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場「暫坐」

2020-12-24 陝西法制網

賈平凹 王雪瑛

翻越秦嶺,走出渦鎮,他到了古都西京。

從莽莽蒼蒼的秦嶺,回到熙熙攘攘的西京,從《山本》中戰火硝煙的渦鎮,返回人來人往的茶莊。

《暫坐》是賈平凹的第十八部長篇小說,刊發於《當代》雜誌2020年第三期,也是1993年出版的《廢都》之後的第二部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他在鄉村題材上長期深耕與豐厚積累,這次小說題材上的遷徙,又一次直面現代城市生活:以悲憫仁厚的目光注視著身旁人來人往的西京古城,以生動細緻的筆觸勾勒著人物悲歡離合的命運軌跡。

王雪瑛:你在後記中說,「整整寫了2年,以往的書稿多是寫兩遍,它寫了四遍。」請說說這部長篇的創作情況,曾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做過重要修改嗎?

賈平凹:《廢都》之後,其實還有關於城市題材的長篇小說,如《白夜》《高興》,只是那些作品主要寫了農民工進城後的生活。《暫坐》在題材上,所謂遷徙是沒有多大障礙,因為我在城裡生活了近50年,一切都是熟悉的,之所以寫得慢,一直在糾結著怎麼寫,那麼多的人物,沒有什麼大情節,沒有什麼傳奇故事,怎麼個視點,從哪裡切入,如何結構?寫了四遍,前兩遍都覺得不對,作廢了,寫作是越寫越驚恐,來不得一點敷衍呀。總得有自己新的思索,新的寫法呀。

王雪瑛:《山本》的結構方式很獨特,全書不分章節,不設標題,僅以空行表示敘事的節奏,內容的轉換;《暫坐》與《山本》全然不同,結構布局別開生面:每小節都以人物和空間來命名,空間對於塑造女性人物群像,呈現城市日常生活重要?對小說的結構重要?

賈平凹:《暫坐》裡分節,每節以人物和地點命名,這是結構需要,因為沒有大情節,那些日常生活的敘寫僅有些線索,再者這麼散開寫可以充盈瀰漫我還要表現的東西,比如霧霾,比如所有的市井現象,因為那群女子只能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追求故事為什麼發生?從而表達人類生存的困境,並更好地探討複雜的人性,還有小說並不是僅僅寫寫故事,也不是只有批判的元素,而應有生活的智和慧,這樣分節容易表現。

王雪瑛:在寫作《山本》的時候,你曾經說過,面臨的問題是這些龐雜的素材如何進入小說,歷史又怎樣成為文學,那麼在寫作《暫坐》的時候,你面臨的是如何呈現如此切近的現實?

賈平凹:寫作並不是逮著什麼寫什麼,我在城市生活了近50年,閱了那麼多人和事,但在這些人和事裡發現了什麼,這些發現又都是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寫作衝動的原因。《暫坐》裡的那些女子是有原型的,我和那些原型常在一起,她們是一群別樣的女子,過著別一樣的日子。面對著她們那些日常生活,有一日忽然覺得有意味,這意味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有關,一下子有了寫作欲望。寫作欲望一產生,那麼多的素材就全來了。

王雪瑛:西京城的暫坐茶莊,是小說人物活動與情節展開的主要場景,也成為小說命名為《暫坐》最直接的解釋,但「暫坐」分明蘊含著更多的人生內涵……請說說「暫坐」的豐富意蘊。還有小說中描寫的霧霾,既是寫實的,漂浮在她們生活周圍,也是隱喻的,點染在小說結構中,馮迎撲朔迷離的離世,陸以可父親奇異的出現,這是延展小說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開闊空間?

賈平凹:人生就是「暫坐」呀,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呀。小說要表現的是社會,是人活著的意義,這群女子又是如何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她們在經濟獨立後,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又怎樣的艱辛、迷惘、無奈、墮落。其中馮迎的線索,陸以可父親的線索,「活佛」的線索等等,甚或一開場茶莊二樓上的壁畫都是以此而設置的。

王雪瑛:從1993發表長篇小說《廢都》到2020年出版《暫坐》,時間跨度為20多年,這也是中國城市快速發展的20多年,你對城市生活的認識有什麼變化?

賈平凹: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可以說,不了解農村就不可能了解中國。我大多數作品都是寫鄉土的,寫近百年中國的歷史演變。寫《廢都》的時候,那時的城市,人們的思維大多還是農民的思維,到了寫《暫坐》的時候,城市越來越城市了。現在的城市有太多需要我們看到的東西,然後把它表現出來。

王雪瑛:你既熟悉農村生活,也熟悉城市生活,曾說:新世紀以來,城鄉都交織在一起,大量農村青年進入城市……你認為要寫好當下的鄉村,當下的城市,難點是什麼?

賈平凹:不管你寫鄉村還是城市,這要看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個人視野的擴大,關注和研究這個時代這個社會,你寫的故事既是具體的人的故事,又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故事,這樣的寫作才可能有意義。

王雪瑛:《暫坐》的人物塑造別具一格:她們來自不同的地區有緣匯集於西京城暫坐茶莊,被稱為「西京十玉」,猶如花瓣彼此相依構成你筆下的女性群像。生的活色生香與暗流湧動,死的不可控制與悽迷憂傷,猶如陰晴圓缺的轉換,光亮與陰影呈現出生活真實的質地。她和她們,相互關照,相互聯繫構成人物之間的關係網絡,她和她們又相互影響,相互映襯構成人物群落的命運流轉,由此勾連出城市日常生活中的眾生之相。其中來自聖彼得堡的留學生伊娃是小說敘述中的貫穿人物,暫坐茶莊的主人海若是「西京十玉」等姊妹們的核心人物……在一部長篇中塑造女性群像誠非易事,涉及到衣食住行多個方面的細節,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你還做了準備嗎?你對哪些人物的塑造感到滿意,還有什麼遺憾嗎?

賈平凹:對《暫坐》的第一二稿,改變了切入點,調整了結構後,再沒有什麼要準備的,後邊寫得很順,書中的那些日常生活描寫,我太熟悉了,用不著再去搜集什麼。因為十多年來,我差不多每日都在茶莊喝茶閒聊,所寫的莊主和她的一幫朋友全都是我的朋友,只要某一日有了想寫她們的念頭,提筆去寫就是了。

王雪瑛:《暫坐》從俄羅斯女留學生伊娃在2016年重返西京開始,到她離開西京終止,小說呈現了「西京十玉」等人物在這一年中,她們的百感交集與人生經驗。她們完成了經濟獨立,追求自在體面的人生,不掩飾對物慾的嚮往,而人生長旅中心靈的慰藉,愛情的滋養成為她們的困惑,她們都沒有找到心儀的另一半。這是你對當代女性的內心困惑,對現代人情感軟肋的發現與呈現?

賈平凹:說明一點,是幾個月的時間。《暫坐》裡的女子,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性,她們是相對獨特的一群人,過著相對獨特的一種生活,但她們是西京城的,也是這個時代,社會的一個風向標,即便是微風,那葉子也在不停地搖晃翻動。發現和表現人物靈魂的真實和情感的真實是小說的精髓。

王雪瑛:《暫坐》不僅關注她們如何面對現實與自我,還生動呈現她們之間的交往與關係,海若關心姊妹們的和諧與順遂,但她不自高自大,而是平等相待,她說「大家都是土地,大家又都各自是一條河水,誰也不要想改變誰,而河水擇地而流,流著就在清洗著土地,滋養著土地,也不知不覺地該改變的都慢慢改變了。」這也是你編織與梳理人物關係時一種通達的觀照。

賈平凹:人都在關係中存在著,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沒有尋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暫坐》中的女子就是不斷地在尋找和尋找不到。我說過,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亦疼。

王雪瑛:《廢都》中的莊之蝶,《暫坐》中的羿光,是你在相隔20多年的長篇小說中虛構的作家形象,他們所處的時代氛圍不同,他們的精神氣質不同,他們如何面對自我與物慾的選擇,面對女性和情感的方式都不同,你對他們塑造的手法也不同,你對羿光的塑造中張弛有度,含蓄凝練,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你如何看這兩個人物?

賈平凹:莊之蝶和羿光是兩個時期的人物,有相同處,也更有不同處,他們身上有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東西,如果要比較,那羿光更成熟、曠達了。

王雪瑛:對,他的作家身份,他的學養才情,他的成熟曠達,讓他成為她們心靈依賴的對象,雖然讀者知道羿光是虛構的人物,但還是會聯想他的身上有你的影子嗎?他說:「對於婚姻尋對象,其實就是尋自己,」您認同他對婚姻的的看法嗎?

賈平凹:可能好多讀者有這種看法吧,小說無論作者怎麼寫,都有自己的影子,這個人物是豐富複雜的,他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在生活的沼澤地裡,人人都不是非白即黑的。我認同他的話,婚姻越久越對這句話有感覺,不幸的婚姻總是認不清自己,尋不到自己。

王雪瑛:《暫坐》在展開人物活動的場景時,很注重描繪市井生活,呈現雅俗並存的真實。如在閱江樓上,應麗後與嚴念初等談話時,望向窗外的風景,城牆上的騎車人,城河邊的釣魚人,八角亭的唱秦腔人……與主要人物形成呼應,讀來涉筆成趣:西京煙火,人間萬象,無一不是你……

賈平凹:一棵樹股杆奇崛著是一種表現,枝葉搖曳了是一種表現,《暫坐》裡沒有多少情節,這種日常生活的敘述就得靠細節讓它活著,讓它充盈,就得一句是一句的講究,除了交代線索外,任何描寫都可以是閒筆,而哪一筆又是閒的呢?

王雪瑛:有位作家曾以為,一個作家的職責就是寫偉大的小說。但現在他覺得,文學最核心的功能是理解生命,生命有痛苦和艱辛,而文學是讓你去理解這個痛苦和未知的過程,然後接受和承擔……你是怎麼看的呢?

賈平凹:這種觀點我認同,如果真把這一點寫好了,那就是偉大的小說呀。

王雪瑛:我們親歷了從凜冬走向春天的過程,我們體驗了當下現實生成歷史的過程,經歷了這段見證歷史,認識人性的特殊時期,你如何理解文學撫慰人心的價值,如何理解寫作對於人生的意義?你思考得最多的什麼?

賈平凹:寫作關注的就是人類困境的問題,哪些問題困住了我們的身和心,是怎麼困住的?中國近百年來是如何走過來的?我們看到了多少歷史真相,看到了多少人性,又如何前行,對這些,需要有自己的思考,然後才能面對寫作。

王雪瑛:你的文學創作貫穿了新時期文學的發展進程。2018年出版50多萬字的《山本》是您的第17部長篇小說,2020年7月將同時推出兩部長篇《暫坐》和《醬豆》。請說說一個作家如何保持旺盛的創造力,一條大河如何才能水量豐沛?

賈平凹:我說過,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創作生飢餓之感。

原題:與賈平凹關於長篇新作《暫坐》的對話——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創作生飢餓之感 載於《文匯報》2020年6月17日第10版

來源:文學陝軍

相關焦點

  • 賈平凹:人生不過一場「暫坐」,堅守本心,方得始終
    對於他70歲前的最後一部小說,《暫坐》講述了特定背景下一群女子在追求經濟獨立、精神自由以及瀟灑生活所遇到的各種困境,以及複雜的熱性。世事難料,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即便是鑽石,也會有黯淡無光的一天。也沒有誰離不開誰,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有關利益奔走著,地球離了誰都是一樣地轉。人生就像一場旅途,登上一節開往目的地的列車,一路上不斷有人上車、下車。沒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後,所有的一切,不論是開心、痛苦,都需要自己去消化、去感受。
  • 賈平凹《暫坐》:在貪慾世界狂歡的這群女子,失去的又何止是尊嚴
    暫坐到底為何而坐西城中有一奢華的茶莊,只有茶品特別的人才能享受這茶莊裡精美華麗的茶盞,來這裡的人非富即貴,可茶莊裡展開最新鮮故事的是來這裡暫坐的十位都市女子。茶莊老闆海若在從未謀面的吳老闆那裡得到可靠消息,西域活佛即將到達西京城,她與吳老闆商議,讓活佛來到茶莊幾天,吳老闆同意後,海若直接大手筆的把二樓裝修成了禪房。從這之後,眾姐妹望眼欲穿,每個人都眼巴巴地想見活佛一面,甚至有人租了房車,還準備去機場迎接。
  • 《暫坐》:人生在世,不過是暫坐一回,賈平凹此書道盡命運之謎
    人來到世間,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人在世間,也不過是暫坐一回,賈平凹此書可謂道盡命運之謎!《暫坐》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小說以西安城為大背景,講述了一群自立的都市女性彼此之間心靈交流的故事。她們美麗動人,彼此之間,既讓人深深著迷,又令人如同霧裡看花一般的捉摸不透。我們在讀這篇《暫坐》之前,要先對賈平凹的七十歲以前的小說有所了解。他之前的長篇小說作品多以鄉土題材為主,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賈平凹:暫坐山巔嚼醬豆 靜聽遠鍾來好音
    庚子年夏,賈平凹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上再創造了一個長篇小說「雙黃蛋」,長篇小說《醬豆》《暫坐》分別於7月和8月出版上市,累計創作長篇小說18部,這種爆發力,這種持續力,文壇罕見。 「坐,先喝茶!」5月13日,筆者如約來到作家賈平凹的工作室,賈老師一邊燒水沏茶,一邊噓寒問暖。
  • 賈平凹《暫坐》:追求經濟獨立的女人,卻陷入貪慾之中
    說到賈平凹,很多人會想到「鬼才」。因為他的創作獨居一格,時常讓人捉摸不透。作為讀者來說,讀懂賈平凹的作品,是需要時間的。他的作品有濃厚的特色和個人風格,表達著情慾和道德的交鋒。如今賈平凹攜新作歸來,這是事隔27年,又一部都市題材小說,背景還是在熟悉的西安。賈平凹已經在西安生活了40多年,他說對西安的熟悉,就跟在家裡一樣。
  • 賈平凹《暫坐》:欲望世界狂歡的女子,在道德與情慾中掙扎
    和賈平凹一起獲獎的,還有王蒙、劉心武、張承志。在當時掀起一股文學熱。賈平凹回憶說,「大部分人都在讀文學作品,一篇作品可以使你一夜成名。」讓賈平凹一夜成名的,是他的《廢都》。在1993年出版,結果沒過多久就被封禁了,因為文中有不少露骨的描寫。人們開始對作品內容大肆抨擊,指責和謾罵賈平凹。一氣之下的賈平凹躲進了山裡,消失的那段時間,流言四起。
  • 賈平凹: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都只是餓了
    平凹曾說過:「人生就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這正是他的新小說的書名《暫坐》,本書情節曲折,寫盡現代都市人的辛酸百態,用賈平凹在書中的話來說:「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都只是餓了。」而這句話,也是賈平凹先生對愛情、對世間人情的認知,雖然很聽上去很不那麼讓人滿意,但說的卻是現實,字字璣珠。賈平凹對人生看得很透,人情世故,經歷了太多,經歷了離異,經歷了病痛,他看透了人性中最真實的那一部分。他覺得,凡是太顯山露水的,都不足怕,越不是藝術家的人,其做派越更像藝術家。
  • 賈平凹《暫坐》:在貪慾世界瘋狂的這群女子,失去的僅僅是尊嚴?
    賈平凹《暫坐》:在貪慾世界狂歡的這群女子,失去的又何止是尊嚴《暫坐》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第十七部長篇小說,他用頗細膩的筆觸,講述了西安城內一群女老闆的生存狀態。賈平凹繼《廢都》之後再寫《暫坐》《廢都》是賈平凹模擬《金瓶梅》的手法,描寫了文人莊之蝶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極其荒唐、放縱的個人生活。其中對於人物之間的"性描寫",大膽而直露,使得這本小說飽受非議。
  • 賈平凹《暫坐》:尋對象呀,尋來尋去,其實都是尋自己!
    比起賈平凹先生早年的作品,我可能更喜歡名家晚年的傑作,因為新瓶裝舊酒,會越釀越香醇,比之早起的作品會更有味道。小說《暫坐》裡的一家名叫暫坐的茶館,靈感來源自賈平凹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去的一家西京城小茶館,茶館裡人來人往,先生的寫作靈感也逐漸萌生。
  • 從《廢都》到《暫坐》,賈平凹筆下的都市女性到底想要什麼?
    《暫坐》是賈平凹70歲前,最後一篇長篇小說。他花費了極大的心血,歷時兩年,經過不斷反覆修改,才完成了這一部長達21萬字的長篇巨著。被豆瓣網評為近代最值得讀的長篇小說。爬過山,渡過河,過過坎,讓我們一起走進《暫坐》,感受一下故事裡的曲折離奇。
  • 賈平凹《暫坐》:女人獲得經濟獨立就能自由?這其實是一個謊言
    通過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新書《暫坐》,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真相。說到賈平凹,各位應該有所耳聞,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可與路遙、陳忠實相提並論,他們三人被譽為陝西文學界的「三駕馬車」,影響極為深遠。當年《廢都》出版時爭議很大,但也造就了「洛陽紙貴」的盛況,賈平凹也因此書蜚聲海外。如今這本新出的《暫坐》共21萬字,寫作時間比《廢都》還長,修改次數也最多,算是賈平凹的傾心之作。
  • 你方唱罷我登場,人生不過是一場《暫坐》!
    想做人上人,卻又不願意為此付出努力時間精力,只想著走捷徑:拉關係,做小三,娶富婆,嫁老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權色交易,套利婚姻等許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故事。讓人看書的同時,也能夠有所感觸,有所收益。「暫坐」是西京城裡一座高檔茶館的名字。茶館是單身女老闆海若和她的眾多閨密聚會聊天的場所。
  • 賈平凹《暫坐》:教你看懂人生浮沉,聚散無期,生死無常的新作
    在當代文壇,賈平凹被稱為「鬼才」,他是當代為數不多的可列入世界文化史的人物。其經典之作《浮躁》、《秦腔》都備受推崇,甚至不少人都認為他比莫言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獎。但估計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文壇巨匠其實一直都有叛逆的一面。
  • 賈平凹新長篇《暫坐》發表 自稱嘗試「撐竿跳」 單行本近期推出
    賈平凹 記者 尚洪濤 攝賈平凹是一位勤奮且高產的作家,他的第17部長篇小說《暫坐》近日在《當代》文學雙月刊2020年第3期上首發。記者昨日獲悉,《暫坐》單行本將由作家出版社在近期推出。由於多年已經沒有寫城市題材了,此番推出《暫坐》,有媒體評論賈平凹在《廢都》之後首次回城。去年在西安舉辦的全國書博會上,賈平凹曾這樣透露新作信息:「我寫的多是現實生活,也就是百年來中國發生的事情;最早書寫的是家鄉,後來擴大到了整個秦嶺地區,不過都是農村題材、鄉土題材。我在城市已經生活四十多年了,除了《廢都》,幾乎沒有城市題材。
  • 《暫坐》:當你迷茫不知所措時,就讀一讀賈平凹先生的新作
    賈平凹家附近有一家茶館,茶館老闆是位女性,長得好看,他一天要去茶館喝兩次茶。老闆又經常邀請閨蜜們一起來喝茶。在賈平凹眼中,這些女人個個優遊自尊,儀態高貴。她們的美豔與熱情令賈平凹不敢靠近,但又忍不住去接近她們。於是,賈平凹以這些女性為原型寫了一本書,取名《暫坐》。
  • 賈平凹都市題材小說《暫坐》以「西京」為背景,致敬經典的老樹新花
    《暫坐》是賈平凹第二部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與近三十年前的《廢都》,在時間維度上構成了遙相呼應的「兩都賦」。「暫坐」作為書名,當然也構成一種隱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上的一切,無論是什麼人,終將都只是來此世間走一遭,只是暫時來坐坐。全書故事情節由伊娃看著、活佛牽著、羿光串著、海若領著,十二個女人一個男人,勾連著市井商界紅道黑道,蠅營狗苟,雞毛蒜皮,六道受苦,流浪生死,暫無休息,如此而已。
  • 《暫坐》:漫步人生路,何故太匆匆,不妨暫坐一下再出發
    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經濟不好的城市飯店多,混的不好的男人們關注政治,過去性是傳宗接代的,現在是人的藝術了。這是賈平凹新書《暫坐》裡的經典語錄。賈平凹90年代寫的《廢都》道盡了西京文人背後的荒唐和荒誕,而《暫坐》卻勾勒出欲望女子們在都市中的孤獨與滄桑。茶莊是女人們心中的烏託邦,可是面對現實的殘酷,它確實那麼的不堪一擊。這些看似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最終仍是無法掙脫由慾念編織的天羅地網,徹底淪陷在欲望的深淵裡。漫步人生路,何故太匆匆,不妨暫坐一下再出發。這句話很是感動我,每個人在一生之中要面對多少貪慾、欲望的誘惑?
  • 賈平凹《暫坐》:妻子背著丈夫與老富豪同居,為爭家產謀劃出狠招
    不過這書是真受讀者喜歡啊,首印50萬冊一搶而空,盜印的1000萬冊也是供不應求,很多人都躲在被窩裡看,怕讓人說自己不正經。可見《廢都》的魅力有多大,這也是賈平凹第一次寫城市題材的小說,算是一種突破,不過小說的紅火也讓他遭遇了很多磨難,此後沉寂27年,不再碰類似題材。
  • 《暫坐》:大作家想對俄羅斯美女圖謀不軌,在關鍵時刻卻力不從心
    當時寫《廢都》時,賈平凹尚且年輕,寫了許多低俗內容,導致書籍被封禁10年,如今,賈平凹已是耳順之年,寫出來的《暫坐》,更成熟,更具價值。賈平凹創作《暫坐》的靈感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得說到他早年的經歷,那時候,他剛和太太韓俊芳離婚,還把財產全部給了她,自己淨身出戶。
  • 暫坐:每個人都有難以啟齒的秘密,每個人也都極不容易
    有一次,賈平凹在南京參加演講,他忘我的講了差不多一個鐘頭,突然和觀眾交流起來「你們能聽懂我說的話嗎?」誰知,觀眾席上眾口一詞說「沒聽懂!」這就有點尷尬了。關於賈平凹的普通話可謂是「有口皆碑」,作為出生於商洛的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大多數公開場合出現,基本上都用的是方言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