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玉之上品,可為瑞物,闢邪納吉,養生防疾,吐納萬物,百毒不侵。
短短一句話,寥寥數字,就將和田玉的靈性和護佑完美地烘託了出來。
幾千年來,傳統玉文化一直將和田美玉視為是大地的舍利,吉祥的代表,平安的守護神,在這一基礎上,也衍生出了各種題材的玉雕藝術品。
和田玉中更是有很多保平安寓意的飾品,他們被大多數人所喜愛。
平安扣從字面上看就是扣住平安,祝願平安的意思,表達了人們樸素美好的願望。
它由銅錢演變而來,古人認為銅錢能夠闢邪保平安,幫助我們抵擋不詳之物。
它形制簡單,普普通通,卻包含了中國人的祝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它突破材料的限制,讓平安扣成了和田玉當中最普及的一種文化飾物。 平安無事牌作為玉牌中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它以簡潔、乾淨、素雅而著稱,因為無事牌的正反面幾乎沒有任何雕刻,形制看起來非常簡單。
中國人有一種非常樸素的哲學思想:「無事無事,無事即好事。」平安無事牌寓意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所以,它也成了中國人表達心願的一種方式,人們用它祈求平安、健康、如意等美好的願景。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時候生活十分艱苦、條件也比較惡劣,一個風寒可能就會輕易奪走古人的生命。
所以古人想在社會上生存下去,不僅僅是和人鬥,和天災鬥,還要和各種疾病去鬥爭,而「平安鎖」就是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心靈寄託。
現如今,雖有人覺得平安鎖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在,但「平安鎖"還是作為一種文化寄託,保存了下來。 平安鐲是當今市場上數量最多,流行最廣的款式。
它梗條內面為平的或緩弧形,外面呈圓弧形凸起,形態上叫做內平外圓,外沿弧形拱起,形若馬鞍,取「鞍」的諧音「安」而稱為平安鐲。
今天,佩玉以求吉祥,是多數人的心理想法,就像俗話所講,「圖個吉利」,這並不是完全相信玉真能帶來什麼好運,而是反映了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其實關於和田玉能闢邪保平安的說法已有數千年,並且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玉石具有「除中熱,解煩懣,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等諸多功效。
藥王孫思邈,也提出了「石藥」理念,甚至連雲母、鐘乳石都可以入藥。
甚至在魏晉時期流行吃玉,以達到長生不老。
其實,不僅僅是古人有此類遭遇,今人同樣也有很多類似的遭遇。
就有不少玉友說過因為自身遭遇險情,但最終人平安無事,身上的玉卻碎了。也因為這些親身經歷,不少玉友開始更加堅信玉能闢邪保平安。
針對上述列舉的幾個記載,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封建迷信,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有些誇大其詞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因佩玉而免遭意外之禍,這可能純粹出於偶然,也可能因為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但不管怎麼樣,和田玉能闢邪保平安,作為一種美好的期許,它足以說明人類對和田玉賦予的文化寓意。
其實,剔除掉其中的迷信成分,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清末大理院少卿,即古玩家餘戟六門的女婿趙汝珍在《古玩指南》裡分析為何玉能闢邪保平安時這樣寫道:「蓋古人視玉極重,佩之宛同載祖播遷。其一舉一動,必特別小心。必視而後動,慮而後行。若是,則必少生是非,少遭意外。即偶遭意外,因心志有可靠之保護,必有意外之幸運。因之遂造謠生非,謂舊玉可以護身。」
這句話用今天的大白話來說就是:古人知道玉很珍貴,一旦佩戴了玉,就會小心翼翼地呵護,穩重行事,不會慌張衝動,這樣一來就可以規避掉很多險情。就算有時候遭遇了意外,但因為相信玉能保平安,有時候真的僥倖化險為夷,也就更加深信玉能闢邪保平安了。
當然,這些都只是心理作用,算不上科學依據。
眾所周知,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玩玉人在這五德的影響下,自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而高標準要求自己的人,自然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幸運。
比如,玩玉人在玉的潛移默化下,必定會有更好的心性和脾氣。玩玉人佩戴在身的玉器可提醒他們穩重行事、遇事不躁、戒急用忍、不憂不亂,排斥不良情緒對己心的幹擾。
在這種良好心性的影響下,人又怎麼會不平安順遂呢?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同樣是基於「玉養人,更養心」的心性決定命運的道理。
所以,愛玉的玉友們,大膽玩玉吧,因為玩玉的同時,你不僅在養生,也在養心!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溫潤二字是最佳的人生寫照,熱與冷之間取其溫,不幹不溼取其潤,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恰如其人,也恰似此玉。
讓一塊玉或墜於胸前,或盤玩於手,散發著柔和的光澤,不僅養身養心,也能在這個特殊疫情期間給我們更多的樂趣與安慰!
特別推薦:新疆優品會商城
申明: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欣賞,侵刪!
玉石文化傳播、收藏,歡迎到店品鑑 @新疆玉
歡迎投稿、推薦稿,留言交流、商務合作!
投稿、薦稿郵箱:283069024@qq.com
微信:18196117583 18196117584
編輯: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