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將於本周六、周末開考。具體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8日進行。
考研初試各科目時間安排:
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12月26日下午外國語
12月27日上午業務課一
12月27日下午業務課二
12月28日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
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3小時;建築設計等特殊科目考試時間最長不超過6小時。詳細考試時間、考試科目及有關要求等由考點和招生單位予以公布。
疫情相關的英語作文範文6篇
附:考研英語試卷上各個題型的答題技巧
完形:
完形是試卷上第一個題型,但不一定是第一個要做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先做完形。基礎不太好的,可以先跳過這個題型,先寫作文(尤其對於怕自己忘了之前背的模板的同學),或者先做閱讀。我們在最後階段複習完形時,一定要注意技巧,因為完形如果大家想靠實力做對的話,是很需要基礎的。
我們可以藉助對於正確選項特徵和解題思路的分析來輕鬆做對幾道題目,這樣就可以達到完形的基本分數,一般完形拿到5分就可以了。
閱讀:
閱讀是試卷上第二個題型,這一部分也是在考試時最需要大家集中精神搞定的。最後階段對閱讀的複習,應主要集中在題目和選項上,而不再是提升讀懂原文的能力上。分析題目是讓我們能快速在原文中找到與題目對應的位置(也即定位能力);分析選項是讓我們總結正確項和幹擾項的特徵。
如果掌握這種技巧,我們有時甚至能在沒讀懂原文的情況下把題做對。比如每年英語一的閱讀試題中,平均會有5道題目(英語二的更多)可以通過直接定位來做對。
最後階段重點分析選項的原因是,根據對於近十年真題選項的分析,我們會發現正確和幹擾選項具有規律性,而這些規律跟原文內容沒有關係,往往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規律,來確定最終答案,從而提高閱讀正確率。
翻譯:
翻譯是試卷上第三個題型,翻譯能力的提升也是比較緩慢的,但是在最後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練習儘可能的得到一些分數。
考研英語對於翻譯的要求有兩點,第一點是翻譯準確,第二點是表達通順。
第一點是比較難達到的,因為就是考察你的基本功。第二點卻是可以通過短期練習達到的,因為漢語畢竟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總是可以使自己寫出來的句子比較通順。所以要達到第二點,對於有些同學可以需要犧牲一下你對個別詞彙短語的理解。
換句話說,你可能記得單詞或短語是某個意思,但是整體而言,按照這樣的翻譯,讀起來不通順,這個時候就要換一個意思來表達,從而達到使句子表達通順的目的。
寫作:
寫作是試卷上最後一個題型,但是對於基礎不是很好、怕自己忘記考前背誦內容的同學,寫作可以首先來做。
寫作部分也是我們在最後階段最最需要重點複習的部分。原因很簡單,我們可以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來取得理想的分數。
在最後階段複習作文最忌諱的有兩點。
一是自己悶頭寫真題作文。小編很佩服你的勇氣與毅力,但是這樣效率很低,自己寫出來的作文不符合考試的要求,得分會很低。
二是忌諱是自己亂背寫作資料,有同學到最後,毫無頭緒的背範文,真正到了考場上,一句也用不上,做了很多無用功。
那么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首先應該明確正確的寫作思路,比如大作文的寫作思路就是:第一段描述圖畫或圖表;第二段分析意義或原因;第三段總結或者提建議。有同學自己寫,整篇作文都在描述圖畫,而且分段很亂,不夠清晰,這樣的作文即使你句子寫得很好,也是低分作文。
其次是要背誦正確寫作思路下的模板和素材,模板是指文章的框架,背誦模板可以讓我們快速寫出一篇沒有語病且符合題目要求的文章框架,所以大家不要排斥模板。當然你光背模板不行,就好像人的身體光有骨架不行,還得有血有肉,作文裡的血和肉就是最後需要我們背的素材。
關於素材的準備,我們要分話題分類別的準備。比如英語一大作文,考察個人品質的對應素材與考察社會現象的素材肯定不是一樣的。有了模板和素材的積累,最後就是動手來寫了,先練習真題,再練習幾套模擬題,這樣我們再上考場就遊刃有餘了。
越到最後,越不要焦慮,更不要放棄。不到最後一刻,每個同學都有希望。對於英語這門考試,學好了不光是為了上岸,更是增加了一門語言技能,能夠突破80+的同學在複試中也會成為佼佼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