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升百貨商場顏值?場景化設計成為重要手段

2020-12-25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奇點商業資本論

在這個顏值至上的時代,百貨商場較為平板的空間讓消費者極易產生視覺疲勞,入店難成為百貨最頭痛的問題。相比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大多動線簡單、沒有多中庭,因此場景化設計成為提升百貨顏值的重要手段。

百貨在轉型調整時需要基於實體流量思維及社群運營邏輯的商業空間進行調改。商場不僅是「第三空間」,更需要轉變坪效思維為客流量思維,將商場定位為「線下流量入口」,如上海K11,融僑 ART MALL等,除了場內多業態的複合功能外,場內零售類品牌一般不超過50%,同時商場會通過藝術展館、賽事、舞臺、新媒體實體店等具社群、社交屬性的業態帶動商場流量。

如何規劃

1、細分定位尋求差異化

隨著商業項目進入存量時代,任何項目想要脫穎而出,需通過細分市場來挖掘消費群。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抓住市場動脈準確進行市場定位,這才是商場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2、向生活方式載體轉型

消費升級後對「性價比」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百貨商場需要挖掘「生活」的內涵,也就意味著向生活方式中心轉變,減少零售類佔比,增加體驗、生活服務等方面的業態;商場配套設施的人性化與舒適度,也會影響店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黏性,特別是停車場與衛生間這些重點區域。

體驗經濟的核心是要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粉絲聚集地,消費者通過體驗活動加入這一圈子當中,從而持續地進行交流,而商家也需要不斷地推出特色化的體驗項目維持消費者的粘性。

如何打造「場景化」

一個好的商業空間設計,是需要符合時下消費者的需求的,在場景流的方法裡我們需要抓住三個維度:代入感,愉悅感,期待感。

1、體驗化情感化

打動人心的場景成為商業的勝負手,人們喜歡的往往不是商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人們浸潤的情感體驗。

商品的必要屬性不重要,重要是個人在場景中的體驗,所以商品從「想要」代替了「需要」!「需要」的產品靠拼流量和性價比,「想要」的產品靠場景引爆和情感體驗,為用戶創造超乎期待的體驗才能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

「體驗」不是解決痛點,更多時候體驗解決的是癢點、甜點、尖叫點和興奮點,這才是引爆點,從產品價格的敏感性轉移到體驗價值的敏感性。

2、新場景新連結

新的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構成了新的場景,新的場景催生了新的連結方式,成為新商業模式的出發點。

場景是一種人的體驗細節,洞察新的場景可能,構建新的社群和他們自我表達的亞文化標籤,引爆社群的參與捲入與主動傳播分享,讓新的場景成為新的連結入口,新的流行方式,新的生活圖譜,新的消費型態以及新的商業溢價能力,從而享受新場景紅利。

相關案例

· SKP-S

一座能「穿越」未來的商場

商場每個場景都是充滿黑科技的「藝術品」

該項目公共空間的沉浸式場景由GENTLE MONSTER主導設計,被SKP稱為「藝術實驗空間」,每年會推出不同主題的藝術裝置。與 GENTLE MONSTER 的合作也是北京SKP首次嘗試與單一品牌開展如此具有整合性的合作模式。

進入SKP-S,商場以「未來牧場」為起點,「數字-模擬未來」的主題場景從B1到F4逐一呈現:

「以假亂真」的綿羊、風格迥異的機械羊區域;

人類移民至火星生活的場景;

穿過「時空隧道」達到的火星探測基地;

聯合視覺藝術家設計的大型燈光裝置。

在這樣一個用藝術、科技來串聯零售的商場裡,一向對形象輸出有嚴苛標準的頂級大牌甚至願意弱化自身調性,選擇融入整個商場氛圍。商場內,所有門店門牌都統一使用配有紅色文字的LED顯示屏,且眾多奢侈品牌針對SKP-S還推出了限量款、定製款、合作款等產品。

從品牌內容上,SKP南館顯然具備了「人有我優,人無我有」的特點。除了相同的品牌具備獨特的內容,更是引進多家首店。包括:內地首家RICK OWENS;國內最大的SACAI旗艦店;由品牌城市系列為設計靈感的RIMOWA塗鴉牆;全球首家創意咖啡甜品店NUDAKE;還有GUCCI北京首家美妝精品體驗店、 GENTLE MONSTER全球首家咖啡店等。

· 新天地廣場

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

項目原為太平洋淮海店,地處黃陂南路地鐵站上蓋,同時佔據上海新天地與淮海路商圈重要位置,因此基於未來零售商業趨勢的大膽判斷,新天地廣場定位為: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

原太平洋百貨是非常傳統的百貨類布局,橫平豎直,四方工整,僅僅通過3、4兩個樓層的方形挑空來營造通透的共享空間。新天地廣場在此次改造的「可見層面」,相信會令多數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挖空」了整個地上樓層的兩處樓板,以犧牲大量租賃面積為「代價」,旨在打造更具現代感和舒適度的商場空間環境。

由於入口處的挑空設計,導致內場手扶梯向東南側稍作內移,從購物中心層面來看,如此錯位設計已不少見,但說到百貨轉購物中心,觀感上則完全顛覆了之前的傳統結構,同時與入口處的挑空區域所營造的視覺變化呼應感更強。

定位「新女性潮流社交目的地」的新天地廣場,四至五樓的 Social House by XINTIANDI 是新天地廣場的一大亮點,兩層樓的設計及配色獨立於整棟大樓,以四季為靈感,從春天的淡粉漸漸過渡到夏天的穗黃、秋天的茶褐、最後是冬天的冷灰,把這兩層樓逛一圈,也就走過一遍春夏秋冬了。

· 大丸心齋橋店

店鋪差異化突出

2009年2月,大丸拿出379億日元,迅速買下大阪心齋橋的崇光百貨,當時這個店面積約為4萬㎡,和相鄰的大丸本館、南館合併後面積約為7.75萬㎡,是當時西日本面積最大的城市中心型購物中心。改造從原來崇光店食品賣場開始,將原來的空間變成針對30多歲的年輕客群商品、女士茶吧等新經營功能產品,靠近時尚購物中心理念,被認為是老式百貨店業態轉型的試金石。

改造後的大丸心齋橋店沿街分布,分為南館、本館和北館,在此次改造中,「依舊是百貨,但是不一樣的大丸百貨」為設想,著手調整舊的百貨店格局,以期拉攏青年客群,並且由建築師 Vories 設計,外觀是新哥德式,穩重而浪漫。

按定位差異化布局,大丸南館定位為遊客群體,裡面有很多免稅店和適合入境客的產品組合;北館是原來的崇光百貨,2009年被大丸收購以後,進行了初步改造,客流量不錯;至於本館於2019年秋天全面開幕。

為了營造整體商環境,大丸當時還租賃改造大丸心齋橋店附近的空置店鋪,經營時尚雜品,與館內品牌互補,調動整個商業街的人氣。整合心齋橋的崇光店以後,緊接著將大丸梅田店改造成具有「去百貨化」特點的租賃店樣板店,其網站主題語也公開引導消費者:「雖然是百貨店···」,暗示消費者:大丸百貨全面轉型了。

· 巴黎老佛爺百貨香榭麗舍大道旗艦店

新型消費形式

老佛爺百貨香榭麗舍大道旗艦店位於一座修建於1932年Art Deco風格(藝術裝飾風格)的銀行大樓內,並請來了知名丹麥建築師Bjarke Ingels和他的團隊BIG設計這家香榭麗舍大街新店,旨在保留建築本身1930年代的藝術裝飾風格,又能夠融入21世紀的當代設計元素,使室內和室外空間巧妙銜接,購物、餐飲和活動空間輕鬆轉換。

佛爺百貨集團將該店定位於「21世紀的高端商場」,希望能夠營造一個愉悅輕鬆、充滿遊樂氛圍的購物空間。從開業後的情況來看,佔地面積6500平方米的店內提供600多個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並非如傳統依照品牌和性別陳列,而是按照風格推薦,還安排專門陪同客戶並提供諮詢的「個人造型師」等,為客戶提供高端購物體驗,該店專門進行了方便客戶自拍和上載社交媒體的設計,以應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型消費形式。

作為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上面積最大的商店,四層高的寬敞空間結合了舊時的優雅與現代的時尚感,將為公眾帶來一系列經典和新潮的品牌以及各種各樣的活動和體驗。

核心與外圍:Art Deco建築的溫暖核心與新門店的現代化設計形成碰撞。

重新煥發光彩的Art Deco建築

按法國對歷史建築的保護規範來說,對於這樣一座有頭有臉的老建築進行改造,還需要滿足政府和老佛爺集團的要求,其操作難度和可發揮的餘地可想而知。而在本次的改造中,設計充分尊重了歷史建築的觸感和肌理。在遊覽商場的過程中,顧客將不斷邂逅建築中以現代方式重新被詮釋的珍貴材料與精美細節。

試想在一座沒有玻璃保護罩博物館裡參觀,能與歷史親密對話是是何等的體驗,該旗艦店便是讓消費者漫步在畫廊般的空間周圍,如同穿越一系列尺度親切的建築元素,並從中收穫各具特色的購物體驗。

核心與外圍:建築歷史悠久的內部空間與畫廊般的圍合結構形成和諧的關係,高高的天花板帶來充足的光照。

中庭空間

顧客們可以從街道層的內向式入口進入大樓,一座耀眼奪目的橋將人們帶往建築的中心:一座富有戲劇性的、由巨大玻璃圓頂覆蓋的圓形中庭,在經過修復之後可以帶來最大化的光照。

首層空間

內向式入口走廊

圓形中庭

巨大玻璃圓頂帶來最大化的光照

天窗細部

整個商場在首層空間充分打開,為品牌宣傳、時裝秀和其他特殊活動提供了明亮的聚集場地。在活動期間,宏偉的樓梯也可作為觀眾區域。

在平時,樓梯將顧客引向二層的多功能空間,這裡主要用於展示創意新興品牌,同時還提供丹寧布實驗室、珠寶展示空間以及限量版運動鞋和科技產品展示空間。由穿孔金屬板構成的金色圓環將所有的立柱圍繞起來,創造出一個連續的面向中庭的嵌入式展示空間。

二層空間

由穿孔金屬板構成的金色圓環將所有的立柱圍繞起來

圓環圍繞著中庭構成展示空間

顧客們可以從商場一層直接看到上方樓層的空間,這能夠吸引他們去探索不同的空間和活動。樓梯採用了溫暖的金屬飾面和與中庭配色相呼應的條帶狀玻璃。

樓梯

金屬飾面和條帶狀玻璃

探索商店和不同樓層的體驗就像是參觀一場精心設計的展覽,家居元素早已超越了存儲物品的功能:地毯被做成了更衣室;展示臺面同時也是雕塑作品;鞋子被展示在一張張「魔毯」上——它們同時也可用作試鞋時的座位。

試衣間

探索商店和不同樓層的體驗就像是參觀一場精心設計的展覽

珠寶展示區

運動鞋被展示在一張張「魔毯」上

頂部的幾個樓層更為精緻,延續了將家具視為工藝品的理念。頂層空間設有一系列懸浮的玻璃櫥窗,看上去如同是獨立的藝術品,可以承載不同類型的活動,並且可以直接從底下的樓層望見。

三層空間

懸浮的玻璃櫥窗猶如獨立的藝術品

櫥窗細部

三層的Oursin餐廳為顧客提供了用餐和欣賞城市美景的空間。二層的Citron咖啡廳也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餐廳和咖啡廳均是由法國時裝設計師Simon Porte Jacquemus設計並由Caviar Kaspia餐飲公司運營。

與此同時,商場的地下層是一座巴黎美食廣場,包含各式各樣的雜貨店和飲食店,並分為「甜味」和「鹹味」兩個部分。此外還有大量的吧檯圍繞在熱鬧的共享餐桌旁邊。

休閒咖啡廳

咖啡廳由法國時裝設計師Simon Porte Jacquemus設計

臨街立面

後商業地產時代,購物不再是人們走進商場的唯一目的,沒有靈魂的商業空間,只能停留在大賣場的商業層次,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差異化定位取得成功。因此,百貨商場轉型前期需要根據當地消費特點、區域文化,從購物的多元化、個性化與情感化等多個維度來明確項目定位。

文章來源:其美設計

投稿、商務合作請投遞:qidian@ifeng.com

相關焦點

  • 大寧久光百貨商場設計獨到之處:珠光紋理、流線型空間
    大寧久光百貨,靜安久光百貨之後上海第二家久光,不僅規模相當於靜安久光百貨的兩倍,而且商場設計採用流線型設計,珠光紋理視覺效果極具未來感!近期,有消息說大寧久光百貨會在年底開業,快跟隨#公司天霸設計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其設計獨到之處吧!
  • 櫃哥櫃姐進場直播帶貨,能給百貨商場帶來什麼?
    導購化身帶貨主播直播帶貨不只是專業主播和名人、明星的專利,百貨商場的導購也能做!作為最早把直播列入公司重要戰略的百貨公司,早在2019年,銀泰就已啟動了直播計劃。今年8月20日,銀泰百貨宣布與謙尋、盛珩、納斯、梵維、蚊子會、構美等多家頭部MCN機構,聯合成立喵客聯盟,未來還將在數字供應鏈協同、導購達人化、品牌影響力方面探索深度合作。
  • 深圳零售高顏值商場誕生 天虹轉型力作「君尚3019」玩轉新零售
    該商場作為天虹百貨新零售轉型的標杆之作,在業態布局、內部陳設等各方面刷新了深圳零售的新境界。每個品牌店鋪猶如一幅幅精美的明信片,號稱深圳店鋪顏值最高的零售商場,似乎並不為過。   君尚3019位於深圳市南山區中心路3019號,天虹總部樓下,總建築面積約4萬㎡。
  • 百貨商場適合用哪種洗地機
    百貨商場適合用哪種洗地機,大家知道嗎?對於百貨商場來說,清潔不到位、商場內外環境惡劣是非常致命的。惡劣的環境輕則影響商場的營業額,重則關係到百貨商場是否能夠順利經營下去。因此做好百貨商場的衛生是首要的工作。
  • 這設計絕了!「鑲鑽」的百貨商場
    這家由OMA設計的Galleria百貨商場運用令人印象深刻的石材立面,為購物者帶來了日光和城市景觀。這種古怪的金棕色石頭和玻璃結構出現在首爾以南40分鐘路程的光教市,Gwanggyo商店是Hanwha擁有的豪華百貨商店專營權的第六個也是最大的分支機構,由Rem Koolhaas的建築公司OMA與韓國當地的建築公司Gansam合作設計。由於其引人注目的設計,該建築一直是城鎮建設過程中的話題。
  • 【森睿分享】商場設計怎樣能吸引顧客購物
    假如這麼想,你可就錯了,實際情況是:有人在算計著你的逛街路線!讓商家肯定的商場設計,就是進入商場你很容易產生購物衝動,或許你進來之前並沒有打算買多少東西,甚至你只是想從商場抄近道去另一個地方,但在商場的特定環境中,可能你會看到某家雜誌上介紹過的新產品,看到早就想買而一直沒碰到的某種商品,發現曾經不幸損壞的類似物件在角落裡呆著…,不知不覺之間,你會隨手拿起來看一看,然後埋單。
  • 春天百貨打造"年輕力中心" 搶先引進密室X先生 三葉草
    友阿股份董事、副總裁、百貨事業部總經理胡碩表示,集團公司將給予春天百貨充分支持,並期待「春天」能以優質社會資源的引進、經營結構的調整、經營模式的創新加快構建新型多元化友阿春天「年輕力中心」,將春天百貨打造成為省會城市最亮麗的商業新名片。
  • 請眼鏡蛇當保鏢、賣大象、賣豪華遊艇…這家百貨商場還能不能好了?
    共和君說:對於一個品牌來說,顏值很重要,但是內涵更關鍵。( 陳列共和出品 後臺回復「轉載」獲取授權)轉眼間,聖誕節快到了。每年聖誕節前,哈羅德百貨必定會搞事情!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它和杜嘉班納聯手合作的聖誕櫥窗簡直 震驚了國內各位陳列師 !整個西西里木偶劇院都被搬進這個櫥窗裡了,洋溢著歡樂又隆重的氣氛!!
  • 西單商場:90年的傳承與發展 傳統百貨提質升級在路上
    近日,西單商場以「融合發展 共創未來」為主題,召開西單商場90周年慶暨供應商大會。旨在共同探討老字號品牌提升,及傳統百貨經營結構、消費場景、營銷模式、服務體驗等方面的轉型和創新之路。  作為在北京西單北大街屹立90年的老字號企業,西單商場承載著三代人的記憶。
  • 王府井百貨太原店:外來百貨唱大戲兩年奪得狀元郎
    初戰告捷,王府井百貨接下來如何前行?成為并州商圈內外觀望的一個焦點。   場景二:王府井商場外有兩塊牌子很是醒目,上面標註有入駐商場內的部分知名品牌。而偌大商場內,有影城,有餐飲等,「百貨」名副其實。
  • 遂寧市多家百貨商場恢復營業
    疫情期間,我市各大百貨商場的生活超市均保障正常營業  遂寧市多家百貨商場恢復營業  >  防控到位 物品充足 營業時間有調整    近日,我市多家百貨商場開業復工,率先開工的永逸百貨於2月23日恢復營業,遂寧萬達廣場於24日恢復營業,摩爾春天百貨於26日恢復營業、遂寧新都百貨28日恢復營業。
  • 利用小程序擴充私域流量池 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怎樣做?
    【億邦動力訊】7月22日消息,在日前的購物中心、百貨行業小程序專場微信公開直播課上,微信支付百貨行業運營負責人Shadow對疫情前後購百行業運用小程序達成的交易曲線圖做了解析。她表示,今年2月,由於疫情突發,由於很多商場暫時無法將線下客流導到線上,所以交易量有所下跌;3月,商戶小程序的組建成熟後,相關場景的交易量增長了90%;4-5月,線下交易筆數在恢復的同時,線上交易量也在持續緩慢增長。Shadow以天虹為例,對商場增長背後的原因做了分析。
  • 商場機器人帶來購物新體驗
    在這裡,消費者不僅可以看到高科技高顏值的機器人「迎賓團」,還可以品嘗到機器人「大師」現場製作的手衝咖啡……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線下商場正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人臉識別等新技術不斷升級自己的全新面貌,重塑其在新零售和新商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商場亟需精細化運營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影業、商場等線下實體經濟陷入困境。
  • 也曾經歷「至暗時刻」,老牌百貨PARCO如何成為日本最in時尚地標?
    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徹底改變了日本人曾經的聚居方式,部分居民從關東遷至關西,電動列車也很快成為人們的主要出行方式。在此過程中,被譽為「日本最繁忙的車站」的新宿憑藉龐大的日客流量很快發展成為東京的「次級中心」。各大百貨也關注到客流量僅次於新宿的池袋,1950年前後東橫、東武、西武、丸物、三越等百貨陸續在池袋車站附近開業。
  • 西安鹹寧百貨商場歷經64年風採依舊 老牌「棒棒油」至今在售
    在西安,百貨商店不少,但是有著六十多年經營歷史的老百貨商店絕對屈指可數,而國營鹹寧百貨商場就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華商論壇網友山海風1956年,為方便西安市東郊鹹寧路附近東方廠和秦川廠等大型工廠職工的生活,作為配套產業的西安市鹹寧路百貨商場應運而生,性質為國有企業,主要經營副食、針織、鞋帽、服裝、文具等日用百貨,在那個年代裡,像這樣的百貨商場,在西安市有很多家。
  • 生活場景英語詞彙:不得不知的百貨商場英文應用
    百貨商場是大家日常都需要取得地方,不管實在國內還是國外,大家都要從一些商場裡面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比如,衣服、電子產品、化妝品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一些不得不知道的商場英文的應用。
  • 網易特別策劃_末日百貨(2)轉型難 多年探索卻無成功模式可複製
    要麼體量變大,發展成購物中心;要麼變小,成為購物中心的一個主力店」,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主席助理柏文喜最近撰文指出。 一位深圳房企招商部負責人向網易財經坦言,歐美領先國內商業模式10-20年,日韓也領先10年。最大不同是他們的消費習慣、時尚潮流的模式等,百貨已做到了差異化營銷,市場細分明確,如女性 、男性以及兒童主題的百貨,不像國內百貨走到哪裡都至少60-80%的品牌重合度。
  • 蘭州各大百貨商場今起恢復營業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2月20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今天,蘭州市主要百貨商場恢復營業。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百貨商場均採取了佩戴口罩、消殺、測溫、登記等防疫措施。消費者在國芳百貨排隊接受登記和測溫。
  • 36氪專訪丨天虹:百貨商場可以沒有李佳琦,但要有超級導購
    天虹數位化經營中心總經理譚曉華向36氪解釋稱,過去一年裡,天虹在跟很多品牌商持續在「同頻」跑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業務。當疫情到來時,資源被迅速調集,因此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 但百貨商場主戰場終歸還是線下,如今各地線下客流陸續恢復,這種情況下,百貨商場的線上賣貨還有必要繼續嗎?對於天虹來說,答案是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