂不韋走後,嬴政才知道人家的能力,嶽父差仲父太多!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其中劇中嬴政的「父親」是真多,有親父、仲父、嶽父、母親趙姬還給他找了個「
  • 歷史上兩位著名的「仲父」,一個壽終正寢,一個卻飲鴆而亡
    近日,「大秦帝國」的收官之作《大秦賦》持續走熱,而關於嬴政的「仲父」呂不韋的各種野史傳聞的話題不絕於耳。
  • 假父、養父、仲父有何區別,秦始皇三父都是誰?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也是開啟中國大一統的人物,在他身上有許多傳奇故事,比如說他曾有養父、仲父、假父,那這三父是哪三個人呢
  • 嬴政逼呂不韋遷蜀,真的是保護呂不韋嗎?
    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史記》翻譯成白話就是:你呂不韋到底對秦國有何功勞?值得秦國封你為文信侯,把河南十萬戶給你做食邑;你呂不韋與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讓秦王喊你「仲父」。
  • 嬴政給呂不韋的安排,是大有深意的,可惜呂不韋沒悟透而自殺
    秦王嬴政為什麼要逼死呂不韋?其實從秦王嬴政最後對呂不韋所說的話,就完全可以找到答案了。而且嬴政給呂不韋的安排,是大有深意的,只不過呂不韋沒有悟透而自殺,實在可惜。 秦王嬴政最後在貶謫呂不韋的時候,對呂不韋說的話是:「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 大秦賦:秦王祭拜呂不韋時「表裡不一」,他給了呂不韋最後的殊榮
    這個細節說明,秦王要保持自己大王的威嚴,不管怎麼說,當初嫪毐之亂後,秦王罷黜呂不韋,就註定了秦王此後只能保持對呂不韋的高壓態勢,不管怎麼說,當初秦王為了親徵,的確和呂不韋鬧過很多的不愉快。而秦王親政已經是呂不韋時代終結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當初呂不韋為何離開鹹陽,不要忘了呂不韋實際上是受到嫪毐之亂的牽連,他是戴罪之身。
  • 仲父之愛(上)
    無論是《尋秦記》還是《亂世英雄呂不韋》,呂不韋的形象頗為負面,不是陰險狡詐就是風流好色。千年以後,這位秦皇仲父逐漸汙名化。
  • 《大秦賦》百姓百官含淚送別呂不韋,被大王忌憚,呂不韋必死無疑
    《大秦賦》百姓百官含淚送別呂不韋,被大王忌憚,呂不韋必死無疑。呂不韋雖然是商人,但他一步走來對大秦可謂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以一人之力奠定了秦國天下大一統的基礎,他對秦國的貢獻沒有人能比。呂不韋雖然被人說很奸詐,投機倒把,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但忠孝仁義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一封信,而服毒自殺
    呂不韋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同時他還是一個成功的「風投家」。在「士農工商」社會等級森嚴的時代,呂不韋為了使自己能夠擺脫「商人」這個低級身份,不惜花重金投資了一個「奇貨可居」的人物,想藉此踏上士途,當然最終呂不韋的投資是成功了,然而在他成功的同時失敗也隨之而來。
  • 奇人呂不韋
    ———— [宋]徐鈞《呂不韋》太喜歡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了,把呂不韋早期慧眼識英、不惜血本扶持秦異人,異人繼位後恭敬謹慎、勤勉任怨,嬴政登基後相權在握、不可一世的姿態演繹得淋漓盡致,而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卻被演員演得完全沒有氣勢,倒像是一個唯唯諾諾的貴公子。《史記》中的呂不韋是個怎樣的人呢?通過下面的介紹你會有自己的看法。
  • 呂不韋之死:表面是因為牽涉嫪毐,實際上卻是因為犯了嬴政的忌諱
    但這場叛亂卻讓嬴政有理由收回另一個人手中的權力,他就是相國仲父呂不韋。因為嫪毐作為呂不韋的門客,因為天賦異稟被進獻給嬴政母親帝太后,才導致嫪毐在太后的恩寵之下逐漸發展成威脅嬴政的一大勢力。沒有呂不韋的種種運作,嫪毐既不可能被太后所知,更不可能以假宦官的身份進入太后寢宮。
  • 《大秦賦》為防猜忌提前退休,身為仲父實在意難平
    《大秦賦》的劇情已經進入到最後的階段,由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也即將迎來最後一場戲。近日網友爆料《大秦賦》花絮裡段奕宏 認真練唱《無衣》,朗朗上口的秦風小調,小編還真好奇段老師會如何演繹。段奕宏老師的演技精湛,真的是看這個花絮都要給人看哭了,他飾演的呂不韋真的是特別的棒。是他造就了千古一帝,作為仲父,他手把手教導嬴政,看讓他一步一步登上王位。本想秦朝富國強兵、統一六國後功成名退,嫪毐之亂事發,呂不韋心知肚明自己的處境。在秦王的召喚下他趕到了城門之上……最後一次見王。
  • 《大秦賦》嬴異人下線,呂不韋飄了,他獨斷專行,嬴政起了殺心
    在最新劇情中,嬴異人因病下線,暫時由呂不韋與趙姬攝政,呂不韋大權獨攬,獨斷專行,我行我素,不把嬴政放在眼裡,開始飄了。 嬴政雖然年幼,但是心智早熟,呂不韋雖是他的仲父,但是野心太大,權傾朝野,使得嬴政坐立不安,為了收回本該屬於他的權力,嬴政對呂不韋起了殺心。
  • 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嗎,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傳奇?
    太子政一上臺,就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至此,呂不韋的權力達到頂峰。此時, 關於秦王嬴政真實身份的種種猜測也悄悄在秦國蔓延。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秦始皇)繼承王位,因他年幼,當時的國政大權仍由相邦(意指宰相)呂不韋所把持。
  • 《大秦賦》:宗室外客各懷鬼胎,呂不韋被迫離場讓人落淚
    一代名相呂不韋在嫪毐被鏟掉後,受到宗室眾人的排擠,再加上他門下外客為了自保,竟然想出勸秦王迎回太后這樣的蠢主意。以致呂不韋被連累,舉家離開鹹陽回到自己的封地。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他走的那天,鹹陽城的百姓紛紛走上街頭,為昔日的臣相大人送行。姚賈、王綰、蒙武等大臣更是含淚與呂不韋話別。
  • 並非兔死狗烹,呂不韋為什麼自殺?
    有人說,兩代秦王的離奇離世,呂不韋或有疑點。誰知道呢?重要的是,十二歲的嬴政當了秦王。他是未來的秦始皇。只是,少年秦王有名無實,冠禮後沒能給親政。大權被呂不韋獨攬。呂不韋被母后大人信任。秦王政一直到二十二歲才親政。發展是硬道理。呂不韋既然有投資異人的獨特眼光,自然有讓秦國發展的本領。只有秦國最強大,強大到統一六國,他這個丞相才擁有天下最大的權力。
  • 秦國傳奇丞相呂不韋的歷史真實面目
    這無疑給呂不韋設想的本就難辦的脫逃計劃雪上加霜。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呂不韋決定鋌而走險,「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異人一回到秦國,,可以說呂不韋的投資已經成功了一半。按照呂不韋的叮囑,異人換上一身楚地的服飾拜見華陽夫人。
  • 歷史上的呂不韋和趙姬的最終結局是什麼
    秦王贏政正在宣讀賜死呂不韋詔命,守衛來報:原丞相呂不韋和太后趙姬,今日在大鄭宮雙雙飲鴆酒自殺身亡。贏政強忍眼淚,沉吟良久:厚葬!二十年前,一部由寧靜、張鐵林主演的《戰國英雄呂不韋》給了呂不韋和趙姬一個浪漫完美的結局——為愛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