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通訊員 陳佳磊
天使在人間,說的大概就是她們。
一位是武義縣中醫院內科主管護師何巧莉,一位是該醫院急診科主管護師湯含曙。11月1日中午,武義小吃節現場,一名男子突然倒地,兩位姑娘跑上前去,輪流胸外按壓急救,直到救護車趕到現場。
她們救人的一幕,被人拍了下來,很快,有人認出,她們就是在疫情肆虐時,前往武漢支援的抗疫英雄。
救死扶傷,她們總是衝在最前面。
男子突然倒地,衝出兩個姑娘輪流胸外按壓
驚險的一幕,發生在11月1日上午10:30左右。
武義小吃節現場,人潮湧動。50多歲的張師傅原本在現場賣板慄,坐在凳子上的他突然一頭栽倒在地,不省人事。
旁邊有人發現後,立刻高喊:「有人暈倒了,快救命啊。」不少人圍觀了過來。
當時,何巧莉和湯含曙所在的武義縣中醫院,也在現場設置了展位,宣傳介紹中醫藥文化。聽到呼喊聲後,兩個姑娘趕緊跑了過去。
當時,她們對昏迷的張師傅做了簡單檢查,發現他的臉色蒼白、瞳孔散大、對呼喚無反應,且心臟已經停跳,摸了他的頸動脈也已消失。
情況緊急,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何巧莉和湯含曙迅速跪地,解開張師傅外衣紐扣,輪流為他開展胸外按壓急救,同時讓周圍的人撥打120急救電話。
何巧莉和湯含曙的同事也趕過來幫忙,維持現場秩序。
按壓了一會,張師傅明顯有了一點血色,瞳孔縮小,為他後續的搶救爭取了時間。好在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離活動現場不遠,救護車在持續按壓5分鐘後趕到。
考慮到去醫院的途中,需要一邊胸外按壓,一邊持續給氣,最少要兩個人操作,湯含曙坐上了救護車,直到把張師傅送到人民醫院。有專業急救團隊接手,張師傅家屬也趕了過來,她才離開現場。
之後,好消息也從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傳來,急診科醫生介紹,張師傅發病暈倒是由於心臟發生室顫,送到急診後還反覆出現心臟驟停,醫護人員緊急搶救了近一個小時,病情才穩定下來,目前暫時轉入心內科住院治療。
急診科醫生表示,這種病發病急,發作時兇險萬分,如果得不到及時搶救非常危險。兩位姑娘及時而專業的院前急救,為後續的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作為科室中堅力量,她們攜手援鄂49天
這次救人的視頻,很快在當地人的朋友圈傳播。其實在武義,何巧莉和湯含曙早已是英雄。
今年2月9日,浙江省派出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中,有三人來自武義縣中醫院,其中兩名護士,就是何巧莉和湯含曙。
一個縣級醫院的護士,會被派往最嚴峻的一線,不管和何巧莉還是湯含曙,接到任務的那一刻,都有些意外。
「1月26日,金華提出要後備力量支援,我是第一時間就報名了,也選上了,但想著最多也就是省內支援。」2009年從學校畢業後,何巧莉就成為了一名護士,從業十多年來,她已經成為內科護理的業務骨幹力量。
何巧莉援鄂歸來。
抗擊疫情,不僅要業務過硬,拼的還有體力。作為科室的主力隊員,何巧莉在2月9日上午7點多接到通知,她是第三批醫療隊成員,要趕赴武漢。
「還在吃早飯呢,一聽說要去武漢,有一瞬間確實遲疑了一下,想不到。」但何巧莉其實早就在緊急備戰狀態,尿不溼都準備了一箱,「轉念一想,其實就是換了個戰場,但救人的任務是一樣的。」
湯含曙是急診科的主管護師,今年34歲的她,也是科室的中堅力量,有著豐富的臨床急救經驗。
「過年那段時間,武義出現了一個疑似病例,當時我們醫院也抽調了一名急診護士過去。」那時,湯含曙還有些遺憾,被抽調的不是自己,「她是一個未婚的姑娘,我很同情她,覺得她的人生剛開始,都沒有經歷結婚生子,萬一出事該多遺憾?」
湯含曙和分管領導主動請纓:「真的有需要,可以派我去。」那時,她家中的女兒也才20個月。
湯含曙離開武漢前,穿著醫療隊拍照留念
她們都是醫者仁心,前往武漢支援,最擔心的應該是她們的家人。
何巧莉的公公一聽說消息,立馬掉下了眼淚,之前一直調侃問她什麼時候去武漢的丈夫,真到了這一刻,依依不捨送她去醫院;湯含曙的媽媽從聽到消息開始,整整10分鐘沒有說話,在武漢期間,一直不敢和女兒通電話,怕一說話,眼淚掉下來,影響女兒的工作和情緒。
湯含曙離開武漢前的留影
曾以為要過平淡一生,回顧那段時光都說「人間值得」
49天,現在看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字,而對於在抗疫一線的何巧莉和湯含曙來說,每一天都值得銘記。
何巧莉雖然在內科幹了十多年,但在縣級醫院,接觸最多的是一些老年病人。2003年非典時,何巧莉還在讀初三,感受不到緊張,她沒曾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成為重大事件的親歷者、參與者。
何巧莉生活照
在前往武漢的途中,何巧莉想了很多,有過擔心,也有過焦慮,但職業素養告訴她,不能多想。「幹就是了,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在武漢,何巧莉經歷過物資緊缺,拿著垃圾袋當鞋套,但後援物資很快到位,讓她感受到了全民抗疫的信心;她和同事換過好多個方艙醫院,有時候病人要出院了,她又換到了下一家。「雖然沒有時間親眼見證他們出院時的欣喜,但他們都會告訴我們這些好消息,那時候就覺得付出很值得。」
湯含曙生活照
曾以為自己一輩子在醫院裡做一個普通護士,平平淡淡過一生的何巧莉和湯含曙,都覺得這49天,加速了她們人生的成長。「經歷過生死之後,就會看淡很多,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
救人是醫者的職責,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