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抗疫劇、扶貧劇,請編劇「走下去」|直擊上海電視節

2020-08-27 壹娛觀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2020年,主流電視劇作品仍是電視螢屏的主力軍。

《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花繁葉茂》《最美的鄉村》《楓葉紅了》等多部扶貧劇在央視、衛視播出,其中不少都獲得了高口碑、高收視。同時,仍有不少同類型劇集儲備即將與觀眾見面。

而疫情之下,記錄、反映「抗疫」故事的作品也成為創作的另一個主要方向。

遵循著&34;的創作宗旨,抗疫劇如何創作?扶貧劇創作如何落地?如何保證故事和觀感的真實性?

在上海電視節的最後一個白玉蘭電視論壇「守正為本,創新為王——電視劇創作的精品化之道」中,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主創,扶貧劇《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花繁葉茂》《溫暖的味道》的操盤手,分享了對於上述問題的看法。

真實、紀實,風格不同又統一

「3月份起步,現在拍攝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後期已經完成過半,總體上我們能夠滿足在9月、10月全國播出的時間。」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重大辦主任陳雨人介紹了《在一起》目前的創作進度。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

面對疫情,關於電視劇能夠做什麼、如何表達的思考被催生。於是,當年寫劇本、當年拍攝、當年播出的思路被提出。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就是落地的其中之一。

陳雨人表示:時代報告劇實際上定了這部劇的特色:真實,以紀實類的風格表達時代最新發生的事跡。

真實、紀實類反映在創作端,首先是劇本、故事的來源。編劇任寶茹介紹到:「10個單元短劇,都是來自於新聞事件,或原形人物,再經過藝術加工,涉及各行各業,覆蓋面非常廣,不光是醫務、外賣小哥等等,幾乎是全景式的。」

編劇高璇也表示:「我們面對的是真實的不需要編造的事跡,這次創作更加符合藝術創作規律,每一個創作組都有人物和豐富的事件基礎。整個創作過程很順利,但是這個過程非常強烈。因為我們選取的是最打動人的事件,同時意味著一定是最打動觀眾的。」

編劇高璇

在拍攝過程中,為了達到真實性和專業性,也儘可能地還原當時的場景,並請專業人士來進行輔導。據導演汪俊介紹:「我們專門從醫院找了一個顧問,他就曾經在武漢的方艙醫院。從頭至尾,我們拍攝整個周期他都在現場。」

即使是紀實性,但由於不同導演操刀單元劇的呈現方式,也會存在風格不同的情況。導演滕華濤表示:「整體故事線路決定了我們一定要紀實性的感覺,包括演員表演、攝影風格、整體創作。每個故事不一樣,導演風格不一樣,所以我覺得這樣看上去,10個故事會有不同的感受。」

但《在一起》還是試圖找到儘可能統一的方式:比如剪輯是統一進行,音樂也是統一的音樂總監。這樣就可以儘可能地統一。「雖然每個劇都有特點,但是整個20集劇不會覺得突兀。」陳雨人表示。

編劇要下得去,扶貧劇也可以很「年輕」

隨著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不斷深入,&34;主題電視劇的製作也逐漸繁榮。

《溫暖的味道》是以美食背景講述第一書記下鄉扶貧的故事;《一個都不能少》把視角放在兩村合併上;《綠水青山帶笑顏》選擇在「網紅打卡公路」拍攝,一方面扶貧,一方面講祖國大好河山;《花繁葉茂》則關注年輕觀眾,希望走出去的孩子通過劇集看到家鄉變化,藉由鄉愁把他們吸引回來。

四部作品的幕後人員分享了扶貧劇從立意到劇本創作等的經驗。

萬達影視總經理尹香今表示:「大家一看扶貧劇可能帶入感弱一些。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部劇,在選擇劇本時,我們希望能夠從年輕人的視角講脫貧攻堅的故事,這樣我們既能夠保證傳統電視劇觀眾,同時也讓年輕人介入我們的項目。所以我們確定的主題就是都市青年返鄉概念,從年輕人的視角,寫他們眼中經過脫貧攻堅以後,家鄉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希望片子不再展現農村的貧窮和落後,而是把祖國大好河山展現給大家。」

據尹香今介紹,為了劇本創作,《綠水青山帶笑顏》的編劇先後走訪了福建、貴州、浙江、山東、甘肅等多個省份,專門針對年輕人返鄉人群,做了大量的真實採訪。

這是扶貧劇真實、專業的來源之一。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總監靖雷表示:「編劇要下得去,作品才上得來,多採訪,多走動。」

保奇影視董事長、導演白永成也表示,編劇要專業,同時在採風的過程中,當地農民給到的反饋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奇影視董事長、導演白永成

目前播出的扶貧劇大多帶有喜劇元素,但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劇的創作傾向是向喜劇靠攏。

針對扶貧劇的風格,靖雷表示:「大家有個一致認識,現在相對來講大眾的生活壓力大一些,既然是寓教於樂,我們還是要開心一點。」

白永成則強調了真實的重要性:不管是喜劇風格也好,首先給觀眾展示出來的就是真實。

而演員、製片人、導演,《花繁葉茂》出品人、製片人劉小鋒則表示:「我們是非常詼諧的,更多的是觀念衝突和不同人對某具體事物的反應,隨著情節表達。」

抗疫劇與扶貧劇依然會是接下來劇集市場的主要創作方向,而真實無疑是其中最能打動觀眾的點。只有編劇「走下去」,作品才能更加「接地氣」,更真實。

相關焦點

  • 螢屏上的抗「疫」群英譜——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
    如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正是一部應時代之命而生、應人民之需而作的反映2020年中華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奮起抗疫的螢屏形象史,堪稱是感天動地的全民抗「疫」的英雄譜。
  • 抗疫劇《在一起》亮相上海電視節:創新電視劇制播進度
    抗疫劇《在一起》片花首發儀式。抗疫劇《在一起》片花首發儀式。中新網上海8月7日電 (記者 徐銀 康玉湛)因集結了國內電視劇行業「夢之隊」而備受關注的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6日在上海舉行片花首發儀式。
  • 直擊上視節|「真」「短」!後疫情時代電視劇創作如何「守正創新」
    8月6日,以「守正為本 創新為王——電視劇創作的精品化之道」為主題的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在上海舉行 。在創作過程中,編劇、製片方、導演、演員等主創,都被那些動人的故事所感動。劉小鋒因此誕生了創作這部劇的想法,希望讓貴州走出去的孩子們能夠看到家鄉的變化,同時也希望這份鄉愁能夠把年輕人引回來,能夠為自己祖祖輩輩生長的家鄉而奮鬥。這部劇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等平臺上頗受肯定。
  • 扶貧劇掀起新一輪創作潮,大男主遠超大女主
    文 │ 飛魚集合了沈嚴、劉江、汪俊、張黎等第一梯隊導演和強大演員陣容的抗疫劇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從歷史進程來看,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歷史節點,「農村扶貧」題材理所當然成為主旋律劇的創作重點。同時,突發的疫情對人們生活造成了劇烈震動,記錄抗疫故事也被緊急納入了主旋律劇的創作任務中。在這種時代氛圍下,扶貧、抗疫成為今年電視劇市場的兩大創作主題。
  • 匯集14位知名導演、19位優秀編劇,抗疫劇《在一起》十月開播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韻斐,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軍,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臺長、總裁宋炯明,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磊卿等領導出席了片花首發儀式
  • 抗疫劇《在一起》和《最美逆行者》的拼盤式結構分析
    《最美逆行者》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製作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將於9月17日登陸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段播出,單從播出時間來看,這也是國內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
  • 人民娛評:網劇摘香「白玉蘭」,從上海電視節看國劇創作新趨勢
    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頒獎盛典上,網絡首播電視劇收穫頗豐:《破冰行動》獲得最佳中國電視劇獎、最佳編劇(原創)獎,《慶餘年》獲得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改編)獎,《長安十二時辰作為以網絡平臺首播的電視劇集,該片題材難度較高,突破性較大,其直面現實的創作態度值得期待和鼓勵。作為中國電視劇行業引領風向、激勵創作的專業平臺,白玉蘭獎首次將「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列入評獎範疇,成為了本屆「白玉蘭」的一大亮點。
  • 壓軸「美好時代劇獻」,《瞄準》開啟年代動作劇的「融合」試驗
    算上編劇黃暉長達5年無數次推翻重來的創作,開機前的半年準備,和無間斷拍攝的196天,這段濃縮八天七夜的故事項目運作了近八年。這一次,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旗下浙江影視集團原創出品,黃軒、陳赫、楊採鈺、李溪芮領銜主演的高密度狙擊動作國劇《瞄準》被選為浙江衛視「美好時代劇獻」聯播單元的壓軸作。家國情懷和人生信仰的青年救贖在當下有著天然的代入和迴響,主旋律作品依舊切題,又多了幾分「預期之外」的突破和期待。
  • 壓軸「美好時代劇獻」, 《瞄準》開啟年代動作劇的「融合」試驗
    沒有背景介紹的拖沓,年代動作劇「預期之內」的快節奏和緊迫感,時間線在連續長鏡頭下以小時為單位推進,緊湊的節奏與前期策劃的長時間準備,形成了鮮明對比。算上編劇黃暉長達5年無數次推翻重來的創作,開機前的半年準備,和無間斷拍攝的196天,這段濃縮八天七夜的故事項目運作了近八年。
  • 疫情速寫拉開帷幕,抗疫劇要怎麼做?
    而首部展現武漢「抗疫」歷程的英文紀錄片《武漢戰疫紀》更是在全球熱播,成為全球網友了解抗疫一線的眼睛。抗疫之下,編劇的功力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此次全球性的大事件,那些未接到命題作文影視行業從業者,也都有著自己的打算。導演路陽就曾公開表示,自己計劃要創作抗疫相關的電影,而《前任3》的導演田羽生也曾公開透露,已初步構思了5個抗疫相關的故事,並有意將誤入武漢的網紅志願者蔣文強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
  • 抗疫劇《在一起》幕後揭秘:中國影視界的集體攻堅戰
    一走廊的屍體,護士臉上的勒痕,物資短缺下的水桶面罩……8月6日,抗疫劇《在一起》發布了9個單元故事的片花。富有衝擊力的鏡頭和高昂的配樂混合在一起,許多人淚目了。大約5個月前,抗疫劇《在一起》項目正式啟動。
  • 小男孩嘶吼媽媽遭攔 母親躺擔架被抬走!抗疫劇揭武漢封城慘況
    由於《逆行者》遭批評扭曲事實,另一部《在一起》找來眾多一線紅星演出,預告出現武漢封城的緊張場面,孫儷拿著口罩,說出質問的臺詞「自己看看,全都不合格。」▲又推出新一部抗疫劇《在一起》。為了呈現疫情爆發的狀態,小朋友聲嘶力竭喊媽媽,然而媽媽躺在擔架上,被眾多身穿防護服的人員抬走,想靠近卻被阻攔;染疫病患突然吐血,身穿防護衣的鄧倫瞬間驚愕;口罩也是預告中的關鍵字,孫儷手拿口罩,冷冷說道:「自己看看,全都不合格」,企圖重現疫情爆發期間的口罩亂象。
  • 專訪編劇沈嶸|創作《三叉戟》,是在「攻擊中前進」的過程
    我是上海人,但我從中學時,就讀王朔、王小波的小說,是適應京口寫作方式的。但在具體拍攝過程中,考慮到照顧更多的觀眾,比如南方觀眾的觀感,還是做了刪減。用普通話說出來,味道可能會損失一點,但是意思還在。 Q:每集開場都會有一段三叉戟年輕時候的回憶,而且這段回憶與當集的主題相呼應,創作的時候為什麼設置「楔子」?
  • 抗疫劇還在路上
    作為首部播出的抗疫劇,《最美逆行者》承載了很多人的期望,但遺憾的是這部劇把矛盾、衝突、煽情放在了首位,並沒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5月份,《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以9.4分的豆瓣評分收官。最早於2月份在B站上線的紀錄片《在武漢》也有口皆碑。此外,《第一線》《武漢戰疫紀》《英雄之城》《武漢24小時》等紀錄片也獲得了不少讚揚。
  • 對戰疫時刻的即時直擊與藝術再現
    【新時代·新創作·新文論】提要●報告文學重在「報告」,這是文學藝術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式表現,也是報告文學的新聞性使然●能否以深邃的思考和新穎的視角引發觀眾共鳴,是檢驗抗疫「時代報告劇」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輕騎兵」式的「報告」有其不言而喻的優勢,但在疫情結束後經過充分深入思考,應有更為深刻的書寫當前,
  • 直擊上視節|行業代表暢談紀錄片的時代命題與傳播之術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馬黎,上海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羅毅,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軍,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臺長、總裁宋炯明,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以及來自全國的紀錄片創作者、投資者,共同參與了此次論壇。與會人員圍繞中國紀錄片產業的傳播新格局、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等主題展開討論。
  • 螢屏上的抗」疫」群英譜——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
    如今,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正是一部應時代之命而生、應人民之需而作的反映2020年中華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奮起抗疫的螢屏形象史,堪稱是感天動地的全民抗「疫」的英雄譜。
  • 集娛樂圈50位演員零片酬 孫儷演抗疫劇《在一起》楊洋素顏醫生
    集娛樂圈50位演員零片酬 孫儷演抗疫劇《在一起》 楊洋素顏醫生抗疫劇《在一起—同行篇》:「抗擊新冠肺炎期間,大家務必要做到,不串門站住不聚集,不是灣子的不準進去,我是醫生要回武漢去集娛樂圈50位演員零片酬 孫儷演抗疫劇《在一起》 楊洋素顏醫生抗疫劇《在一起—同行篇》:「剛剛宣布了武漢封城了,我們急病人更急,讓我們過去行嗎,救人。」
  • 2020北京六一非凡守護抗疫主題兒童節觀看指南(附直播入口)
    2020北京六一非凡守護抗疫主題兒童節觀看指南  為全國小朋友送上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全國首部抗疫主題原創兒童舞臺劇《非凡守護》,將於6月1日晚登陸北京廣播電視臺卡酷少兒衛視。  》》2020北京六一非凡守護抗疫兒童舞臺劇什麼時候播出?  》》2020北京六一非凡守護抗疫兒童舞臺劇在哪裡看?
  • 三八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我的女神,請查收這份特別的告白」
    三八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我的女神,請查收這份特別的告白」時間:2020-03-08 17: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八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我的女神,請查收這份特別的告白」 今天是3月8日,不是女神節,不是女王節,就是勞動婦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