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女兒們的戀愛》中,金沙爸爸介紹自己姓吳,而金沙隨母姓。
張紹剛聽到後說這個自我介紹非常尷尬,金沙爸爸表示「不尷尬」後,沒想到張紹剛又笑著重複了一遍「我是金沙的爸爸,我姓吳」引發眾人熱烈討論。
可能張紹剛沒有想到的是,隨口一說的「尷尬」,引發了很多網友的攻擊。
對比之下,金莎的爸爸真的非常拉好感。他說,因為嘉定有一個金沙塔,所以給金莎取名就用了同音的這兩個字。至於隨母姓,他們家很開明的。
金莎的爸爸今年已經70歲了,張紹剛不過48歲。但兩人對比之下,張紹剛身上被傳統觀念束縛的那種陳舊感反而會強烈。
01
其實關于姓氏的爭執一直都存在。
最引爆輿論的當屬去年網絡噴子對papi醬的攻擊。
去年5月10日,papi醬在微博上更新了自己的近況,感慨當媽不易,並祝天下所有媽媽節日快樂。
由於papi醬產子後略顯疲憊,有網友便開始吐槽:「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隨之,全網便掀起冠姓權討論的高潮。
一時間,網絡噴子們瞬間找到了自我狂歡高潮的切入點,一股腦子狂批papi醬的枉為新時代獨立優秀女性。還有人陰陽怪氣地「賞賜」了她孩子新名字:
胡姜逸磊、胡夫人、胡姜氏 ……
究其根本,很多人熱衷討論的「冠姓權」,本身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兩重性。一方面,「隨父姓」依然是現在社會不可改變的傳統。
甚至在一些極為傳統的家庭裡,在這件事情上壓根沒有可商量的地步。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開明的家庭,孩子隨誰姓,已經不再是原則問題了。
就像蔣夢婕在某節目也透露過自己並未隨父親姓。蔣夢婕的爸爸在這件事情的上的解釋是:「姓什麼不重要,畢竟名字是女兒的,女兒是我的。」
一句高情商且溫暖的回答讓這個沒有必要討論的問題戛然而止。總之,說來說去這事兒還是一家人自己商量,姓什麼也都沒錯。
02
為什麼對這些問題的爭執越來越多?
1、年輕父母對傳統思想的改變
隨著時代發展,大家思想變得越來越開明,對「姓氏」沒有了執念,不管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其實姓氏沒有太大的關係。隨女性的現象越來越多。
2、女性意識覺醒
女性意識的慢慢覺醒,作為新時代女性,強調男女平等,女人也擁有和男人一樣的權利,媽媽懷孕生子也很不容易,為什麼不能隨母姓?
03
其實孩子姓隨父親還是母親,這本就不是個問題。
從歷史上看,人類文明是從母系社會走來,當時孩子都要隨母姓,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這是社會生產發展的結果。
而從世界範圍看,在許多西方國家,女性嫁給丈夫,姓都隨了丈夫,西方的開放程度遠高於我國,你能說他們性別不平等嗎?
愚昧的人依舊愚昧,清醒的人自然清醒。
早在幾年前,陝西就有一男子因不滿孩子準備隨妻姓,將嶽父嶽母砍死。
為什麼有些男的在冠姓權上反應如此激烈?
答案很簡單,於男性而言,孩子跟老婆姓,會被人誤以為不是親生的,或者是不是組成了重組家庭。
被他人得知是孩子跟媽媽姓了之後,又會被認為是軟飯男,沒用。從而導致對家庭對孩子產生強烈的不滿。
隨母姓,說到底沒有問題,因為證明著社會的進步,不該被歧視。父母雙方的權利,孩子本身的權利,應該是等同的,沒有誰就應該高高在上。
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最該被關注的不是冠姓權,是尊重。美劇《老友記》裡有一集關於菲比改姓的橋段,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有句話說:
「隨便你吧,這是你的名字,是要跟你一輩子的。」
名字只是一個身外的稱呼而已,拿掉名字你又是誰?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主要區別,關鍵還是這個人身上的其他特徵。
講真,不管是"認為孩子應該隨父姓"的觀念,還是"認為孩子應該隨母姓"的觀念,這兩種觀念都是不客觀、不正確的。
其次現在已經不是什麼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的年代了,也不用執著於隨父姓,家庭的選擇不同,各自協商就好了。
還有些人關於將「孩子隨母姓」當成女性意識崛起的證明,卻也大可不必。只是在喋喋不休的爭論中,不要再惡意中傷女性了。
在社會刻板印象下,有能力的女性被不斷打壓,被冠以「柔弱」頭銜。殊不知,今日不同以往,早已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天下了。
希望有一天,束縛在女性身上的枷鎖少一點,再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