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盒計劃近期上線,請注意訂閱號菜單和官網消息
文/Simon 轉發請註明來自巧合網
英國人講究血統,講究生活方式,還講究面子,一切可以禮儀化形式化的東西死活都要搬上檯面讓大家看見才算圓滿,其實活的挺累的,以至於這個自古被皇權統治的國家,時常都要在別國面前保持一副大氣凜然且出淤泥不染的樣子。畢竟祖上立下的規矩是時刻要守的,人生觀價值觀一旦確立也就真的不好往回掰了,以英國人歷來的脾氣秉性,不允許被刻意違背,這也就是為啥在某種程度上,你身處這個國家時,卻感覺不到一絲歸屬感。
不光是對外國人,對本國人,英國人也總是顯得非常苛刻,不論誰,只要和他們所謂的那高端的價值觀相悖,基本上這個炮灰你就當定了,就像為啥利物浦這個蘇格蘭後裔居多的城市總被排斥在大體系外,為啥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總是鬧公投獨立是一個道理,所以當你看到當地報紙上哪個高官明星被噴得體無完膚,千萬別大驚小怪,這實屬正常。
但坦率的講,在大英帝國近代歷史上,至今沒有哪個人受到過的批評和指責能夠逾越這個人物,此人的所作所為可能之前100年往後100年都無人能比,這個人就是整個近代大英帝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愛德華八世,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溫莎公爵。
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全名愛德華·阿爾伯特·克裡斯蒂安·喬治·安德魯·派屈克·大衛(Edward Albert Christian George Andrew Patrick David),生於1894年6月23日,卒於1972年5月28日,經歷過一戰和二戰,1936年1月20日其父喬治五世駕崩後繼位,為英國和大英國協各自治領國王,印度皇帝,到1936年12月11日退位,共執政325天,溫莎王朝的第二位國王,但也是整個大英帝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做了不到一年時間便自動退位的國王。退位後才被封為溫莎公爵(The Duke of Windsor)。
那天無意中聽到一位星座達人分析每個星座的隱形性格的時候,聽到了關於巨蟹做的分析,說的是其實最花心最容易觸動情慾神經的是我們一直以來認為最居家的巨蟹座,(估計說到這我會被一眾巨蟹噴死吧……),這讓我這個對星座有點研究的人產生了繼續聽下去的興趣。對於一個挨著雙子座尾巴的巨蟹男來講,溫莎公爵算得上是個完美的星座模板,我嘗試把那些無意中聽到的關於巨蟹座的新說法,一股腦地往這個男人身上套,結果完全符合那位星座大師的觀點,是真的。
未被冊封溫莎公爵時的愛德華王子年輕時
年輕時的愛德華八世王子
登基大典中的愛德華八世
成為溫莎公爵
年輕時的溫莎公爵愛德華王子性格其實很靦腆,史書中提到:「他實際上是個很安靜的人,緊張的時候有時會用舌頭舔自己的嘴唇,很害怕自己的父親喬治五世」。
資料記載,溫莎公爵的父親喬治五世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性格蠻橫極端且對子嗣管教相當嚴厲,比如把溫莎公爵的弟弟喬治六世,也就是當今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父親生生管教成了結巴(電影《國王的演講》講的就是這段故事),只因為他不希望自己孩子是個左撇子。所以按照當時的說法,孩子們都不太敢在父親面前袒露心聲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以至於當聽聞溫莎公爵皇位退位的消息後,原本打算遠離皇室生活,嚮往田園的喬治六世王子表面上看很高興,私下裡其實非常不愉快,被迫當了哥哥的替代者掌權國家。
我們都知道,兄弟之間的性格其實是互補的,與性格逆來順受的弟弟相反,正是因為嚴厲的父親喬治五世,在溫莎公爵的內心中埋下了怪胎且叛逆的性格種子。
1926年的溫莎公爵
和皇族裡的其他成員不同,溫莎公爵對於嘗試新事物總要比別人多那麼一些敏感的神經,現在叫做超前觸覺。他對於自己的生活品味一直保持這相當嚴謹的態度,這也一度讓那些保守派們頭疼不已。
溫莎公爵加冕時所戴王冠
溫莎公爵生平最喜歡的菸斗
眾所周知,溫莎公爵酷愛時裝,對穿著相當有品,平日閒來無事時總喜歡研究一些新潮的服飾穿搭方法。據傳說,當時全英範圍內流行的報童帽,其出處便出自溫莎公爵,導致當時一大部分保守派分子對此舉產生了極大的看法和成見,以及對於他這種做派極度不屑與不齒。畢竟當時還是高簷禮帽的天下,所有英國人都視其為尊貴高端的象徵,那種軟塌塌的報童帽根本上不了臺面,還有個說法,當時很多年輕小偷就經常帶著報童帽行竊,理由竟然是因為報童帽比較容易罩蓋面部,不會輕易被人記住相貌。
溫莎公爵配搭報童帽
而我們熟知的威爾斯親王格,也叫格倫格(Glen Plaid),後續分支一種叫千鳥格的格紋也是溫莎公爵的經典之作,但他並不是創作者,而是出自蘇格蘭高地格倫歐科鎮的羊毛紡織品。19世紀末,伯爵夫人Earl of Seafield首次一個把Glen Plaid製成外套,給莊園裡的管家穿著,後來得到溫莎公爵歡心,經常穿著這種格型的外套出面,在民間受到了廣泛推廣和認同。
威爾斯親王格
溫莎公爵身著威爾斯親王格西裝外套
這裡還要重點說一下領帶溫莎結,其實溫莎結原本並不是溫莎公爵發明,而是出自他爹喬治五世。像威爾斯親王格一樣,只因為溫莎公爵善於研究,並由衷喜歡父親這種領帶結的打法,在出席很多公開場合時都配搭溫莎結領帶,間接推動了溫莎結日後名揚天下的進程。而在穿搭時尚這方面,溫莎公爵著實比他父親的名氣和影響力大,所以稱他是溫莎結的實際推動者也不為過。
但是!!這裡有個說法,自溫莎公爵退位之後,溫莎結便不再被列為皇室標準結法,被視為虛榮與無章法的衣裝行為。溫莎公爵也被責令不可在皇室打理溫莎結,所以你去看溫莎公爵退位後的照片,基本就看不到溫莎結的蹤跡了,只不過後來在民間流傳的比較廣而已。有個有趣的梗:007系列電影,被消滅的反派們很多都打著溫莎結被幹掉,不知道這是不是皇室授權而為之呢?
領帶溫莎結
悠悠歷史,事事皆有因果,溫莎公爵的一切顯得那麼的不合時宜,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有個好的過程,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有個善始善終,就像甄嬛傳裡描述的大清皇宮那樣,亂世當中總會有個像果郡王一樣,不受世俗影響又敢愛敢恨的人,而溫莎公爵也似乎有著與果郡王相差無幾的人生軌跡,只不過一個結局悲壯,另一個則借著現實生活的殘酷,慢慢蹬入了另一維度人生的世外桃源。人們會問,究竟在這位傳奇的溫莎公爵身上,到底經歷了多少次人生逆轉,他又如何過渡和擺脫殘酷的生活陰影的呢?
父親的影響塑造了溫莎公爵叛逆性格,以及對新鮮事物的嚮往,在他登基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此生背負了沉重的包袱。那個時候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受二戰影響,人民急切盼望著一位新國王帶來新氣象,人們太需要一位現實英雄帶他們走出戰爭的陰影。可事實證明,這就是個笑話,在位的325天內,溫莎公爵沒有任何有效實際的政績,不到一年的時間主動退位,其原因竟是因為……愛情。
年輕時的溫莎公爵有過多名情婦,但有意思的是,他並不喜歡年輕貌美的女人,而對年齡稍長且已婚或者離婚的女人有著極大的興趣,史書上記載,造成他這種擇偶觀的不僅是父親的影響,他母親瑪麗皇后(Queen Mary)也有著一定的關係。
歷史記載,瑪麗皇后要比溫莎公爵的父親喬治五世更加強勢和保守,對於孩子的教育要比父親來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造成溫莎公爵內心對於母親溫柔體貼這一角色的嚴重缺失,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溫莎公爵中喜歡年長女人的原因了,強烈的戀母情結使得他在對於感情的判斷上出現了嚴重的偏差。
上帝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一個歸宿,溫莎公爵有數的情婦大概30多位,但真正讓他產生了歸屬感的人卻是一個身份地位都與他極為不符的人,這個女人叫做:沃利斯 辛普森(Wallis Simpson)。
溫莎公爵夫人,沃利斯 辛普森於1931年身著宮廷定製禮裙
歷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來解釋溫莎公爵退位的原因。
溫莎公爵退位聲明
一種一個說法,所有人將責任推在了這位沃利斯辛普森小姐的身上。歷史記載,沃利斯辛普森是美國人,未婚前全名Bessie Wallis Warfield Spencer Simpson,生於1896年6月19日卒於1986年4月24日。沃利斯兩度離婚,前夫名叫恩尼斯特·辛普森,溫莎公爵在美國的旅行中認識了這名當時非常出名的社交名媛,沒錯,沃利斯小姐當時的身份的確是一位名媛,在美國上層社會頗有名氣。兩人在一次舞會中相識,便很快墜入愛河,沃利斯從此便成為了溫莎公爵的情婦。可他們並不知道,這段感情在起初發展的並不安穩,叫做崎嶇坎坷都不為過,就因為沃利斯小姐離過婚,且生活並不檢點,同時交往著多名男人。
你得明白,大英帝國皇室何時允許離過婚的女人,且被人們成為蕩婦的女人嫁進皇家之中?況且沃利斯還是一位社交名媛,一位不是本國的平民。根據當時皇家的規定,如果想嫁入皇室,首先要改姓名,然後改變信仰,比如我們熟知的菲利普親王,當時也是把自己名字改為菲利普.蒙巴頓,然後改變東正教信仰改信英國聖公會才允許和伊莉莎白女王結婚。但你覺得溫莎公爵會認同這一切嗎?這條不歸路似乎兩人都認定要走下去了。
溫莎公爵迎娶沃利斯辛普森
皇室對於溫莎公爵的選擇是完全持反對態度的,導致皇室內部空前一致的排外,包括教會,民眾以及溫莎公爵父母在內的皇室家族成員也都覺得這根本就是在玷汙皇室名譽,尤其是在戰爭背景下讓敵對國抓住了把柄,當成了笑話。甚至有人聲稱,皇室內部曾經密謀利用車禍等手段處理掉沃利斯,你仔細想想黛安娜王妃的事情就清楚了。
不過這一切都被溫莎公爵所無視。依舊堅持自己的立場,保護這段婚姻。
在其繼位的幾個月後,民眾逐漸對這對王室夫婦失去了信心,教會也紛紛站出來指責新國王,基於各方壓力,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溫莎公爵便將國王之位退掉了,同但時以此向所有人表態,他在退位演講時說道:「我可以失去我所得到的一切,我的財產我的王位,但除了沃利斯,她是我人生的歸宿,失去她便失去了我的一切,假如真是那樣,那麼我將何去何從」(It is impossible to discharge my duties as king as I would wish to do without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the woman I love.)?這便是溫莎公爵對於愛情的自我表態,也是對當時皇權的一個強硬的示威。
第一種說法很美好是不是?可另一說法就顯得有些醜陋了,但卻比較符合當時的時事背景。
從之前英美官方公布的資料,和多位歷史學家研究的結果來看,很多證據證明,溫莎公爵受到親納粹的沃利斯的影響,在希特勒上臺後,極力說服國內政權和納粹德國合作,這讓很多英國政權強烈反對,也加速了他退位的步伐。所以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之所以溫莎公爵放棄王位,主要是迫於當時強大的政治壓力,而不是為了追求忠貞的愛情。
溫莎公爵夫婦會見希特勒
當然負面的新聞還有很多,比如當時報導稱,溫莎公爵之所以執意娶沃利斯,不單單因為受她的親納粹影響,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性」。
據說在巴黎的一個上層名流的酒會上,當著多人的面,沃利斯公然對客人們大談自己和溫莎公爵的性史,沃利斯說,只有她才可以滿足溫莎公爵的性慾,因為她丈夫其實是個陽痿。據一些研究者說,沃利斯曾在香港的妓院裡學過床上的技巧。所以溫莎公爵的政治觀點和個人生活,引起內閣和王室的強烈不滿,當時的英國首相甚至以內閣集體辭職相威脅。既想支持納粹,又想享受性愛的溫莎公爵,無奈只能選擇退位。
但是,退位之後的溫莎公爵並不甘心,密謀重登王位。據美國FBI的一份情報顯示:希特勒和溫莎公爵曾經達成交易,一旦納粹攻佔英國,即讓溫莎公爵為英國國 王。為此,溫莎公爵夫婦長期給納粹提供情報。溫莎公爵曾經利用視察法國防線的機會,搜集情報,使得不久納粹就選擇了最薄弱的一條防線,攻陷法國。
而後,因為皇室身份,英國首相邱吉爾並沒有對溫莎公爵夫婦進行處置,而是選擇息事寧人的態度,將他們發配到了巴哈馬群島,溫莎公爵任總督,為了維護英國皇家的尊嚴,英國高層極力掩蓋前國王的這些不光彩的歷史。二戰結束後,溫莎公爵夫婦繼續漫遊世界,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這位英國前國王於1972年5月28日在法國巴黎去世,死後按英國王室成員的待遇得到厚葬。
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人文對於他們的愛情也是持不同觀點,崇尚自由的美國人對於溫莎公爵夫婦的愛情就顯得非常的大度,媒體們也是對他們的愛情觀大加褒獎,反觀本國人則是唾棄至極,媒體一致以國土恥辱來稱呼他們。
不論是哪種說法,其實對於溫莎公爵本人來講都沒有受到實質影響,反而讓他和沃利斯兩個人從那種並不安定的狀態下解脫出來,活出了自己方式,在退位被封爵後,雖然戰爭期間做出過叛國之舉,但按照學者們的說法來講,溫莎公爵這樣做也是出於他對新事物的極力追求,才做出有違國家之事。
有人說佳話有時就是假話,往往處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愛情讓兩個人不由自主的背負了不公命運的十字架。可你能說他們之間真的沒有真愛麼?你能說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虛假的麼?誰都不敢保證。
只不過每個男人都曾經幻想擁有一段完美的愛情,有的人會視愛情為生活的根基,有的人並不會將愛情視作人生唯一目標,有人則會將愛情看得比命都重要,其實不管哪條路,走到最後才會發現,上帝給每一個人都安排了歸宿,只不過溫莎公爵找到了一個讓全世界都鄙夷的人,但那又怎麼樣呢?就算是一段不合時宜的愛情,不符合時代的品味,但那又怎麼樣呢?生活終歸要回到平穩的軌道,只不過有的人能夠兩耳不聞其聲的度過,有人則忍受不了身旁的種種誘惑和刺激,所以溫莎公爵夫婦其實就是個很好的表率。
溫莎公爵送給夫人的部分珠寶飾品
溫莎公爵送給夫人的卡地亞老虎胸針
祖母綠手鍊
藍寶石定製胸針
送給溫莎公爵夫人的玫瑰金情侶定製戒指
羽毛狀鑽石胸針
鑲鑽祖母綠寶石項鍊
大英帝國博物館展示的溫莎公爵夫人首飾
溫莎公爵夫人的刺繡定製鞋
不愛江上愛美人,古有蘭斯洛特,亨利三世,今有溫莎公爵,當他不憚與全世界為敵,把你抬舉成王后,你真能補足他的損失、給出他渴望的麼?當她「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以愛情為名,卻讓沃麗絲一生背負了所有的罵名,換做是你,你將何去何從呢?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對的,當你在情人節對對方釋放那種所謂的真摯情感的時候,你是否也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和感覺上去思考問題呢?或者給對方一個肯定和保證呢?
我們都是凡人,但上帝賦予我們唯一一個神力便是愛情,可以跨越空間時間和維度的愛情,所以,不論你是誰,是好是壞,是醜是美,儘管脫離虛幻洗盡鉛華吧,賦予你的請拋開所有世俗執念去堅守,時間定會證明一切。
致敬所有生不逢時但依然堅定的愛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