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衣冠現實版與萌版的對比

2021-02-07 紐約漢服社

按:因為時間近,明朝是擁有漢服資料最多,出土的漢服文物最為豐富的朝代。明制漢服往往又是還原度最高的。

近日,一組由可愛萌娃身著明朝皇太子(親王)常服的圖片迅速在網絡爆紅,真是樂翻眾人。有細心的網友把這組圖片和《大明衣冠》中的圖片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是製作精細靠譜。其實各種靠譜服飾還是很多的,本人簡單為大家整理一下(各類漢服與Q版《大明衣冠》的對比圖)。

1.皇太子(親王)常服

《大明會典》記載皇太子常服:「永樂三年定,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郡王及世子俱同);袍:赤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蟠龍一;帶:用玉;靴:皮為之。」親王常服「冠、袍、帶、靴俱與東宮同」,世子和郡王的常服也和皇太子、親王相同。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2.百官朝服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定製,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頒詔、開讀、進表、傳制都用梁冠、赤羅衣,青領緣白紗中單,青緣赤羅裳,赤羅蔽膝,赤白二色絹大帶,革帶,佩綬,白襪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數區別品位高低。公爵冠八梁,侯爵、伯爵七梁。一品官員七梁,二品官員六梁,三品官員五梁,四品官員四梁,五品官員三梁,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官員二梁,八、九品官員一梁,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3.道袍

又稱褶子、海青等,是明代中後期男子最常見的便服款式之一,也可作為襯袍使用。《酌中志》記載:「道袍,如外廷道袍之制,惟加子領耳。」定陵出土有8件明神宗的道袍,墨書標籤題作「大袖襯道袍」。

道袍通常的形制為直領、大襟、右衽,小襟用系帶一對、大襟用系帶兩對作為固定,大袖,收口,衣身左右開裾,前襟(大、小襟)兩側各接出一幅內擺,打褶後縫於後襟裡側。內擺的作用主要是遮蔽開裾的部位,使得穿在裡面的衣、褲不會在行動時露出來,保持了著裝的端整、嚴肅。同時,擺上作褶又形成了一定的擴展空間,不會因為內擺連接前後襟而使活動受限。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4.皇帝常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範圍最廣,如常朝視事、日講、省牲、謁陵、獻俘、大閱等場合均穿常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常服用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即圓領),束帶間用金、玉、琥珀、透犀。永樂三年定:「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今名翼善冠;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帶:用玉;靴:以皮為之」。皇太子、親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與皇帝相同,但袍用紅色。(如同1.皇太子常服)

左圖為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劇照,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左圖為電影《大明劫》中劇照,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5.皇帝曳撒

也寫作一散。劉若愚《酌中志》記載:「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往兩旁起。」曳撒的形制較為獨特,它的前身部分(前襟)為上下分裁,腰部以上為直領、大襟、右衽,腰部以下形似馬面裙,正中為光面,兩側作褶,左右接雙擺。後身部分(後襟)則通裁,不斷開。明代前期皇帝日常多穿曳撒。尹直在《謇齋瑣綴錄》中說:「昔叨侍憲宗皇帝,觀解於後苑,伏覩所御青花紵絲窄簷大帽、大紅織金龍紗曳撒、寶裝鉤絛。又侍孝宗皇帝講讀於青宮,早則翼善冠、袞繡圓領,食後則服曳撒、玉鉤絛。而予家賜衣內,亦有曳撒一件,此時王之制,所宜遵也。」

左圖為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劇照,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6.皇帝直身

也稱直領。《酌中志》記載:「直身,制與道袍相同,惟有擺在外,綴本等補。聖上有大紅直身袍。」直身形似道袍,直領、大襟、右衽,衣襟用系帶固定,大袖,收口,衣身兩側開裾,大、小襟及後襟兩側各接一片擺在外(共四片),有些會在雙擺內再各加兩片襯擺。雙擺的結構是區分道袍和直身的標誌。從明代的一些繪畫來看,綴有補子的直身應具有常服的功能,可用在出行或一些較為正式的政治活動中。

左圖為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劇照,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7.皇帝吉服

吉服是指在時令節日及壽誕、筵宴等各類吉慶場合所穿的服裝。明代皇帝吉服尚未正式進入制度,因此在具體形制上也沒有嚴格的標準。一般來說,皇帝吉服的款式與常服或便服相同(如圓領、直身、曳撒、貼裡、道袍等),顏色多用紅色、黃色等喜慶色彩,紋飾則較常服、便服更為華麗精美,大多使用應景題材或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

南京御史孟一脈給明神宗的上疏中提到:「遇聖節則有壽服,元宵則有燈服,端陽則有五毒吉服,年例則有歲進龍服。」壽服為帝後壽誕日所穿,多飾有「萬壽」等與祝壽有關的紋樣;燈服為元宵節所穿,使用燈籠紋樣的衣料或補子;五毒吉服為端陽節所穿,飾有「五毒」紋樣;龍服即飾有龍紋的各式龍袍。這些服飾均屬於「吉服」。而明代皇帝畫像上所穿的「十二團龍十二章袞服」也應是皇帝吉服的一種,但具體功能與穿著場合尚不清楚。

左圖為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劇照,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8.皇帝戎服

明代皇帝在狩獵、騎馬出行以及重要的戎事活動中穿著戎服。但明代服飾制度中並未專門列出皇帝戎服,因此具體的種類、形制、功能等均缺乏詳細的記載。定陵出土的明神宗盔甲,是目前所知唯一的明代皇帝戎服實物。此外,像《出警圖》、《宣宗出獵圖軸》、《明宣宗射獵圖》等明代繪畫中也記錄了皇帝身著戎服的形象。通過這些形象與實物,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可以對明代皇帝的戎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左圖為電視劇《女醫明妃傳》中劇照,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9.深衣

深衣,被認為是古代聖賢的法服,歷來備受儒家推崇,明代深衣繼承前人所定樣式,與幅巾、大帶一同穿著。在明代深衣主要用於冠禮、祭祀等場合,並不作為日常服飾。有些文人也在燕居時穿著,以示推崇古禮、不同俗流。但也有些人不以為然,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曳撒、貼裡等上下分裁的服飾受了深衣制度的影響。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10.襖裙

襖裙是指上衣在裙子之外的女裝,音 ǎo qún這裡說的「襖裙」是漢族傳統女裝的一種通稱,不是固定術語

早期漢服上衣多稱為「襦」,魏晉以後多用「襖」、「衫」,唐以後「襦」字逐漸被「襖」、「衫」替代。漫長的演變,它們的具體意思和細節都會有差別,目前普遍認同的是「襖」為有襯裡或夾層的上衣,「衫」為單衣。

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襖衫長度有長有短,有交領、豎領、方領、對襟等。此外,明代的女襖衫和男襖衫一樣,也有直袖和箭袖。很多人認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實這種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畫中就很常見。無論是衣在內還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兩截樣式,都是漢族女裝區別北方少數民族女裝的一大特點。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11.明制婚服

士婚,若穿深衣,婦則對應地服真紅褙子、紅羅裙,假鬢花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青綠色,文官補子為鵪鶉,武官補子為海馬。婦則按與婿相同的品級佩戴相應鳳冠霞帔或花釵,真紅大袖衣或圓領女蟒服、大紅褶裙。庶民女子出嫁時可享屬於命婦衣裝鳳冠霞帔的殊榮,如同庶人男子親迎可著九品官服一樣。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12.飛魚服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朝日、夕月、耕耤、視牲所穿官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繡春刀,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賜服。如正德十三年曾賜一品官鬥牛,二品官飛魚服色。據《明史》記載,飛魚服在弘治年間時一般官民都不準穿著。即使公、侯、伯等違例奏請,也要"治以重罪"。後來明朝規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著飛魚服。景泰、正德年以後,在品官制服之外賞賜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鬥牛服等級高於飛魚服。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13.文官常服

戴烏紗帽、身穿盤補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飾,以補子來區分官職。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著,只是顏色有所區別。平民百姓所穿的盤領衣必須避開玄色、紫色、綠色、柳黃、薑黃及明黃等顏色,其他如藍色、赭色等無限制,俗稱「雜色盤領衣」。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朝廷對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別。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14.蟒袍

明代官袍圓團紋,除了龍團紋,還有蟒衣(四個爪的龍)、飛魚(有翅膀和魚尾巴的龍)和鬥牛(頭上有兩隻彎角的龍),以及麒麟的紋路,穿這一些花紋大紅袍的人,都是一、二品到公、侯、伯、駙馬以上的高官。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龍袍是」五爪龍」,只有皇帝,太后,皇后,皇貴妃這4人穿的朝服才能叫"龍袍",而皇帝的龍袍以明黃,杏黃,正黃為主.親貴皇親的朝服只能叫」蟒袍」.最高的品級是」五爪蟒」.但是這裡的蟒和龍在形態上完全沒有任何區別,就僅僅是名稱上的不同而已。在顏色上,只有皇族可用明黃、金黃及杏黃。普通人一般為藍色及石青色。

左圖為現實漢服圖,右圖為Q版《大明衣冠》

相關焦點

  • 徐凡 大明衣冠與朝鮮服飾
    明朝幾乎把明朝初期服飾制度中清除蒙元「胡文化」影響,重新尊崇儒教禮儀的衣冠服飾的改革成果直接贈予了高麗王朝,意圖給高麗王朝一套完整的服飾體系。從《明實錄》《高麗史》和《朝鮮王朝實錄》兩國的史料參照對比,即可清晰地看出兩國在服飾外交方面的努力。 高麗恭愍王十八年五月,高麗王朝開始停止使用元代的至正年號紀年,並派遣洪尚載等人對明太祖的登基表示祝賀。
  • 明朝古裝劇中的錯誤,還原真實的大明衣冠(三)
    可是明朝衣冠制度井然有序,各種官職種類繁多,若真要細細講起來,又豈是幾期推文可以講完呢?完全可以出一本書了。小編儘量幫大家用淺顯的圖片,完成大明衣冠一覽。舉人、監生巾服(接上一期末尾)。,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婚禮衣冠。
  • 國產古裝劇中大明衣冠應當注意的細節
    而其他朝代基本是醜化,但最醜化的莫過於大明衣冠。一句話,鞭子劇雖噁心,且大部分是清末造型,但至少造型還原度比其他朝代好大明衣冠就算能恢復明末樣式,我之所以一直呼籲恢復大明衣冠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是因為現在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即不斷美化的滿清衣冠髮型和不斷醜化的其他朝代衣冠髮型,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滿清衣冠和髮型也不錯啊,還挺好看的,陰陽頭挺帥氣啊!大明衣冠也不怎麼樣嘛,看起來沒什麼質感,特別是髮型,披頭散髮一點精神都沒有,哪有前額剃光乾淨利落加後面束起的鞭子飄逸灑脫啊!進而對當初剃髮易服的慘烈無法理解。
  • 明朝古裝劇中的錯誤,還原真實的大明衣冠(一)
    想開個普及貼和各位探討一下明朝皇帝、官員、普通百姓的真正服飾打扮;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的電視劇在這方面的不嚴謹,使得我們難以找到大明衣冠實際穿戴的真實效果,在這裡只能借鑑一下擷芳主人大大所繪的大明衣冠q版圖和韓劇中李氏朝鮮時期的衣冠服飾作為借鑑。首先來看看評價價較高的《大明1566》裡的海瑞官服中的常服吧,在這裡不討論其劇情如何,只看服飾。
  • 動畫版倉鼠與現實版倉鼠對比,挑戰吃小米辣,安靜時特別乖!
    小倉鼠是很多男生女生喜愛的一種寵物,它不僅小巧可愛,還特別呆萌。今天小編要安利的一隻小倉鼠是《倉鼠小笛笛的吃播日常》的角色,主要講述小倉鼠笛笛在手機上吃播的一些搞笑故事。至於現實版裡的小倉鼠,想必家裡有養倉鼠的小夥伴都知道,如果把它放出來,那就是一隻不消停的主,喜歡到處轉悠,還跑得老快,和動畫裡的小笛笛一樣,喜歡嘗試各種挑戰。《倉鼠小笛笛的吃播日常》裡的笛笛除了喜歡挑戰一些有難度的吃法外,表情包也是蠻豐富的。至於動畫版裡的倉鼠笛笛和現實版裡的倉鼠有什麼外在區別,這當然是比較顯而易見滴。
  • Q版大明衣冠圖志之帝后冠服
    《Q版大明衣冠圖志》是按《大明會典》及《明史》並參照明代寫實主義的肖像畫繪製一套Q版的《大明衣冠圖志》,希望能夠為大家了解明代服飾出一份力。並且努力證明一下原汁原味的中華服飾並非不能通過現代方式展示,期待中國的影視服裝製作和古裝動畫漫畫造型能在本國文化的表達上超越鄰國。
  • 神奇寶貝:動畫版和電影版造型對比,皮卡丘太萌了,超夢神還原
    《神奇寶貝》可以說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一部動畫了,如今它已經歷經了八個世代,依然十歲的小智依然頑強的跟皮卡丘奮鬥在成為寶可夢大師的路上,二十幾個年頭過去之後,我們在去年也迎來了神奇寶貝的大電影,由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出品《大偵探皮卡丘》,在此之前我們還在想像當神奇寶貝走近真實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這次盛夏就和大家一起來對比神奇寶貝動畫版和電影版造型對比
  • 神奇寶貝動畫版和電影版造型對比,皮卡丘太萌了,超夢神還原
    《神奇寶貝》可以說是我們從小看到大的一部動畫了,如今它已經歷經了八個世代,依然十歲的小智依然頑強地跟皮卡丘奮鬥在成為寶可夢大師的路上,二十幾個年頭過去之後,我們在去年也迎來了神奇寶貝的大電影,由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出品《大偵探皮卡丘》,在此之前我們還在想像當神奇寶貝走近真實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這次盛夏就和大家一起來對比神奇寶貝動畫版和電影版造型對比
  • 現實版的Zootopia,在這裡……
    大家都在說動物烏託邦南非簡直就是現實版的Zootopia!!現實中,非洲象也是非洲草原體型最龐大的動物總是一副泰然自若、呆萌呆萌的樣子是不是被這個萌物們撓的心痒痒的?不如翻翻日曆,湊湊假期親自去南非看看這些可愛的萌物吧
  • 鹽城驚現現實版「憤怒的小鳥」,太萌了!
    今夏最消暑的爆笑動作動畫電影《憤怒的小鳥2》最新「冰島求生」版上映啦!
  • 火影忍者「低配版」VS「高配版」COSPLAY,這迷你我愛羅有點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火影忍者的「低配版」與「高配版」COSPLAY,對比下他們的差異到底在哪吧。(文章由動漫小嗶嗶原創,洗稿必究)低配版的鳴人COS是由一位大叔所扮演的,看上去特別滑稽,不僅沒有漏畫了鳴人的鬍子,還戴上一副老花眼鏡,樣子十分搞笑,對比之下高配版鳴人則顯得非常還原,而且特別帥氣。
  • 《青撞更2》熱播 杜淳演繹現實版「北京青年」
    杜淳、趙正陽、於嘉萌上演現實版「北京青年」,堪稱現實版的「北京青年」。  杜淳領銜三個男人一臺戲  由金牌製作人劉毛毛任製片,著名編劇馬廣源傾力創作,實力導演龐好執導,杜淳、馬伊琍、趙正陽、於嘉萌、劉莉莉等眾多明星聯袂主演電視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延續了前一部的人物架構,圍繞著鄧家齊(杜淳飾)、苗知喻(趙正陽飾)和蔣鵬飛(於嘉萌飾)這三個好兄弟展開。
  • 鬥羅大陸:動畫版對比手遊版,柔骨兔小舞太可愛,必須打馬賽克!
    那麼今天就讓小嗶帶大家來看看《鬥羅大陸》動畫版對比手遊版的人物到底有何區別,這「柔骨兔」小舞真是過分可愛,必須打馬賽克。1、朱竹清素有《鬥羅大陸》「皮衣女神」之稱的朱竹清,出身於星羅帝國的貴族朱家,與戴沐白定下「娃娃親」後,更是擁有了太子妃的身份,個性嚮往自由,重視友情的她,可是「史萊克七怪」中最年輕的美女。
  • 同樣是海綿寶寶,美國版最可愛,中國版最呆萌,日本版…
    說起動漫,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看的動漫影視,而美國國家也有自己的代表性動漫影視,比如日本的《海賊王》、中國的《鬥羅大陸》、美國的《海綿寶寶》,而提到海綿寶寶,也相信00後和90後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童年回憶,而其中的人物海綿寶寶可以說讓人喜歡,而在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不少的玩偶海綿寶寶
  • 被遺忘的華夏衣冠——漢服之殤
    華而美,夏而大,這故事說起來就很長了,而我今天只說華夏衣冠,只說維天有漢,維漢有衣。衣冠的根在這裡——《周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自此,衣冠於華夏,從來就不是一件小事。華夏乃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秦漢以降,「衣冠」即用來指稱華夏之服。
  • 《平凡的榮耀》中、韓兩版結局對比,一版儘是浪漫,一版道盡無奈
    只是對比同樣翻拍自漫畫的韓國電視劇《未生》,會發現,面對同一設定,兩版電視劇拍出了不同的效果,一版的大結局「道盡無奈」;另一版則「儘是浪漫」。為什麼一版「儘是浪漫」、一版則「道盡無奈」呢?> 兩種結局各有千秋,但《未生》更為符合職場現實
  • 「古川雄輝版直樹」獲贊:他是現實版高富帥(圖)
    有趣的是,「萬人迷」男主角此次由古川雄輝飾演,一開始還惹來「負分滾粗」的各種毒舌,但6集播完後,現實版高富帥古川君徹底逆襲了,實力凸顯,成為螢屏前萬千少女心中的「男神」。  男主角  古川雄輝「暖男」逆襲:他是現實版高富帥  說來奇怪,古川雄輝飾演入江直樹一角,一開始是備受質疑的。
  • 《葉羅麗精靈夢》漫畫版與動畫版仙子對比,黑香菱漂亮得讓人嘆息
    小力力於是對比了漫畫版與動畫版裡的葉羅麗仙子們,其實發現了許多有趣細節。我們先對比黑香菱這個極為悲情的仙子。黑香菱當年為保護辛靈店長,立下了赫赫戰功。可惜自己卻因此受傷,影響了被人類主人選擇的機會,結果最後被曼多拉女王利用,成為了女王的爪牙。
  • 朝鮮用明朝衣冠制度
    如在服裝上將大明服飾的明朗線條和華美表現出來,包括立領、寬衣大袖、緊袖口、大褶裙裝和金屬領扣等細節。」  因為電視劇剛開播,服飾相對還比較簡單,但通過海報不難看出,劇中劉詩詩的藍色官服、繡花小衫、淡雅素服、貴氣宮廷裝;霍建華叛逆帝王朱祁鎮的暗紅龍紋盔甲;黃軒[微博]溫文爾雅的素服……均高度還原了明朝服飾的特點。黃瀾說:「為了讓劇中服飾更加貼近演員身材,很多服飾都是劇組手工打造的。」
  • 新劇《成化十四年》,大明版《狄仁傑》,閹割版《包青天》
    而我個人對他的評價就是大明版的《狄仁傑》,閹割版的《包青天》……這部《成化十四年》改編自豆瓣評分8.3的同名人氣小說,也是由成龍首次監製的網劇,並邀請享譽國際的「成家班」擔任動作指導,雖然目前劇中的打鬥場景不多,但能看的出來,劇組在動作方面的設計,絕對是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