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婭維在歌手節目中與劉歡老師上演了一首《鳳凰于飛》,這首歌中國風元素鮮明,更模仿了古詩經的形式,蠻有韻味。
其實小編認為這首歌以空靈的聲音唱會比較完美,不過袁婭維和劉歡的版本卻刷新了小編的認知。
鳳凰生於天地,代表了自然,但實際上鳳凰是霸道的,他們內心只遵從自己。
劉歡的聲音很具有古典的感覺,而袁婭維聲音爆發力更強,無論是高音還是中低音都處理得很好,這首《鳳凰于飛》由靜到翱翔的感覺完全被體現了出來。
美的歌詞不一定要美的聲音,但一定要有感情。
相比較快餐歌曲,一首好的詞曲,更需要美的聲音來體驗,這首歌曾被很多人翻唱過,霍尊也在其中,霍尊作為年輕一代的聲音獨特人,一首《卷珠簾》當年也是火遍全國。
但在他的演繹中,只感覺到一種很美的畫面,完全沒有體現出鳳凰的神韻,而劉歡作為曾經的歌者,聲音也具有一種古典的特性,仿佛處身於那個年代,而袁婭維的開口,直接打破了寧靜,鳳凰一飛,再無痕跡。
袁婭維在歌曲後面的爆發,把情緒上升到高潮。
鳳凰于飛,放下一切的悲傷,帶有尊意的女王氣質,更有一種濃濃的悲涼感。
鳳凰再美,也擺脫不了凡塵俗念,而感情正是鳳凰的一部分。
處身於美的環境之中,風雨,笛聲,詩歌,很有韻味,而陪伴的感情,才是最難捨的牽絆,這種糾纏,在兩人的演繹下,活靈活現。
當然,這只是意境之中,一想到劉歡老師和袁婭維穿著古裝對座的模樣,應該眾人都能想像得出。
這首歌本是為《甄嬛傳》打造,情感極其複雜,而詞間的韻味也很有感觸。
有詩待和 有歌待應 有心待相系
望長相思 望長相守 卻空留琴與笛
以情相悅 以心相許 以身相偎依
願勿相忘 願勿相負 又奈何恨與欺
有和無的對比,強烈表達了感情的無奈,當鳳凰飛起的一刻,就像割斷了心中的牽絆,憤慨,思念,惆悵,各種情緒上頭。
可逆風不解 挾雨伴雪 催梅折枝去
鳳凰于飛 翽翽其羽 遠去無痕跡
聽梧桐細雨 瑟瑟其葉 隨風搖記憶
梧桐細雨 瑟瑟其葉 隨風搖記憶
感情中出現的傷痛,一點點地磨滅,鳳凰一飛,抖抖翅膀便飛出天際,怎能追尋,只聽得落葉掉下,掀起的一番漣漪。
捨得心中掛念而飛,這才是鳳凰的霸道,然而,這也是一種悲涼。
小編雖聽過後面的諸多翻唱,卻依舊沒有這首的韻味了,也許,這正是個人的風格和經歷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