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新聞1+1]從垃圾變美景!「落葉不掃」留住了怎樣的城市之美?

2020-11-18 人大新聞網

「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古人詩句裡描繪出的是秋意蕭瑟的味道。而落葉無人掃也正逐漸成為很多城市有意識的主動選擇。

11月10日,上海市公布了2020年城市落葉景觀道路一覽表,13個區、41條道路將陸續開啟「落葉不掃」模式,上海市民又能選擇在不同的道路上欣賞到落葉美景了。

除了上海,在北京、在西安、在長春、在青島,也都有「落葉不掃」的做法,讓秋景長留。

「落葉不掃」究竟是怎麼不掃?背後又是我們在審美和城市管理上怎樣的變化?

6年前,為何要決定開展「落葉不掃」?

2014年,上海試點推出6條道路進行「落葉不掃」。是什麼原因讓上海作出這個決定?

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陳波表示,最初選擇了6條道路來進行「落葉不掃」的試點,感覺「落葉不掃」景觀道應該是上海打造生態之城、人文之城的一項民生舉措。

第一,實施「落葉不掃」,不去破壞落葉形成的自然風景,道路鋪滿各色的「地毯」,使其成為街拍的絢爛背景,或者成為散步的有趣玩伴,能讓市民和遊客感受到秋天不再清冷,彰顯了城市的活力與溫度。

第二,市民和遊客能夠體驗到更高品質的落葉景致,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都是人文之城建設的一個最好的注釋。

第三,實施「落葉不掃」也是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做到人人都能有序參與城市治理,人人都能夠享有有品質的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其實這也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和人民城市的理念。

「落葉不掃」比「落葉必掃」難得多

「落葉不掃」,其實不等於「不管了」。在陳波看來,「落葉不掃」比「落葉必掃」難得多。

陳波:一開始選擇6條道路試點時,有一部分市民有質疑的聲音,覺得「落葉不掃」可能會影響道路通行,或是裡面有一些散落的垃圾可能會更加影響道路的整潔度。

後面,通過不斷地提升精細化的保潔水平,改進作業模式,優化作業工藝,現在在「落葉不掃」路段上,基本實施「一路一策」和「一路一檔」,即根據道路等級的不同和商業業態的不同,包括樹種的不同,會採用不同的作業模式去進行保潔。

陳波:應該說通過我們近幾年來道路精細化保潔工作的不斷推進,我們感覺到這些這項工作其實是越做越實的。對一線的環衛作業人員來說,它這一塊應該是感覺到越來越熟練,他們也越來越適應我們這種精細化保潔的一個要求。

什麼樣的景觀道路才能「入選」?

從2014年推出六條試點路線,到2020年推出41條落葉景觀道路,究竟什麼樣的景觀道路才能「入選」?

陳波表示,在選擇「落葉不掃」的道路時有三方面考量,即視樹種樹齡、商業業態、道路的實際情況而定。

第一,根據區域特點、落葉景觀的效果,包括商業業態的情況綜合考慮。對一些商業業態較差的道路,一般不會選擇開展「落葉不掃」。

第二,每條路上的樹種,包括落葉量、樹齡不盡相同,所以各區選擇的路段,包括它的「落葉不掃」開始到結束的時間也完全不一樣。

第三,受到天氣、氣溫的影響較大。溫度較低時,可能「落葉不掃」道路的時間相對會提前一點。

陳波:上海是一個人文之城,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我們希望這些景致能有一些代表性。但也不是每一條道路都適合開展「落葉不掃」,因為裡面還有考慮到交通通行情況,包括有些路段可能在一段時間會有一些施工等等,肯定不適宜開展「落葉不掃」。

通過6年來的正式實施,整個「落葉不掃」的路段數基本穩定在40餘條左右,今後可能數量上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會在質量品質上會有更好的提升。讓市民有一些網紅打卡地,能夠切實感受到城市溫度,享受到秋意,40條左右的數量基本能夠滿足需求。

「落葉不掃」的背後是「美麗城市」的重要表現

目前,已經有包括西安、青島等在內的很多城市,加入到「落葉不掃」或者「落葉緩掃」的隊伍中來。落葉從垃圾變成了城市的裝飾,這背後的變化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與規劃系教授鄶豔麗表示, 中國的城市發展到現階段,實際上已經是管理水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全面提升階段。過去我們的城市管理首要考慮是安全,所以落葉全部清掃出來,最重要的目的是保障不發生火災。現在在安全的基礎上,我們又有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所以美麗又成了中國城市,或者中國整體非常重要的主題。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我們在構建城市秩序的前提下,更考慮了人性的需要、人民的需要。落葉是自然界給人類的饋贈,在城市裡面有這樣的一種生態環境,其實是美麗城市一個很重要的表現。

不是所有中國城市都能推廣「落葉不掃」

那麼,是不是所有城市都適合推廣「落葉不掃」模式嗎?鄶豔麗給出了她的意見。

鄶豔麗表示,上海一直是中國城市治理或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典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但不是所有中國城市都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和要求。

首先,在「落葉不掃」模式下,上海環衛工人的清潔方式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機械化清掃變成了人工清掃。

另外,還要關注的是上海市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落葉不掃」或「落葉緩掃」,更多的是要求老百姓不亂扔垃圾,不亂扔菸頭。

第三,還需要政府在治理過程中有更多科學性的選擇,既有「規定動作」,也要做好「自選動作」,所以實際上這項舉措的推廣是有前提的。

原文連結:

[央視新聞]新聞1+1丨從垃圾變美景!「落葉不掃」留住了怎樣的城市之美?

視頻連結:

[央視新聞]新聞1+1丨從垃圾變美景!「落葉不掃」留住了怎樣的城市之美?

相關焦點

  • 南京「落葉不掃」擴大到42處 落葉成景 美了秋冬
    玄武湖公園管理處辦公室主任戎飛霞介紹,這裡的「落葉不掃」已按慣例實行了10年之久,住在周邊的居民和常來的遊客都熟知這裡的深秋美景,每每都是舉家前來拍照。家住鎖金村的趙女士就是這裡的常客,「每年秋冬季節我都到這裡欣賞銀杏葉,特別漂亮!這個季節親友來玩,也都喜歡帶到這裡,特有面子。」趙女士滿足地說,平日裡,她和先生也都喜歡來這裡走走轉轉。
  • 央視點讚西安「落葉緩掃」!品秋韻來這些地方
    你知道咱西安的「落葉緩掃」試點政策被央視實名點讚了嗎?11月12日,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發布《反手一個贊!這波操作讓人極度舒適》文章,點讚西安及多個城市對落葉「手下留情」,在特定區域出臺「落葉緩掃」政策,為市民留住一幅幅「落葉知秋」的晚秋美景。
  • 最美「葉」景,待你親近 敦煌市沙州鎮開展「秋冬落葉不掃景觀打卡...
    最美「葉」景,待你親近 敦煌市沙州鎮開展「秋冬落葉不掃景觀打卡」活動 2020-11-2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點讚西安「落葉緩掃」!品秋韻來這些地方!
    你知道咱西安的「落葉緩掃」試點政策被央視實名點讚了嗎?11月12日,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發布這撥操作讓人極度舒適》文章,點讚西安及多個城市對落葉「手下留情」,在特定區域出臺「落葉緩掃」政策,為市民留住一幅幅「落葉知秋」的晚秋美景。
  • 明天起,上海人又能看「落葉不掃」了!41條馬路每條都能刷爆朋友圈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坤 攝 新民晚報記者 今天從上海市綠化市容部門獲悉 滬上「落葉不掃景觀道
  • 申城公布今年41條「落葉不掃」景觀道 落葉季走入「秋天的童話」
    近日,申城公布今年41條「落葉不掃」景觀道。申城最美落葉季來了,懸鈴木、銀杏等不盡相同,各有千秋。落葉增添了城市的詩意,從滿地紅黃中我們如何感知城市的深秋?為何有的落葉變黃,而有的變紅?秋天落下的葉子,你能認出多少種?秋葉是城市的「寵兒」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陸續進入「賞秋模式」。
  • 「落葉不掃」攻略 | 用鏡頭留住魔都季節限定美景
    秋葉雖然很美,但是每次一看自己拍攝的照片就總感覺缺少了點什麼。到底怎麼拍秋天的樹葉才能顯得既高級,又完美還原眼前的色彩,讓照片擁有「靈魂」呢?總在同一個經緯度停留,可能會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細節,為了看到更多的美景,偶爾也要試著彎腰哦。
  • 青島「落葉緩掃 留住秋色」入展攝影作品展示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悅音 青島報導  「我愛秋更愛秋葉」「落葉的童話」「滿樹秋色」……一幅幅以「落葉緩掃留住秋色」為主題的攝影作品是否讓您憶起了
  • 美圖來了!青島「落葉緩掃留住秋色」第三批入展攝影作品展示
    2020-12-26 21:20:54 來源: 海報新聞 舉報
  • 青島「落葉緩掃 留住秋色」入展攝影作品展示(第三批)
    ,為深秋初冬季節添一抹溫暖,由市委網信辦、市文聯、市城市管理局聯合主辦,市攝影家協會具體承辦,新華網、大眾網、騰訊、網易、鳳凰網、藍睛、觀海、青島新聞網、魯網、半島網等30餘家新聞媒體共同協辦的「落葉緩掃 留住秋色」攝影作品展活動進入最後一期作品展示。
  • 哈爾濱97個城市公園「留白」造景被遊客點讚,雪落自然美 留住更添彩
    哈爾濱97個城市公園「留白」造景被遊客點讚雪落自然美 留住更添彩市民:街路社區等適宜公共空間也應增添冬韻外地客玩雪。張清雲 攝網紅雪牛。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群力家園小區裡的雪雕造型。 龍頭新聞生活報記者 張立 攝雪後冰城美景。
  • 1∕5城市無規範垃圾處理設施 垃圾圍城成嚴峻考驗
    從25日開始,我社將連續3天以「特別關注」的方式,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對「垃圾圍城」現象進行集成報導。  記者近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我國有138個城市沒有規範垃圾處理設施,佔城市總數的21%。與此同時,現有設施超負荷運行情況非常普遍。
  • 實在太美!八大關周末人鼓了,沒時間去的點開看看過過眼癮吧
    在風中簌簌飄落,給地面鋪上了一層「金毯」,遠遠望去,陽光下很是耀眼~本組照片/ 於滈 攝日前,八大關景區部分道路啟動「落葉不掃模式這個周末天氣給力,天高雲淡,美景醉人,眾多遊客來到八大關,賞花~賞葉~賞風景~太美了吧!
  • 秋色太美,「掃」等一下
    中國文明網記者 範曼瑜 攝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城市裡的落葉被視作一種「垃圾」。
  • 8家美發、美甲店,僅有1家對有害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一年間
    本文轉自【新聞晨報】;在垃圾分類實施一周年之際,上海沿街商鋪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究竟如何呢?近日,新聞晨報·周到記者隨機走訪了黃浦區、普陀區、長寧區、閔行區、寶山區5個區共計30家沿街商鋪(包括6家餐飲店、5家電瓶車維修店、5家美容美髮店、4家藥店、3家美甲店、3家超市、2家燈具店,以及2家電子產品維修店),做了一個小調查。
  • 2019年1月份哪天掃房合適 掃房子的禁忌有哪些
    掃房的問題一直都是大家在關注的,而對於掃房的日子大家可能會有所挑選,並不是所有的日子都適合掃房,其實掃房還是有很多的禁忌的,相信對於很多的人而言,人們都希望挑選一個比較好的日子,通過掃房的方式讓自己來年有一個好的運氣。那麼2019年1月份哪天掃房合適和掃房子的禁忌有哪些?
  • 別讓美景被垃圾埋沒
    遊客紛紛登山打卡,曬出在雪山美景前吃泡麵的照片。然而,在景區人氣暴漲的背後,金頂平臺上的泡麵盒卻堆積成山,遍地狼藉,一些垃圾還被寒風吹到懸崖之下,環衛工人只能冒著危險,腰繫繩索,穿梭於殘雪和絕壁間清理垃圾。如今,隨著旅遊人數不斷增多,旅遊垃圾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 上海16區私藏的秋季美景,你最喜歡哪個
    此時的銀杏正由綠轉黃,帶著純粹的黃,染上深秋的寂寥和靜美。在繽紛的銀杏落葉中,信步漫遊,既有復古情懷,又帶著一點小清新。每年的十一月中下旬至次年的三月,是溼地公園的最佳觀鳥季,可在冬水蕩漾中盡享寶山美。另外,這個季節也是「海天旭日」驚豔亮相的時候哦!地址:寶山區塘後路206號、寶楊路1號(北門)青浦:上海大觀園深秋的大觀園色彩鮮豔,耳畔時不時傳來的古典音樂如綠葉般襯託著這番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