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語文:21課《長相思》知識點學習

2020-12-24 騰訊網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

21、古詩詞三首

長相思

[ 清 ]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一、譯文:

1、我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

2、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於是思念起沒有這種煩亂的聲音的家鄉。

二、重點注釋:

1.程:道路、路程。

2.榆關:山海關。

3.那畔: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4.聒:聲音嘈雜,這裡指風雪聲。

三、詩文賞析:

納蘭性德,字容若,滿族正黃旗人,是明珠的長子。本詞寫於康熙二十一年,時值伴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山。當時納蘭性德年僅27歲,正值年輕氣盛之時。但是全詞讀起來,卻不讓人輕鬆,似乎是有心無力之狀。

這首詞寫得很傳神,很動情,然而狀觀之處卻體現不出作者的大氣魄來,這可能源於他宦官家庭出身,父親謹慎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於他內心深處的某中不悅。不過這樣一來,恰恰又集豪放與婉約於一體之大成,凝鍊出中華詞壇上一顆風骨神韻俱佳的燦爛明珠,深得後人的喜愛和傳誦。

(註:本課的視頻講解可到我的主頁裡面去觀看。)

相關焦點

  • 四上語文:21課古詩三首《出塞》知識點教學
    四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1、古詩三首★知識點教學(複習重點)一、原文背誦默寫:(必考)四、掌握多音字:將:jiàng(將領)jiāng(將來)五、原詩賞析:《出塞》是樂府舊題,也是詩人王昌齡所作的七言絕句,邊塞詩的代表作之一。內容主要是感慨邊塞戰事不斷,國中又無良將。體現出了詩人對戰爭勝利的渴望與期盼和對將士們取勝的信心。
  • 五上語文:21課《楓橋夜泊》知識點教學.jpg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1、古詩詞三首楓橋夜泊張繼(唐)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3、漁火:漁船上的燈火。三、掌握多音字:更:gēng(五更) gèng(更好)四、認識體會詩句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16課《雷雨》易考點撥,知識點分析
    另外就是顏色統一的問題,老師一般會提醒到孩子,在拿到新的口罩時,在口罩外層寫上自己的名字,避免出現混淆,家長也要配合學校監督到位、時刻提醒孩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小學二年級語文第16課《雷雨》易考部分,家長可選擇截屏並列印給孩子做一做:小學二年級語文第16課《雷雨》易考點撥,知識點分析一、看拼音寫漢字。
  • 五上語文:23課《鳥的天堂》知識點教學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3、鳥的天堂★知識點教學(複習重點)一、牢記課後方格內的10個生字組詞。2、擬人句: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五、問題理解:作者為什麼說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 五上語文:22課《四季之美》知識點教學
    五年級上冊語文(五四制部編教材)22、四季之美知識點教學(複習重點)一、牢記課後方格內的9個生字組詞和以下四字詞語五、結合課後習題體會文章裡面的動態描寫。六、體會中心句的作用:幫助我們迅速找到全文或某段的主要內容。本文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附隨課練習一、讀拼音,寫詞語。
  • 一年語文上冊,資深教師講解第一單元知識點,帶學生系統複習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編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對韻歌》5篇識字課。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滲透了韻語識字、看圖識字、象形字識字、對對子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藉助聽讀和聯繫生活經驗來學習漢字。
  • 斑馬AI課的斑馬語文與洪恩識字,悟空識字哪個更好?業內人親測揭秘
    2、經過幾節課的體驗後發現,斑馬AI課的斑馬語文課程中原創的漢語故事動畫非常不錯,是將知識點融合到劇情中,這樣更利於孩子吸收學習,並且故事性和趣味性也比較強,對孩子吸引力比較大,同時斑馬語文是有獎激勵課堂,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學習興趣及成就感,做到了寓教於樂。
  • 學而思大語文、豆神大語文、明兮大語文等10家線上語文課一文詳解
    今年線上大語文課程動作不斷,明兮倒閉再被豆神教育救活,各家大機構相繼推出了語文AI課,如猿輔導斑馬語文、學而思小猴語文,還有後來居上的小狸語文,字節跳動試水的瓜瓜龍系列—瓜瓜龍語文,更有這段時間持續吃瓜的豆神VS滬江,豆神VS學而思大戰等等。可以說,自今年以來各家機構之間暗潮湧動,在大語文這片藍海下,誰與爭鋒呢?
  • 小學語文:小學生文言文知識點,家有小學生,先帶孩子背起來
    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多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量,文言文學起來會比較輕鬆。針對多數小同學學文言文難,大熊也整理了相應的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小同學們!一、重視預習,學會自學。大熊老師建議,小同學們在課前一定要藉助注釋,然後自己再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誰來給你講解。預習時要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
  • 三人行語文孫老師孩子不要進入語文學習兩大誤區
    很多家長,尤其是小學生的家長,會覺得既然孩子在學校裡語文成績還不錯,那麼孩子的語文學習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這是將語文成績直接等同於語文水平了,並不正確。在小學階段,學校語文考試比較重視基礎,而這些是可以依靠機械記憶習得的,平時認真聽講,在考試前認真複習課本,分數基本上都能在90分以上。但是,這樣的分數,其實含金量不高。
  • 第25課《掌聲》三年級語文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學習更高效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25課是課文《掌聲》,作者董保綱。#語文學習字詞梳理本課要學習會認的字13個,會寫的字11個,要求掌握多音字2個,掌握詞語16個。造句: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默寫古詩。
  • 回歸文化本源,斑馬AI課首家提出「元語文」概念
    首家提出「元語文」概念,帶孩子回歸文化起源在採訪中,千潯媽媽介紹,千潯從2019年開始便一直在斑馬AI課學習,一開始只是學習英語系統課,半年時間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進步很大,不僅學得很開心而且能夠學以致用,這為她打下了一劑「強心針」。因此,後來語文系統課一上線,千潯媽媽便毫不猶豫為女兒報了名。
  • 二年級《語文園地二》知識點多又重要!家長可以這樣讓孩子學習!
    《語文園地二》是對第二單元知識的補充、提升,重難點較多,課堂上聽講後,課下要複習鞏固,還要適量習題練習以檢測知識掌握。慄子老師備課四個多小時才上這節課的直播課,現將慄子老師講解的知識點整理如下,希望幫二年級小學生學得紮實!
  • 語文班主任整理:初中1-6冊每課生字詞+拼音解釋,每位同學必備
    語文班主任整理:初中1-6冊每課生字詞+拼音解釋,每位同學必備語文一直以來都是學習中的重點科目,從小學開始學習積累,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在這漫長的學習時間裡,語文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讓一些孩子產生厭倦。所以隨著年紀的增長,語文的分數就越來越難拿到高分。成為了拉低總分數的重點科目。儘管升入初中語文的難度有所增加,但基礎知識仍然是必考的知識點,例如:字形字音就是每次考試最前面必考的題目,尤其在中考中。中考語文主要涉及字形字音字義詞義等用法,在於平時的積累,有針對性地牢記課本中已提示、注釋的字音,對日常生活中容易誤讀的字音字義詞義重點糾正,多加留意。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重點、知識點、生字組詞、讀讀說說、拼音學習
    電子版列印,請拉至文章底部↓↓↓一年級語文上冊各單元教學重點+知識點整理各單元教學重點:第一單元:藉助聽讀和聯繫生活經驗來學習漢字,體驗識字的價值。各單元知識點:第一單元知識點1.認識本單元40個生字;會寫17個字和10個筆畫。2.學習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藉助象形字識字、看圖識字、對對子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初步了解漢字的文化內涵,產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 小學教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
    經過漫長的假期,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生活上難免鬆懈,一旦復工或者復學將會很難適應,這一現象一般要持續一周左右的時間。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開學後的生活?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雷雨》課文解析部分,本課要求:背誦全文,請家長督促孩子背誦。
  • 學而思大語文真的有必要上嗎?看看這些家長怎麼說……
    對學而思大語文感到困惑和好奇的家長也不在少數。不過這期的大語文課程評測,芝麻媽請來了兩位寶媽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兩位寶媽的娃有的是正在學習學而思大語文,有的已經結課但沒有續課。而且孩子們也分別處於不同年級的小學階段。
  • 三年級語文上冊《在牛肚子裡旅行》預習筆記+知識點匯總
    第三部分(20~21段):紅頭脫險後,真心感激青頭,青頭幽默的安慰了紅頭。學習完這篇文章,我們除了感受到青頭對朋友真摯的感情,用自己的指揮熱心幫助幫助夥伴擺脫困境外,我們還對牛胃的特殊構造和功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牛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用來貯藏食物,只有第四個才是管消化的。
  •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生字組詞
    第一課毯 地毯 毛毯 毯子 壁毯
  • 二年級復學第一課《語文園地六》,語文老師教學筆記幫孩子學習!
    今天是我們復學的第三天,算是正式開始上新課。《語文園地六》的知識並不多,也不難,但久違的教室,學習效果比線上不知要好多少倍。現在將知識點整理如下,識字加油站這裡給我們提供了8個詞語,通過朗讀和觀察,我們發現第一行的四個詞語,最後一個字都是「館」,第2行詞語最後一個生字是「所」,而「館」和「所」前面的字詞是對這一場所功能的說明。我們在實際這些場所名稱是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