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畫小黃漫的人生有什麼意思」她三十歲毅然辭去駐歐工作回國學畫

2021-02-15 怪獸說


———— 這是我們的 第三期 人物故事—————

我忽然收到一條微信,內容很簡單。

 

「我辭職了,準備回家學畫畫,

不知道為什麼就想和你說一聲。」

 

「啥?你辭職了!?」

 

「嗯,不畫小黃漫的人生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這首歌很棒,很適合她,希望也適合你

01

雖然我已經三十歲了,但是辭職回國學畫畫這件事對我來說,就像是命中注定要做的一件事情一樣,我不確定做了之後會怎麼樣,但是我知道我不做的話,一定會後悔。我不希望等我老了之後再後悔。

 

今天這個故事裡的女孩,我們就叫她阿瑩吧。

 

阿瑩是我在布達佩斯認識的姑娘,說起來那真的是一段神奇的經歷:所有人都在拍遠處宏偉的國會大廈,卻有一個人和你一起默默地....自拍時,我們相視一笑。她拿著手機用英文問我可以不可幫她拍張照,我用中文回答:好呀。

 

拍完之後我把我的手機遞給她,麻煩她幫我拍一張,她看了眼我的桌面,驚呼:這不是雞腿子的畫嘛,你喜歡她啊?

 

我看看她,然後點點頭,順勢看了眼她的屏保。

 

「天,這不是最近的新番代號D機關嘛,你....站哪對cp?」

 

「我站佐三。」

 

「真巧,我也是。」

 

這已經不是用相視一笑可以形容的巧合了,後來我們結伴而行,對著遛狗的兩個男孩子嘿嘿直笑,從天南扯到地北然後又扯回小黃漫。我拉著她說我想看看布達佩斯的夜晚,我們去喝一杯吧。


(那晚她的朋友圈)

我始終記得那晚布達佩斯如火般的雲霞,夕陽沉入多瑙河,鏈子橋上的燈光緩緩浮起,坐在我對面的姑娘笑著說她好像有點喝醉了,然後突然問我:你喜歡看漫畫嗎?

02


(夕陽下的布達佩斯)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說起來我甚至不相信,阿瑩是個85年的姑娘,如今已經30多歲了。她很漂亮,很年輕,在布達佩斯工作,已經做了快八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她走遍了歐洲,尋尋覓覓,卻始終感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非常壓抑,壓抑到我甚至快要人格扭曲了,然後我就換工作,中途也想過要去考研,後來還是沒堅持下去。然後我陸陸續續換了幾份工作,從國企換到外企,從在國內換到駐外。我原先是個非常內向的人,在這幾份工作中很神奇的我的性格被慢慢的修正,我開始外向起來,但是始終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我認識的阿瑩是個非常活潑的女生,我完全不相信她已經三十歲了。她就像是我的同齡人,講起某些東西來兩眼放光。

 

「我一直很喜歡看漫畫,不管什麼類型的。後來陰差陽錯的我開了家網上書店賣漫畫,竟然挺成功的,那是是我第一次萌生出一種想法,或許我可以不做這份無聊的工作了。」

 

有的時候,人走出去是一種成長的過程,不要以為一次旅行可以給你帶來多大的變化,也不要以為世界這麼大我看完之後我就不是我了,這都是旁人給旅行附上的過於美好的假象。事實上,旅行結束之後什麼都不會改變。

 

但是有一點: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對現在的生活一點都不滿意。

 

「我真的從小就非常喜歡歐洲,但是當我走遍了歐洲之後,我覺得自己已經很麻木了,欣喜感很少,不滿足感更多。」

 

「我真的覺得現在這個圈子不是我想要的圈子,身體辛苦還能接受,但是精神痛苦才是最難以平復的。我討厭繁瑣的工作和打工時候的剝削感,就算忍受了這些換來的是歐洲的美景和空氣,我也覺得不值得。」

 

布達佩斯那晚的夜景有多美我是記不清了,但這幾句話我倒是記得很清楚。阿瑩一邊走一邊和我碎碎念:「我真的是壓抑了蠻久的,還好遇見你了,我感覺我可能回去就要辭職。」

我當時真的以為這是一句玩笑。

 

五天之後,玩笑成真了。

03

今天早上我微信找阿瑩,和她說我決定幫你寫一篇文章,理由很簡單,你的小黃漫畫的實在是太棒了,很難看出是一個沒什麼基礎的人畫出來的。

 

她哈哈一笑,說我現在是個很完整的人了。

 

我覺得我理解她的意思。

 

畫漫畫是一個創作的過程,她在社會上,在旅行中走的每一步都在塑造一個更加完美的她,如今這個完美的她開始做她最期待的事情,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我笑著問:那我現在可以問問你,你對現在的生活還滿意嗎?

我想就算她不回答,我也知道答案了。

她說她想要畫小黃漫就跟隨心動辭了職去畫,她說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完整就在還能燥動的年齡燥一把,她說這個圈子不是她想要的,精神上的累感比身體上的更艱難,所以她就抓著最後的青春去不問前路的博一把。


三十歲了,老嗎,我想比那些二十歲還整天不知前進目標過著老態龍鐘的生活年輕。也許有人已經在二十歲結婚生子有房有車,那麼你就是比他們多玩了十年而已。




(她的畫)

她現在辭職了,一門心思畫漫畫,沒有工作,也再也不在意鄰裡人的看法。

她笑著說:如果是十年前的我,辭職做了這種事,一定會覺得壓力巨大,也受不了別人指指點點說我不務正業的言論,但是現在我不會了,可能還是因為我心寬了吧。

 

最開始,我聽說她辭職去學畫漫畫,只覺得她好酷呀。

 

後來我知道了她所有的故事,我開始陷入沉思。

 

人總是要有夢想的,不是說哪一天萬一就實現了,而是說你走過的每一步路,做過的每一件事,生活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將你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讓你在夢想面前不再自卑,不再懦弱,不再侷促,她來了,你欣然接受。她沒來,你的生活也很好。

 

 

最後說一句,阿瑩還沒有男朋友。

 
(阿瑩)

今天有點晚了

大家早點睡

晚安

想看完整版的小黃漫嘛?

阿瑩老師畫的哦

後臺回復

「小黃漫」

有驚喜等著你

查看前兩期人物故事

——用約炮軟體做沙發客遊遍歐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3200元 18天 10座歐洲城市 這個姑娘有多酷你們知道嗎?

喜歡那,那就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我

我在這裡等著你,一直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畫工屌爆的作者都去畫小黃漫了
    學過美術的同學可能都知道,人體是很難畫的,漫畫圈內甚至流傳過畫漫畫要先學醫的奇怪說法。所以那些能將三次元的性感完美融進二次元的大神們格外受到敬重。先從不那麼勁爆的開始說——tony大神Tony大神看完了就不得不不接著說說——Tosh大神Tosh即佐伯俊,最近非常火熱的《食戟之靈》即是Tosh老師的作品,知道了原來他是畫工口漫的,在食戟之靈裡看到各種爆衣是不是一點都不奇怪了
  • 那些偷偷畫小黃漫的漫畫家
    但是看這部漫時,我卻是不敢開彈幕的,因為只要打開彈幕,就會有人就「這是不是一部腐漫」展開親切又友好(才怪)的討論,更有甚者發出了「漫畫人設的作家本來就是畫BL本子出身的所以這一定是一部腐漫」的論調。雖然並沒有加入到撕逼大戰之中,但看見如此的傲慢與偏見,我的內心也是崩潰的:畫BL的就不能畫正常向啊!畫本子的就一定畫一輩子本子嘛!你以為畫正經漫畫的就沒有畫過本子嘛!本子界誕生了多少牛逼哄哄的漫畫家啊!簡直是培養日本漫畫家接班人的基地好不好!嗯,空口無憑,不舉幾個例子來,確實難有說服力。那麼下面就讓我甩出幾個例子,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番吧!
  • 71歲老科學家賣掉美國資產,辭去終身教職,毅然踏上回國之路
    中國有相當多的知識分子在中國的高校學有所成之後就會選擇出去留學,也是為了在自己所在領域繼續深造能有所建樹,所以這個現象是非常常見的,在國外學成之後,有一部分人選在留在國外,從事相關工作,有的人選擇回國建設祖國。
  • 她曾是央視一姐,52歲學畫,作品現賣150萬
    52歲才開始畫畫畫1000多幅作品畫多卻沒「畫爛」四五歲時,倪萍就會用樹枝在姥姥家院子裡,畫雞畫鳥畫風景,畫個啥,像個啥。直到她52歲那年,《姥姥語錄》的出版,她才算真正開始畫畫,她畫了書中的20多幅插圖,得到許多人的讚揚!
  • 作家山君 : 漫「畫」老章
    進入庚子春月,才抵達知天命之歲。這,並不算得上所謂的「半翁」。              我和老章相識相知,迄今已整整三十有年了。三十年多前,在四川省大竹師範學校簡陋的廣播室裡,快要畢業離校的我,把男播音的話筒交給一個和我個頭齊頂的新生。從學校廣播站負責老師處得知,這個小眼睛裡眨巴著兩道電光的小帥男,便是入校尚不滿一年的章曉。彼時,我已得知其素描畫得甚好,在學校櫥窗裡展出。
  • 她曾是央視一姐,52歲退休後學畫,如今一幅畫賣149萬
    趙忠祥,晚年憑藉在書畫圈中大放光彩,而在明星圈中,還有著一位低調的大畫家,她曾是央視一姐,52歲退休後開始學畫,如今一幅畫能賣出149萬!2012年第五屆冰心散文獎開獎後,人們驚奇地發現,獲獎的竟然是倪萍的作品《姥姥語錄》,書中講解了倪萍與99歲姥姥的暖心故事,而在外人看來,這更像是一代人的處事原則,充滿深意,於是一時間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她的身上,然而這還並非是最為驚奇的,在創作《姥姥語錄》這本書時,52歲的倪萍也開始真正地學畫,為此書畫上了眾多插畫,每一幅都充滿意境。
  • 黃公望:50歲學畫,開啟人生盛宴!
    50歲才開始學繪畫,曾得到趙孟的指教,陶宗儀說他「畫山水宗董、巨」。 黃公望自稱為「松雪齋中小學生」,重視寫生,常在風景名勝地隨筆摹寫,其水墨山水尤為出色,創立了淺,代表作為《富春山居圖》,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其著作有《山水訣》是中國山水畫的重要理論著作。
  • 100歲老奶奶,近80歲才拿起畫筆學畫,「樂天知命」的典範
    中國有句老話流傳到今天:「人生七十才開始!」美國大畫家摩西奶奶也有句傳世的名言:「人生,開始永不嫌晚!」百歲的人生,可有什麼新鮮事?從東、西方兩位百歲老奶奶畫家身上看得到實踐上天賦予的好品德、知足常樂,天天活出好日的見證。
  • 畫好駐村幹部「自畫像」
    駐村幹部作為決勝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拿出「繡花功夫」,在脫貧一線「啃硬骨頭」,帶領貧困群眾謀發展,就要找準自身定位,明確目標計劃,拿出具體舉措,使出「渾身解數」,畫好「自畫像」。畫一隻勤勞的「小蜜蜂」,紮根貧困山村,用情為民解困。
  • 想畫什麼畫什麼?!
    有的孩子問為什麼沒有照片照著畫有的孩子說老師你不教我我不會有的孩子說自己是畫畫家有的孩子說自己學畫畫幾年了最有意思的是有孩子說想畫什麼畫什麼這句話我常跟我的學生說沒想到一年級新生就有這樣的孩子出現了我開始觀察記錄小明同學
  • 齊白石:北平淪陷後辭去教務 停止賣畫艱苦度日
    10歲的阿芝天天帶著弟弟趕牛上山,但他常把書掛在牛犄角上,等自己撿足了牛糞,拾夠了柴火便抽出時間溫習舊讀的幾本書。這種刻苦自學的精神為齊白石後來的成功打了下最初的基礎。因此,晚年時,齊白石還自刻了一方「吾幼掛書牛角」的印章來紀念自己童年的這些往事。  14歲時,父親開始教阿芝扶犁、插秧等農活。由於自幼體弱多病,阿芝無法承受,家裡便商量讓他學一門手藝以便養家餬口。
  • 75歲開始學畫,這位奶奶用筆趕走了病魔
    一個人呆著太傷心開始畫畫阿籽奶奶今年76歲,大半輩子生活在新疆塔城。2016年,牽手了53年的丈夫去世。孩子們把奶奶接到了上海。在浦東臨港藝術園區,奶奶和不到7歲的孫女阿籽一起拿起了畫筆。奶奶說,「一個人呆著過於傷心,小孫女說跟她畫畫吧,我起初是跟她學的。我畫的都是很單純的東西,太複雜我還幹不了。」
  • 小黃老師的平凡生活
    當然,不是說現在做什麼都遲了,而是說——大部分的事情是在長時間的重複中產生的,要把自己當小孩子一樣去養成習慣,在日積月累中體驗從量變到質變的快樂。    小黃老師的繪畫生涯從幼兒園開始,人生第一次拿到獎品,是在幼兒園「畫天氣日記」——就是用畫的形式表現當天的天氣——小黃老師在白紙上畫出了豔陽和白雲,還有一位挑水澆花的人。這畫得了市裡的一等獎。
  • 那些羞羞噠的小黃漫,是我回不去的青春
    那時沒有APP,網絡不發達,能看到的漫畫都是翻版64開小漫畫,每本大概在4.2元到5.5元不等。有段時間翻版漫特火,拳皇系列,天子傳奇,風雲,霸刀什麼的一部接一部,其中就包括《古惑仔》。《古惑仔》看漫畫覺得比電影還好看還刺激,除了打打殺殺的畫面更暴力直接外,就是偶爾會有「嘿咻」的福利鏡頭。
  • 初學者如何學畫漫畫?學畫漫畫入門
    初學者如何學畫漫畫?學畫漫畫入門!新手怎麼開始創作自己的漫畫?漫畫是娛樂作品,因此要通過作品讓讀者高興起來,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達不到這一點,就無法創作出有趣的漫畫作品。首先,我們來看看一般的漫畫製作流程是什麼?
  • 放棄澳洲綠卡毅然回國,這位90後新疆姑娘,讓澳媒「酸了」
    幹得漂亮,澳大利亞大學碩士、澳媒記者毅然放棄澳洲綠卡回中國,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令人心情愉悅的新聞了,她叫趙閆,一位90後新疆姑娘。13年就考入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還順利拿到綠卡,隨後成為了一名記者,直到有一次她和紐西蘭等記者朋友一起來到中國的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進行採訪,她發現家鄉的變化超乎了她的想像,也就在這一刻她決定要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內地去,賣到國際上。
  • 71歲科學家,賣掉美國房子,辭去終身教職,告別學生,踏上回國路
    71歲高齡的他,在大洋彼岸,滿身榮譽。但是每一次思念祖國,都會讓自己熱血沸騰,他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 終於,在他71歲那一年,他賣掉了美國的房子,辭去了終身教職,和自己的學生們揮淚告別,告訴他們:我要回去了,而且是永遠的回去了,踏上回國路,感動從這裡開始。
  • 王北車新歌《畫》歌詞 王北車《畫》歌詞是什麼意思
    王北車新歌畫歌詞為寂寞的夜空畫上一個月亮把我畫在那月亮的下面歌唱為冷清的房子畫上一扇大窗再畫上一張床畫一個姑娘陪著我再畫個花邊的被窩畫上灶爐與柴火我們一起生來一起活畫一群鳥兒圍著我再畫上綠嶺和青坡畫上寧靜與祥和雨點兒在稻田上飄落畫上有你能用手觸到的彩虹畫中有我決定不滅的星空畫上彎曲無盡平坦的小路盡頭的人家夢已入畫上母親安詳的姿勢還有橡皮能擦去的爭執畫上四季都不愁的糧食悠閒地人從沒心事我沒有擦去爭吵的橡皮
  • 一個「十」字,他畫了三十年
    就如他的畫。他堅持畫「十「字和」米「字,也已經三十多年了。-01-「十」 1988年,丁乙創作的第一幅《十示》,畫面是紅、黃、藍三原色色塊,「十」字以黑色極其精準地分布在畫布上。 他從印刷中標示尺寸的標記「十」受到啟發,創作出了第一幅《十示》,那甚至不像繪畫。他的同學和老師都不理解,甚至評價他的作品「就像花布設計,毫無情感」。但丁乙毫不介懷。 在八十年代,繪畫似乎必須有內容有故事,即使是抽象作品,也充滿意象。丁乙偏不。 他在畫布上創作的「十」字沒有用任何象徵手法,甚至包括畫作標題在內,丁乙都不想講任何故事。
  • 41歲得女,毅然辭去央視「鐵飯碗」,王小騫是究竟是怎麼想的?
    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那些非常有才華的女主持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王小騫?她以前主持過一檔叫做《交換空間》的節目,節目中那些設計師們親自操刀,把普通家庭的房子改造得煥然一新,收視率非常高。王小騫也因此被不少觀眾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