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招搖》認識許凱,可《招搖》也是我的意難平!當然,許凱的厲塵瀾是完美的。這份意難平,跟他無關。
電視劇《招搖》改編自九鷺非香的同名小說,若非看了小說,我還真信了導演的邪!
原著好好的甜蜜結局,電視劇給拍成了那副模樣,是當觀眾傻呢?
導演可真夠「有新意」,開創了獨一份的結局。
究竟是誰給導演的勇氣,覺得觀眾看不出來,最後那段厲塵瀾跟路招搖的女兒跟兒子,是拿他們開始的鏡頭充數
隨便拿來重新配一段音,就變成了他們的女兒跟兒子?衣服妝容都不變,就剪輯出來當結局。
追了那麼久的劇,就且等著厲塵瀾跟路招搖撒糖。偏偏到了結局,依舊各種作妖!敷衍充數,還以為觀眾傻。
之所以會出現這麼一個奇葩的結局,最關鍵的原因,還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加戲。
一部劇多長,早有規定。配角要加戲,那麼就得減掉主角的戲份。
五十六集的電視劇,就算是再怎麼改編,再怎麼加配角。原著那麼短的小說,也不至於把男女主角的情節剪輯的親媽都不認識。
可見這部劇中間注了多少水,幾乎成了汪洋大海。才會越到後面,男女主角越是打醬油的角色。
所以說,最後那段拿以前剪輯的內容重新配音,都不算什麼了。因為最後幾集,從頭爛到尾。
跟拿舊內容重新配音相比,剪輯師對最後幾集的操作更是醉人。就跟有誰在趕著剪輯師一樣,主角時而出現時而不出現。
主角劇情七零八碎,看得懂的都是神人。一群配角,從頭跳到尾,唯獨主角,出場還是消失,得配合配角。
《招搖》的結局,真的是怎麼看怎麼來氣!配角的結局,倒是交代的清清楚楚。
可無論看多少遍,都看不出來,厲塵瀾跟路招搖兩個主角,最後結局究竟怎麼樣了。
花樣百出,專注毀劇!用來形容《招搖》劇組,再合適不過。
當然,這部劇氣人,也不是從結局開始的。若要區分,只能說前半部劇是《招搖》,至於後半部劇是什麼玩意,問導演。
借用彈幕上這位觀眾的話來說,就是本來很正常的劇,放著放著就不正常了。
前半部劇,雖然有過改編,但大體上還是按照原著小說來。路招搖死了,藉助琴芷嫣的身體,重新回來。
兩個女人,性格迥異,共用一具身體。為此,還鬧出不少的笑話。
因為誤會厲塵瀾,路招搖處心積慮地想要報復。而厲塵瀾,早早的就看了出來,琴芷嫣的身體裡,是路招搖。
知道一切的厲塵瀾,就這麼看著路招搖鬧啊,寵溺至極。
厲塵瀾出身悽苦,路招搖就是他人生當中,唯一的一點亮光。
好不容易找迴路招搖,都準備成親了,姜武又開始來搗亂。然後親沒結成,通篇劇情開始往不知名的方向走去,徹底偏離原著。
可冷漠可溫柔的厲塵瀾,霸氣外露的路招搖,才是大家追劇的動力。
偏偏配角上場齊作妖,主角看不見。姜武,琴千弦,洛明軒,柳蘇若,顧晗光,林子豫等等配角,一個接一個的佔據超長篇幅。
書中提到的主要配角,戲份多些無所謂。可原著當中沒有幾句話的人物,也到處佔時長。
若要問主角在哪,當然是活在預告當中!這樣的劇,怎麼追得下去?
許凱跟白鹿在這部劇當中的表現,當真是可圈可點。痴情的厲塵瀾,可冷漠可溫柔。霸氣的路招搖,也可以是甜蜜的小女人。
許凱跟白鹿的表現,很符合原著小說的描寫。若是好好拍,這部劇定能大火。
結果,配角加戲,加到後半部劇楞是不知道變成了什麼玩意。前半部劇積攢的口碑,基本壞在了後半部劇。
甜甜蜜蜜的撒糖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亂七八糟,連都連不上的劇情。
《招搖》這部劇,當真是意難平! 本來好好的劇,楞是毀了個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