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文章來源:Sky&Telescope
原作:SCOTT LEVINE
翻譯:周學雲
校譯:牧夫天文校對組
編排:李子琦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
原文連結:
https://skyandtelescope.org/astronomy-news/watch-moon-winter-hexagon/
今年的冬天,大約每個月一次,我們可以欣賞月球穿越一片被稱為「冬季六邊形」的星空的旅程。
在對天空的觀測中,能有機會感受到動態的宇宙應該算是最美妙的事情之一了。雖然單個的天體看起來似乎穩定不變,但是仔細觀測的話,我們還是能夠察覺到它們之間微妙的運動節律和美妙的「舞蹈」的。
11月初,我們就能欣賞到月亮穿越「冬季六邊形」的動態之舞。作為冬季最著名的恆星群之一,每年「冬季六邊形」就像老朋友們一樣按時列隊回歸,來參加年終星空派對。
北半球的冬季六邊形攝影
來源:Petr Horálek
星空派對開始的時候,我們不僅能欣賞到老朋友們——獵戶座、雙子座和金牛座的閃亮登臺,還能看到月亮在它們中間翩翩起舞——它們用魔法把月亮也帶上了舞臺。
冬季六邊形是一個巨大的星群,橫跨夜空,由六顆一等星組成,每年仲秋前後就出現在夜空了,整個冬季可見,直到最後一顆星消逝在春天西方的黃昏中。沿著逆時針方向,這六顆一等星分別是五車二、北河三、南河三、天狼星、參宿七和畢宿五。此外,北河三的近旁還有一顆名為北河二的星星,它並不是一等星,但它幾乎和北河三一樣明亮。
月亮穿越冬季六邊形需要四天的時間,每月穿越一次,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著追蹤一下,去感受季節的變化(註:由於投影繪圖的效應,相比實際情況,圖片頂部的星座有點被壓扁了)。
來源:Sky & Telescope
隨著月球繞地球運轉,月亮每天升起的時間要比前一天晚50分鐘左右,也即相對於恆星的位置,每天要向東挪動13°,與此同時月相也在逐日變化。由於冬季六邊形非常巨大,橫跨天空達45°,所以,即使月亮每天移動的距離並不算小,穿過它也需要四個晚上。期間,我們最親近的鄰居(月亮)將會從公牛——金牛座附近進入六邊形,並從雙胞胎兄弟——雙子座的北河二和北河三附近離開。
在旅程的開始,月亮蜷縮在「v」形畢星團頂端的畢宿五附近,距離昴星團(M45)不遠。接下來幾夜,我們將會看到月亮穿越金牛座、在獵戶座的頭頂上遊弋,最後滑過雙子座。當月亮從北河三附近走出六邊形時,我們將看到一個變化了的月亮。看著月亮和星星一起歌唱,一面移動,一面更替著陰晴圓缺,我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這只是月亮冬季歌舞中的一小段,接下來的幾個月,月亮和群星的合奏還會繼續:
Ø 2020年11月29日~12月3日(對了,29日月亮還會有月偏食!)
Ø 2020年12月27日~31日
Ø 2021年1月23日~27日
Ø 2021年2月19日~24日
Ø 2021年3月19日~23日
Ø 2021年4月15日~19日
這個循環重複著,但是每次都不一樣。由於恆星每天晚上要比前一天提前4分鐘升起,所以每晚的位置都要更高一點、更向西一點。這些微小的變化在幾個月內會逐漸累積。與此同時,當月球繞地球運行時,以恆星為參考系,每天的位置都要向東移動一些,這意味著月亮每個月都比上個月提前一點趕上六邊形。
日積月累,我們將看到整個星群逐漸向西橫掃天空,導致每當月球與六邊形相遇時,月相就會變得更年輕一些、更薄一些,這是因為六邊形的西進使它在天空中的位置更接近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蛾眉月出現的地方。
12月21日冬至過後,白晝變長,夜幕每天都會降臨得更晚一點。不久之後,我們就會抱怨「太熱」了,因為這些星中的最後一顆也要消失在黃昏之中了。到了四月,月亮將會以蛾眉月的狀態趕上畢宿五。
在上面提到的這幾個月中,冬季六邊形逐漸划過整個天空,月亮在它的周期中幾乎提前了兩個星期去追趕畢宿五——在11月第一次趕上時,它剛過滿月,在4月最後一次趕上時則剛過新月。
冬季六邊形在天空的位置
來源:軟體Stellarium
星空在變,地球上的事物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11月,最後一片黃葉凋零,天上的這一切剛開始。翌年5月,枝頭又上新綠,冬季六邊形中的最後一顆星卻在夜空逝去。星群指引我們度過漫漫寒冬,其自身也在逐漸划過夜空。5月份,六邊形群星已去,堅守到最後的雙子座北河三也難逃命運,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劃出最後一道雖寬闊莊嚴卻也孤獨的弧線。
人們很容易認為頭上星空亙古不變,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周期性的變化就發生在眼前。天上就像魔法世界,充滿了變化和未知。願每個你我——內心都有所愛,眼中常含光芒,胸中懷有星空!和所愛的人一起去遠方看星星吧。
銀河與STEVE輝光
影像來源及版權: NASA, Krista Tr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