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華西78級校友王建教授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在他的鏡頭下,鳥兒隨風起舞,婀娜多姿,欣賞這些美輪美奐的圖片,我們仿佛來到了一個童話世界。「永遠的華西」為您推薦王建教授的攝影作品:隨風起舞。
--- 熊英
鳥兒在空中翩翩起舞,是那麼自由自在,那麼輕盈瀟灑。每一次拍打翅膀,都是如此優雅,每一次飛翔,就是一曲空中芭蕾。流線型修長的身姿,五顏六色的美麗羽衣,是划過空中的時裝秀。我很幸運,第一次涉獵打鳥,就選到一處古樹參天,綠樹成蔭的古剎勝地。當滿目的各種鳥兒,在樹梢間飛翔穿梭,我仿佛來到了一個童話世界,一個伊甸園,那是一種莫名的享受和快樂。
經過百度上網查證,拍到的鳥兒主要有三種:純白色的是小白鷺,這是按體型分類而定,白鷺有大中小三種。白鷺(學名:Egretta)是白鷺屬鳥類的統稱。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形態特徵體長約56cm,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條細長的長翎作為飾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鬆蓑羽,期後消失。細長黑喙;黑腿,黃腳掌;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嘎嘎嘎叫聲。
第二種是夜鷺,夜鷺(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體長46-60釐米。體較粗胖,頸較短;嘴尖細,微向下曲,黑色;脛裸出部分較少,腳和趾黃色;頭頂至背黑綠色而具金屬光澤;上體餘部灰色;下體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長帶狀白色飾羽,下垂至背上,極為醒目。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結群。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分布於歐洲大陸、非洲、馬達加斯加,往東經小亞細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亞洲中部、南部,一直到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朝鮮和日本。
第三種是池鷺,池鷺(學名:Ardeola bacchus)系典型涉禽類,體長約47釐米,翼白色、身體具褐色縱紋的鷺。繁殖羽:頭及頸深慄色,胸紫醬色。冬季:站立時具褐色縱紋,飛行時體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色;嘴黃色(冬季);腿及腳綠灰色。通常無聲,爭吵時發出低沉的呱呱叫聲。棲息於稻田、池塘、沼澤、喜單只或3-5隻結小群在水田或沼澤地中覓食,性不甚畏人。食性以魚類、蛙、昆蟲為主,幼雛與成鳥的食物成分相類似。繁殖期營巢於樹上或竹林間,巢呈淺圓盤狀,由樹枝、杉木枯枝、竹枝、茶樹枝及菝葜藤等組成,巢內無其他鋪墊物。5月上、中旬產卵,每窩產卵3-6枚。分布於孟加拉國至中國及東南亞。越冬至馬來半島、印度支那及大巽他群島。
作者簡介
王建,藍色極光。華西醫學系78級,四川省腫瘤醫院放療中心,主任醫師。喜歡體育、旅遊、繪畫和攝影。四川省攝影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