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因為疫情在溫莎城堡隔離的女王夫婦為菲利普親王慶祝了99歲生日。這位雞皮鶴首但精神矍鑠的老人,一輩子依附於君主制,做食利者,享盡榮華富貴和面子上的風光與尊重,著實是上帝偏心眼兒的例證。
其實菲利普親王並不是伊莉莎白公主最初的心儀戀愛對象。
年輕的菲利普和伊莉莎白
小公主一開始喜歡的是貴族青年休·菲茨羅伊,他後來成為第11世格拉夫頓公爵。但菲茨羅伊可不想成為沒有任何實權的陪襯,他更樂意在自己家祖傳了300年、11000英畝的領地上做君主,於是拒絕了公主。小公主這才把目光轉向遠房表哥菲利普王子。她母親卻瞧不上菲利普,一是嫌棄他窮,二嫌棄他家裡有太多德國親戚。
菲利普王子幼年照
菲利普原本也是含著銀匙出生的王子。他的伯父是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父親的稱號是「希臘和丹麥王子安德魯」。
菲利普王子的父親安德魯王子(左一),以及兩位伯父康斯坦丁一世(中)、尼古拉斯王子(右)
他的母親「黑森公主、巴登堡郡主愛麗絲」出身於德國、英國王室,曾外婆是維多利亞女王。
愛麗絲一歲時,與母親、姨母、維多利亞女王的合影
巴登堡郡主愛麗絲
1960年代,菲利普與母親
黑森公主、巴登堡郡主愛麗絲(1885-1969)是歐洲王室中的異類。她出生於英國王室的溫莎城堡,是家裡的老大,妹妹嫁給了瑞典國王。她1903年與希臘和丹麥王子安德魯結婚,生有4個女兒、一個兒子。
愛麗絲公主是虔誠的東正教徒,婚後致力於慈善工作,巴爾幹戰爭期間她曾在戰地醫院做護士。流亡巴黎期間,雖然自己生活朝不保夕,仍投身慈善機構幫助希臘難民。1930年,艱難生活使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弗洛伊德曾為她做過診斷,認為她精神崩潰是性挫折的結果,建議「用X光照射她的卵巢,以殺死她的性慾」。愛麗絲被送進療養院,被迫與丈夫、兒女分開,直到1937年才再次見到親人們。那一次會面的場合是三女兒的葬禮——女兒、女婿、3個外孫、女兒的婆婆,全家死於一場空難。
康復後,愛麗絲回到希臘,繼續從事慈善事業。二戰期間,她堅持住在雅典,生活極為艱苦,食物只有麵包和黃油,常年吃不到肉。她的幾個女婿都是軸心國高官,她便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為紅十字會工作,為饑民組織施粥所,為孤兒組織收容所,從國外給希臘帶回醫療用品,庇護猶太裔希臘人。她不顧可能被流彈擊中的危險,堅持上街為警察和孩子分發配給品,她說:「他們告訴我,你還沒聽到槍響,命就沒了,可我本來就是個聾子啊(她是先天性耳聾),為什麼要擔心這個呢?」
愛麗絲在希臘一直住到1967年,這一年希臘發生軍人政變,王室離開希臘。英國女王將婆婆接到英國。愛麗絲此後住在白金漢宮,直到去世。
去世前,愛麗絲希望能被葬在耶路撒冷,她的女兒抱怨說,耶路撒冷太遠了,我們去看望你不方便。她開玩笑地說:「沒有的事兒,耶路撒冷的公交系統很好的。」菲利普親王大概遺傳了母親的幽默感。
菲利普親王談到母親庇護受迫害的猶太人的義舉時說:「我猜,她從來沒有想過她的行為有什麼特別之處。她會認為這是看到人類同胞在受苦時的自然反應。」
1922年,希臘在與土耳其的「希土戰爭」中戰敗,希臘國王,也就是菲利普的伯父,被迫遜位,流亡西西里島;他的父親被捕,後被軍事法庭裁判驅逐出境。他的父母把一歲的菲利普裝在一個水果箱子裡,匆忙登上一艘英國軍艦,逃到了巴黎。
安德魯王子(第一排右一)在軍事法庭上受審
作為難民,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他的母親患上精神分裂,住進瑞士的精神病院;父親躲在蒙特卡洛,自顧不暇;四個姐姐年長他很多,都嫁給了德國王子,菲利普成了沒人管的累贅。
菲利普與父母、四個姐姐
7歲的他被送到英國外祖母家,由兩個舅舅作監護人,活生生一個男版的林黛玉進賈府。舅舅們都在海軍任職,瘋瘋癲癲異於常人。喬治舅舅是人盡皆知的色情圖片收藏家,娶了個雙性戀老婆;路易斯舅舅放浪形骸,私生活混亂又奢靡。正是這位路易斯·蒙巴頓舅舅策劃了1939年菲利普與小公主伊莉莎白的相識,後來他又成了查爾斯王子的人生導師,當侄孫在卡米拉和黛安娜之間舉棋不定之際,他教導說,「男人在安穩下來之前盡可以放蕩,有若干情人,但是選擇妻子卻應該找一個合適的、性格甜美的、從無戀愛經歷的女人。」
路易斯舅舅與舅母。路易斯·蒙巴頓是英國海軍重要人物,1979年死於愛爾蘭共和軍的暗殺
青少年時期的菲利普輾轉於英格蘭、德國、蘇格蘭的各間寄宿學校,沒有得到多少家庭的關愛,每一天都風刀霜劍嚴相逼,偶爾收到姐姐們的來信聊以慰藉。
14歲的菲利普在蘇格蘭寄宿學校,準備演出麥克白
日後當他收到王室長公主的示愛,也就很快放下矜持,做出了回應,沒落貴族子弟需要有英國王室這樣堅實的靠山,沒有資格挑三揀四。
訂婚了
上門女婿在哪兒都不會過得很舒展,入贅到王室更一言難盡。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王子也遇到過同樣的難堪。1840年,阿爾伯特王子和維多利亞女王結婚,他們的婚姻受到了英國社會各界的反對,一直到婚後17年議會才正式授予阿爾伯特「女王之夫」這個非正式的頭銜。阿爾伯特聞之,氣憤地說:「我只是一個丈夫而不是一家之主。」
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
前面說到,伊莉莎白公主的母親,喬治六世的王后,嫌棄菲利普家德國親戚太多。因為德國血統是溫莎家族竭力迴避的一段歷史。
英國王室的德國血統來自阿爾伯特親王。阿爾伯特是德國薩克斯-科堡-哥特公爵的兒子,他和維多利亞女王的後代很多與德國王室、貴族聯姻,他們的兒子、國王愛德華七世還將父親的姓氏「薩克斯-科堡-哥特」作為王朝的年號。那時的國王們都要學說德語。1917年一戰期間,由於英國國內強烈的反德情緒,喬治五世(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祖父,1910-1936年在位)不得已扔掉德國姓氏,改姓溫莎。
姓氏改了,親戚間還在密切走動。1930年代後期,喬治六世和王后(女王的父母親)以及多數貴族,都不希望和德國交戰。就在希特勒侵略波蘭的前幾周,喬治六世夫婦還向希特勒發出了生日賀電。英王室成員中不乏與納粹黨員。喬治六世的嬸嬸是納粹黨員,她稱讚希特勒幹了件「了不起的事」。
1937年,菲利普參加三姐(三姐和姐夫都是納粹黨員)全家的葬禮,親戚們有很多穿著黨衛軍制服
讓溫莎家族在德國血緣問題上聲名狼藉的是愛德華八世,即溫莎公爵。溫莎公爵公開說:「我血管裡的血沒有一滴不是德國人的。」1937年,遜位的他偕夫人訪問德國,受到了希特勒的殷勤款待。比較正統的歷史書稱此次訪問「欠考慮」。甚至到了20世紀70年代,溫莎公爵還對記者說:「我從來不認為希特勒是一個很壞的傢伙。」
1937年溫莎公爵和夫人訪問德國
2004年,美國和英國的檔案館先後解密一批情報。情報披露,納粹官方認為溫莎公爵「不是德國的敵人」,而且「理所當然是戰後英格蘭命運的掌握者。」1937年參加過納粹紐倫堡會議的英國前海軍艦隊司令說:「希特勒很快就打到這個國家了,但不必為此驚慌,因為他會把溫莎公爵帶回來做國王。」史料還揭露出溫莎公爵夫人和德國外交部長的私情,並暗示她向情人提供情報。為此,美國FBI監視過很長時間溫莎公爵夫婦的行蹤。
二戰期間,英國王室最不願提及的是其德國基因和與納粹的關聯。戰爭結束,伊莉莎白公主,未來的君主,她的未婚夫又一次讓王室尷尬了。
菲利普王子雖然是希臘人,但家族的部分根基源自德國王族,很多家族成員都是納粹黨員。打仗時,菲利普在英國皇家海軍奮戰,而他最近的親屬,德國王子姐夫們,其中一個是戈林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家庭成員陣營的分裂,讓他的母親非常痛苦,也成為菲利普的困擾。
1935年,赫爾曼·戈林的婚禮上,希特勒對面坐的女士是菲利普親王的四姐索菲亞(前排右二側臉女士)
菲利普做出了妥協。他主動放棄所有王子的頭銜,加入英國籍,把德國色彩的姓「巴登堡」改為外祖父的姓氏「蒙巴頓」,以「英國皇家海軍少尉」的身份與公主訂婚。
1947年,菲利普王子和伊莉莎白公主結婚時,他的親戚成了敏感問題,英國王室只好嚴格審查他邀請來參加婚禮的親屬名單。到現在,還有不少英國人認為他們的女王就是個德國人。
菲利普親王是個大嘴巴,說過一些「我們家族成員崇拜希特勒」之類的話,因此有漫畫諷刺他是納粹
婚後再等了10年,菲利普才得到「親王」的封號。由於他不是伊頓、牛橋或者桑德赫斯特軍校的畢業生,因此他在上流階層也少有朋友。
菲利普親王1957年為妻子畫的像,《吃早餐的女王陛下》
菲利普與伊莉莎白婚後,世界進入電視時代,王室成員只要露面,不管是公務還是私人行為,都成了一種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公開活動。菲利普婚後的職業是「君主的配偶」,配合妻子扮演好「王室成員是英國吉祥物」的角色。宮廷大戲,每個角色絕不可擅自改戲。愛德華八世、瑪格麗特公主、哈裡王子都改了劇本,結果怎樣呢?
1962年,菲利普親王參加考茲賽舟會
「君主配偶」這份工作,無聊是不可避免的屬性。有一次出訪加拿大,親王發表講話時說:「君主制不是為其自身的利益,而是為其國家的利益而存在的。我們來這兒不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不然我們可以想出其他更好的娛樂方式。」菲利普親王非常勤勉,把英國王室最重要的服務人民和奉獻理念視為信條,女王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站在妻子身後兩步遠的地方。他終於讓自己活成了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配偶。
永遠站在妻子身後兩步遠的地方
他一直工作到96歲高齡才退休。此外還有統計說他獨自出席的活動多達22219次,他自嘲說自己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剪彩人」。
2017年,菲利普親王退休前最後一次履行王室成員職責——參加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巡遊。他一直擔任皇家海軍陸戰隊總司令一職,到退休共計64年
上世紀80年代,女王夫婦出訪中國,一位在中國留學的蘇格蘭學生問菲利普親王對紫禁城的印象。他回答:「很恐怖。」當時在場的人臉都拉下來了。女王趕緊找補,他也不改口。故國三千裡,深宮七十年,他最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