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廣東行 | 肉質爽脆,酸甜可口!這個「三華李之鄉」火了!

2020-12-24 澎湃新聞

脫貧攻堅廣東行 | 肉質爽脆,酸甜可口!這個「三華李之鄉」火了!

2020-06-10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搜指仔 城事特搜

廣州從化桂峰村

是遠近聞名的三華李之鄉,

由於這裡山水環繞的地形,

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令這裡的三華李

肉質爽脆,酸甜可口。

不過今年受天氣影響,

三華李產量比往年要低。

雖然今年桂峰村三華李的產量

比往年下降將近一半,

但因為電商進村,銷售良好,

也令三華李的收購價比往年要高,

果農收入並沒有下降。

據果農介紹,

桂峰村由於地處偏僻山區,

交通不發達。

以往三華李成熟時,

他們只能等商販收購,

而收購時間往往集中在兩三天內,

不僅要趕著採摘,

而且還經常被壓價。

如今,

果農的三華李除了賣給傳統商販,

還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售賣。

今年桂峰村通過益農信息社銷售的三華李

至今已經有八萬多斤。

廣州市從化區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何豔娟:

我們培養一些村級服務站和益農信息社,桂峰村益農信息社對整個桂峰村三華李的銷售在電商這方面幫助很大。

村民通過電商平臺售賣農產品,

有效地增加了收入,

而桂峰村的電商能取得這些成績

都離不開一個人,

就是「益農哥」陳志強了。

這位「網紅哥」叫陳志強,

他是呂田鎮桂峰村益農信息社「益農哥」,

也是村裡最早做電商平臺的村民。

五年前他回鄉創業,

利用電商開始將村裡的農產品

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銷售。

創業初期陳志強遇到不少的困難,

那時候桂峰村的村民對電商非常陌生,

一直以來他們早已習慣等商販入村收購,

而不是將自己的貨品

交給一個剛剛創業的年輕人。

剛開始陳志強舉步維艱,

除了村民不信任之外,

桂峰村快遞不暢通,

也是困擾他創業的重要因素。

廣州市從化區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何豔娟:

我們整合資源,將物流成本降低,益農信息社和農村電商服務站可以更好地幫助農民收購三華李或其它產品。

隨著物流快遞服務有效的提升,

陳志強的訂單也越來越多,

收購價也比傳統商販要高,

果農售賣的農產品也多了一種選擇,

這也間接降低了果農農產品被壓價的風險。

隨著短視頻的興起,

如今陳志強也組建自己的視頻團隊

宣傳家鄉農產品,

吸引市民關注同時

也讓桂峰村優質農產品推廣出去,

令到越來越多遊客過來購果,

桂峰村村民的收入也得到有效增長。

點擊餘下 5 篇,更精彩!

《城事特搜》微信視頻號

《城事特搜》微信視頻號

即日起上線啦!

掃描下圖二維碼

一鍵關注最新鮮的民生資訊!

↓ ↓ ↓

#進群送好禮#

即日起,

掃描下方二維碼,

備註地區+姓名,

即可進群啦!

掃碼加好友後,

出示之前購買任意商品的訂單截圖,

還有機會獲得獨家福利!

還不趕緊掃碼?

我們等你!

掃描下方二維碼

原標題:《脫貧攻堅廣東行 | 肉質爽脆,酸甜可口!這個「三華李之鄉」火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八步三華李品牌戰略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好李」劍指中國珍稀李子...
    我們的八步三華李,種植歷史悠久,果大肉厚、肉質鮮美、天然富硒,是八步區最具盛名的特色水果,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八步區也因之被譽為『中國李子之鄉』,在全國享有盛譽。一直以來,我們高度重視三華李產業發展和品牌創建,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群眾參與、科技支撐』的理念,先後制定出臺了《八步區精準脫貧產業幫扶實施方案》《八步區發展李子特色水果產業獎補實施方案(試行)》等系列政策,落實產業獎補強扶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促提升,為八步三華李做大做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截至目前,我區三華李種植面積已達8.7萬畝,年產三華李達6.7萬多噸,產值達3.36億元。
  • 張述濤赴鄭家集鄉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張述濤赴鄭家集鄉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2020-11-1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電商助力脫貧攻堅成效良好
    電商扶貧,廣東在行動。為紮實推進電商精準扶貧工作,引導各地利用電商手段助力脫貧攻堅,廣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於2018年印發《廣東省農村電商精準扶貧工作方案(2018-2020年)》(粵扶組〔2018〕26號)(以下簡稱《方案》)。
  • 《鳳歸梧桐》清遠開機,取材真實故事反映廣東脫貧攻堅成效
    8月15日,由廣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廣東省廣播電視局等指導,廣東星語影業有限公司等出品的網絡電影《風歸梧桐》在清遠市陽山縣舉行開機儀式。影片出品方代表、主創團隊以及主演田雷、孫亮、朱璇、王旭東、李靚等亮相。據悉,該片將在騰訊視頻平臺播出。
  • 與進口李子抗衡,三華李的優勢有這些,你都知道嗎?
    雖然這些歷史上的東西已經沒有什麼歷史資料可以考據了,但是由此也足以說明了李子在我國的歷史之長,從古至今就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喜愛,但是如此有歷史好吃的李子最近幾年卻在中國市場大受挫折,因為近些年來在市場上所流行的價格非常高的李子幾乎都是國外進口的。中國的李子優勢似乎已經不見了,但是讓我們欣慰的是,現在還有一種名字似乎可以與進口的李子品種相抗衡,那就是三華李。
  • 發揮鄉規民約在脫貧攻堅中的獨特作用
    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全國最薄弱地區和最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任務已基本完成,農村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94%的貧困縣成功摘帽。
  •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三華李」
    但是像三華李這樣出眾的品種,還是不多見的。而在三華李被譽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以後,三華李的身價也提高了。 5-6月份當鮮的三華李獨佔鰲頭!是三華李最好的上市時間。每到了這個時候,各大果園的三華李爭先恐後的進軍水果市場,但是今年卻發生了意外。
  • 脫貧攻堅的廣東戰法_國內農業動態_江門市農業農村局
    脫貧攻堅的歷史使命即將完成,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千年願景即將夢圓。  2009年以來,累計409.1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3倍;8255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村均集體收入達29.5萬元……在這樣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中,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建設中,作出了卓絕的廣東貢獻。
  • 交通運輸部「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四川站啟動
    11月17日,交通運輸部「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四川站啟動儀式在眉山市丹稜縣舉行。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佔川出席會議並宣布活動開始,四川省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學雷出席活動並講話,眉山市副市長孫劍致歡迎辭並介紹了眉山交通脫貧攻堅情況。
  • 「藠頭之鄉」 藠頭香
    日前,記者趕赴素有「藠頭之鄉」美譽的湘陰縣三塘鎮進行採訪,三塘鎮民嶽村共田合作社黃剛強黨員示範戶的藠頭種植基地裡,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收割季節,藠頭豐收是承諾的贈予。據了解,黃剛強之前是民嶽村裡的種植大戶。2019年,一方面響應三塘鎮政府號召發展藠頭產業,承包了村裡500畝土地,另一方面是為了幫助當地群眾就業增收,開始種起了藠頭。
  • 【脫貧攻堅】蘑菇產業助推脫貧攻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選準適合訥河種植的赤松茸作為扶貧產業,從2016年選項到今年已種植赤松茸3400畝,是全國縣域赤松茸種植基地。赤松茸又名酒紅大球蓋菇,原產歐美,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品種之一,其色澤豔麗,肉質細嫩,蓋滑柄脆,菌味純正,口感良好,可預防高血壓、延緩衰老、增加免疫力。
  • 美好生活 你我都是主角 聚焦脫貧攻堅 廣東臺《飛越廣東》再次起飛
    從2019年的第一季《飛越廣東•壯麗70年》,我們一同飛越了廣東省21個地級市飽覽廣東大地上最地道的風土人情、70年來的偉大變遷,到剛剛結束的第二季《飛越廣東•特區40年》,我們跨越了40年的時空,回首經濟特區的滄海桑田,11月15日,聚焦脫貧攻堅主題的第三季《飛越廣東•全面小康》再度起飛,鋪開廣東各地各戰線決戰脫貧攻堅、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絢爛畫卷。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巾幗脫貧行動」實施以來,全市廣大婦女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偉大實踐,她們彰顯巾幗擔當,點亮巾幗風採,奏響巾幗樂章,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值此全面完成「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目標關鍵階段,我們開設「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專欄,隆重推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巾幗脫貧先進模範,講好巾幗脫貧故事,傳遞巾幗脫貧黃山好聲音,奮力答好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卷」。
  • 曲藝精品獲扶持,廣東22個曲藝之鄉齊聚東莞中堂展演
    曲藝精品獲扶持,廣東22個曲藝之鄉齊聚東莞中堂展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0-24 全省22個曲藝之鄉齊聚中堂,展演各曲藝之鄉的精彩節目
  • 「脫貧攻堅 助殘帶貨」走進四川:吃正宗川味 品千年貢茶
    導語: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也是實現殘疾人共同奔小康目標的關鍵之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策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幫扶擴大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近日,中國殘聯融媒體平臺聯合各省殘聯微信公眾號推出「脫貧攻堅助殘帶貨」欄目,推介各地扶貧特色產品。通過多渠道、多產品的融媒體傳播,提升產品品牌,幫助貧困地區綠色優質農產品建立良好品牌形象、走進千家萬戶,助力脫貧增收。
  • 安皋鎮|王村鄉|英莊鎮|學習貫徹全區脫貧攻堅會議精神
    會議強調,一定要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容不得半點疏忽、來不得絲毫懈怠,全鎮上下務必提振精氣神,嚴格貫徹落實區委脫貧攻堅會議精神要求,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把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創新兩個「常態化」。
  • 彈奏脫貧攻堅「四重奏」
    今年以來,農發行區、地、縣三級行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一天一報告、一周一通報、兩周一調度、一月一研判」工作部署,爭分奪秒評,只爭朝夕幹,超常規、倒計時、人盯人,推進脫貧攻堅取得突出成效。截至5月中旬,農發行皮山縣支行累計向9家企業投放扶貧貸款2.76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5萬餘名貧困戶增收脫貧。產業扶貧當先導。新疆崑崙綠源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畜禽養殖產業。
  • 鑄強黨建引擎 決戰脫貧攻堅——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進入決戰倒計時,越是最後攻堅,越要保持一鼓作氣的勁頭;越是勝利在望,越要發揚一往無前的精神。自治區派駐科右前旗脫貧攻堅工作總隊堅持「全黨抓扶貧、重點抓產業、關鍵抓項目」工作思路,繃緊弦、拉滿弓,鑄強黨建引擎 決戰脫貧攻堅,為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 李中之王——信宜錢排"銀妃"三華李
    信宜市錢排鎮位於信宜市東北部,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有"粵西屋脊"之稱,這裡山高林密,年平均氣溫只有18℃,春暖遲、秋冷早、霜凍長,這種高寒氣候,讓錢排鎮擁有了一種獨特的美味。三華李在廣東、廣西地區種植廣泛,錢排鎮的三華李就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從翁源縣三華鎮引進種植的。
  • 精神之光,閃現在脫貧攻堅徵程上
    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 精神之光,閃現在脫貧攻堅徵程上 ■馬  晶 「十三五」時期,5575 為凝聚扶貧力量,宣傳基層扶貧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製作的6集系列專題片《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近日播出,以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為主要線索,展現一線脫貧攻堅帶頭人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創造富有地域特點扶貧措施的不凡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