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學者薈,分享傳遞價值
投稿合作郵箱:497436836@qq.com
學者薈作為公眾傳播平臺,關注時事,關注熱點,關注民生,亦傳播系統化的知識理論,學術論文,偶發一些時事人文觀點以示讀者。堅持做負責任的傳播平臺和渠道,服務讀者,傳播價值。當筆者拋開成見、偏見和自戀,綜合國內外的資料,重新比較各大古文明後,順著中華文明的「藤」終於摸到了古埃及文明的「瓜」!
我們是誰?我們來自何方?
這不是哲學的思辨,但,具有哲學精神的中國人已經問了幾千年。
中國人都會自豪地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但很少有人能對「炎黃」由來說得清道得明,上起炎黃二帝,下至西周,史書記載中的種種說法更像是傳說和神話。只要學過中學歷史的人,都會對西周前歷史記載的模糊不清產生疑問,而更加使人迷惑的是,浩如煙海的正統古籍中被祖先們「確定存在」的歷史,為何在考古發掘中卻「實者寥寥」呢?
與此相反的是,國際考古學對在中國版圖以外的其他古文明的新發現卻層出不窮,這其中特別是對古埃及的考古研究,直接顛覆了人們對西方文明史發展的一貫印象。考古發現的事實告訴世人,西方文明並不是獨立起源,在其幼兒期期間,是因為虛心學習了包括古埃及文明在內的偉大古文明的成就才導致其後來的成長,這之間的關係好像唐朝時日本學習中國那樣。而且,世界上其他的所謂「文明獨立起源說」也越來越經不起考古學的檢驗,對其他人類文明的考古論證中也都一致地把其源頭指向西亞和埃及。
不得不說,中國文明的起源在現階段的考古論證上依然是一個未被解開的謎題。在國際考古學取得不斷進展的背景下,許多中國人正在已知的中華文明架構、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未解的考古發現乃至謎一樣的傳說中重新思考中華文明的起源。
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的影響,中國人開始放眼看世界,部分研究古代史的學者們開始把眼光放在國外古老的文明遺蹟上,隨後,各種學說和假說粉墨登場。特別是到了如今的信息網絡時代,為國人追求歷史真相的願望找到了一個新的強有力的突破口。衝破各種束縛和羈絆,文化學者和網民們站在同一個平臺上,讓我們有機會目睹一個百家爭鳴的思想沃土誕生。不能不說,我們正處於一個可以全民考古和自由考古的新時代,各種觀點和資料的重新散布和自由整合,對我們再現華夏先祖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重新思考歷史的變遷和永恆真諦,乃至為未來華夏文明每一步新的走向可以提供一面鑑鏡。
在此局面下,筆者認為其最可貴之處在於通過比較其他古代文明,拓寬中國人思維廣角,擦去歷史迷煙,探討中華文明的真正起源和持續發展的終極原動力以及中華文明獨特性。如今,令人激動不已又不得不面對的發現是:當筆者拋開成見、偏見和自戀,綜合國內外的資料,重新比較各大古文明後,順著中華文明的「藤」終於摸到了古埃及文明的「瓜」!
記得筆者最初的震撼,是來自於目睹了有幸保存下來的古埃及法老雕塑。那種熟悉的感覺,簡直就像是在異國遇到了家鄉的故人。
於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疑問應運而生,為何遠在埃及的古埃及人的相貌和中國人如此相似?
後來,筆者不自覺地把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文明進行比較,緊接著就發現了一個接一個的震撼。古埃及人不僅僅是和中國人長得像而已,兩者之間更在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信仰神話、醫術、文字文化上高度一致。特別是,把那些神話似的華夏上古歷史拿去和古埃及歷史比對,竟能完全對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絕不是巧合可以解釋的。
由此,筆者不得不做出「中國文明是源自古埃及,傳說中只聞其名不見其身的夏朝就是古埃及」的判斷!
本書的產生不是在對以往西來說的「翻炒隔夜飯」,也不是排外論(正統論)者、疑古論者眼中的「牽強附會」,「滿紙荒唐言」。需要說明的是,「拋磚引玉」,「擴寬思維」,「自由探討」是作者的本願,「實事求是」,「客觀論證」是作者的態度,「在疑問中追求新知,在新知中繼續發問」是作者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預料的是,本書必然會遭遇各種褒貶。筆者相信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希望各位讀者在大膽思維、謹慎求證的態度下對本書的內容進行思考和鑑別,而不是僅憑一己喜惡就武斷地下各種結論。
中國人能在古代發展出發達的文明、現代中國人口佔據人類五分之一、華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歷經數千年不中斷的文明,等等,這些絕不是某種巧合或偶然,世界上人類各種文明和華夏文明的相似也絕非偶然,研究華夏民族的起源不僅和你我有關,更和全世界每一個嚮往文明的人有關。
大量的事實表明,華夏民族絕非人們以往想像的那樣只在中國存在,其祖先實際上是人類文明史中最早發展出文明的一支,且一直以來對其他文明的產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由此,一個全新的世界歷史體系,即以華夏民族為中心的歷史體系,隨著本書對華夏民族起源和其足跡的追尋而浮出冰山一角。筆者力圖證明人類文明史即華夏文明在世界傳播的歷史,人類文明之間的相似性都是華夏祖先教化的結晶,只是其他民族對傳來的華夏文明的改造有所不同而已。
懷著對偉大祖先的敬意,筆者歷經各種曲折編撰成此書。在這個過程中遺憾的是,本書中關於古埃及的歷史考證信息全部來自西方考古機構,筆者不得不表示莫大的悲哀……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我國國家實力的增強,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鋪展,欣喜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對年1月份訪問埃及並和埃及政府籤訂了關於文化方面的交流協議,我國將正式開啟對埃及古文明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能看到來自我國考古工作者的成果。
在這裡要向陳薇小姐致以敬意,感謝她在百忙之中對本書的編輯所起到的協助,她熱心地幫忙尋找各種資料,沒有她的幫助本書將失去很多閃亮點;也要感謝「炎黃文明」QQ群、網絡論壇上的眾網友,大家的捧場使筆者大受鼓舞和啟發;感謝來自我的家人、同學、朋友的支持。大家的關心和關注是筆者成長的最大支柱。
◀ 羅靈傑歷史文化學者,現居北京,漢族,從事外貿進出口行業多年,和非洲及中東多個國家廣泛接觸,足跡遍布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奈及利亞等國,對非洲和中東各國的歷史、宗教、文化等有一定研究。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在對古埃及歷史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為讀者獻上自己獨立的見解和看法。
羅靈傑印章籤名版
《跨越三千年的因緣:揭示華夏文明起源的驚天秘密》
學者薈微店獨家發售
不用自己花錢,也能打賞小編,你懂的!╮( ̄▽ ̄)╭
(點擊下圖廣告,給予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