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國臺灣2020華語電影票房第二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舉行了一次「感恩的心畢業典禮」,以破億的票房成績,宣告院線放映圓滿收官。
《刻在》真的是運用了很多元素,還原1988年臺灣社會的風貌和細節,其中當然包括最有時間承載感的音樂了。
電影中,高中男生阿漢喜歡同學Birdy,Birdy又和女生班班曖昧。備受冷落覺得「失戀」的阿漢,無聊跑到公園裡遇見一個老年同志。環境聲中放的是《萍聚》,對,就是那首在大陸唱到家喻戶曉的《萍聚》。但仔細聽,並不是原唱李翊君的版本。
《萍聚》的產生相當有趣:1960年代末期,臺師大音樂系學生孫正明偶然遇到兩名女生,兩女生拿出自己寫的歌詞請孫譜曲,說要拿去參加「救國團」歌曲評選,孫正明當時與一位名字裡帶「萍」字的好友失去聯絡,於是譜曲後,把這首歌命名為《萍聚》。
這首歌因為朗朗上口,在1980年代初中期,成為「救國團」舉行大型活動的「團歌」,拉練的時候常常幾百人演唱。(科普一下,「救國團」是臺灣一個官方背景的青年活動組織團體,就是組織青年學生各種類似夏令營之類的活動,現在已成為公益組織)
1987年,18歲的少女李華苓,成為臺灣華星唱片公司第一位歌手。華星為她改名叫李翊君,出版了第一張專輯《萍聚》,因為這首歌的群眾基礎,所以李翊君一出來就人紅歌也紅。
李翊君手中綠色的就是《萍聚》的黑膠碟。
華星負責製作唱片,同門的上格負責發行周邊,你去看當年上格給李翊君出的卡拉OK錄影帶,《萍聚》詞曲寫的魯啦啦。
而在多年後李翊君在大陸的歌唱節目中,詞寫的是嚕啦啦,曲寫的是孫正明,才算應該是靠譜的。所以嚕啦啦,就是兩位「救國團」的女生?
在李翊君姐姐30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唱紅歌曲無數。前兩天她才剛剛結束「2020李翊君翊如既往臺北演唱會」,狀態寶刀不老,當然,不唱《萍聚》是不行的!
其實《萍聚》是一首男女對唱歌曲,與李翊君對唱的男歌手叫李富興,是當時華星公司的製作人。李富興後來和黃玠文合作,包辦了陳明真在華星最早幾張著名專輯的製作,把一個唱歌極其普通的大美女,做成了擁有多首金曲的著名歌手。
這位李富興先生還是藍白唱片公司幾乎所有女歌手對唱的男聲,包括潘美辰的《不要走,不要走》,周子寒的《算不算可惜》和《吻和淚》,方季惟的《一生只愛一次》等。
至於《刻在》為什麼沒用李翊君、李富興經典版本的《萍聚》?一般來說有這幾種可能——
第一是李翊君版本的版權方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不願意提供版權。華星後來和上格併入上華,上華又被環球收購,這首歌版權應該可能在環球唱片手裡;
第二是李翊君版本的版權費可能太高;
第三就是因為電影需要,想做一個新的版本。
如今呢,有的電影需要用到歌曲版權,但找不到版權方、版權方不給或叫價過高。電影方的折中辦法,就是找詞曲版權方買詞曲改編版權(詞曲版權和歌曲版權不一定屬於同一家公司),然後自己找歌手(或自己電影的演員)演唱,而成為全新的版本。
而《刻在》中的《萍聚》,找的是片中扮演吟詩者的今子嫣來演唱的,該片的配樂侯志堅擔綱製作。
今子嫣本來是臺北紅包場的著名歌手,所以她唱的《萍聚》,有那麼一些紅包場的歌廳味。
今子嫣女士在紅包場估計沒少唱過《萍聚》吧。
今子嫣同時也演戲,比較有名的電影角色,都和鄭人碩有關。在張作驥的《暑假作業》中她扮演暗戀鄭人碩的單親媽媽,在《醉生夢死》中更是有撩碩哥的香豔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