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於2月20,公布對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調查結果,並概括:總體上運作比較規範,特別是在抗擊疫情中做了大量工作,應予以支持和肯定。但也發現部分投資事項公開不及時,在未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前有公開募捐行為。看到結果的人們,應該鬆了一口氣,對韓紅的愛戴更上層樓,也認為此事告一段落。
可時隔4天,又有微博知名大V曝出了清單,並指出是韓紅慈善基金會的部分電子產品清單。
消息一出讓網絡為之沸騰,但從各家報導的評論來看,基本上是一邊倒支持韓紅,甚至有網友表示「噴子,無論怎麼黑韓紅,我依然相信她,永遠」。
也有較理智的網友表示,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不要妄下斷語,否則打臉。但除了單純支持韓紅的評論外,最具代表性的兩種說法,直指事件核心。
一是韓紅動了誰的蛋糕,一次一次地抹黑?
二是如果為了錢,韓紅有必要費這麼大勁搞慈善撈錢嗎?一直唱歌就好了。
真不知道,什麼時候網絡成了「舉報」的聖地,連正規程序都不走了,「舉報」人所說如果屬實,難道怕在有關部門,鄭重地說出:「我所說的一切屬實,並願承擔法律責任」嗎。
這種鬧劇的持續發酵,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無人熱衷於做慈善公益,無人相信各種慈善組織,更甚者無人相信「慈善」。這樣一個冰冷的社會你們喜歡嗎?
不要把網絡當成肆無忌憚,玩弄網民、誣陷他人的地方,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