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同時他還是一個成功的「風投家」。在「士農工商」社會等級森嚴的時代,呂不韋為了使自己能夠擺脫「商人」這個低級身份,不惜花重金投資了一個「奇貨可居」的人物,想藉此踏上士途,當然最終呂不韋的投資是成功了,然而在他成功的同時失敗也隨之而來。
呂不韋「風投」的對象是當時還在趙國做質子的秦異人,他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當然,由於安國君的子嗣眾多,而秦異人根本不受待見,因此才被送往趙國都城邯鄲作質子。在外人看來秦異人是被秦國拋棄的人,根本沒有利用價值,但呂不韋卻不那麼認為,他認為秦異人奇貨可居,可以幫自己踏上士途,於是為了拉攏秦異人,呂不韋把自己的小妾趙姬送給了他做妻子,之後不久趙姬就為秦異人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嬴政。
不僅如此,呂不韋還花重金幫助秦異人在趙國打通人脈,為秦異人日後回國打下基礎。當然,秦國方面呂不韋也做了很周到的安排,當時,秦太子安國君的正妻華陽夫人沒有兒子,也就是說安國君雖然子嗣眾多,但是卻沒有嫡子,於是,呂不韋就想方設法地讓華陽夫人認秦異人為親子,在秦異人順利回國後,出於華陽夫人這層關係,秦異人成為了安國君的嫡子,身份陡然而增變得尊貴了起來。
當然,此時呂不韋並沒有粘到秦異人的光,而他也並不著急,因為他在等待一個時機的到來。而這個時機很快就來到了,安國君在繼承秦王位不久後就病故了,這樣一來,秦異人便繼承了秦王位是為秦莊襄王,而呂不韋也如願地成為了秦國丞相,從此,開啟了他的士途之旅。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而亡,他十三歲的兒子嬴政繼承了秦王位,當然由於他年齡尚小,作為丞相的呂不韋便把持了朝政,此時的他可以說是權傾朝野,連嬴政見了他都得喊一聲「仲父」。呂不韋不僅在朝中日益囂張,他還經常出入於嬴政之母趙姬的宮中,做出了淫亂後宮之事。而這些,嬴政是看在眼裡,對其也記恨在心。
隨著嬴政的漸漸長大,其政治手腕也日漸成熟,此時的呂不韋感覺到了危機,於是他便主動地跟趙姬劃清了界線,當然,為了安慰趙姬,呂不韋將年輕的嫪毐送到趙姬身邊代替自己,而趙姬也是來者不拒,很快就和嫪毐你儂我儂,並為其生下了兩個孩子。
這件事屬於是皇家醜聞,此時已經21歲的嬴政哪能容下此事,再加上嫪毐不知收斂,企圖仗著與趙姬的這層關係想幹預朝政。於是「蘄年宮之變」爆發了,在這場變故中,嬴政處死了嫪毐以及他和趙姬所生的兩個孩子。
也就在這場變故後,嬴政完全掌控了朝政,當然,這樣一來呂不韋這個丞相也做到頭了,嬴政本想殺呂不韋,但是由於呂不韋在朝中黨羽眾多,嬴政便放棄了這個想法,而是把呂不韋貶到河南養老,出於心中對呂不韋的憤恨,嬴政後來還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其內容如下: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史記·呂不韋列傳》
大致意思是:呂不韋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封你到河南,給你食邑十萬戶。你和秦國又有什麼血緣關係,竟要我喊你仲父?你和你的家人都去蜀地居住吧!
見到此信,呂不韋知道嬴政對自己已經起了殺心,想想自己當初的「風投」成就了嬴異人,從而也成就了嬴政,自己雖然成功了,但是也輸得非常徹底,於是他選擇了服毒自殺,完結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