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 維生素C啟動新一輪漲價,業內稱受成本和海外疫情推動...

2020-11-19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記者羅禕辰

近日,維生素C啟動新一輪漲價。廠商對食品級維生素C的報價較10月末上漲約30%,飼料級和醫藥級報價亦提高10%-20%左右。對於這輪漲價原因,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本輪漲價主要受原料玉米漲價拉動,此外也有海外疫情再度抬頭的影響,頭部廠商銷售以海外為主。

漲價以食品級為主

11月4日,百川盈孚分析師彭潔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石藥集團(1093.HK)和山東魯維11月3日對食品級維生素C的報價大約在40元/公斤上下,較10月末的30元/公斤上漲明顯,且廠商對外宣稱有大量在手訂單,對意向訂單積極性不強,預計本輪漲價還將持續。

同日,財聯社記者先後聯繫了4家中間商,其中3家均表示食品級維生素C在漲價,對外報價統一在40元/公斤上下,並聲稱有廠家已經停止報價,預計還將繼續漲價,僅有1家稱價格平穩,30元/公斤以內也有貨,不排除可能為小廠商貨源。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維生素C漲價以食品級為主,飼料級和醫藥級報價雖有提升,但均未顯示有明確需求支撐。

石藥集團在半年報中表示,二季度開始維生素C業務明顯改善主要在疫情刺激下,海外保健品需求增長拉動。

11月4日,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林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看好飼料級維生素C行情。他透露,飼料添加劑貿易商普遍反應出貨困難,疊加秋冬水產淡季,整體需求較弱。

兩大漲價因素分析

雖然廠商將本輪維生素C漲價歸因為成本端推動,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維生素C和玉米的價格走勢並不存在明顯的關聯性。

食品級維生素C價格走勢,來源:百川盈孚

據百川盈孚數據,今年二季度以來,食品級維生素C價格持續下行,直至3季度中期進入谷底後企穩,10月末逐漸有回暖態勢。而在此期間,全國玉米均價保持上漲態勢,換言之,成本端的壓力一直在增加。

全國玉米均價走勢,來源:卓創資訊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10月最後一周,全國玉米周度均價收於2435.38元/噸,較上周均價漲23.88元/噸,漲幅0.99%。分析認為,存在農戶銷售積極性差,貿易商添加意願強,下遊深加工企業為保證收購量一再提價的情況,整體來看,國內玉米供應仍偏緊。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本輪維生素C廠商以成本上漲為由抬價前,同樣以玉米為原料的賴氨酸、蘇氨酸已經在今年國慶節後開始漲價,目前行情仍穩中偏強。對此,有分析稱是海外工廠生產受限,國內玉米價格快速上漲,廠家成本壓力大增,上調報價後市場隨之走高。

相比成本端壓力,維生素C需求受海外疫情影響更為直接。除石藥集團提及的二季度海外保健品市場需求增長外,海關數據也顯示維生素C出口呈上揚態勢。2020年9月,未混合的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出口15721噸,同比增加45.6%。

對此,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林認為,海外訂單持續高位,企業出口勢頭良好,或對國內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相關焦點

  • 上遊原材料集體喊漲,新一輪家電漲價「箭在弦上」?
    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已經拉開了聖誕、元旦大促銷,蘇寧、國美、商社電器等各大電器賣場都有爆款產品銷售,也推出了以舊換新等補貼,但是打折促銷的力度並不大。偶有「秒殺」電器,均是限時優惠。「早在去年12月8日,我們就接到品牌公司的漲價通知,行業趨勢,缺芯少屏,從12月8日起,所有尺寸電視都全面上調價格。」
  • 上遊原材料集體喊漲新一輪家電漲價「箭在弦上」?
    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已經拉開了聖誕、元旦大促銷,蘇寧、國美、商社電器等各大電器賣場都有爆款產品銷售,也推出了以舊換新等補貼,但是打折促銷的力度並不大。偶有「秒殺」電器,均是限時優惠。「早在去年12月8日,我們就接到品牌公司的漲價通知,行業趨勢,缺芯少屏,從12月8日起,所有尺寸電視都全面上調價格。」
  • 傳香奈兒、LV等奢侈品牌將在9月進行新一輪漲價
    一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小紅書用戶「大蘑菇」於8月17日發布了與當地LV銷售對話截圖,對方表示還不明確確切漲價日期,但會有新一輪漲價。「我覺得我們不會比香奈兒或者DIOR漲得多。」不少小紅書用戶也稱從品牌店員處聽說過漲價說法。還有人得到過更詳細的消息:9月1日僅有部分產品漲價,10月5日全線產品漲價。
  • 維生素行業深度報告:13個主要維生素品種生產工藝與市場格局解析
    2011年受洪水影響,華中藥業和江西天新生產受限,價格在200元/kg 的高位維持 11 個月後回落;2015 年 6 月起,受環保因素影響,廠家減量生產,維生素 B1價格開始回升,尤其是在 2017 年維生素 B1 價格曾因環保因素出現一輪暴漲,後期隨著整改完成廠家恢復生產,價格回落;2020 年維生素B1價格再次出現暴漲,主要原因為本輪新冠疫情使得各供應商推遲復工復產,尤其是佔全球產能 30%的華中藥業位於湖北省襄陽市
  • 空調能效新國標即將落地 業內認為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空調能效新國標《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1455-2019)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業內認為,空調能效新標的實施,實際上抬高了空調製造的門檻,使得規模較小的中小品牌在技術研發、生產研發等各方面成本都會相應增加,以次充好、能效虛標等問題會相應減少,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 供需兩端共同推動 造紙行業告別寒冬
    來源:每日財報2016年開始,一些地方逐步清退當地汙染落後的白板紙產能,大量的白板紙產能被清退,造紙行業面臨來自政策和行業競爭的雙重壓力。但最近一段時間,紙品價格卻在不斷上升,2020年12月以來,國內紙價持續上漲,不少造紙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價位普遍上調200元/噸左右。
  • 海底撈恢復原價並道歉 疫情中餐飲企業漲價是好選擇嗎
    然而,茶飲也已經悄然漲價。近期喜茶旗下五款產品漲價了1-2元。喜茶有關負責人對記者稱,調價只是原料成本變化的正常調整,其並沒有對記者透露具體是什麼原料漲價。奈雪的茶也漲價了,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由於近期原料價格變化和物流成本波動,部分產品漲價幅度為 1-2元。
  • ...新和成創始人胡柏藩解密:供需錯配、藥品短缺,維生素漲價背後的...
    帝斯曼,收購能特科技後在VE等品種的全球份額有所提升,但荷蘭是歐洲的疫情重災區之一,隨時可能封城。帝斯曼早前也發布聲明稱預計一季度的維生素生產將下降20%-25%;新和成、浙江醫藥,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此前疫情嚴重期,企業復工延期,短期產能未能恢復。相對應的,下遊需求卻很旺盛。
  • 漲價風起 家電價格戰陷入僵局
    據企業透露和第三方機構公開的信息,因為國外疫情導致的復工問題,家電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家電企業想要維持利潤就必須上調終端產品的價格。不過,即便整個行業進入價格上行通道,家電行業的價格戰也不會戛然而止。  漲價潮來襲  北京商報記者來到北四環的一家蘇寧易購賣場,或許因為寒風凜冽,賣場裡的消費者很少。
  • 國巨漲價50%,疫情將如何改變MLCC走向?
    全球知名MLCC廠商國巨此前宣布價格上調,這也就引起業界人士的疑問,疫情對MLCC價格上漲的影響有多大? 事實上,早在春節之前,MLCC廠商庫存就已經處於低位,也有部分廠商那時就已經開始漲價,此次疫情造成復工拖延,補貨困難,預計未來將加速MLCC漲價態勢。 國巨調漲50%,風華、三環暫未漲價!
  • 鐵礦石上演「瘋狂的石頭」 業內苦尋良方欲「破局」
    粉礦塊礦球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粉礦庫存遠低於往年同期。按照目前鐵水高產量,國內庫存較為緊缺,港口結構性庫存不足依然存在。   下遊企業壓力倍增   2020年,國家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帶動了鋼材需求,但由於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鋼鐵企業並未從中獲得多少收益。
  • ...一碗米飯7元……餐飲行業迎來「報復性漲價」?|選美皇后「重操...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7日消息,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近日,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悄悄漲價的消息受到業內關注,更有網友評論稱「這哪是報復性消費,分明是報復性漲價」。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受疫情影響,國內餐飲消費尚未能完全放開,為緩解自身壓力,預計會有更多企業參與漲價。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2020年新冠疫情激發了民眾對於喝牛奶增強抵抗力的認知,進一步增加了消費需求。供給處於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內增加,這是此輪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乳業巨頭紛紛提價1月5日早間,國盛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
  • 萬華化學被質疑「壟斷」:昔日合作夥伴稱其殺雞取卵
    疫情後持續提價不過,近年來萬華化學業績表現不佳,盈利能力下滑。Wind數據顯示,2018~2019年,萬華化學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4%和-7%,淨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和-35%。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MDI行情低迷,萬華化學的MDI產銷量及價格下降,導致其利潤水平「腰斬」。
  • 多家快遞宣布漲價!長沙:還和原來一樣
    多家快遞宣布漲價!長沙:還和原來一樣 記者走訪:暫未上調收寄費用 業內:此番漲價或是雷聲大雨點小 新華社 圖 5月8日起,申通、圓通、百世、韻達等品牌快遞陸續發布公告稱,將根據市場情況適當調整收費公路免費期間推行的優惠政策。 快遞又要漲價了?5月1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多家快遞網點及菜鳥驛站後了解到,目前,快遞收寄價格標準仍與2019年底相同,暫無漲價計劃。
  • 原材料價格上漲 印刷行業成本壓力增加
    進入2011年以來,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使得印刷行業眾多企業感受到了資金的吃緊。從印刷企業到印刷相關產業,都受到了原材料的成本增加的波及。  一、油墨企業紛紛漲價  富林特集團宣布自8月1日起提高北美地區油墨的銷售價格,漲價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漲。
  • 龍馬資本雷傑:新冠疫情影響下的行業投資選擇
    四、長期來看,新冠疫情將加速部分產業鏈外移新冠疫情暴露的基本防疫物資生產能力短缺問題,使西方國家意識到本國產業空心化程度嚴重,以及部分關鍵供應鏈回流的必要性。以原料藥為例,全球90%的維生素C產自中國;日本進口的抗生素有60%來自中國;德國、義大利和法國進口的抗生素有40%來自中國。
  • 提升股市活躍度,意味著新一輪行情啟動!
    新哥解讀:貨幣政策更加靈活,就是趕緊印錢的意思,支持經濟放在更突出位置,就是趕緊救市。二: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支持受疫情衝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新哥解讀:銀行趕緊給小企業發放貸款。三:高度重視國際疫情和經濟金融形勢研判應對,防範境外風險向境內傳遞。新哥解讀:境外大跌也不能影響到A股!四: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放鬆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
  • 白酒又一輪漲價潮來了 這些地方的茅臺卻跌了
    中新經緯記者梳理發現,近日,劍南春、捨得酒業、順鑫農業等多家酒企陸續宣布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國臺、釣魚臺等知名醬香白酒也紛紛提價。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供不應求、價格「飛天」的飛天茅臺,其在北京、杭州等地的市場價近期卻有所回落。業內分析稱,這或和茅臺在直銷渠道大量放貨有關。
  • 繼海底撈之後,西貝也為「報復性漲價」道歉,經歷了怎樣的反轉?
    海底撈官方稱,定價從即時起恢復至1月26日停業前的標準。對於漲價一事,海底撈此前曾經說明過原因,疫情過後,收入90%以上依賴堂食的海底撈難以迅速恢復造血能力,而員工工資與食材等成本也越來越高。4月5日晚間,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回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與此同時,疫情期間頻頻「哭窮」的西貝莜麵村也被網友吐糟漲價。「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元了,酸菜封缸肉居然8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