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曾提到,自己頻繁出現腹脹、尿急、腹痛,也有反覆頭暈、頭痛、難以入睡、做噩夢等症狀。
也有網友說,自己經常感到心煩意亂、焦慮不安、緊張難受,身體哪裡老不對勁!
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胸悶、憋氣、心慌甚至是瀕死等情形。
持續多年不見好轉大有人在。
四處求醫,醫院神經科、消化內科檢查,化驗單、體檢單樣樣正常,一切都說明你的神經系統沒病!你的消化系統沒病!你的心臟也沒病!你的身體是健康的。
最後,經醫生診斷,你患上了「植物神經紊亂」。
相信對於很多植物神經紊亂的患者朋友來說,這病真讓人難受得要si!
那麼植物性神經紊亂是什麼?
所謂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中醫上稱其為肝氣鬱結、心腎不交、痰火擾心。在當代醫學上據不同症狀將其分為焦慮症、抑鬱症、失眠症、強迫症、驚恐障礙、軀體化障礙等心理疾病。在臨床工作中,80%以上的植物神經紊亂歸類為焦慮症的範疇。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
首先,生物因素
遺傳可能導致植物性神經紊亂。在對一組慢性功能性疼痛的研究證明,其陽性家族史明顯高於器質性疼痛,多因素分析顯示家庭遺傳史與疼痛量呈正相關。所以遺傳可能會導致植物性神經紊亂。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就其人的個性和成長環境會有諸多變化可能,並不是說長輩有植物性神經紊亂後輩就一定有,所以遺傳這個因素不是決定或者絕對的一個導致因素。
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也可累及到中樞神經系統而引發精神障礙。如腦部的感染、腫瘤、外傷、出血、中毒、變性、營養代謝和精神活性物質等器質性病變,均可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人腦的正常功能和結構。這些病變一般都能通過體檢檢查出來。
第二,個性因素
「神經質」個性的患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於自身的軀體不適及其相關事件,導致感覺閾降低,增加了對軀體感覺的敏感性,易於產生各種軀體不適和疼痛。據有關研究表明,軀體形式障礙病人常合併一定的人格障礙,以被動依賴型、表演型、敏感攻擊型較多見。
第三,家庭社會
從疫情爆發以來,很多的成年人和兒童青少年因為查不出身體上的問題,被轉診到我們臨床心理科,經過相關的測驗和診斷,我發現他們基本都是因為家庭關係、考試壓力、社交關係等導致的心理障礙,進而令患者產生焦慮抑鬱的情緒,由於得不到及時緩解和釋放,於是從身體上表現了出來如失眠、入睡困難與情緒緊張等,這些症狀基本都是由內心持續的壓力焦慮導致。
第四,文化因素
在不同的地區,人們的文化、信仰都有所差別,有些地區或者家庭的人們,對身體的關注度高於常人,一旦身體上出現相關的不適就如臨大敵,也正是因為這種習慣或者是風俗可能令他們的心態呈災難化發展。
第五,環境因素
對於很多失眠症和焦慮症患者來說,生活周邊的環境汙染如噪音汙染、環境衛生等都有可能間接造成人們失眠和焦慮。
以上便是植物神經紊亂產生的原因。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在心理醫生的引導下去尋找發病的原因,心理醫生會根據不同病症程度和不同性格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接下來我會花一些時間,來為大家詳細講解植物神經紊亂的科普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走出治療誤區,減少大家的治療時間。
我是顧亞亮心理醫生,致力於焦慮、抑鬱、強迫、睡眠等心理方面的科普,如果你覺得有用,請記得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