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上有「泥凳紋」,就是全手工壺嗎?真相併沒有那麼簡單

2021-01-09 自觀堂

大部分人購買紫砂壺,都是奔著全手工去的,但如今紫砂壺水深得很,不是全手工也能吹成全手工。所以我們想買一把全手工壺,自己識別判斷最靠譜。民間鑑別全手工壺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三點一線」,看泥料、看做工等等,其中還有一個「泥凳紋」,今天自觀堂專門說說這個「泥凳紋」,看看它是否真能分辨全手工壺!

首先,我們認識一下「泥凳紋」。在紫砂壺初創時期,中國的建築主要材料就是木材,房子用木頭做,家具用木頭做,匠人們製作紫砂壺的桌子也是木頭做的。所以自明清起,做壺的泥凳,用的材料都是勢大力沉的木頭大料。

木頭不僅結實耐用,還有一定的吸水性,泥片和空氣接觸部分,水分通過空氣帶走,和泥凳接觸部分,水分通過泥凳吸走,所以泥片的乾濕度要更加均勻一致。

而「泥凳紋」的形成,主要是紫砂壺製作的一個步驟造成的,那就是拍打泥片。泥條平鋪在桌上,用工具捶打泥條,而泥條另一面由於壓力施加與泥凳緊密貼合,泥凳紋便保留了下來,燒制完成後依然清晰可見。所以看到一把壺壺內有泥凳紋,便判定它是全手工紫砂壺。

而半手工紫砂壺,泥條與全手工一樣需要拍打,後將泥片套入模具,然後用手或工具伸入模具內部,讓泥片受力緊貼石膏模具成型,所以泥凳紋會被全部推掉。所以很多人都以這一標準來判斷全手工紫砂壺,但這種方法並不絕對。

因為到了80年代以後,泥凳的材料變得可多了,有大理石的、有水泥的、有上漆木料的、有塑料的。這些材料的優點在於易於清洗,做壺不可能一直用一種泥料,如果更換泥料,需要把泥凳清洗乾淨,如果清洗不乾淨,就會造成花泥。正是因為這些材料的泥凳便於清理,更討人喜愛,那麼,你現在還覺得沒有泥凳紋,就不是全手工壺了嗎?

相關焦點

  • 丁亦琴答壺友問:紫砂原礦有沒有黑泥?
    這是總結的丁亦琴老師回答壺友的一些提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關心的問題。1、問:請問丁老師,紫砂原礦有沒有黑泥?丁亦琴:原礦黑泥的確是存在的,但是儲量非常少,現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了,或許有些老師傅會有收藏,但肯定不多。2、問:焐灰的壺是不是都是有問題的壺?丁亦琴:焐灰工藝最早發明出來,目的是為了修復那些在燒制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花壺、或有小瑕疵的壺。
  • 紫砂壺上百種壺型,為什麼它能經久不衰?
    幾百年新舊交替紫砂制壺行業發展起落沉浮名家代不乏人壺型推陳出新,豐富繁多而有個器型可稱傳奇,獨領風騷能經數百年歲月而長盛不衰傳世的子冶石瓢,以楊彭年、申錫及吉安等人製作為主,或秀氣而豐潤,或剛烈而古拙,無論是光素,還是施加書畫刻繪,最令人著迷的就是它所蘊含的文人氣。
  • 宜興紫砂壺批發定製_金鑲玉
    宜興紫砂壺批發定製,金鑲玉,主營和優勢:金鑲玉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落足於京東以傳播茶文化為願景,以致力於成為茶文化產業的領軍品牌為目標,旗下產品涉及茶具行業所有品類:茶具套裝、茶具單品、仿宋汝瓷、紫砂、茶盤、茶具配件等,構建了一個大而全的綜合性的茶具體系。
  • 為什麼大牌如劉德華都如此鍾愛紫砂壺?
    養生風氣日盛的當下,有一件物品是眾多大佬都在追逐的,那就是紫砂壺。「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在《掃毒2:天地對決》中扮演了黑轉白的金融慈善家餘順天,他和叔叔餘南(鄭則仕飾)在一次會面中,就曾出現過劉德華用紫砂壺泡茶的鏡頭,小小一方幹泡茶臺上,紫砂壺、公道杯、品茗杯一應俱全。
  • 紫砂和紫陶有什麼區別?追壺人分享3點!
    很多人對紫砂和紫陶分不清楚,認為其實是同一種的東西,只是叫法不同罷了。而實際上,紫砂和紫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追壺人今天教你鑑別紫砂和紫陶,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 追壺人告訴你紫砂和紫陶都有哪些不同!
    而實際上,紫砂和紫陶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追壺人今天教你鑑別紫砂和紫陶,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紫砂原料是「砂「,而紫陶的原料是」泥「  紫砂泥料是由原礦石經過風化、煉製、陳腐等多道工序而來的,剛挖出來的紫砂成礦石狀不能直接做壺。紫砂泥料種類繁多,但都含有小顆粒,表現出一種砂質感。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1938年,日本侵略上海,市面一片蕭條,郎氏壺藝無法經營,所聘人員被遣散回鄉,顧景舟也回到了宜興。他雖然在上海臨摹仿古只有不到3年時間,卻打下了堅實的技藝功底,在藝術上尤其是氣質追求上與此前有了質的改變。他的目標更加明確了,那就是刻苦的學習和提高壺藝水平,與上溯數百年的高手一試高低,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跡。1942年,顧景舟一度應聘至上海標準陶瓷公司當模型技師,邊工作邊做壺。
  • 紫砂「壽桃報春壺」創作漫談
    在長達百多年的紫砂制壺史中,女士傳世經典器型尤以花器造型居多,陶淵紫砂工作室國家助理工藝師陸婕婕製作的壽桃報春造型的紫砂壺,為紫砂壺藝界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報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於街市、裡社道路上高聲喧叫「春來哩」、「春到哩」,將春天來臨的消息報告給鄰裡鄉親。
  • 追壺人:紫砂壺中的綠泥是指綠色的壺嗎?
    追壺人指出,紫砂壺的亂,不僅僅體現在價格不明、假壺太多、品種太多、壺型太多、泥料太多等原因,更重要的是,有太多別有用心的人在故意擾亂這個市場。比如,故意曲解紫砂壺的很多知識,讓對紫砂壺有興趣但是卻並不了解的一些新手朋友,走上認識誤區,從而被那些造假的黑心壺商所矇騙。
  • 眾籌丨用「春壺」喝春茶,顧景舟百萬級名壺——供春壺復刻,春意盎然!
    供春壺,是指江蘇宜興紫砂藝人供春所做的壺。吳梅鼎《陽羨茗壺賦》的序言裡說:「餘從宜拳石公(指吳頤山)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缶,即澄其泥為壺,極古秀可愛,世所稱供春壺是也」。君子之壺 ,寓意美好。
  • 紫砂壺—泥中黃金,帝王之相—黃金段
    而在紫砂泥料中,有著這麼一種泥料,可謂泥中之顏如玉,泥中之黃金屋了。它就是黃金段。 在《陽羨茗砂土》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泥色有海棠紅,硃砂紫,定窯白,冷金黃,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黃,閃色梨皮諸名」。 其中冷金黃就是說的紫砂泥料中黃金段的成色中一種。 黃金段是段泥礦經過風化後形成的一層,而段泥屬於本山綠泥與紫泥的共生礦。
  • 紫砂摶砂四佑丨強強聯手 流光溢彩
    壺把和壺嘴也是四方形,向兩邊伸展,壺身、壺蓋皆以泥繪展現了如意紋樣。文化中有方圓一說,寓意方和圓之間的關係,做人要內方外圓,面面具到才能達到為人的純善和盡美。這把四方壺作為事事屬意組合之一,很好地應和了擇一事,專一生的紫砂人執業理念,是紫砂精神的另類詮釋。
  • 紫砂壺中的紫泥與朱泥有什麼不一樣!
    紫砂壺中的紫泥與朱泥有什麼不一樣!文/喬掌柜世家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日漸提高,對傳統文化也是越來越關注了,在這個時候紫砂壺的愛好者也在不斷增加,小編也經常跟一些紫砂藝人一起交流紫砂文化,但是想要真正了解紫砂文化卻不一件簡單的事情。
  • 以泥代紙,以刀代筆,上乘紫砂陶刻應該著眼何處?
    以上的所有要求都是對專業陶刻師而言,那麼作為普通愛好者,我們著眼何處可以選出一把上乘的陶刻紫砂壺呢?(1)以壺取材,以意契合紫砂上的書畫要切壺切茶, 最起碼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逸情雅趣,符合平和、淡泊、純淨的茶道精神。
  • 從清代制壺大師邵大亨看到顧景舟及海派紫砂名品
    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絕倫的壺藝技術。令人驚奇的是,此壺隨主人顛沛流離卻沒有絲毫損傷。後來,潘家要造房子缺錢,準備出售《大亨掇只壺》。消息傳出,正在參與創建宜興紫砂二廠的許四海聽到後,迅速趕到潘家看壺,千辛萬苦以2.3萬元人民幣,外加一些名人字畫,總價值3萬元買下了此壺。
  • 2019,紫砂圈資深壺友最愛玩什麼泥料?
    當剛入門的壺友還在糾結泥料是否純正、會不會是化工料的時候,紫砂圈的資深壺友們已在追求更獨特、更純粹的泥料表現。只有真正有品質的好泥料,才能成為他們手中的至寶。 極品朱泥 像是砂壺上跳動的火焰,也像美人眉間的一點硃砂,朱泥的紅永遠是中國絕色。
  • 紫砂大家周桂珍日常(修訂後有圖啦)
    但是,我很快想起我去過的沒有那麼了不起的一些工藝美術家的工作室的觀感:跟各種名人領導的大幅合影掛在顯眼的位置,各種獎狀獎盃陳列得擠擠挨挨……周老師的工作室除了周巍峙的題字外,就是工作檯、各種工具,該整齊的立整著,該散列的就不衫不履著……如果不是那些閃耀著不可掩飾的內在光輝的紫砂壺,我無法把這個瘦瘦的優雅的江南老太太跟「名滿天下」、「紫砂名家」、「國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 紫砂壺到底能不能泡咖啡?我們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
    是的,紫砂壺好像和茶從來就是"天生一對"。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專屬於中華文化,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相伴相隨。想來當時這位大文豪就是在用紫砂壺飲茶。可是,不走尋常路的我們,卻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泡茶,能不能用紫砂壺泡其他飲品,比如咖啡!這是個看上去荒誕,仔細想來卻非常現實的問題。畢竟,古人在創造紫砂壺時,還不知道世界上有咖啡這種飲品。而在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中國人的飲品也早不止茶水一種。
  • 依於仁文 遊於傑藝——記紫砂藝師毛文杰
    紫砂從業者通常都離不開家族背景傳承,雖然不斷有從各大專院校畢業的新人浮出水面,踏上紫砂從業者之路,但紫砂的根基依然離不開心手交融的傳統授受。毛文杰近四十年的紫砂生涯,成就了她不俗的藝術修養和作品風格。在《女性的力量》展覽現場,我被一把壺抓住了心神,這是一把磉扁壺,素樸的器型,各部位的比例周正協調,圈把得體,充滿張力。壺身銘文出自清代醉月山人:「茶能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