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的領軍人物,他對於新派武俠的發展意義重大,正是他開啟新派武俠模式,才有了後來金庸的登峰造極,才有了古龍的獨闢蹊徑。
有很多朋友都喜歡將梁羽生,金庸和古龍進行對比,其實就梁羽生對於新派武俠具有開天闢地的意義來說,梁羽生的在武俠的地位就不會太低。只是三人作品都具有其各自極其明顯的個性,所以也只能從不同的點進行比較:
梁羽生作品家國情懷極為明顯,正邪之分最為直接。在他筆下,張丹楓可以放下成見救朱祁鎮回國,凌未風矢志不渝帶領天山劍客對抗清廷,呂四娘不惜以身犯險前往深宮只為除去殘暴不仁的雍正皇帝,梁羽生作品一直都是奉行「寧可無武不可無俠」的理念,這也是他個人的理想追求。
而且,梁羽生的詩詞造詣極深,當初在看《白髮魔女傳》之時,被開篇詞深深吸引:「風雷義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這半闕詞就已經把白髮魔女的一生概括,讓人無比唏噓與嘆惋!
金庸詩詞功底不及梁羽生,但是金庸對於小說情節的塑造以及人物的刻畫是最深刻的。既然是武俠小說,少不了各種奇遇與巧合,也少不了兒女情仇,金庸能夠將利用這些將情節塑造的相當完美,於是就有了段譽跌落無量玉洞遇到神仙姐姐得到「北冥神功」,於是就有了張無忌在光明頂密道遇到「乾坤大挪移」,更有郭靖偶然背會全部《九陰真經》等等。
當然,金庸對人物的刻畫都是極其鮮明,不管是霸氣外漏的蕭峰,還是懦弱不堪的陳家洛,甚至俏皮可愛的黃蓉,以及算無遺策的程靈素,都是讓人印象深刻。最為難得的金庸筆下的哪怕是小人物都個性鮮明,如讓人捧腹的桃谷六仙,讓人心疼的小昭,甚至何三七,馬光佐,風波惡,曲三等人,都讓人過目難忘。對人物的刻畫與把控,金庸堪稱大師,相比而言梁羽生筆下很多人物沒有自己的個性,讓人沒有印象。
前有梁羽生和金庸兩位大師級人物,古龍要想擁有一定的江湖地位只能獨闢蹊徑,所以古龍作品輕招式重意境,而且他將自己的擅長推理特點在作品中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古龍最精彩的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系列,《陸小鳳傳奇》系列,《楚留香傳奇》系列,還有《流星蝴蝶劍》等都帶有推理的情節,能夠將這些看似天馬行空,實際上又緊密聯繫的線索聯繫在一起,不得不佩服古龍的腦洞之大。
二
梁羽生作品眾多,但是作品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主要的表現是作品稂莠不齊,情節和人物都有很多雷同。其實,這與他創作時的環境以及後期的修訂不足有關。
其實,梁羽生和金庸武俠作品,最開始都是以報紙連載的方式問世,而後再經過整理成書。金庸的十五部作品之所以感覺相對精良,主要的原因是金庸先生在封筆以後對其作品進行逐一修訂,所以才有後來的三聯版以及新世紀版。但是,梁羽生先生一直都是耕作不斷,晚年也沒有對作品進行系統性的修訂,所以這些作品就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對於梁羽生先生,最為佩服的就是其勤奮,因為他在創作小說時,往往就是同時更新兩三部作品,這是一般創作者難以承受得了的。創作小說是相當費腦的一件事情,畢竟要時時刻刻思考人物以及情節,要不斷創新,梁羽生在連載之時為了加快進程,就只能會「偷偷懶」,把以往的情節再套用一下,加以改動,以此來保持連載的持續性。
梁羽生先生很勤奮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過於著急連載導致其作品數量繁多卻多有不足,作品的深度和張力不夠,這也讓很多讀者對其批評。但是,梁羽生作品就是一種情懷,構築了韻味最深的江湖世界,也是年長者年輕時的美妙回憶。
當然,梁羽生作品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始終都是天山系列,無論是改編影視作品的次數,還是討論的話題度,天山系列作品是遠遠勝過其他的系列。而天山系列的作品跨度也是最大,從元朝中後期一直跨到清朝中後期,其中梁羽生最具知名度的作品,也主要是源自這個系列中。
然而,天山系列作品不少,可讀性強也只有五部。
三
梁羽生廣義的天山系列其實包括包括「萍蹤系列」「天山系列」「雲海系列」以及「後天山系列」。
其中「萍蹤系列」主要涉及張丹楓前後作品,包括《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廣陵劍》。
「天山系列」主要是天山七劍前後作品,包括《白髮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
「雲海系列」主要是以金世遺經歷以及後代為主,包括《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
「後天山系列」相對就是以張丹楓再世傳人孟華的故事為主,包括《遊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劍網塵絲》《幻劍靈旗》。
其實,這籠統劃分的四個小系列中,也僅有五部作品堪稱經典,分別是《萍蹤俠影錄》《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雲海玉弓緣》。
《萍蹤俠影錄》塑造一位完美的大俠張丹楓,這位以家國天下為重,能夠摒棄個人仇恨,在被誤解時依舊為他人著想,最終贏得尊重贏得愛情。張丹楓是梁羽生筆下最典型的儒俠,他始終把肩上責任看的很重,具備廣闊胸懷,可以說,張丹楓就是梁羽生心目中最理想的俠客,以至於後來的一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張丹楓的影子,如楊雲驄,唐曉瀾,唐經天等!
《白髮魔女傳》和《雲海玉弓緣》都是梁羽生較為反常規的作品,最主要的是刻畫的兩個主要人物白髮魔女練霓裳和金世遺都是亦正亦邪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人物。白髮魔女始終不被名門正派所容,後來被卓一航一劍刺傷而傷心欲絕導致一夜白頭,而金世遺也不被世人所理解,總是被不按常理出牌的厲勝男所牽引,當他在厲勝男和谷之華之間做選擇時也是猶猶豫豫,而厲勝男最終倒在他懷裡時他才明白心中的最愛,只是此時厲勝男已經離世!白髮魔女和金世遺厲勝男都刻畫的極為深刻,兩部作品也是高潮迭起,情節緊湊,堪稱梁羽生作品中的上上之作。
《七劍下天山》和《江湖三女俠》是兩部關聯性很強的作品,兩部作品涉及的人物相對較多。天山七劍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凌未風,易蘭珠和桂仲明,三女俠就是呂四娘和馮瑛馮琳兩姐妹。凌未風和易蘭珠代表著堅韌不拔的天山精神,而他們始終都是心懷蒼生,為此凌未風最終與劉鬱芳相忘於江湖,易蘭珠與母親納蘭明慧生離死別。三女俠中呂四娘其實就是女版的張丹楓,也是同樣的完美,有胸懷有擔當,對內清理門戶除去大師兄了因,對外深宮屠龍除去雍正,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而馮瑛和馮琳姐妹的刻畫也是到位,姐妹從一歲開始分離,馮瑛被易蘭珠帶到天山繼承天山劍法,馮琳被帶到王府跟隨薩式雙魔長大,最終在書快結束時二女遇到母親實現大團圓。這三條線梁羽生能把握的相當到位,也是極為緊湊,這很體現梁羽生的功力。
所以,這五部作品算得上梁羽生的經典之作,也是天山系列中最不容錯過的作品。相對而言,其餘的作品如《還劍奇情錄》《冰川天女傳》《俠骨丹心》也還不錯,只是算不算上上之作。
若是把五部作品按照影響力排行,《雲海玉弓緣》第一,《萍蹤俠影錄》第二,《白髮魔女傳》第三,《七劍下天山》第四,最後《江湖三女俠》。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