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科創板的「醫美第一股」華熙生物背後的福瑞達

2021-01-17 界面新聞

記者 | 孫梅欣1

隨著一錘鑼響,「玻尿酸大王」華熙生物終於在11月6日,作為第三批企業登陸科創板。

上市當天,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梳著兩條標誌性的小辮站在鑼前。雖然這不是旗下控股企業的第一次上市,但意義還是有所不同:當日華熙生物以78元/股開盤,85.1元/股報收,市值衝至408億元。作為華熙生物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趙燕以超過241億元的持股市值,當日便成為科創板首富。

雖然沒能拔得首批科創板上市的頭籌,但作為目前全球範圍內玻尿酸原料生產量最大的企業,華熙生物的上市仍然頂著濟南首家獨角獸企業和醫美科創板「第一股」的光環。

而它最為公眾熟知的產品,莫過於去年引發爆款的「故宮口紅」。這款用於打開C端市場的美妝單品,由於和故宮聯名,一經上線,便在網絡上爆紅。

1980年代末,趙燕從華東師範大學生物學畢業,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生物學相關行業並不是她的主業。讓她真正起家的,還是投資和地產行業。

在經歷了短暫的留校任教後,1990年代初,趙燕和幾位老師同事辭職「下海」前往海南「淘金」。在那裡,和馮侖、潘石屹等後來的地產大佬有過交集。回到北京後,陸續在北京的朝陽開發了華熙國際中心、SK大廈等

進入生物醫藥領域後,特別是站在「顏值經濟」的風口上,主攻玻尿酸業務的華熙系名聲鵲起。作為公司掌門人的趙燕,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玻尿酸女王」。

那已經是2000年前後,華熙生物的前身正式成立。華熙生物在招股書上,寫明了自己的發展歷程。而它從誕生到發展壯大,和一家名為福瑞達的醫藥企業息息相關。

山東省福瑞達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現為魯商集團下屬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山東省國資委,註冊地為山東濟南。企業簡介顯示,醫藥集團所依託的,是山東省藥學科學院和山東省醫藥工業設計院,旗下企業包括山東省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山東明仁福瑞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福瑞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

華熙生物成立於2000年1月2日,前身為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福瑞達)。1999年11月12日,由山東省生化藥品公司(下稱生化公司)、山東正大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下稱正大福瑞達)、山東正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正達科技)、美國福瑞達公司聯合籤署協議,分別出資75萬元成立。企業間各佔股25%的股比。

其中,生化公司的唯一出資人是山東省藥學科學院,後更名為福瑞達集團。正大福瑞達則是福瑞達集團持股40%的參股企業,天眼查信息顯示,正大福瑞達後經過變更,成為福瑞達集團持股30%的山東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正達科技,則是趙燕旗下華熙系的境外公司。

在這之後的10多年時間,山東福瑞達經歷了一系列複雜而頻繁的股權變更。

公司成立後8個月,2000年8月,正大福瑞達將所持有的25%股比轉讓給正達科技,正大福瑞達退出了持股人行列。之後,經過3次同比例增資,到2007年12月,福瑞達集團持股量增至500萬股,出資額500萬元。

2004-2005年間,正達科技、美國福瑞達分別將手中持有的山東福瑞達50%、25%的股份,轉讓給華熙境外公司開曼華熙。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2008年10月開曼華熙在港上市前夕,趙燕已間接持有山東福瑞達91.5%的持股量。

2016年初的股權信息顯示,此時已更名為華熙福瑞達的原山東福瑞達,合計資本8880萬元,其中福瑞達集團出資500萬元,開曼華熙旗下境外公司所持有的香港勤信,出資8380萬元。

2017年6月,在港上市9年的開曼華熙從港股退市,並開始為登陸A股做準備。

2017年12月,福瑞達集團和香港勤信籤訂協議,將持有的華熙福瑞達5.63%股份,以1.1833億元價格轉讓給了香港勤信。至此,香港勤信全資持有華熙福瑞達,這家成立17年之久的合資企業,成為華熙旗下的獨資企業。隨著華熙投資旗下的華熙昕宇的協議入股,以及香港勤信的逐步退出,逐漸成為登陸科創板的華熙生物的上市主體。

儘管退出了華熙福瑞達的股東行列,但華熙和福瑞達集團、山東藥學科學院之間的「緣分」並為斷絕,在人員流動、採購交易等方面,仍有密切往來。

事實上,華熙生物在行業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來源,正是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2001年5月,山東福瑞達向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購買了發酵法生產藥用透明質酸的初始技術。華熙生物在回復上交所第四次問詢中透露,項目技術轉讓費為45萬元,並在2001年8月一次性付清,買斷了該技術。不過對於這項技術的定價,以及定價是否公允等,華熙生物並未在問詢中說明。

而華熙生物的核心技術人員,也有不少來自山東生物藥物研究所。華熙生物的首席科學家、副總經理郭學平,在2000年加入華熙系之前,曾在山東藥學科學院下屬的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山東福瑞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分別任職10年;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劉愛華,在1998-2002年間曾擔任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

華熙生物在招股書中也提到,曾和福瑞達集團有過關聯交易。招股書顯示,福瑞達集團下屬及相關企業是華熙生物的供應商,報告期內,華熙生物前董事王廷波擔任福瑞達集團董事及總經理,故將福瑞達集團視為關聯方,構成報告期內的關聯交易。王廷波於2017年12月從華熙生物歷任,根據《上市規則》,離任後12個月,到2018年末,這段關聯關係解除。

另外,天眼查中顯示,華熙生物董事劉愛華,目前在另一家企業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兼任董事,並持有13%的股比。而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正是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

在業務上,福瑞達集團系及其關聯企業,一直既是華熙生物的供應商,也是它的客戶。信息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供應商中,山東福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華熙生物的頭號供應商。

在公布的採購成本中顯示,在報告期內,除2017年外,華熙生物持續向福瑞達集團採購透明質酸粗品。其中,2018年和2019年1-3月,從福瑞達採購成本為680元左右/千克,採購自青島捷訊匯通的成本則是922.97元/千克和915.21元/千克,今年新增的供應商煙臺惠吉生物科技的採購成本,則是943.48元/千克,華熙生物自行生產發酵的成本則分別是528.23元/千克和和552.3元/千克。

對此,華熙生物在招股書中也做出解釋,低價一方面由於福瑞達生產的透明質酸粗品技術由華熙生物提供,且僅能定向對華熙生物銷售,因此價格較低;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透明質酸粗品規和差異和技術難度導致。

而在公司客戶中,同樣有福瑞達集團的關聯性企業。在招股書顯示的採購客戶中,2016-2018年間累計發生銷售金額2000萬元,以及2019年1-3月發生銷售金額1000萬元的客戶名單中,名為KH-01-01的客戶,穩居前三之列。據《大摩財經》的報導,KH-01-01即為博士倫福瑞達的代號。

不難看出,在華熙生物過往的發展歷程中,福瑞達系在技術、股權、經營層面都扮演著頗為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招股書中華熙生物報告期3年間的研發費用,在各期營業收入佔比均不足5%,明顯低於早前已經上市的28家科創板平均研發費用佔收入13%的佔比。

上交所11月15日公布的科創板股票市值排名顯示,華熙生物以476.88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三位,同時也是生物醫藥類科創板市值最高的企業。

隨著華熙生物的上市,和福瑞達系、山東藥研院的關係也逐漸理清。站在玻尿酸和「顏值經濟」風口上的華熙生物,面對行業技術的不斷突破,以及競爭對手的不斷湧入,未來是否能夠持續保持行業C位,仍然需要面對市場的檢驗。

相關焦點

  • 「科創板醫美第一股」華熙生物:收入數據自相矛盾 應收高企研發...
    中國網財經7月15日訊(記者 郭美岑)近日,韓國醫美界的一則醜聞,將中國科創板上市公司華熙生物牽涉進輿論漩渦中。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7月,華熙生物與美得妥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Medybloom(華熙美得妥股份有限公司),雙方各自持股一半,公司從事Meditoxin(Neuronox)和美得妥公司其他醫美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註冊、銷售工作。今年3月27日,華熙生物與美得妥公司分別向Medybloom增資1700萬港幣。
  • 掃描「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財報:靠線上賣護膚品撐「門面」?
    圖源:華熙生物官網 潤百顏來自「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是後者旗下專研玻尿酸的核心品牌,/股左右,截至11月13日收盤,華熙生物報價161.7元/股,跌0.6%,市值為776.16億。當然,除了雙十一因素,也不排除受到疫情影響,醫美產品有積壓的情況出現。
  • 解構華熙生物:國產玻尿酸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近十年以來,玻尿酸逐步從女明星的美顏神器走入大眾生活,成為普通愛美人士的常見醫美消費品。而在這一普及趨勢的背後,是多家國產玻尿酸巨頭的崛起。在中國近千億元的玻尿酸市場中,國產玻尿酸三巨頭華熙生物、昊海生科和愛美客大致瓜分了超20%的市場份額。
  • 「武林外傳」華熙生物:三位一體全產業鏈龍頭企業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產銷國,而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供應商,2018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的總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86%。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銷量前五均為中國企業,其中華熙生物以36%銷量佔比位居龍頭。也因此華熙生物被稱為「玻尿酸第一股」。
  • 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等玻尿酸股火熱,投資者如何分辨優質標的
    愛美客定位為國內生物醫用軟組織修復材料領域的創新型企業,主攻醫美賽道。其核心產品主要包括逸美、寶尼達、愛芙萊、嗨體、逸美一加一、愛美飛等,均為醫美產品。上述產品銷售收入佔總營業收入比例均在99%以上,而這些產品均以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為主要基材。但愛美客本身不生產玻尿酸原料,所以屬於下遊企業。
  • 成本32元玻尿酸賣1萬,背後推手有百億女富豪
    成立之初的福瑞達生物化工股權構成複雜,由山東省生化藥品公司(後來的山東福瑞達集團)、山東正大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山東正達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國福瑞達公司聯合籤署協議,分別出資75萬元成立,企業各佔股25%。
  • 世界級的醫美材料王國——華熙生物
    世界上最大透明質酸廠商就在中國,它的名字叫華熙生物!傳統的透明質酸從雞冠中提取,幾噸雞冠只能提取小几千克,其價格比黃金還貴。20年前我國科學家郭學平教授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打破瓶頸,首次用微生物發酵法成功生產出這種雙糖,從此開啟了透明質酸生產的新時代!雖然郭教授團隊的研發能力強,在做發展的時候卻遇到瓶頸,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 毛利超90%的醫美玻尿酸藍海,正長出第二家700億市值的華熙生物
    在立竿見影的美容效果背後,產品普遍超過80%甚至90%的毛利潤,以及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也強烈吸引著資本的目光。2019年底,被稱作「玻尿酸第一股」的華熙生物登陸股市,一度引發玻尿酸概念股集體走高,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市值超過700億元。幾乎在同時期,一年生產百萬支產品、玻尿酸行業的另一頭部企業昊海生科也獲批上市。玻尿酸行業的資本熱度一直在持續。
  • 解碼華熙生物:用科技造好物 讓小物質「填滿」大世界
    「以前我們常被人稱為『隱形冠軍』,科創板讓我們真正從隱形走向臺前。」登上科創板舞臺8個月時間,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坦言,科創板讓企業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駐顏有術,硬核有道。  「作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我們一直堅持用科技力打造產品力,用產品力贏得市場力,再借市場力塑造品牌力,最終讓企業具有免疫力,才能保持華熙生物長久的生命力。」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趙燕道出了公司20年「逆生長」的法則以及「常青術」背後的秘訣。
  • A股集齊兩位「玻尿酸女王」,藥企入局,「醫美茅臺」還能火多久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慧敏|北京報導顏值時代,醫美、化妝品產業都不可或缺的玻尿酸生意火了。「每一針都飄著茅臺的味道」,網友的段子更道出玻尿酸生意的驚人高利潤。國內「玻尿酸三巨頭」愛美客(300896)、華熙生物(688363)、昊海生科(688366)目前已齊聚A股,且都已是股價過百的高價股。
  • 「醫美之王」愛美客,能否超越600億華熙生物?
    與華熙生物、昊海生科並稱為「玻尿酸領域三龍頭」的愛美客即將登陸資本市場。9月17日,公司開始新股申購。與華熙生物、昊海生科選擇科創板不同,此次IPO,愛美客的目標是創業板。  公司本次公開發行新股 3,02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1.2億股,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佔公司公開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的 25.12%。
  • QFII一季報操盤:新進185隻個股 科創板股票受熱捧
    原標題:QFII一季報操盤:新進185隻個股,科創板股票受熱捧   2020年一季報即將披露完畢,QFII
  • 華熙生物上市三日股價破百,靠玻尿酸成暴利「收割機」?
    華熙生物上市三日股價破百,靠玻尿酸成暴利「收割機」?內附實用帖,專家解讀塗抹式、注射式、微針式玻尿酸怎麼選。 11月6日,全球領先的玻尿酸生產企業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第三天即收盤於100元整。作為玻尿酸全產業鏈的王者,華熙生物近年來多埠持續發力,建立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食品的安全產業鏈業務體系。
  • 「醫美光環」下玻尿酸賺錢能力堪比茅臺,兩大龍頭企業登陸科創板大...
    根據科創板兩家玻尿酸企業華熙生物(688363.SH)及昊海生科(688366.SH)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這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均維持在75%以上。其中,2018年,昊海生科的玻尿酸產品毛利率更是高達93.26%。
  • 從「闖海人」到科創板首富,「玻尿酸女王」趙燕的海南往事
    螞蟻集團彭蕾的科創板財富有望超過趙燕,由於總市值2.1萬億元的螞蟻集團11月3日暫緩上市,趙燕的科創板首富地位還要笑傲股市。華熙先後參股和投資了紅塔創新投資、第一創業證券、錦州銀行、東方金誠、金隅集團、香港溢信等一大批企業,獲利匪淺。
  • 醫美內參|國家衛健委公布「玻尿酸」獲批為新食品原料;羅永浩搭上了華熙生物;福瑞達攜伊帕爾汗進軍香薰精油市場|20210112
    據時刻頭條報導,近日,華熙生物護膚品事業部與交個朋友在北京完成年度戰略合作籤約。此前,2020年9月,福瑞達美業母公司魯商發展通過參股新疆伊帕爾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權,已成功切入精油芳香行業。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總經理賈慶文表示,他們基於透明質酸的核心技術,打造了在藥品、化妝品行業的完整產業鏈,創造了「人文之美」,但還需要繼續開拓,與伊帕爾汗這一「自然之美」合作,拓展延伸「玻尿酸+」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