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些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隨母親姓,可在中國這個隨父姓是主流個社會裡,會有人覺得孩子跟父親姓是古往今來不變的。所以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下,出現了"父姓+母姓"這樣的獨特現象。
父姓+母姓,把媽媽的姓氏也帶到孩子名字裡,顯得孩子名字獨特,不僅顯得父母恩愛,還有些名字裡也包含了寓意。雖然這樣很潮,但是新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秦牛正威這個北影的女大學生,因為疑似和明星吳亦凡戀情的熱搜而頗受關注。這個女生不僅長相甜美清新,就連她獨具一格的四字名字也被人關注,主要原因是有人覺得拗口難念。
有知情人士在網上報導她的名字來源:她的父親姓秦、母親姓牛,所以父母就給孩子冠上了一個很別致的"複姓"。加之因為她的生肖屬虎,爸爸又賦予了她"做人要堂堂正正、威風凜凜"的美好期許,於是起名"正威"。所以連起來就是秦牛正威。
這種父母姓氏組合起名的方式很不錯,不但考慮了母親的感受,也能讓夫妻更恩愛,孩子的名字看起來聽上去也會更獨特。但是如果只是直接把父母的姓氏組合起來,不一定會有好聽的名字,而且細節上容易出問題。那麼這樣的起名方式會出現哪些問題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孩子姓氏父母組合容易出現什麼問題
1、 強行湊字數顯尷尬
有些父母為了讓自己孩子的名字變得獨一無二,便在用了父母姓氏組合的同時給孩子起兩個字的名字,強行湊出四個字的名字,如果名字生硬生僻,就會顯得尷尬。例如父親姓曹,母親姓鄭,父母給孩子取名昊軒,這樣的名字連起來既沒有內涵,又沒有美感和寓意,確實不盡人意。
2、 名字怪異、拗口
很多名字在這樣的方式下誕生,會顯得名字怪異奇特或者拗口不好念。比如秦牛正威,網友們普遍覺得這個名字實在是很繞。網上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父母也想用父姓+母姓的方式給孩子取名,爸爸姓雷,媽媽姓震,夫婦倆給孩子取了不少名字都不合心意,最後決定給孩子取名雷震子。除此之外,各種奇怪的名字數不勝數。
可想而知孩子長大之後在學校社會上會遇見什麼樣的事情了。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還是要儘量避免名字過於奇怪或者難念。
3、 名字大眾化
很多父母的姓氏是大姓,比較常見。這樣的父母如果選擇父姓+,又是簡單的兩字組合,名字就會顯得過於普通大眾。例如姓張、姓李、姓趙、姓王這些父母,姓氏連接起來就會覺得很俗氣,也不好聽,而且也沒有體現出特殊的寓意。
4、 名字諧音
有些父母因為自身姓氏特殊的緣故,他們的姓氏組合起來的名字會牽扯到一些詞的諧音。如果夫妻倆一個姓"史"一個姓"馬",或者一個姓"錢"一個姓"金",我建議父母還是不要用這種方法給寶寶取名,以免孩子以後因為名字裡的諧音而被同學朋友嘲笑。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寶,父母也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好聽有內涵。如果各位家長選擇"父姓+母姓"的方式取名字,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名字聽起來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長呢?
"父姓+母姓"怎樣取名有優勢
1、 引用典故
取名的話為了讓名字更有文化內涵,父母可以借用典故,給孩子的名字賦予含義。通常愛讀書有文化底蘊的家長會選擇《詩經》、《楚辭》來給孩子取名,而且有一句話叫"女詩經,男楚辭",就是給男孩女孩取名可以借用不同的典故來引經據典。
2、 姓名是三個字
父母們給孩子冠上了雙方的姓氏,為了不讓孩子的名字看起來過於大眾俗套,可以給孩子名字再加一個字,這樣孩子的姓名,就減少了重名率,也可以琢磨第三個字給孩子名字賦予什麼樣的意義,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3、 改順序
"父姓+母姓"不一定就一定要第一個字是父姓,第二個字是母姓。夫妻雙方願意的話,可以把父姓和母姓的順序調轉一下,或者把父母的姓氏放在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的位置。這樣名字的變化就更多,選擇的餘地也會更大。
給孩子起名字是一門藝術。我以前上網瀏覽故事,看到一條別人的評論,內容是這樣的:
"我以前聽到過一個人的名字叫呂白焰,當時只是覺得很別致,後來聽別人講才知道,他爸爸姓呂,他媽媽姓清,他爸爸又是個理科老師,所以用"氫氣和氯氣接觸的化學反應會產生蒼白色的火焰"的原理給自己孩子取名字。"
的確是個很美妙的故事。大家如果也想用這樣的辦法來給孩子取名的話,你們覺得還可以怎樣給孩子取名字呢?你們心裡有什麼好的名字可以給大家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