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輯:在文學的城鄉結合部

2021-01-07 大好河山悅讀

吉林 / 董輯

在中國,是否有這樣一種文體?

它不是詩歌,但卻擁有詩歌之名;它不是散文,但又和散文長得一樣;它的作者不是詩人,也不是散文家,他們寫一種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詩歌的微型篇幅的文字,這些文字,有時是一種有點詩意的抒情短文;有時候是修辭感很強的美文或者雋語;有時候是一些情感濃鬱的描寫片段或者心靈獨白……散文家不接納他們,因為他們寫的不是散文;詩人也不怎麼提他們,因為他們的文字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是詩;甚至,還有人很武斷的說:他們是散文寫不長,詩歌寫不像,才去寫那種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詩歌的文字。有人更直接的發問:在中國的散文詩界中,有人是大詩人嗎?在中國的詩歌界中,大詩人中有有影響的散文詩人嗎?

在中國,這種文體被叫做「散文詩」,這種文體的作者被稱作「散文詩詩人」或者「散文詩作家」。

他們似乎自成系統,有自己的刊物,有自己的圈子和場域,有自己的各種獎項和榮譽稱號,甚至,還有自己的經典作者和歷史,有自己的「界」,那就是:中國散文詩界。他們從散文和詩中獨立出來,分流出了一個自己的「散文詩界」。

只不過,這個散文詩界,似乎永恆地處於中國文學的城鄉結合部,小說界、散文界、詩歌界、戲劇界都不怎麼提它,談起中國文學時,各界都不提它,它的位置和身份都有些曖昧和尷尬。

比如,散文家們,大都寫有小篇幅的散文,但他們寧肯稱它們為「小品文」,也不叫它們散文詩;比如,當代詩界很多詩人包括頂級的重要詩人都寫有數量不菲的不分行的詩歌,但他們都認為自己寫的是詩,不是什麼「散文詩」。

突然想起年輕時我經歷的一件事。當年,有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散文詩辭典,有中國古代卷,外國卷和中國當代卷,我和朋友一起去購書,最後只買了中國古代卷和外國卷,中國當代卷沒有買,因為朋友反覆強調:中國現當代散文詩沒啥看的,除了魯迅,他記不起中國的散文詩有什麼名篇和名家。沒意思,沒意思。

這就有意思了,難道中國的散文詩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是一種「新發明」,是一種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詩歌更不被傳統四大文體予以重視的只能存在於文學的城鄉結合部的「弱文學」?

散文詩(有說此稱呼是劉半農首譯的,他也是中國現代最早翻譯外國散文詩的中國詩人)是一種「舶來文體」,在中國大行其事、成「界」之前,在西方就已經有了,而且,散文詩還是現代詩的重要源頭之一,是詩歌進入現代主義的一次重要的詩歌變體和詩歌事件,散文詩將詩歌從格律、唯美、浪漫和陳詞濫調中解放出來,以新的姿態擁抱現代感性、書寫現代感覺,是詩歌躍入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散文詩來到中國,先是譯詩,然後出現本土創作,郭沫若、周作人、徐玉諾、沈尹默、劉大白、冰心(小詩也可以看成是散文詩)宗白華、朱自清、高長虹等等都有散文詩創作,魯迅的《野草》更是中國本土散文詩寫作的經典,也是中國現代主義詩歌的經典之一。奇怪的是,中國的新詩界並沒有敞開懷抱擁抱散文詩這一體裁,新詩的體裁以分行為主,重要詩人鮮有散文詩創作,即便寫有數首,也多不是其代表作和重要作品;《野草》雖然影響巨大,也被明確的標為「散文詩」,但魯迅一般也不被看成是詩人,《野草》只有很少的時候才會被詩歌界作為現代主義詩歌來研究。散文詩作為一種現代的文體進入中國以後,中國散文詩創作的高潮是1920年代,1930年代以後就開始逐漸式微,新詩的文體以分行為主,很多詩人的不分行之作也不被他們命名為散文詩,不管承認不承認,散文詩漸漸成為一種「弱」文體,被文學界甚至詩歌界人另眼視之。1949年以後,散文詩更是逐漸從詩歌界中退出,成為既不是詩歌也不是散文的中國式「散文詩」。

中國式散文詩的發展道路,既有悖於散文詩出現之初衷(它是一種革命性的文體,肩負著詩歌文體解放和創造力開放與躍升的偉大責任,使詩歌從近代進入現代);也不同於散文詩在西方現代詩歌中的發展和地位(西方現代詩一直都有具有延續性的散文詩傳統,重要詩人和大詩人都有程度不一的散文詩創作,有一些更是以散文詩著稱,散文詩從來都是歐美現代後現代以及當代詩歌的重要體裁之一。);它對中國文學、詩歌也不構成決定性的發展和革命性的影響(除了《野草》,幾乎沒有散文詩和散文詩人強力影響和推進過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因之而進入文學史,也沒有那一篇散文詩或者哪一個散文詩人在本質上影響過中國詩歌的發展以及開闢出新的詩歌美學向度。);它成為一種中國特色的中國文體,在中國文學的城鄉結合部幽靈般地遊蕩著,僵而不死。

其實,散文詩一直都是現代主義以來西方詩歌的革命性成就和具有階梯價值的重要文體,從波德萊爾偉大的開拓性創造開始,經由蘭波天神下凡般的耀眼釋放,加上奈瓦爾、貝爾特朗、洛特雷阿蒙等等的奇峰並峙,到裡爾克、瓦雷裡、馬拉美等現代主義大宗師的經典創作,輔以紀伯倫、泰戈爾等亞洲詩歌大師的巨大影響,加上尼採、屠格涅夫、高爾基、卡夫卡、紀德、梅特林克等大哲學家、大作家們的風行全球,以及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長風勁吹,散文詩不但確定了它的經典地位,更成為新文學、新詩歌、新思潮和現代主義感性的文學容器和詩歌武器,成為西方現代詩的常規文體和眾多大詩人創作的主體,聖瓊·佩斯、安德烈·布勒東、克洛代爾、勒內·夏爾、亨利·米修、希門內斯、帕斯、博爾赫斯、勃萊、特朗斯特羅姆、金斯堡等大詩人們都創作有大量的散文詩,有些更是以散文詩著稱。可以說,在西方現當代詩歌中,散文詩一出現就是奇花、就是革命性的文體,進而成為傳統,成為西方現代、後現代詩歌中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出現了大量的經典文本和經典詩人。

中國卻不是這樣,不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大詩人和先鋒詩人們,不但不怎麼寫散文詩,也不承認他們所寫的不分行的詩歌為散文詩,比如,沒人把海子的《源頭與鳥》、王家新《遊動懸崖》、昌耀晚期有標題的不分行詩歌、西川《鷹的話語》《巨獸》《鳥》,歐陽江河《懸棺》《笑的歷史》、周倫佑《自由方塊》《頭像》《遁辭》、于堅《零檔案》以及《死城》、商禽大量的有標題的不分行詩歌、侯馬的《他手記》等等看成是散文詩,而寧肯把它們看成是現代詩、探索詩、先鋒詩、第三代詩歌、非非詩歌、後現代詩歌、甚至口語詩歌等等。而且,好像中國的散文詩界也不接納這些詩歌,大量的散文詩選本和歷史也沒有涉及到上述這些詩歌。中國的先鋒詩歌界似乎也不接納單純的散文詩界。一個朋友曾經告訴我,當代著名詩歌批評家、活動家、詩人徐某某曾經回答一個向他請教散文詩問題的散文詩詩人說:散文詩就是個屁。

我覺得,當代大詩人們不肯承認他們寫的不分行詩歌是散文詩,是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詩歌和散文扯上什麼關係,因此而混淆讀者的閱讀注意力、因此而降低了他們詩歌的詩性指數,他們更願意稱他們那些不分行的詩歌為大詩、長詩、實驗詩、探索詩,但就是不願意把它們稱作散文詩;而中國散文詩界不提這些作品,也不選這些作品,是因為這些作品和他們寫的不是一種東西,他們可能不願讀、讀不懂、不承認、不接納這些詩歌,當然,他們也寫不出這樣的「散文詩」。

有成就有量級有活力有深度有高度的詩人們不太寫散文詩,而且不承認他們寫的不分行詩歌為散文詩;而絕大多數散文詩人不被詩歌界所接受,他們只承認他們是「散文詩詩人」,這種承認,言語中難免會摻雜幾絲不屑和身份上、本質上的涇渭分明感;又寫分行詩歌又寫散文詩歌的中國詩人也有一些,也不乏彭燕郊、姚輝、張作梗等等知名的詩人,但他們畢竟無力轉變「散文詩界」獨成一界而不是屬於詩歌界中的一份子這一現實。散文詩界和散文詩人們,他們嘴中的中國散文詩圭臬性人物也不是魯迅這樣的中國散文詩開拓性人物和裡程碑,商禽這樣的其創造力主要通過散文詩的方式釋放的重要詩人,而是郭風、柯藍、耿林莽、許淇等這樣的「中國式」散文詩人。

散文詩就這樣在中國走偏了,成了一種詩歌四不像,成了一種中國式文體。而廣大的中國散文詩人們,也只能處身於中國文學的城鄉結合部,不能進城,也不能歸鄉。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如何才能讓中國散文詩重回詩歌的大懷抱而不是自成一界遊蕩在文學的城鄉結合部呢?我想,以下幾點如能做到,這種現狀可能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1、重寫散文詩的歷史,把狹義的中國式散文詩擴展為廣義的世界意義的散文詩,把中國主流詩界、先鋒詩界的大量不分行詩歌納入中國散文詩史,這樣,才能在全貌和歷史的高度上觀照中國散文詩。

2、重新對散文詩這一命名進行確定,它不是散文加詩,不是有詩意的散文片段、美文片段,不是散文成分和詩歌成分的按比例拼裝,它是不分行的詩歌、是看上去和散文一個樣子的詩歌,它本質上就是詩歌,不必要過多的辨析和強調它的散文成分和散文色彩,什麼幾分散文幾分詩之類。它就是詩,不分行的詩就完了。畢竟,詩歌的散文化早就是現代詩的屬性之一了。分行的詩都不避諱「散文化」,散文詩還辨析什麼散文多少詩多少幹啥?

3、只寫散文詩的詩人中出現公認的大詩人,被文學界——小說、戲劇、散文、詩歌。評論——和學術界公認的大詩人,至少目前耿林莽、許淇、柯藍等還不夠「公認」,他們只是中國式散文詩界中的大人物。

4、中國詩歌界承認散文詩界、承認散文詩並且廣泛寫作散文詩,分行詩和不分行詩並行並且不再互相強調和互相隔膜。

5、把散文詩界納入廣義的詩歌界,而不是單獨分出一個獨立的散文詩界。

6、散文詩必須有能力承載先鋒、探索、革命、實驗、介入和一切屬於詩歌的元素,而不是只能寫寫無關痛癢的抒情片段、美文片段和雋語以及大眾意義的什麼詩情畫意、優美文辭、不及物的陳詞濫調和毫無創造力的修辭練習。

也許這樣,中國式散文詩和散文詩界才會消失,中國文學的城鄉結合部才會消失。

作者簡介:董輯,男,1969年生於吉林大安月亮泡葛喇嘛屯,現居長春,曾做過教師、編輯、記者等工作。後非非詩人。1990年代開始發表詩歌等作品,在《非非》《詩》《作家》《花城》《作品》《詩歌月刊》《詩林》《詩潮》《揚子江評論》《中西詩歌》《原詩》《詩選刊》《紅豆》《讀者》《延河》《第三極》《太陽》《大陸》等上百家國內外報刊、雜誌、民刊等發表過詩歌、散文、隨筆、雜文、評論等多篇(首),詩歌自2001年以來被多次收入春風文藝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等出版的年度詩選和其他選本。2012年由福建漳州「新死亡詩派天讀民居書院」出版有詩集《夜晚的超現實》(獲2012年「新死亡詩派年度獎暨中國詩人免費詩集獎」),2014年出版詩集《我是我》;2018年出版詩集《字逍遙》(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出版)。2016年獲「詩探索中國詩歌發現獎」優秀獎。現主要寫作詩歌、評論、隨筆等。

相關焦點

  • 迪士尼「花木蘭」3D荷花鞋,紙糊的質感,這是城鄉結合部公主吧!
    迪士尼「花木蘭」3D荷花鞋,紙糊的質感,這是城鄉結合部公主吧!祥雲,中國結,扇子,紅藍配色滿眼都是中國風的元素,還有備踩在腳底的花木蘭,但是呈現出來的整體效果卻是滿滿的違和感。這款花木蘭高跟鞋的設計是從中國的義烏市場逛來的靈感吧,簡單直接的人物頭像飽和的配色,網友調侃,這紙糊的質感和辣眼的審美真的有人買嘛?
  • 安九嘲粉絲城鄉結合部惹怒辛巴!先例!網紅白小白籤約歌手王蓉!
    安九嘲粉絲是城鄉結合部!觸及辛巴底線遭粉絲抵制!前幾個月剛剛加入辛巴團隊的「安九」在10.15日迎來個人首場帶貨直播,當晚創下4.3億佳績!家境優越的安九是留學海歸,還是趙本山之女球球的好閨蜜。但安九在一場帶貨直播中,有粉絲對她的選品風格產生質疑,沒料想安九當即回嗆嘲該粉絲「城鄉結合部」,因此安九的言論引起辛巴818粉絲的反感不滿!事情迅速發酵鬧大,這也惹怒了一直以「農民兒子」自居的辛巴!昨晚,辛巴帶貨時,將安九叫到身後,表明態度將「開除」權力交給粉絲,如果粉絲們不原諒,就將其開除。
  • 奚夢瑤拎名牌包趕集,網友調侃:人在城鄉結合部,心在維多利亞秀
    有網友還調侃奚夢瑤人在城鄉結合部,心在維多利亞秀。
  • 小明調貓貓像城鄉結合部,氣質跟伊伊比不了!
    【小明調貓貓像城鄉結合部,氣質跟伊伊比不了!】
  • 金鷹節女星狀態大賞:宋茜身形堪比巨蟒,關曉彤穿的像城鄉結合部
    關曉彤,這次應該是走氣質風,不過,關曉彤縱使禮服再好看,但每次都會敗給了自己略顯粗壯的腰身,這次的造型上,關曉彤也是徹底翻車,抹胸設計的禮服突出過於厚實的背,圍度過於大的頸部更讓其顯得膀大腰圓,妝容方面,珍珠眼妝本是最大的特色,但在關曉彤臉上,怎麼看都覺得有點過於廉價,顯得又土又low,不僅跟精緻完全不搭噶,甚至還有一種城鄉結合部的感覺
  • 靠城鄉結合部名媛崛起,億萬身家資本女王楊冪或成第二個郭敬明?
    對於楊冪的流量來源,有網友撰文稱,她的成功是定位的成功:楊冪吸引著大批「城鄉結合部名媛」,這些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女性,追求美與時尚,也有堅實的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追隨楊冪,成就了楊冪。
  • 趙麗穎說英語被嘲笑,打扮被嫌棄城鄉結合部風,明星江湖的階層:草根、平民與貴族
    雖然衣品有了提升,但無論是硬照的表現還是紅毯的發揮都不太盡如人意,美則美矣,可氣質上總是差那麼點意思,被網友嫌棄城鄉結合部風,出席活動太過拘謹,還慘遭各種對比。
  • 北京副中心北部初現「休閒遊憩環」 城鄉結合部變身森林公園
    東郊森林公園在廣植苗木的同時,還在溫榆河和小中河之間打造了綠草茵茵的溼地,將挖出的泥土堆積成一座座山坡,山與河銜接起來,使以前髒亂不堪的城鄉結合地帶變得風景宜人,為周邊十餘萬居民提供休閒的去處。根據規劃,東郊森林公園將通過綠道串聯起華北樹木園、溼地森林、創意森林、印象森林、動感森林五個不同的森林景觀特色區域。
  • 2020年欽州市欽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招聘人員2人公告
    欽州市欽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因工作需要,欽州市欽北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現向社會公開招聘市政管理股工作人員2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   市政管理股工作人員
  • 「青年學者」李靜:寄居式養老——城鄉融合視域下大城市養老的紓困...
    因為我們提出「三有」,第一就是農村來說或者大城市周邊農村來說,要不是有人,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大城市周邊城鄉結合部或者是農村城郊地區有大量返鄉在廣東或者上海從事過護理行業回到當地,這部分成員可以成為寄居式養老主要服務主體。第二,要地有地,我們通過江蘇統計年鑑會發現,江蘇人均住房面積57.3平米。
  • 六年級上學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結合部編本新教材)
    六年級上學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結合部編本新教材)除了「快樂讀書吧」推薦的名著,這裡小編還整理了書中出現的作者及代表作品,或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書籍,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 城市文學:寫出城市的精氣神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建設取得巨大成績,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鄉二元結構日益被打破,人們的生存方式、情感結構、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亦隨之變化,為城市文學的繁榮奠定了豐厚的現實基礎。越來越多的作家將目光聚焦於沸騰火熱的城市生活,創作出不少禮讚平凡人物、表現城市空間特質、揭示城市文化多樣性的力作。  寫城市難在哪?
  • 魏市寧:純文學的世界裡,有一群生猛的「土鱉」
    「嘗試敘事的無限可能」、「用純文學的方式寫類型小說」是編輯和讀者們對他的共同評價。第五屆徵文大賽「文藝小說組」的特邀評委,是陳可辛導演多年來的黃金搭檔、香港知名編劇許月珍女士,在她看來,《北方狩獵》細膩而荒誕,整個故事娓娓道來,字裡行間卻透露著驚悚,是很獨特的閱讀體驗。
  • 睢寧城鄉公交最新線路、時間來了!
    運營時間及班次間隔  從「五一」開始執行夏季時間~   運營時間:首班:6:00——末班:18:20   班次間隔:發車間隔約10~20分鐘   最新城鄉公交路線  線路走向:雙溝觀音高鐵站—雙溝—平樓—王集—高集—幸福路—西站   沿途停靠站點:雙溝觀音高鐵站—雙溝—平樓—王集—高集—幸福路—西站   202古邳—西站   線路走向:古邳—慶安—幸福路—西站   沿途停靠站點:古邳—慶安—鮑廟—西站   203浦棠—西站   線路走向:浦棠—魏集—劉場—潘村橋—中央大街—文學路
  • 城鄉居民醫保合併農村居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城鄉醫保帶來的保障
    但自從「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並軌,成為城鄉醫保後,我們看病方便了,可用藥增多了,報銷比例增加了,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城鄉醫保帶來的保障,更對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後,我們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可以享受同等的醫保待遇,大家都一樣了。以前「新農合」時期,到崇明以外就醫轉診只能「管一次」,每次去區外就醫都要辦理轉診。
  • 梁曉聲:傷痕文學的代表之一,尤其《今夜有暴風雪》無不令人動容
    無論是如《年輪》、《雪城》以及《今夜有暴風雪》,這些揭示知青題材的「傷痕文學」,抑或者是《浮城》以及《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等現實題材的文學作品,這些在作家梁曉聲的筆下,都成為一種永恆不變的對人性之「真善美」的關懷和堅守。
  • 瞭望|不斷提高城鄉發展的協調性
    構建新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從城鄉分割到城鄉一體化和城鄉統籌發展再到城鄉融合發展,反映了城鄉關係的複雜性和不同發展階段城鄉關系所表現的主要特徵。2019年底,我國城鎮化率突破60%,城鎮化和城鄉關係由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城鄉融合發展的條件基本具備。「十四五」時期,從城鄉發展現狀、發展趨勢、發展條件看,構建新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要著力圍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一是城鄉發展目標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