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發生兩起高三學生弒母案!是誰把孩子變成了殺人犯?

2020-12-22 騰訊網

這兩天,「南京高三生弒母案」佔據熱搜頭條,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12月12日,南京阜寧一名高三學生楊某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在肢體衝突中致母親死亡。

無獨有偶,就在一個月前的11月12日,南京玄武區高三學生李某也因家庭管教問題失手將母親殺死。

弒母者同樣是高三學生,兩位母親都當過教師。如出一轍的悲劇,令輿論一片譁然。

同學、老師們都不敢相信,在他們眼裡,李某曾經拿過全校第一名,是聰明、刻苦、懂事的代名詞。而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明明是和睦的一家人,緣何在一夜之間分崩離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李某鄰居採訪、新聞報導的隻言片語中,可以窺見當中隱秘。

令孩子窒息的「愛」

「這道題怎麼又錯了!不是剛講過嗎?」

「寫得這麼潦草,擦了重寫!」

「全家為了你住到這個破房子裡,你就用不及格的成績報答我?」

「我花了那麼多錢,就是讓你給我考倒數的嗎?」

在距離南京第十三中學百米之遙的學區房聚集區,晚上隨便站到哪棟樓下,可能都會聽見家長們的呵斥聲。

南京第十三中學附近的學區房

李某弒母悲劇發生的地方,就在這一片區。李某父親不與母子二人同住,陪讀的重擔落在母親一人身上。她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這是當地家長常見的做法。

據李某鄰居透露,李某母親用極端的方式管教孩子。這位家長曾與李某母親溝通過,但因對方很難溝通、性格比較偏激而作罷,「沒想到家庭教育問題演化成這樣的悲劇,感到非常痛心」。

這位鄰居說:「她說自己是從農村出來的。她和老公都是知識分子,所以深知要出人頭地,就一定要好好學習,因此對兒子的學習要求很嚴格。」

「在交流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她自己的內心是不寧靜的。」鄰居回憶,她當時曾勸李某某的母親不要採取極端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樣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但李某母親都不接受她的勸說。

「我以前就覺得,她的教育模式早晚會出事的,只是沒想到發生這麼大的事。」

成績好≠心理健康

李某從重點初中考進重點高中,一路都是學霸人設,早就被老師劃到了「985尖子生」的第一梯隊。

就在今年9月份,他還因為考試成績優異,在全校的表彰大會上分享了學習經驗。

然而,雖然李某表面上是一位優秀學生,但在母親近乎「瘋狂」的管教下,他的心理健康問題早已顯露端倪。

在學生家長眼裡,李某的性格具有一定雙面性:他在同學面前,有時不太容易控制情緒;但在老師面前,又是個乖巧懂事、得體的孩子。

正因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具有雙面性和隱蔽性,學校往往難以發現學生的心理隱疾。在多年應試教育盛行下,學校普遍把重點放在提高成績上,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據聯合國數據,自殺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在10-19歲的青少年中,抑鬱症是致病和致殘的主要原因。

特別在疫情特殊時期,青少年是消極體驗易感人群。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給學校教育造成極大困難和挑戰。

校園心理教育長期缺失,心理輔導師數量不足、相關教學資源問題匱乏。面對這個僵局,各類慈善機構在騰訊公益平臺的幫助下籌集愛心捐款,把心理健康教育帶進校園。

孩子們在心理健康校園課堂上舉手發言

「我為了能被選上課代表,做了很多準備,但到最後還是沒有競選上。我很失望。」

「英語聽寫測試前,我認為很簡單,但也沒有掉以輕心,晚上複習了兩個小時。沒想到才得90分,我覺得很生氣。」

由於心理問題自身的隱蔽性,並不是所有學生的心理異常都能被及時發現。在深圳紅十字心理健康進校園的課堂上,學生們有機會把壓抑於心底的鬱悶吐露出來。他們在獲取心理疏導的路上踏出了第一步。

心理健康教育應從父母抓起

與校園心理教育相比,家庭心理教育同樣重要。即使孩子在學校接受了心理教育,但如果家庭成長環境有問題,他們回到家中也很有可能恢復原來的狀態。

據李某鄰居回憶,有一天李某忽然拿著一把菜刀來到她中,把她嚇了一大跳。經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李某母親因教育問題與兒子發生矛盾,以菜刀恐嚇兒子。李某遂奪下母親手中的菜刀,找同學「避風頭」。

因家庭教育問題引發的悲劇,李某弒母案並不是孤例。北大學霸吳謝宇 弒母 ,令人震驚 ;復旦大學投毒,令人錯愕;17歲 男生在上海盧浦大橋上 跳橋身亡,令人扼腕……

很多父母正在用偏激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他們時常控訴孩子: 為什麼你 這麼不聽話?為什麼你就不能理解我的苦心?為什麼你偏要 不見棺材不落淚?為什麼……

然而,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口吻,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改善家庭教育,應從父母抓起。在騰訊公益平臺的幫助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已籌集逾18萬善款,在全國多地舉辦家庭教育知識講座。

家庭心理教育公益巡講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還組織了線上活動。家長們獲得來自20位資深心理諮詢師的解答和疏導。截至目前,已有123位家長得到幫助,預約諮詢人數還有165人。這場活動將持續為數百個家庭帶來幫助。

家長們在線上進行心理諮詢

一些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難的家長,紛紛獻上自己的謝意:

「我找到答案了,知道自己該怎樣做,謝謝你們!」

「我覺得你們為我們服務,真的很偉大。疫情特殊時期,心理健康很重要。」

「希望再有心理方面的問題需要諮詢的時候,還能得到老師們的教導。」

距離2021年高考還有大約半年的時間,每年高考生的壓力都極大。南京近期兩起弒母悲劇,更是凸顯了考生的心理問題。

到底應該如何跟孩子相處,其實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家長是真的愛孩子,但方法不對,效果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父母之愛是孩子生命的底色,給予孩子正確的家庭心理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中,既要起到引導、塑造作用,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想法,願弒母悲劇不再發生。

相關焦點

  • 又見高三學生弒母!「乖孩子」緣何成為「殺人犯」?你的愛太壓抑
    江蘇南京市上個月剛剛發生了一起高三學生持菜刀弒母的慘劇,而僅僅才過了一個月,悲劇又再次在江蘇鹽城上演了。我們的「乖孩子」為何成為了如今的「殺人犯」?江蘇又見高三學生弒母,母親成為了孩子的「仇人」據阜寧縣公安局通報:一高三學生因與其母親發生肢體衝突之後,最終將其母親親手殺害。而據知情者透露:「男孩的性格很好,和同學的相處也很融洽,平常看不出來有任何異樣,前不久剛和母親吵架」。
  • 高中生弒母案接連發生,到底是誰造成了這一切的悲劇?
    最近,江蘇鹽城阜寧一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死。而一個月前,2020年11月12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高三男生李某,在家寫作業時遭到母親嚴厲說教和言語辱罵。激憤之下,李某拿起菜刀,砍殺了母親。學生弒母案連續發生,親子關係變成了仇人相見。
  • 兩起17歲學生弒母案的悲劇,請不要再做專制型的父母親了
    兩起17歲學生弒母案的悲劇,請不要再做專制型的父母親了更年期的母親與青春期的孩子交鋒,沒有贏家這一段,12.12日,江蘇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11.13日,南京高三男生李某殺死媽媽的案件
  • 又發生一起高三男生弒母案:爸爸去哪兒了?
    江蘇17歲高三男生,怒殺陪讀的全職媽媽。12月13日,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發生一起兇殺案:縣城一小區內,46歲媽媽徐某,在家中遇害。這讓我們想起,一個月前發生在江蘇的另一起慘案,11月13日,南京市玄武區警方,接到高三男生李某某的報警電話:「我殺了我媽媽。」警方趕到李某某家中時,媽媽謝某已經死亡。
  • 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那個最愛你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近一個月來,江蘇連發兩起高三學子弒母案,令人震驚不已。一例是: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還有一例發生在上月13日,南京市第十三中學17歲高三男生李某,也是因為母親說教自己,不服母親管教,然後情緒激動用菜刀將母親殺害,同樣也是長期與母親存在矛盾
  • 吳謝宇弒母案:「天才」與惡的距離
    昨晚,一條新聞轟炸了朋友圈:北大學生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被抓了。
  • 江西一高三年級學生將同學刺死:孩子,生命脆弱,請善待他人!
    江西一高三年級學生張某將同學刺死,作為一名父親,我想對年輕一代說:孩子,生命脆弱,法不可違!現在不是舊社會,那時候沒有身份證,可以隱姓埋名。而現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我們的指紋、DNA、身份信息等已納入信息化管理。
  • 舒蘭市高三複課一個月緊急停課,新增本土病例11例,高三孩子苦啊
    前幾天才聽到一個特別高興的事情,5月7日,我國中高風險區域全部清零,看到我國疫情的危險等級全部都下降,心裏面非常高興,這意味著我國離完全戰勝疫情又近一步,隨著疫情的好轉,很多學生都回到自己的校園,開始正常上課,今天多地又迎來一批學生返校。
  • 江蘇一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自己真不是個東西
    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母親徐某,46歲,全職媽媽,陪讀,楊某12月12日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了爭吵,隨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據周圍鄰居講,楊某的性格還可以,與同學關係普遍保持不錯,母親徐某性格偏內向。12月13日,江蘇鹽城。
  • 弒母案悲劇的啟示:不給孩子留空間,就是不給自己留出路
    望子成龍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美好願望。為了實現這個願望,很多家長不遺餘力,投入儘可能多的金錢、精力。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的投入有時候並不能如願以償,有些極端的例子表明,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和火候,還可能釀成父母被孩子殺害的人倫慘劇。
  • 青島又出弒母案,「喪偶式育兒」需警惕
    今天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為何弒母案頻發?這必須引起廣大家長特別是母親們的警醒。5月23,青島一名女律師在家被15歲的女兒假意給母親按摩而從背後將母親勒死。目前此案還沒有得到警方證實,而是5月26日在一個法律人群中傳出的。根據網友披露的內容,張律師離異後獨自帶著女兒生活,15歲的的女兒今年正上高中。案發後,張的女兒對警察說了作案過程:周五在學校就想起了殺母之心,周六晚上說給她媽按摩,從後面用繩子勒死的,裝在行李箱裡。做完這一切後,張的女兒反鎖了家門,一個人和行李箱中母親的遺體一起待了兩天一夜,直到東窗事發。
  • ​北大學子弒母案丨「學神」與惡的距離能有多近?
    通告稱,2016年2月14日,警方發現一名女子謝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住宅內。其兒子,出生於1994年,就讀於北大的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萬元緝捕。在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裡,他的親朋好友、老師同學……沒有任何人能說出他的一個缺點。他,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性格開朗,作息規律,極度自律。同學們叫他「宇神」、「大神」,「籃板大師」。
  • 高三學生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何倩是一名正在讀高三的學生,近—個月來她顯得有些精神不佳,經常悶悶不樂,對以前很喜歡的晨讀和運動也提不起興趣了,而且常常覺得自己疲倦無力。原來,她每天夜裡都會在兩三點鐘驚醒後,心緒繁雜、難以入睡,第二天醒來後,還有頭暈等身體不適症狀。連續的睡眠不好,讓她的生活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
  • 高三男孩殺死媽媽,李玫瑾:避免悲劇的發生,孩子心理撫養很重要
    文 | 歡樂成長錄12月14日,鹽城阜寧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通報,13日,某一區一46歲居民死於家中,經初步調查,12日上午,徐某兒子楊某(男,17歲)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母死亡,13日19時許,公安機關將潛逃的楊某抓獲歸案。
  • 又一起弒母案,江蘇鹽城17歲男生疑弒母逃竄,警方通報已被抓獲
    又一起弒母案一提到弒母案,不由得讓人想起吳謝宇,一個外在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男孩,製造了一起完美的弒母案。12月12日上午,江蘇鹽城一名17歲男孩,因為不服母親管教,與母親發生肢體衝突,衝突中導致母親死亡,男孩逃竄。第二天下午接到群眾報警後,男孩於當天傍晚被警方抓獲。上個月12日,江蘇南京剛剛發生了一起弒母案,也是17歲的少年作案,如今剛滿一個月,又是一起17歲少年弒母案,不得不讓人深思,問題到底出在哪。
  • 今日起,3萬餘名武漢高三學生全部「網上開學」!老師們這樣上課
    武漢市教育局要求,從2月1日起,全市各高中組織高三等畢業年級開展在線教學,發揮在線教育和線上學習等平臺作用,為學生完成假期作業、課業學習、室內體育鍛鍊、心理諮詢等提供輔導幫助,為全市3萬餘名高三畢業生提供免費、公益、貼心、優質的服務。
  • 8.4分《高三》,還原現實,一部感人中國高三學生的紀錄片
    備受詬病和質疑的應試教育,是山區孩子與大山孩子競爭的唯一機會,在扶貧的過程中,教育也被賦予了一代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希望。據說應試教育不好,但更現實的情況是找不到一個不比高考制度差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卻是最不壞的制度。如果你只是因為覺得不好而反抗和攻擊,卻找不到解決辦法,那你就是在耍流氓。
  • 吳謝宇入獄記:高材生殺母攜巨款潛逃,有為少年一夕變成殺人犯
    生活中大家都是普通人,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聰明伶俐成績優異,父母誇得天花亂墜。會學習不代表會生活,成績好不代表素質高,總有文質彬彬的殺人犯,也總有滿身花臂的好心「大漢」。北京大學學霸弒母,理由是為母親解脫。別人家的優秀孩子吳謝宇是1994年出生於福建仙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2年的在讀學生。
  • 一個學校發生164起性侵案,老師性侵學生,學生性侵學生……更可怕的是這是真實事件!
    不過,韓國版《無聲》講述的是述了兩名專門負責處理屍體的犯罪組織底層成員突然被下令照顧一個被誘拐孩子而發生的故事。看簡介很暖,但影片卻很致鬱。這次,電影把視角聚焦在一個更為敏感的話題上——校園性侵。並且取材於真實事件:臺南啟聰學校性侵事件。如今去百度上搜索案件相關新聞,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簡單的信息。這是一所專門接受聽障學生的學校,該校在2004年至2012年間,發生過164件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教室、廁所、寢室、校車等都淪為性侵的場所,全校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受到影響。
  • 李玫瑾教授對「吳謝宇弒母案」分析曝光:空心病!孩子有這種特徵,父母要注意!
    2015年7月10日,北大學霸吳謝宇用啞鈴襲擊了母親的後腦,致使母親當場死亡,隨後潛逃。2020年12月24日,這場轟動全國的弒母案終於進入庭審環節,擁有AB面的吳謝宇也首次「坦誠」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庭審中,吳謝宇直言殺害母親是不得已的選擇:「沒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找到方法我不會這樣,當時覺得這種方法是最偉大的。」對於殺害母親這樣滅絕人性的行為,吳謝宇沒有半點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