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藍盈瑩,第一印象就是《甄嬛傳》中的浣碧。
劇中的浣碧因為出身心比天高,但囿於形勢只能心機不斷,以求富貴。由於《甄嬛傳》的話題性,很多人對每個人物背景、心理轉變以及最終結果的層層分析,引發大家對誰才是《甄嬛傳》十級學者的爭論。基本演過《甄嬛傳》的演員都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除了大熱的角色:娘娘、皇后、華妃、溫太醫、果郡王、眉莊、崔槿汐等之外,很多年輕女演員也被大家記住。
比如飾演單純愛吃的淳貴人的譚松韻
嬌憨大方的甄玉嬈的扮演者徐璐
刁蠻任性的祺貴人的扮演者唐藝昕
敢愛敢恨的葉瀾依的扮演者熱依扎
現在骨瘦如柴當時因吃藥有些腫的穎兒
提到藍盈瑩,你會直接想到《甄嬛傳》,但是提到《甄嬛傳》,你卻不能第一時間想到她,畢竟提起這部劇可說的太多了。
藍盈瑩最多只是拖這個大熱劇集中浣碧這個角色的後腿而已,並不能說明她有多努力,演技有多好。
很多人說,她在《演員的誕生》裡表現非常出色,說她演技一般,不符合實際。藍盈瑩的舞臺表現能力確實比較好,畢竟在人藝待了好幾年。但是目前劇場的舞臺表演是比較小眾的,藍盈瑩顯然不滿足於小劇場的那一方天地,她想要影視劇這個更大的平臺。
但劇場有劇場的表演方式,電視劇和電影是另一套表演體系。既然想要更大的平臺,就要適應影視劇的模式和節奏。
畢竟,一個人跳槽,總不能說不去適應新公司的環境,而是讓新公司適應他吧。
她想往影視劇發展,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她的條件、她的演技真的符合她心心念念的影視劇行業嗎?
藍盈瑩的外形在美女如雲的演藝圈沒有什麼優勢,特別是側臉。
(跟孫儷同框時,對比過於慘烈)
有人說她長得像香港演員梁小冰,但是她沒有梁小冰討喜。兩個人雖然都存在面中凹陷,但是梁小冰的長相更加柔和,藍盈瑩嘴角向下,更顯苦相和刻薄。
雖然不應該以貌取人,但是在演藝圈相貌還是很重要的。演員如果不能以貌取勝、用實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長得討人喜歡就顯得格外重要,也就是所謂的「觀眾緣」。沒有觀眾緣的演員,戲路會受到很多限制。
「那走不了花旦,走青衣路線也行啊。」
不是臉不能當花旦的女演員都能走青衣。
好的青衣要有一股氣質,是那種就算一群人站在一起她不是主角,觀眾還是能牢牢的鎖定她的氣質。
比如網友想為她們寫劇本的「淑女的品格」組合。四個氣場強大的女人,被網友P在一張海報裡,依然沒有哪一位是面目模糊的感覺。
這方面,藍盈瑩著實差很多。
這張大合照裡,站在中間的藍盈瑩遠沒有其他幾位女演員有辨識度
在她最新播出的劇集《精英律師》中,她的表現引發很多吐槽和質疑。
很多人會說,國產劇嘛,劇本就那樣,能演成啥樣。
那問題就來了,劇本好的輪不上她挑大梁,劇本一般的又演不好,那怎麼能證明她演技好呢?
既然不甘心自己一直呆在小劇場被埋沒,想往更大的平臺發展,光表現的自己多有野心,卻沒有配得上野心的實力有什麼用?
就像一般程式設計師想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技術大佬,不玩命修煉自己的技能,光說自己有野心,巨頭會收嗎?巨頭只會冷笑:想來我這的人可太多了,我為啥要收你?
頂流的粉絲狂刷自己哥哥姐姐多麼努力,觀眾們都是無語:都是在職場裡摸爬滾打的人,誰不努力?
換成一個不紅但是想紅的女演員,成天吹捧努力,就不會招人反感了嗎?
大家對一個同事的評價是業務能力很強,提起你,說了句:XX挺努力的。這在職場相當於罵街了,你真的能開心的起來?
職場要的是結果,態度不過是退而求其次。
藍盈瑩的團隊,要做的是通盤考慮她的優劣勢,找到適合她的戲路。別光盯著自己扛不起來的主演不放,其他角色也多試試。在成績沒有出來之前,少出努力通稿,為角色服務,用實力說話。
普通人進入職場也是一樣。多觀察每個職位扮演的角色,整個的辦公室環境,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成為這個辦公室內不可或缺的人。在這個能力能拿得出手之前,不要總是提起。免得別人問起或者老闆讓你發揮這個能力時,你還沒有修煉好,就會讓你在老闆心裡的印象大打折扣。
就努力來說,藍盈瑩讓人有印象的努力的點,都是讀書打卡,練練尤克裡裡這種。
但是這和她的本職工作並沒有什麼關係。她不是因為要演什麼古裝劇而拼命惡補相關背景知識,不是因為劇情需要學會說一口流利方言,也不是因為劇本需要短時間內學會一門樂器。
讀書打卡和平時彈尤克裡裡只不過是她私下的興趣愛好而已,而且只是興趣愛好的水平,談不上有多出色,硬說努力說不過去。
就職場來說,一個同事因為自己私下搞興趣愛好很認真,讓你認同她努力上進有野心,是不是有點扯?
因為職場並不關心個人的興趣愛好,不管你在打遊戲或者釣魚上努力,都跟公司沒有關係。除非你的努力能給公司帶來實際的好處,否則老闆和同事只會認為你沒有做好工作和興趣愛好的劃分。
比如,張震也很拼很努力,學習技能很強,並沒有人質疑他的努力。為飾演《電影緝魂》中罹患癌症的檢察官,張震特意減重20斤;拍《深海尋人》,他考到了PADI潛水執照;拍《吳清源》,他的圍棋已能壓制專業三段;為了拍好《一代宗師》,他拿了全國八極拳冠軍;《聶隱娘》拍完,他學會了近身劍術;為了2015年的春晚表演,他又學會了彈奏古琴。
沒有人質疑張震的努力,因為他的努力都在為他的角色付出,為他的職業付出,而且確確實實讓表演更加自然生動。
想在職場收穫認可,還是得靠業務能力。業務能力夠強,別人自然不會質疑你的努力。業務能力不夠強,也不一定就會讓人認為你在偷懶。只是業務能力不夠,讓人看到的都是在業務之外的努力,還想讓別人認可這種努力,才會被嘲。
並不是說這個社會慕強,只認可強者的付出。只是沒有努力到點上,還不許有人質疑,反而會引起更大的質疑。
就像藍盈瑩的粉絲說「搞不懂這麼努力的小姐姐為什麼還會有人質疑」、「自己是個懶癌,還看不慣別人努力」、「自己是個失敗者還說別人有野心」,並不會為她拉回多少好感。
因為聽多了努力之後,一定會問努力的結果在哪兒。一個演員有沒有塑造好的角色,有沒有成為實力派,有沒有入圍有含金量的演技獎,才是觀眾衡量她是否努力的標準。
如果說用結果說話是在慕強,那崇拜「努力」、「有野心」難道不是嗎?雙標可是往往會和吃相難看掛鈎的。
好多說自己是一個懶散的人,如果身邊有一個藍盈瑩一樣的同學或者同事就好了。
但是大部分人把自己帶入了藍盈盈的角色了,而不是她身邊的人。
很多人想的只是自己可以不管不顧的拼,其他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上進」做出讓步。
那些說希望自己有一個藍盈瑩一樣的同事的人,如果真的有一個野心勃勃,但是業務能力一般、努力方向跑偏、還拼命刷自己有上進心的存在感的同事,你還會喜歡她嗎?
有野心又努力沒有錯,但是要注意方法方式,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當努力的方向錯了,沒有實際的結果,就很容易給人留下徒有野心的印象。這種印象一旦形成,以後的路會比開始時更難走。
希望藍盈瑩的團隊不要再刷努力、有野心的的通稿了,讓演技在作品上體現。
也希望還沒有進入職場或者剛進入職場的人不要輕易模仿。
畢竟藍盈瑩作為一個二代,沒選對方向、沒努力對方向、不招觀眾喜歡都沒什麼大不了,回家照樣繼承巨額拆遷款,日子過得自己開心最重要。
普通人沒有那麼多試錯的機會,如果你敢在職場裡玩「自己有野心、不顧別人利益、還沒努力出啥結果」的這一套,會有其他人教你重新做人的。謹慎選擇方向,修煉較強的業務能力,才能更好地養家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