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愛美的女同胞喜歡做美甲。遍布市區大街小巷的美容店,則把美甲作為常規保留項目。然而,你知道嗎?美甲必用的洗甲水竟然也暗藏「殺機」。
洗甲水打翻 引起女孩中毒昏迷
前不久,某市醫院收治了兩名可能因吸入洗甲水氣體而昏迷的女孩。經調查發現,事發前兩名女孩在路邊小店購買了洗甲水,然後在家中自行清洗美甲。無意中她們打翻了瓶子,將洗甲水灑在了床單上,並且未做處理就直接入睡了。次日早晨,家人發現該房間內充滿濃重刺鼻的味道,兩名女孩無法喚醒。家人立即叫救護車將她們送到醫院搶救。經急救處理和高壓氧艙治療,兩名女孩終於脫險。
當地疾控中心進行了現場調查,並對洗甲水進行採樣檢測後發現,該洗甲水含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醇等成分。根據女孩房間容積、洗甲水成分及含量、洩漏量(約15毫升)及房間無窗戶且關門的現場情況,進一步估算出當晚室內揮發性溶劑的濃度——兩名女孩在夜間數小時內持續吸入高濃度的揮發性有機溶劑,引起中毒昏迷。
很少有人留意洗甲水的成分
我們隨機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平時喜歡做美甲的女同胞中,十有八九不會去留意洗甲水的成分。28歲的楊琳平時穿著打扮很時尚。她說,基本每個月都會到美容店做一次美甲。美甲不同的套餐價格相差很多,便宜的五六十元一次,貴的三四百元一次。雖然她選擇的是380元一次的美甲套餐,但也從來沒有留意過洗甲水的成分。「只是覺得買貴的總比便宜的好,花錢買個心安。」楊琳還說,下次再去做美甲,她真該留意一下洗甲水的成分問題了。
高中剛畢業的徐佳晶暑假做了好幾次美甲。「我在市區恆大百貨、金華商城及街頭小店做過三四次,做純色的花了58元,還有一次做鑲鑽的花了99元。前前後後花了三四百元。做美甲是覺得新鮮、好玩,可以讓指甲更漂亮。真沒想到洗甲水竟然有這麼大的毒性,看來以後還是少用為好。」
我們走訪市區部分美容美甲店發現,有的小店指甲油、洗甲水的瓶子外包裝沒有標籤,有的則是原包裝瓶用完以後,再套裝其他產品。顧客到店裡做美甲時,很少會去留意這些藥水的外包裝。
使用時注意保持通風
業內人士介紹,現在有的不良廠家為了謀利,不顧國家禁令,將成本很低的工業有機溶劑作為洗甲水售賣。雖然清潔效果好,但工業有機溶劑純度低、雜質多,成分複雜,使用不當可能產生急慢性中毒。輕則刺激皮膚黏膜,重則麻醉中樞神經系統,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傷害。因此,標識不清、成分不明的產品一定不能購買或使用。
另外,使用指甲油或洗甲水時,要注意保持開窗通風。即便是正規洗甲水,成分中也含有揮發性化學物質,要避免在狹小封閉的環境中使用。一旦出現翻倒、灑潑、汙染其他物品等情況,應及時採取通風和清潔措施,避免揮發性化學物質積聚而發生中毒事故。汙染衣物的,立即脫去被汙染的衣物;汙染皮膚的,可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衝洗皮膚;汙染眼睛的,需用手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的水或生理鹽水徹底衝洗至少15分鐘。
購買前先查備案情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因為愛美損害健康得不償失。那麼,如何正確選購洗甲水呢?
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副院長陳宗良說,正規廠家生產的洗甲水,外包裝上都有對具體成分的明示。他向我們展示了一款名為莢寇·清香洗甲水的外包裝,成分一欄詳細列明季戊四醇乙二酸酯、癸酸酯、庚酸酯、乙醇、水、香精等。
除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之外,外包裝上還有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號、執行標準(QB/T4364),以及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為合格品、條形碼等信息。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如果是正規生產企業,國家藥監局網站上可以查詢到相關企業的備案信息。在這裡教大家如何判斷自己購買使用的化妝品是不是經過備案的正規產品,查詢步驟如下:
1進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https://www.nmpa.gov.cn)。
2點擊頁面右上方的「化妝品」,進入主頁,國產的話點擊「國產化妝品」。
3左下角位置,找到「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信息」,點擊進入。
4可以輸入品牌、產品或生產廠家名稱。舉例:莢蔻。如果想查詢莢蔻相關產品,輸入「莢蔻」,點擊查詢,如果經過備案的企業就會在下面顯示。
5自己查詢更放心。一定要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確認,不要輕易相信對方提供的備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