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過」。父母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所採取的教育手段,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其中對於男孩的教育,家長們不能「坐而論道」,很多人奉行男孩要窮養,但是這種育兒觀念很可能會耽誤男孩們成長。
大S曾經與汪小菲因為兒子的教育方式發生過激烈的爭吵。
在節目中,大S瘋狂抱怨汪小菲的偏心。
這對夫妻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可是對於孩子的態度,夫妻倆完全相反。
大S對孩子們一直都保持同等對待的平常心。
但是汪小菲的心完全偏到了女兒的身上。
女兒有一點難過,汪小菲就開始心疼。兒子表現一點柔弱,只會引起他的斥責。
而夫妻倆的共同好友秦昊也吐槽過汪小菲的這種育兒觀念。
汪小菲完全不以為意,在他心中,窮養男孩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
父母是孩子們的依靠,是守護孩子們長大的翅膀,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汲取到愛與溫暖的。
男孩也是孩子,父母得不正確教育方式,會像把軟刀子傷害到孩子,從而關閉男孩們的情感釋放通道,越被要求堅強,孩子們的情緒就越會被無視。
父母們想要男孩子勇敢堅強,但是很多時候採取的教育模式,卻讓孩子變得越來越需要依靠。
「男孩不能哭嗎?」
曾經有一部電影,叫做《男孩不要哭》,裡面的主人公,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
小男孩從小到大,只要展現出一點脆弱,就會被他的父母阻止。
父母說:「你是男孩,你要堅強。」 「你還男孩,你不能哭。」
「你是男孩,你應該強健自己的體魄,而不是浪費時間玩耍」
結果可想而知,在這種長年的情感壓抑中,小男孩扭曲了,他走向了偏激的道路,開始選擇用暴力掩飾自己的內心。
武志紅直言:每個人都會感受到情感的疼痛,會哭的孩子說明他有安全感,哭泣會減少孩子的不安與恐懼。
哭泣是一個人釋放情感的最好途徑,只有哭泣了,才能更好的修復自己,而家長們剝奪了男孩子哭泣的權利。
著名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曾經進行了一個著名的「軟糖實驗」,結果證明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未來會發展得更好。
而要控制情緒就要學會釋放情緒,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包容男孩子們的脆弱,給孩子們哭泣的權利。
「男孩必須有出息?」
在一檔情感調節類節目中,一位男孩哭訴出了自己多年的壓抑情緒。
原來他的爸爸媽媽一直認為男孩就應該一直保持上進心,永遠做第一名。
所以每次男孩的成績下降的時候,父母都會用語言進行侮辱,或者直接地撕毀卷子,打擊孩子的自尊心。
這一切都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男孩必須有出息,有成就;沒有上進心,只想平凡生活的男孩子,永遠也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真正為了孩子好的父母,永遠不會用打擊的方式來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堅強。
美國上任總統歐巴馬說「我身上最好的品質,都是媽媽賜予我的。」
在歐巴馬的成長中,他的媽媽一直給予他肯定,無論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媽媽永遠是他的第一個支持者。
家長們不要給男孩定太高大上的目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也並不是每個男孩子都必須做出個大事業,才能被稱為男子漢。
「男孩必須吃苦?」
在最新的綜藝節目中,rapper周延直接說道:「男孩必須窮養,我一分錢都不會留給他。」
其實周延的這種思想,很多家長也正在做。
但是如果過度地窮養孩子,只會在孩子內心埋下自卑的種子。
心理學領域有一個詞語,叫做「稀缺心態」,大概內容就是一個人越缺少什麼,他就會越在乎什麼。
所以父母們急於讓男孩們吃苦,反而會讓孩子艱苦,內心很在意金錢,被生活苛刻。
雖然說「窮養兒,富養女。」但是必要的物質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投資,所以家長們要把握好養育男孩的底線,不該花的要把控好,該花的一分不能少。
我是小二,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