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親親》的創作和作者的經歷有關,當時作者奧黛莉·潘恩的女兒四歲了,即將進入幼兒園生活,但女兒因為分離產生的焦慮情緒,讓作者倍感苦惱。有一天,當作者在公園裡看到灌木叢中的小浣熊母子,媽媽正在舔小浣熊的手,接著拉著小浣熊的手貼在自己的臉頰上,好像是讓它仔細地聞聞媽媽的氣味。作者查詢了資料,知道了原來浣熊媽媽是在離家去找食物的時候就會這樣做,目的是希望小浣熊因為有媽媽的氣味陪伴不至於害怕,可以安心在家。作者以此創作了這個經典的故事,畫家完美地用圖畫詮釋了作者的意思。
打開這本書的封面和封底連起來是一幅完整的畫面,月光下浣熊媽媽正在「親親」小浣熊。
在扉頁上作者寫到:「獻給每個需要被愛的小孩。」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需要被愛和被呵護的。
小浣熊奇奇哭著說「我不想上學,我想和你留在家裡.」看著畫面上那個眼角掛著淚滴的呆萌的奇奇,仿佛看到了我們家裡的那個委屈的寶寶。
(每個從家庭步入社會的孩子都會有擔心、有恐懼)浣熊媽媽沒有一味地訓斥和指責孩子,而是抱著奇奇,用鼻尖碰碰他的耳朵,溫柔地說:「有時候,我們必須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那些事剛開始看起來很陌生,又令人害怕。
可是只要你去上學,就會愛上學校的。你會交到新朋友,玩新的玩具.」
媽媽接著說:「我知道一個很棒的秘密。」奇奇擦乾眼淚,好奇地看著媽媽:「什麼秘密?」「一個非常古老的秘密,是外婆告訴我媽媽的,我媽媽又告訴我的,就是魔法親親。」媽媽用這樣的方法,告訴孩子媽媽小時候也是和寶寶一樣的。
浣熊媽媽拉起奇奇的手說:「注意看噢!」她把奇奇的小手全部攤開,然後身體前傾,在奇奇的手心裡親了一下。奇奇覺得這個親親鑽進了心裡,特別溫暖。
媽媽說從現在開始,當你孤單和需要愛的時候,只要你把手貼在臉上,心裡想著:「媽媽愛你。」你就會覺得溫暖又舒服。
媽媽開玩笑地說:「千萬不要搞丟了噢。不過你張開手洗食物的時候,我保證親親會一直貼在你的手上的。」
奇奇好喜歡他的「魔法親親」,因為他知道不管自己在哪裡,媽媽的愛都會和他在一起。
當奇奇站在學校前面的時候,他突然轉過身對媽媽笑笑說:「把你的手給我」,他學著媽媽的樣子,身體前傾在媽媽的手心親了一下,「現在,你也有魔法親親了。」
然後他輕輕地說了聲:「再見,我愛你」,轉身蹦蹦跳跳地去上學了。
孩子喜歡模仿,當我們成人把對孩子的愛完美地表達的時候,未來孩子也會學著父母,去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浣熊媽媽把自己的手貼在臉頰上,忍不住笑了,奇奇的親親化作特別的話語,仿佛在說:「奇奇愛你」。
在圖畫書的最後一頁,畫著一隻浣熊的手掌,掌心中有一個紅紅的心,這個手是誰的,是媽媽的也是奇奇的。
一個留在掌心的愛,是媽媽給予幼小孩子滿滿的安全感,相信未來孩子也會給我們帶來滿滿的安全感。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