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兩端共同推動 造紙行業告別寒冬

2021-01-17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2016年開始,一些地方逐步清退當地汙染落後的白板紙產能,大量的白板紙產能被清退,造紙行業面臨來自政策和行業競爭的雙重壓力。但最近一段時間,紙品價格卻在不斷上升,2020年12月以來,國內紙價持續上漲,不少造紙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價位普遍上調200元/噸左右。

山東晨鳴、山東太陽、山東華泰紙業等紙廠陸續發布2021年1月漲價函以及停機計劃,計劃漲價200—500元/噸,部分中小紙廠價格跟漲100元/噸,受停機影響供需關係,預計漲價有望持續。我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造紙行業似乎已經告別了寒冬,開啟了新一輪的復甦。

供需兩端共同推動的結果

事實上,供需兩端對於驅動此輪紙品價格上漲均有作用,但主要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根據原材料的分類,紙漿主要分為木漿、廢紙漿及非木漿(竹漿、草漿等),而木漿根據木材樹種不同分為闊葉漿和針葉漿等。不同的紙種所用紙漿品種也不盡相同,像捲紙、餐巾紙等生活用紙的原材料主要由30%左右的針葉漿和70%左右的闊葉漿組成。數據顯示,針葉漿、闊葉漿現貨12月當月漲幅分別為13.9%、17.1%,比起全年最低價格分別上漲了825元/噸、600元/噸。

紙漿價格的上漲也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從供需格局上來看,根據PPPC的最新數據,2020年全球針葉漿產量預計為2798.5萬噸,同比下降2%,而闊葉漿2020年全球產量預計為3798.5萬噸,同比僅增長0.2%左右。隨著造紙行業的的加速復甦和復產,對於紙漿的需求提升。與此同時,木漿行業的供給格局相對集中,境外大型漿企集中度提升,由此造成了其價格話語權強,可以通過控制產能投放速度來控制漿價。

此外,龍頭紙廠陸續停機檢修也限制了紙品產能的釋放,進一步推動了紙價的上漲。12 月 28 日,山鷹國際發布告知函稱,將在2021年2月1日至3月15 日期間,對其安徽、浙江、華中、福建、廣東五大生產基地的17臺紙機進行停機檢修,時長為6-26天,主要涉及箱板紙、瓦楞紙、新聞紙等。在山鷹 2021 年春節期間進行停機檢修的17臺紙機中,箱板紙機共10臺,瓦楞紙機共4 臺,新聞紙機、白紙機、特種紙機均為1臺。據測算,本次停機預計影響產量在14 萬噸左右,其中箱板紙、瓦楞紙產能約13萬噸。

對於塑料製品的替代是驅動紙品漲價的需求端因素,2020年1月,國家發布最嚴「限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使用。據發改委等聯合發布的意見,2021年1月1日起直轄市、省會等地區商超、藥店及餐飲外賣服務等領域將率先禁塑,推廣使用可降解購物袋、環保布袋、紙袋。基於目前可替代方案中可降解購物袋成本高、產能不足以及布袋便利性和應用場景有限等,紙製品的產能充足,生產技術成熟,成本優勢明顯,是塑料製品的最佳替代品。其中,白卡紙作為食品外包裝紙有望率先成為外賣餐盒的替代品,預計2021年將有約50萬噸白卡紙的替代需求。隨著禁塑令的頒布實施,塑料製品用量下降,以原生木漿為主要原料的白紙板製作的包裝盒成為主要的替代品,這也將進一步促使紙類價格上漲。

頭部企業的優勢得以凸顯

從全局的角度來看,過去幾年造紙行業的規模持續增長,供需基本平衡。數據顯示,紙及紙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從2015年的10710萬噸和10352萬噸增至2019年的10765萬噸和10704萬噸,預計2020年和2021年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供需平衡的狀態。

事實上,在上遊原材料漲價的背景下,頭部紙企的優勢反而被凸顯出來。大型紙企,通常會保有6個月左右用量的紙漿庫存,通過調節庫存和金融套期手段,大型紙企對於紙漿價格的上漲往往並不敏感。而且晨鳴紙業、太陽紙業這樣的漿紙一體化的企業能夠實現紙漿的全部或者部分自給,受紙漿價格上漲影響較小,具備較高的成本優勢。

以太陽紙業為例,公司在文化紙這一領域的費用管控、原材料結構、能耗、投資周期及成本方面均領先於同行,並據此構建了多達 553 元/噸的成本優勢,實現了行業最低的成本。這就使得其可以在周期底部獲得遠超同行的盈利水平,以2018Q4-2019Q1以及2020Q2近兩輪周期底部為例,同行在此期間大多處於虧損或微利的情況,但公司在2019Q1、2020Q2仍能分別實現單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3.3億、3.8億。

截至2019年底漿紙產能達 682萬噸,規模整體位居行業前列。圍繞造紙產業鏈深耕二十餘年,太陽紙業依託於多元化布局穩步發展,當前已成為行業內綜合性龍頭紙企。截止2019年底,公司合計擁有漿紙產能約682萬噸,其中造紙產能約412萬噸(其中包括非塗布文化紙140萬噸、銅版紙70萬噸、牛皮箱板紙160萬噸),製漿產能約270萬噸(其中包括化機漿90萬噸、溶解漿80萬噸),漿紙產能規模整體位居行業前列。

展開來看,紙類製品目前主要可以分為文化紙、包裝紙和生活用紙三大類,其中,包裝紙中的白卡紙是此次漲幅最為突出的一類。白卡紙作為高端包裝用紙,主要應用在藥品、化妝品、乳飲料、服裝等領域,這些領域的需求近兩年均保持著7%—9%的增長。由於環保政策和區域經濟轉型的共同作用,2020年杭州富陽地區將有250萬噸的白板紙產能將被清退,這部分市場需求將由白卡紙替代,白卡紙將成為未來造紙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根據我們的統計,金光紙業、博匯紙業、晨鳴紙業、太陽紙業是四家擁有百萬噸以上年產能的白卡紙企業。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白卡紙的主要生產廠家,博匯紙業在2020年的白卡紙產能達到215萬噸,超過晨鳴紙業成為行業第二,僅次於金光紙業。而金光紙業在2019年開始啟動對博匯紙業的收購進程,最終於2020年9月底完成,合計持股48.84%,收購完成後公司股權集中度增強,有利於提升後期經營管理與決策效率。

公開資料顯示,博匯紙業成立於1994年,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2011-2019年,公司營收從 53 億元增長到97億元,CAGR 達到7.85%,業績長期保持穩健增長。博匯紙業近兩年產能也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機製紙總產能已達到370萬噸,此外公司在環保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與投入,比如引進了兩臺世界最先進水平德國造紙生產線,將能耗降低了超過一半,環保和高效是博匯紙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實際舉措。

不過,也有券商機構認為,近期市場對紙價看漲預期強烈,但從庫存、訂單情況等指標來看,目前基本面改善跡象尚不明顯,面對春季躁動行情需要謹慎應對,建議持續關注終端紙品漲價落實程度、下遊採購意願和訂單成交情況以及庫存去化情況。其中龍頭規模紙廠擁有資金及技術優勢,紛紛投資建設新的原料生產基地,自有漿產能充足,不僅無懼成本上漲壓力,而且相對中小紙廠利潤空間提升,未來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向頭部集中。

相關焦點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預計白卡紙行業的供需狀況有望改善,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有望緩解。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造紙行業屬於中遊製造行業,其上遊是紙 漿、廢紙等原料,下遊是包裝行業,而造紙企業能否獲得可觀收益與原材料供給是否充足和下遊需求是否旺盛密切 相關。一方面,18 年以來造紙原材料供應緊張,造紙成本大幅攀升;另一方面,下遊包裝環節需求不振,行業庫存 不斷攀升。供需雙邊壓力最終導致企業業績下滑。
  • 2020年中國造紙工業10項要聞揭曉!
    本刊觀點:時隔二十年後,造紙項目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彰顯了國家對造紙行業環保工作的重視!造紙行業本年度所獲獎項都是清潔生產及廢水處理相關項目,這些科技創新項目必將有效提升我國造紙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 生意社:2020年造紙行業事件盤點
    生意社12月24日訊   2020年是最為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市場大部分行業經濟一度陷入低迷,在採取果斷有效防疫措施下國家經濟逐漸進入快速復甦通道,疫情對造紙行業經濟帶來的影響也開始恢復。那麼,有哪些事件概述著2020年造紙行業的這些變化,讓我們來看一看!
  • 廣東省造紙行業2019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東莞市部分造紙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要求,與天然氣燃氣輪機等設備和天然氣供應商溝通,制定改造方案,部分造紙企業已訂購設備準備安裝。此外,中山永發紙業有限公司和中山聯合鴻興造紙有限公司已完成鍋爐「煤改氣」改造。東莞市環保部門於2019年對東莞市造紙行業開展環保專項整治,根據「一企一策」方式推動整治工作。
  • 電容式液位計適用於造紙行業嗎
    給大家分享一下造紙行業是否適合選用電容式液位計電容式液位計作為工業測量儀表中一種常見的液位測量產品,想必大家對它也有一定的認識。由於電容式液位計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維護量小,精度高,穩定性強等一系列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化工、石油、冶金、工業、電力、造紙、製藥等各個領域。現在來說一下電容式液位計是否適用於造紙行業,造紙的紙漿因生產紙漿的原料不同它的酸鹼性能也不同,造紙的各個工藝環節的溫度也不相同,並且紙漿也具有導電性質。
  • 工信部:推動網絡安全產融兩端深入對接 促進互惠共贏
    在網絡安全產融合作分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張新表示,要推動網絡安全產融兩端深度交流、務實合作,營造產業與金融良性互動、互利共贏的生態環境,助力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  張新介紹,在政策激勵、技術創新和資本投入的驅動下,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高速增長,產業投融資高度活躍,前三季度披露融資總額突破250億元,奇安信、安恆信息等一批優質優秀網絡安全企業在科創板成功上市。
  • 乘風破浪 創領未來 2020中國國際造紙科技展覽會及會議在蘇州勝利...
    行業領導剪彩 展覽會盛大開幕9月23日,中國造紙學會理事長曹振雷、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春昱共同為「2020中國國際造紙科技展覽會及會議」剪彩,拉開本屆展覽會帷幕。行業領導、知名造紙企業以及部分參展商代表出席了儀式。
  • 徹底告別!富陽江南區塊最後一批造紙企業騰退籤約工作完成!
    日前,杭州富春灣新城最後一批12家造紙企業全部完成騰退籤約工作。這意味著富陽江南區塊從此告別高汙染、高能耗的傳統造紙產業,實現從「一紙江南」向「智創江南」的轉身。杭州富春灣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三年多來,新城累計關停造紙及關聯企業等工業企業1000家。其中,造紙企業111家、熱電企業2家、汙水企業2家,削減落後產能805萬噸。同時,搬遷農居4279戶,騰出空間約20000畝,為新城全面落實四個「10平方公裡」(10平方公裡城市建設、10平方公裡產業發展、10平方公裡生態建設、10平方公裡留白形態)總體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 蘭格觀點:鐵礦石價格暴漲是供需矛盾還是人為炒作?
    蘭格鋼鐵網鐵礦石品種主管胡富港表示,受經濟好轉影響,國內外鐵礦石需求量較大,且受季節性影響,國外發貨端資源發運較為緊張等因素疊加,共同推動了鐵礦石價格大漲,且短期內供需矛盾仍將存在。這對行業影響巨大,大幅超出了行業對漲價的預期,預計後期鋼鐵行業虧損面將擴大,不利於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國內主要鋼企也均表示,當前鐵礦石價格上漲已偏離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鋼廠預期,資本炒作跡象明顯。呼籲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和證監會採取有效措施,及時介入調查。
  • 造紙企業轉型升級必經「三重門」 前瞻性布局助晨鳴紙業提前入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   從產業鏈條看,造紙行業屬中遊製造行業,上遊對接紙漿,下遊連接包裝、從發達國家造紙行業的過往經歷來看,行業集中度提升,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經階段。而希望在賽道上繼續奔跑的企業則必須經過資金、環保、原料三重門的考驗。   造紙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
  • 「造紙大亨」山鷹紙業:十年營收暴增8倍,背後有何秘密?| 風雲獨立審計
    一、行業簡介造紙行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長周期行業,環保政策趨嚴也已然大勢所趨。造紙產業鏈包括了從上遊的製漿、中遊的造紙到下遊的用紙。2017年以來,我國廢紙進口管控更加嚴格,2018年,外廢配額進一步縮減,行業龍頭企業的進口廢紙配額集中度較2017年進一步提升。近年來,造紙業供需穩步增長,行業景氣度持續維好。根據《中國造紙工業2017年報告》,2017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28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為11,130萬噸,較上年增長2.53%,消費量為10,897萬噸,較上年增長4.59%。
  • 人民網董事會秘書李奇:發掘遊戲產業潛在價值,共同推動行業高質量...
    本次活動以「發揚榜樣力量、彰顯責任擔當」為主題,旨在為公眾提供更有價值的公益信息和公益模式,傳播先進的公益理念,讓遊戲行業助推公益事業發展,讓公益正能量促進網絡空間更清朗,使網絡公益更好地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載體,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人民網多年來持續關注、記錄中國遊戲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供需循環愈加暢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中國經濟供需循環愈加暢通(銳財經·一手抓防疫 一手促發展(29))近來,河北省多地根據市場供需動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協調當地畜禽養殖企業飼料供應,保障運輸暢通,有序引導畜禽企業復工復產
  • 江門造紙和紙製品業上半年工業增加值迅猛增長16.6%,讓百年紙業...
    然而,江門造紙和紙製品業工業增加值卻在上半年保持了16.6%的迅猛增長。今年7月,行業龍頭亞太森博重磅宣布,計劃在銀洲湖紙業基地增資200億元擴產,助力打造千億級造紙產業集群。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度默默無聞的江門紙業重回「聚光燈」下。紙業逆勢增長有何原因?紙企重資布局信心何來?
  • 造紙之鄉變身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但造紙企業數量多、汙染大、能耗高等特徵,也嚴重製約了當地可持續、生態化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深入調研、深刻思考,富陽明確將造紙產能騰退作為突破口,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發展瓶頸。自2005年開始,富陽啟動多達7輪的造紙落後產能淘汰關停。
  • 2021第29屆中國國際造紙科技展覽會及會議
    展會秉承辦成亞洲國際紙展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參觀觀眾最專業的宗旨,吸引了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造紙裝備製造、造紙化學品及與造紙相關的知名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達到13000多平方米。>造紙行業組織率領的企業代表團將以強大的陣容參展或參觀此次展覽會。
  • 2020年中國玉米澱粉行業下遊需求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造紙食品...
    玉米澱粉下遊消費企業主要集中在澱粉糖、造紙、啤酒、食品、發酵、變性澱粉以及紡織漿料等行業,其中澱粉糖消費玉米澱粉比重最大。2019年玉米澱粉下遊消費結構較2018年略有變化,其中麵粉添加、食品加工行業以及出口需求有所增加。
  • 影視行業寒冬持續 青年演員何去何從
    2018年,影視行業被曝出「陰陽合同」及範冰冰涉稅問題,這兩個事件被看作是影視行業進入寒冬的導火索。有業內人士調侃:「影視寒冬之下,一線明星繼續拍、二三線演員上綜藝、普通演員被淘汰。」今年5月初,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大視頻網站還聯合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表了《關於開展團結一心 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其中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影視劇行業約有60個劇組停拍、100個項目延遲,播出機構各項收入大幅下滑,僅廣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過了30%以上,預計今年電視劇產量將比2019年寒冬期還要減少30%。
  • 依視路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推動眼健康行業創新發展
    依視路集團與騰訊日前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用戶需求洞察和科技創新領域的優勢,以創新型數位化解決方案在眼健康教育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提升公眾的眼健康意識,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眼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