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的朋友,總會感覺腰椎關節「不穩」,生活中處處小心,總擔心一個噴嚏、或者一個彎腰,就會導致腰突發作。
這種感覺不完全是心理原因,也有生理原因。
運動生理學界有研究表明:腰椎周圍的多裂肌、腹橫肌有特殊的穩定功能,它們環繞在腰椎關節附近,有大量的興奮肌纖維,主要負責腰椎關節局部的穩定性。
我們的日常生活,能直接訓練到多裂肌、腹橫肌的動作不多,年齡逐漸增大後有肌肉退化的跡象,特別是腰椎間盤突出後,更不敢使用腰部力量。所以感覺腰椎關節「不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多裂肌、腹橫肌的穩定作用降低。
問題來了:多裂肌、腹橫肌怎麼訓練?
如果大家的腰椎間盤沒有突出,訓練辦法有很多。
腰突後,由於腰椎間盤不宜受到擠壓,很多訓練方法受限。
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的朋友,本文介紹一個特殊的訓練方法:睡羅漢:
「睡羅漢」其實就是側臥挺身,名義上是「睡」,其實是一個很費勁的姿勢,一般情況下,人體側臥,會引起腰椎側彎,如果要維持腰椎保持正常生理彎曲,則多裂肌、腹橫肌等必須發力。
傳統的睡羅漢,已經屬於武術動作的範疇,練習有一定難度,而且對腰椎間盤不是太友好,需要加以改進,達到以下目的:
1、訓練必須有效;
2、訓練必須安全;
3、訓練必須簡單。
滿足這3點的動作就是:懸掛型睡羅漢;
專業名稱:側臥懸掛挺身:
一、側臥懸掛的有效性: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體進行側彎的機會不多,遠小於彎腰或伸腰動作。不過,對於腰突的朋友,這其實是一個優點:
請大家記住一個小訣竅:運動訓練,是典型的「喜新厭舊」,簡單來說,如果某一塊肌肉你很少訓練,或者說某一個動作你很少練習。那麼這針對這塊肌肉的訓練,在初始階段,進步會非常快;而隨著訓練的持續,訓練效果會逐漸變差。
側臥懸掛,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動作,只要你練,就可以更輕鬆地激活多裂肌、腹橫肌。
需要指出的是,多裂肌、腹橫肌激活後,它們不止在人體側臥時才發揮作用,只要是需要穩定腰椎的時候,它們都能挺身而出,有效分擔腰椎間盤壓力。
二、側臥懸掛的安全性: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朋友,懸掛類動作都相對安全,人體懸掛時,重力分量將對腰椎間施加一定拉力,所以懸掛類動作對腰椎間盤的壓力相對較小。只要動作正確,不會對腰椎間盤產生過大壓力。
三、側臥懸掛的簡單性:躺著練習,還能不簡單嗎?
不過,以下動作要點還是要掌握:
1、宜使用懸掛裝置,把腳懸掛抬高,而且懸掛點應稍遠離腳部,使之拉伸腰椎。不推薦利用床架等直接把腳架高。在家裡可以躺在墊子上,使用布條等自製懸掛裝置。
2、訓練時,應保持全身為一條直線。建議對著鏡子練習,或者請人觀察,如果身體不為直線,應及時調整。不止是訓練效果,如果腰部不直,有可能對腰椎間盤側方產生不必要的壓力。
3、建議要主動感覺運動控制能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腰部,實現感覺運動器官的最佳誘發效果。側臥懸掛屬於靜力維持動作,運動強度不大,所以同步激活神經對肌肉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四、運動量建議
每天訓練1次,每次訓練半小時(中間可休息),堅持訓練1個月就會有改善。訓練3個月就會增強自信,不再害怕腰椎關節「不穩」。
但是,如前文所述,要注意運動的「喜新厭舊」,3個月後該運動的效果會變差,應及時變換動作。切換為引體向上、慢跑之類的強度稍大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