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四川站啟動

2020-12-23 中國交通新聞網

冬日暖陽普照川蜀大地,鄉村旅遊發展生機盎然。11月17日,交通運輸部「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四川站啟動儀式在眉山市丹稜縣舉行。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李佔川出席會議並宣布活動開始,四川省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學雷出席活動並講話,眉山市副市長孫劍致歡迎辭並介紹了眉山交通脫貧攻堅情況。

「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是交通運輸部組織媒體自駕車隊駛入「四好農村路」,實地採訪、採風,廣泛宣傳十八大以來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百姓因修路築橋帶來的美好生活,充分展示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據李佔川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農村公路總裡程已達420萬公裡,連起了村和村、鄉和鄉。今年,基本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基本全面完成「兩通」這一脫貧攻堅兜底性任務。當前社會已進入機動化時代,百姓樂於開車自駕遊。李佔川表示,希望通過舉辦交通運輸部「行在鄉村 遊在路上」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讓有更多的百姓在車裡看路,在車裡看農村,在車裡看美景,把農村脫貧攻堅的故事傳播出去。朱學雷表示,近年來,四川省農村公路建設跑出「加速度」,總裡程達到29.1萬公裡,位居全國第一。「十三五」期,四川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4萬公裡,解決181個鄉鎮和684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分別佔全國的74%和21%。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交通兜底目標。2020年6月,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開通「金通工程」客運班線,標誌著四川提前3個月全面實現鄉鎮和建制村「兩通」目標。同時,累計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0個,省級示範縣45個,示範縣總數位居全國第一。目前正在開展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和首批示範市考評,預計今年全省示範縣總數將接近70個,「示範引領、比學趕超、全面帶動」的全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丹稜:堅持以路興業,發展美麗經濟 堅持以路富民,創造美滿生活

啟動儀式結束後,20多位來自成渝等地的車友們駕駛著車輛,從丹稜地標建築——大雅堂出發,沿著丹橙現代農業園區產業路、生態旅遊環線、十裡桃花紅環線、齊樂桃源國際旅遊度假區、幸福古村、老峨眉山旅遊快速通道、奔康大道等鄉村道路前行,暢遊鄉村美、品味鄉村情。丹稜縣丹橙現代農業園區以齊樂鎮紅石村為核心,以晚熟柑橘種植及配套的加工業、銷售業、鄉村旅遊為主導產業,輻射帶動了梅灣村、獅子社區等8個村、4個社區的桔橙產業發展。產業園區的興旺發展離不開道路設施的逐步完善,據了解,丹橙現代農業園區產業路全長5公裡,該路由傳統的農村公路升級而來,按照遵循自然法,保護沿線生態,又著眼園區長遠發展的規劃思路,公路將沿線多個鄉村連成一片,猶如一條「彩帶」蜿蜒在柑橘林中。公路的升級,讓沿線村民告別了肩挑背扛賣柑橘的歷史,成為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奔康大道。61歲的果農黃國全已經種植柑橘36年,他高興地表示,自己家有15畝地,現在全部用來種植「不知火」,每斤賣5元多,今年的收入達到了52萬,效益不錯,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以前沒有路,無論是施肥、打藥、採果非常不便,根本管理不好,更不要提效益了,現在路好了,大家管理方便了,效益提高了,大家種植的積極性也起來了,果園也恢復了生機。

幸福古村,又稱趙橋,位於丹稜縣交通要道S104線丹稜段側,是大峨山旅遊環線上的重要節點。古村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森林覆蓋率達80%。古村開發之初,其主要交通要道S104為四級公路,行車道窄,路況較差。經過改造後,公路技術等級提升至二級,由窄變寬,由顛簸變平穩,帶動了旅遊產業的發展,獲評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特色村莊、四川省最美古村落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丹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美麗經濟示範區,把美麗、生態、文化、風景、鄉愁轉化成產品和生態鏈、價值和財富,把發展美麗經濟作為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從不同層面激活了丹稜「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典範」的強大引擎。

井研:產業沿著公路走、公路促進產業活、產業推動農民富

11月18日,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第二站來到樂山井研縣,井研站以「中國橘鄉 古韻井研」脫貧攻堅自駕為主題,採訪橘天台、長山湖、周坡鎮石馬村、廖平經學堂四個點全程約105公裡,全面展示了井研縣近年來在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取得的成就,集中反映了井研縣在「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農村公路助推文旅經濟、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帶動當地經濟和旅遊發展的成果。

近年來,井研縣立足柑橘、生豬、糧油、水產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建設「百裡產業大環線」,培育樂山第二大特色精品農業產業帶,著力打造「中國西部雜柑之鄉」,建成優質柑橘30萬畝,入選「中國柑橘產業30強縣」。其中,產業環線建立了「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覆蓋縣域實現農業產值2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215元。以路興業、以業增收,當地結合實際,讓「交通+產業」的發展模式讓致富之路越走越寬闊。在橘天台,筆者見到了「名人」範敬超,作為退休後返鄉創業的典型,雖然接受過各大媒體的多次採訪,這位73歲的退休廳官,聊起鍾愛的柑橘事業,仍然興致勃勃。他表示,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各方支持,目前,自己的柑橘事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最初的505棵發展成6.5萬畝,有著產量高、品質好、效益優的特點,能夠取得這些成績,與交通條件的不斷完善密不可分,目前他的種植園區已經形成了700多公裡的公路網,大大提高了養植效率,如果沒有公路網的打造,現代果園就無法正常運行,規模化生產就無從談起。

井研縣堅持「產業沿著公路走、公路促進產業活、產業推動農民富」的思路,加快建設「生態致富路」。目前,井研縣以集益鎮為中心,晚熟柑橘已發展到10萬畝,「百裡產業環線」惠及10個鄉鎮49個村1.5萬戶,其中貧困戶2400戶。僅柑橘種植,就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1200元。對於柑橘產業,井研縣也有了更大的謀劃:「十四五」期間,全面建設井研縣三條百裡產業環線和市中區的百裡產業帶,形成40萬畝現代果園,帶動50萬農民收入翻番;「十五五」期間,建成100萬畝優質雜交柑橘現代大果業。

屏山:借力交通,脫貧步伐鏗鏘有力

11月19日,脫貧攻堅自駕主題宣傳活動四川站最後一站在屏山縣舉行。宜賓市委常委、屏山縣委書記廖文彬介紹了宜賓市和屏山縣交通運輸助力脫貧攻堅等相關情況。發車儀式結束後,媒體自駕車隊從金通廣場出發,沿著屏山鎮洪坪產業路、大乘鎮雙峰茶園、錦屏鎮梯田茶海以及「庫區」旅遊公路參觀、採風,集中聚焦屏山「四好」農村路為貧困山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屏山地處烏蒙山麓,地形破碎、山高坡陡限制了屏山的發展,老百姓形容這裡是「萬壑千山,出門無路;三農百業,舉步維艱。」70%的村沒有硬化路。面對如此惡劣的地質條件和交通狀況,屏山縣委副書記、縣長代軍介紹,5年間,屏山縣共整合各類資金14億元投入到農村公路建設,新改建通組路、旅遊路、產業路等1654公裡, 2015年即實現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標,2019年實現100%建制村通客車目標,75%村民小組通硬化路,公路總裡程達2488公裡,其中國省道330公裡,縣鄉道120公裡,村組道2038公裡,基本形成了以國省幹線為骨架、縣鄉村道為支線、村組道為脈絡的對外通暢、內部便捷公路路網體系。現在的屏山,已經是「路橋相通,縱橫聯網;小康路上,大道無疆。」 

近年來,屏山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發展機遇、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傾力幫扶下,著力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先行軍。通暢的交通網絡,極大地推動了以茶葉、茵紅李、白魔芋等種植業的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2019年,屏山實現了縣內10765戶貧困戶42826人全部脫貧。今年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屏山退出貧困縣序列。今年8月,屏山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驗收。如今的屏山,是中國有名的「綠茶之鄉」和「白魔芋之鄉」,茵紅李種植規模達10萬畝,投產面積超8萬畝,年產量約9萬噸,遠銷上海、浙江、江蘇等長三角地區,2019年創造經濟產值近5億元。

一條條蜿蜒曲折、盤山而上的鄉村公路,把一處處新村聚居點串了起來,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路上隨處可遇的「金通工程」小黃車,搭載著一群群山區村民和一車車「屏山好禮」走出大山;路旁一張張群眾的笑臉,在冬日的陽光下更加美麗溫暖。

相關焦點

  • 關於對「決勝小康 交通力量」全國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主題微視頻大賽...
    根據《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決勝小康 交通力量」全國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主題攝影大賽和微視頻大賽活動方案的通知》(交辦政研函〔「決勝小康 交通力量」全國交通運輸脫貧攻堅主題微視頻大賽擬獲獎作品名單 一、特等獎(3部
  • 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12月18日,「小康河南升級之路——脫貧奔小康、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在虞城縣舉行啟動儀式。  此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和省交通運輸廳共同主辦。啟動儀式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就推進脫貧致富奔小康、鄉村振興看河南進行交流,共同唱響小康河南「好聲音」,傳播鄉村振興「正能量」。
  • 楚治——助力脫貧攻堅案例推介⑦|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幫窮鄉僻壤走...
    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語顯示出交通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荊楚大地,一條條暢安舒美的「四好農村路」,正在不斷延伸;一個個「因路而變、因路而美、因路而富、因路而活」的故事,正在持續上演,為貧困村民帶來美好幸福的生活,幫曾經的窮鄉僻壤走上康莊大道。
  • 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決戰決勝勇攻堅,赤誠熱血守初心
    》及市教委《關於2019年在貧困家庭學生中開展定向培養鐵路工作人員的通知》要求,運輸職院啟動「鐵路就業脫貧」定向培養項目,招收貧困家庭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生。目前,軌道集團、運輸職院已赴彭水縣三義鄉進行了招聘宣傳2次,在符合崗位條件和規定的前提下,優先錄用對結幫扶貧困人員,以就業帶動貧困人員解困脫貧。
  • 山東青州:廟子鎮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通訊員 魏奉禎 濰坊報導近年來,青州市廟子鎮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帶領廣大群眾在小康大道上闊步前行。今年,通過「一事一議」鄉村振興補短板,全村又進行了戶戶通水泥路提升,基本形成內暢外聯的交通網絡。環境好了,怎樣才能讓集體有收入,困難群眾有錢花?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過去,村裡由於交通和自然條件差,全村無特色支柱產業。群眾靠傳統種養業掙不了錢,紛紛外出打工,很多坡地因此成了雜草叢生的撂荒地。」高雲亮說。
  • 「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原創歌曲...
    「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原創歌曲徵集活動優勝作品分別為——《嶺南杜鵑紅》《我知道你也想我》專家點評和優勝作品分享——12月18日下午,「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原創歌曲徵集活動優勝作品發布會在羊城創意產業園酷狗音樂辦公樓舉行。活動現場公布了票數最高的五首優勝作品並頒發獲獎證書。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以此鮮明時代主題為題材的電視劇,必然會受到廣泛關注與討論。該劇與張藝謀導演的劇情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同名,僅看劇名很容易聯想到關於農村與貧困的故事,具有極強的代入感,讓觀眾產生一種尋根問底如何「一個都不能少」的想法和衝動。
  • 關於實施「三大攻堅行動、三大提升工程」推動全市交通運輸高質量...
    、提高服務品質、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推動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6.全市交通運輸行業作風建設提升工程實施方案7.贛州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項目表8.2020~2021年全市農村公路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升工程建設目標任務9.全市旅遊公路建設規劃(2015~2020)和交通運輸部「十三五」紅色旅遊公路規劃建設項目表
  • 百城百團,自駕廈門,鄉村康養,閩西南秘境,自駕節喊你來報名!
    除了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之外  還將以「多彩金秋·康養自駕」為主題  整合閩西南優質旅遊資源  打造以廈門為中心的  閩西南區域自駕聯線產品    01  2020廈門自駕旅遊節啟動儀式  暨「百城百團·自駕廈門」發車儀式  活動將通過各種渠道招募約100輛自駕車  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觀音山  舉行2020廈門自駕旅遊節啟動儀式  統一出發參加此次自駕節推薦精品自駕線路
  • 決戰決勝勇攻堅,赤誠熱血守初心——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扶貧工作紀實
    集團積極落實敏爾書記關於「鐵路就業扶貧」指示,按照市政府《路地雙方鐵路就業脫貧工作會議紀要》及市教委《關於2019年在貧困家庭學生中開展定向培養鐵路工作人員的通知》要求,運輸職院啟動「鐵路就業脫貧」定向培養項目,招收貧困家庭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生。目前,學院已圓滿完成2019年鐵路就業扶貧任務,組織256名貧困生參加中鐵成都局集團公司「鐵路就業扶貧」訂單班面試。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義:鞏固脫貧成果 建設美麗鄉村
    三義鄉抓住深度貧困鄉的發展機遇,發展特色產業、全鄉中藥材、蔬菜經果、特色養殖等特色產業繁榮興旺;交通、水電、通信和住房等基礎設施徹底改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三義鄉鄉村公路。(三義鄉供圖)今年8月,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三義鄉納入全市開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試點鄉鎮之一。
  • 小康路上踏歌行 ——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側記
    原標題:小康路上踏歌行   ——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側記11月2日上午,甘肅日報報業大廈西側西部創客六樓會議廳內,社會各界嘉賓和中央、省屬多家媒體的記者齊聚一堂,共同傾聽脫貧攻堅的「靖遠聲音」,共話靖遠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泳 施秀萍 通訊員 馮文強  11月2日,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盛大啟幕。
  • 河南推出脫貧攻堅主題電影《漁灣村的故事》,助力建設美麗鄉村
    河南推出「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主題電影《漁灣村的故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電影已於4月17日在全國農村院線上映。《漁灣村的故事》被中宣部節目中心首頁推薦故事圍繞「脫貧攻堅、建設美麗鄉村」主題,講述了基層群眾對舊城區改造的認識、
  • 靖遠縣:小康路上踏歌行
    >11月2日上午,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在蘭州啟動。>本組圖片均由孟捷攝小康路上踏歌行——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側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大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有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讓貧困群眾從脫貧邁向致富的康莊大道。」靖遠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力江說。
  • 美麗鄉村 詩畫中畫——脫貧攻堅主題詩
    編者按:光明網今年5月開辦了《美麗鄉村,詩畫中國——脫貧攻堅主題詩》專欄,截至10月,共邀請全國39家詩詞學會和宣傳部門,組織1400多位詩人創作了1500多首主題詩詞作品,受到社會各界人士普遍好評。現輯選詩人何雲春相關作品,以饗讀者。
  • 做好交通「安全扶貧」,挪開脫貧路上的「絆腳石」
    一起交通事故,讓原本捉襟見肘的幾個農村家庭雪上加霜。在文山州,因為農村交通現狀和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群眾貧困或返貧現象時有發生,交通安全成了扶貧路上的「絆腳石」。深化「文明交通進農村」活動,切實保障農村群眾交通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不僅是交通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推進農村地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 萬立駿出席「追夢中華·僑與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成果展開幕式...
    萬立駿指出,「追夢中華」主題宣傳活動是中國僑聯「十代會」以後打造的新的工作品牌,旨在通過用僑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今年舉辦的「追夢中華·僑與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面向海內外講好中國減貧故事、講好僑界投身脫貧攻堅的故事,進一步展現了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凝聚了僑心僑力僑智。
  • 陳星:脫貧攻堅路上的「智多星」
    期間,他積極投身扶貧工作,克服環境惡劣、居住條件差、語言不通、交通條件落後等困難,快速轉變角色、紮根基層、歷練擔當,把激情和汗水灑在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主動請纓上一線到達涼山州布拖縣以後,作為警察的陳星被賦予了一個新的身份:「基只鄉脫貧攻堅專職副書記」。
  • 為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起航插上「東航之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 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面對脫貧攻堅的壓軸大題,東航集團牢記黨 中央、國 務院囑託,高質量、高水平、可持續開展定點扶貧工作,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 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
    (甘州融媒記者 肖學鋒 通訊員管佳佳)6月23日,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開機儀式在平山湖蒙古族鄉舉行。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自勝,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汪曉瑞出席開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