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取名字套路:「父姓+母姓」,這些稀奇名字你聽過嗎

2021-01-10 父母育兒觀

現在有一些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隨母親姓,可在中國這個隨父姓是主流個社會裡,會有人覺得孩子跟父親姓是古往今來不變的。所以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下,出現了"父姓+母姓"這樣的獨特現象。

父姓+母姓,把媽媽的姓氏也帶到孩子名字裡,顯得孩子名字獨特,不僅顯得父母恩愛,還有些名字裡也包含了寓意。雖然這樣很潮,但是新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秦牛正威這個北影的女大學生,因為疑似和明星吳亦凡戀情的熱搜而頗受關注。這個女生不僅長相甜美清新,就連她獨具一格的四字名字也被人關注,主要原因是有人覺得拗口難念。

有知情人士在網上報導她的名字來源:她的父親姓秦、母親姓牛,所以父母就給孩子冠上了一個很別致的"複姓"。加之因為她的生肖屬虎,爸爸又賦予了她"做人要堂堂正正、威風凜凜"的美好期許,於是起名"正威"。所以連起來就是秦牛正威。

這種父母姓氏組合起名的方式很不錯,不但考慮了母親的感受,也能讓夫妻更恩愛,孩子的名字看起來聽上去也會更獨特。但是如果只是直接把父母的姓氏組合起來,不一定會有好聽的名字,而且細節上容易出問題。那麼這樣的起名方式會出現哪些問題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孩子姓氏父母組合容易出現什麼問題

1、 強行湊字數顯尷尬

有些父母為了讓自己孩子的名字變得獨一無二,便在用了父母姓氏組合的同時給孩子起兩個字的名字,強行湊出四個字的名字,如果名字生硬生僻,就會顯得尷尬。例如父親姓曹,母親姓鄭,父母給孩子取名昊軒,這樣的名字連起來既沒有內涵,又沒有美感和寓意,確實不盡人意。

2、 名字怪異、拗口

很多名字在這樣的方式下誕生,會顯得名字怪異奇特或者拗口不好念。比如秦牛正威,網友們普遍覺得這個名字實在是很繞。網上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父母也想用父姓+母姓的方式給孩子取名,爸爸姓雷,媽媽姓震,夫婦倆給孩子取了不少名字都不合心意,最後決定給孩子取名雷震子。除此之外,各種奇怪的名字數不勝數。

可想而知孩子長大之後在學校社會上會遇見什麼樣的事情了。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還是要儘量避免名字過於奇怪或者難念。

3、 名字大眾化

很多父母的姓氏是大姓,比較常見。這樣的父母如果選擇父姓+,又是簡單的兩字組合,名字就會顯得過於普通大眾。例如姓張、姓李、姓趙、姓王這些父母,姓氏連接起來就會覺得很俗氣,也不好聽,而且也沒有體現出特殊的寓意。

4、 名字諧音

有些父母因為自身姓氏特殊的緣故,他們的姓氏組合起來的名字會牽扯到一些詞的諧音。如果夫妻倆一個姓"史"一個姓"馬",或者一個姓"錢"一個姓"金",我建議父母還是不要用這種方法給寶寶取名,以免孩子以後因為名字裡的諧音而被同學朋友嘲笑。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寶,父母也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好聽有內涵。如果各位家長選擇"父姓+母姓"的方式取名字,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名字聽起來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長呢?

"父姓+母姓"怎樣取名有優勢

1、 引用典故

取名的話為了讓名字更有文化內涵,父母可以借用典故,給孩子的名字賦予含義。通常愛讀書有文化底蘊的家長會選擇《詩經》、《楚辭》來給孩子取名,而且有一句話叫"女詩經,男楚辭",就是給男孩女孩取名可以借用不同的典故來引經據典。

2、 姓名是三個字

父母們給孩子冠上了雙方的姓氏,為了不讓孩子的名字看起來過於大眾俗套,可以給孩子名字再加一個字,這樣孩子的姓名,就減少了重名率,也可以琢磨第三個字給孩子名字賦予什麼樣的意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3、 改順序

"父姓+母姓"不一定就一定要第一個字是父姓,第二個字是母姓。夫妻雙方願意的話,可以把父姓和母姓的順序調轉一下,或者把父母的姓氏放在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的位置。這樣名字的變化就更多,選擇的餘地也會更大。

給孩子起名字是一門藝術。我以前上網瀏覽故事,看到一條別人的評論,內容是這樣的:

"我以前聽到過一個人的名字叫呂白焰,當時只是覺得很別致,後來聽別人講才知道,他爸爸姓呂,他媽媽姓清,他爸爸又是個理科老師,所以用"氫氣和氯氣接觸的化學反應會產生蒼白色的火焰"的原理給自己孩子取名字。"

的確是個很美妙的故事。大家如果也想用這樣的辦法來給孩子取名的話,你們覺得還可以怎樣給孩子取名字呢?你們心裡有什麼好的名字可以給大家分享嗎?

相關焦點

  • 父姓加母姓成起名新套路,過來人吐槽:以下弊端很明顯
    對於小夫妻來說,給孩子起名字是大事。很多時候兩人在沒有結婚的時候,就開始想給孩子的孩子取啥名字。等知道有孩子後,更是絞盡腦汁,想要給孩子起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於是各種起名套路應運而起。而近年來,父姓加母姓成起名新套路。
  • 起名新套路「父姓+母姓」,但這3個問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一個好聽的名字,在跟別人做介紹時,往往能博得對方的好感,讓別人容易記住自己,從而就給別人留下了好印象。近來,一些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選用了新套路,就是以「父姓和母姓」一起,比如父親姓王,母親姓李,那麼就組成合成「王李」。不過,「父姓+母姓」這樣的起名新套路,現在成了一種潮流,很多父母家長都以這樣的方式給孩子起名字,但這也導致了很多問題。
  • 「父姓+母姓」成新興起名套路:別只顧秀恩愛,考慮下孩子感受
    比如,有一位爸爸姓「田」,媽媽姓「李」,給女兒選擇名字時取了十分獨特的「田木子」,將媽媽的姓氏拆開當作女兒的名字,可以說是匠心獨用呢!網上也曾經有一個網友秀出自己家的故事。媽媽姓「先」,是一個比較稀少的姓氏,很想將自己的姓氏流傳下去;爸爸姓「陳」。
  • 寶媽姓氏太罕見,全家同意孩子隨母姓,取出來的名字驚豔無數網友
    說到給孩子取名字,父母們一定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為名字不僅僅是孩子的代號,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意義,裡面包含了家長對小孩的寄託和感情。但是現在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呢?隨著女性思想的獨立,地位的提高,很多寶媽都想讓孩子跟自己一個姓,而有些媽媽也因為姓氏的獨特,獲得了讓寶寶同姓的權利。寶媽姓氏罕見,家人一直同意孩子隨母姓,取出來的名字太驚豔:中國的姓氏有很多,而且大多數都是「爛大街」的,為了孩子的名字獨特,父母們絞盡腦汁,因此就出現了很多奇葩名字,比如「王者榮耀」、「朱佩琪」等等。
  •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方法,不出10年3個弊端明顯,別大意
    近幾年流行起了新的起名"套路",很多小孩的名字都是"父姓+母姓",乍一看上去非常獨特,但這種流行卻演變的越來越誇張,給孩子將來的生活會帶來麻煩。 小吳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小學老師,她的名字"吳衛"就是父母姓氏組合而來的,這一年小吳帶了新的班級,她發現班上有一半的小朋友名字都是"父姓+母姓"的模式。
  • 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
    而且很多夫妻婚後財產都是獨立的(個人名下的房產不寫對方名),如果生孩子的話,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如果只生一個孩子,那麼孩子既隨父姓又隨母姓,孩子的名字大多會是父姓+母姓這種形式。有些家庭第一個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要看各自的經濟實力,誰經濟實力強,第一個孩子跟誰姓。此外,男方照顧隨父姓的孩子,女方家庭照顧隨母姓的孩子,孩子稱呼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再沒外公外婆一說。
  • 金莎隨母姓被張紹剛說尷尬,難道隨父姓才是天經地義?
    一方面,「隨父姓」依然是現在社會不可改變的傳統。1、年輕父母對傳統思想的改變隨著時代發展,大家思想變得越來越開明,對「姓氏」沒有了執念,不管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而從世界範圍看,在許多西方國家,女性嫁給丈夫,姓都隨了丈夫,西方的開放程度遠高於我國,你能說他們性別不平等嗎?
  • 名字裡帶「梓」已過時,父母又盯上另類取名法,孩子的名字被玩壞
    不僅如此,而且現在用父姓+母姓給孩子取名的人越來越多了,因為很多女性都越來越重視姓氏權。為了解決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這個難題,一些人會給孩子取父姓+母姓的名字。所以4字名字也會越來越多,隨著4字和5字名字逐漸增多,其實也可以看出,下個爆款名字大多會是父姓+母姓這種形式,而且多會以4字為主。其實以前也有這種父姓加母姓這種取名方式,只不過不常見,所以很多人在選秀節目中看到秦牛正威這個名字都比較意外。
  • 起名新套路:父姓+母姓=娃的名字,10後的名字讓老師也凌亂了
    父母說他們給孩子起名字時,許多孩子都使用相同的名字,因為他們通常會選擇有意義的單詞來給孩子起名字。現如今10後的名字出現了一個新的起名套路,使用"父親的姓氏+母親的姓氏"來命名孩子。
  • 女星金莎名字的由來,不跟父姓跟母姓,來源還和一個建築有關係
    女星金莎名字的由來,不跟父姓跟母姓,來源還和一個建築有關係!文/奶蓋眾所周知,很多明星的名字其實都是藝名,他們在成名以後就為自己更改一個名字,不過也有沒有改名字的,比如說林俊傑的小師妹金莎。最近在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3》中,金莎的爸爸說出了女兒名字的由來。
  • 2020屬鼠寶寶起名取名字:超唯美四個字的女孩名字
    為女孩取一個四個字的名字,不僅不容易撞名,還能保障女孩的獨特性,令女孩能夠成為人群中非常醒目的存在,如果父母還想彰顯出女孩的氣質,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篇四個字的女孩名字大全,為女孩取一個超唯美的四字名字。
  • 金莎回應隨母姓,張紹剛說金莎隨母姓尷尬,金莎名字很有意義
    金莎和爸爸參加《女兒們的戀愛》,相信這時候很多人才知道原來金莎沒有跟爸爸姓,而是跟媽媽姓。談及女兒名字的由來,金莎爸爸說是因為嘉定有個金沙塔,就取了金莎這個名字。對於金莎沒有跟自己姓,金莎爸爸說一家很開明開放。
  • 有種「新潮」叫隨母姓,金莎爸爸坦言女兒不隨父姓,卻被調侃尷尬
    比方說隨父姓,這個傳統就是一直被大家默認的,就算現在人們都在說男女平等,可是每當人們說起「隨父姓」這件事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爭議聲。之所以金莎和爸爸姓氏不同,原因只不過就是因為金莎隨了母姓。這一答案讓很多網友都十分意外,因為大家再怎麼樣也沒有想到身為獨生女的金莎,竟然隨了母姓沒有隨父姓。
  • 姓名大數據:「父姓+母姓」興起 第一不是「梓涵」了
    此外,2014年以來,新生兒嘗試「新複姓」(父姓+母姓)的比例也有所增長。2018年熱度最高的男女寶寶姓名來源:2019姓名全景報告2018年男女寶寶熱名第一分別為「子墨」、「一諾」近幾年寶寶起名最喜歡用什麼字?報告顯示,2018年,子墨、宇軒、浩宇排行男寶寶熱名前三,一諾、梓涵、詩涵排行女寶寶熱名前三。
  • 【新知】奶爸給孩子取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結果……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你都見過哪些神奇的姓名? 「錢莊」「吳所謂」? 「高富帥」還是「王者榮耀」?
  • 「兩頭婚興起」:你支持不娶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嗎?
    在這些「傳統男」眼裡,這種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模式倒沒什麼,不要彩禮更好,討老婆的成本沒了豈不更開心。但是,孩子隨母姓,那是大大的戳痛了他們那根叫做「傳統」,實則是男權作祟的敏感神經。男人們一邊嘴上說著彩禮是陋習,要彩禮的人是賣女兒,但是不要忘了彩禮也是一種傳統,既然都是傳統,此傳統可以廢,彼傳統就不能廢嗎?另外還要注意這種婚姻模式並不是說男人入贅,是平等!孩子並不是只隨母姓,也有隨父姓的孩子,所以實在很不明白,這種絕對平等的做法有何不可?
  • 武漢一學生因名字走紅,不跟爸姓也不跟媽姓,網友:獨一無二
    據春秋戰國所說,他的爸爸姓劉,媽媽姓李,而他的姓名既不跟爸姓也不跟媽姓。他還沒出生之前,父母就分別取了一個男孩子的名字和女孩子的名字,所以他的名字在沒出生之前就已經大致決定好了。孩子的姓氏的幾種確定方式1、隨父姓在中國傳統的觀念當中,孩子一出生就是跟自己的父親姓,中國多數家庭都認為,孩子的姓氏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籤,孩子隨父姓是為了滿足很多家庭對"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要求。
  • 因寶媽姓氏罕見,全家一致決定孩子隨母姓,名字驚豔或成全國唯一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舊時代女性地位低,在家裡幾乎沒有話語權,因此孩子生下來都是隨父姓的,這也是自古傳承下來的傳統。而到了近代,女性地位得到提高,寶寶隨母親姓氏變得越來越常見,很多家庭感謝寶媽辛苦孕育生命,都會做出讓步。
  • 寶媽姓氏太少見,全家同意娃「隨母姓」,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
    一般來看,我國孩子們基本上都是隨父姓的居多,就算現在思想更加開放,有不少人都想要孩子隨母姓,但從實際角度來說,隨母姓還是存在弊端,除非父姓太難取名,或者是母姓比較特殊才會讓孩子隨母姓。經過商議後,全家同意娃"隨母姓",並為孩子取名"月"。這讓寶媽高興極了,每次讀起來"第五月"這個名字都顯得格外獨特,讓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自己這個獨特的姓氏也終於能夠繼續傳承下去,這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二寶隨母姓,卻帶來更多的麻煩,孩子真的不能跟媽媽姓嗎?
    在我國,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重視會通過很多方面表現出來,比如說名字和姓氏,而大多數傳統家庭中更是繼承了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習俗,一般都會讓孩子隨父姓。但是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後,更多的年輕父母開始不喜歡遵循老一輩的習慣,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會讓大寶跟隨父親的姓氏,而讓二寶跟隨母親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