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我參加了「青春版稅」——為李泰祥先生捐款。
由微博網友「重返61號公路」 發起的「青春版稅」活動,是為其時正處於貧病交加之困境中的臺灣音樂大師、臺灣民歌巨匠、著名詞曲作者李泰祥先生「度身定做」的。
李泰祥先生生於1941年2月20日,是臺灣臺東縣阿美族原住民,青年時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畢業,後相繼擔任過中國青年管弦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以及省立交響樂團指揮等要職,音樂創作橫跨古典、實驗與流行等領域。
1956年,李泰祥獲得臺灣省小提琴比賽第一名。1963年,他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並與前輩作曲家、音樂學家許常惠成立「制樂小集」。1973年,他獲得美國洛克菲勒獎學金,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訪問,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現代音樂中心進修。1976年,他開始舉辦「傳統與展望」音樂會,除了創作嚴謹的嚴肅音樂外,還致力於音樂推廣,在藝術與大眾音樂之間開闢新空間,創作出了以他的首席弟子、女歌手齊豫的成名曲《橄欖樹》為代表的諸多「大眾藝術」歌曲 。
1979年,李泰祥憑為電影《歡顏》創作的歌曲《橄欖樹》榮獲臺灣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獎。1983年,他的作品集《你是我所有的回憶》榮獲金鼎獎優良唱片獎 。
1988年,李泰祥罹患帕金森氏症,他奮力抵抗病魔,仍持續致力於本土民歌與管弦樂曲的創作。1997年,他獲得臺灣金曲獎特別獎。2008年,他獲得臺灣最高文化殊榮——第12屆臺灣文藝獎。2013年4月,他又獲得第32屆臺灣「行政院」文化獎。
命運似乎不願放過李泰祥先生,在晚年,他又患上了甲狀腺癌。
醫生在李先生體內安置了一個人工功能裝置,需要定期手術以更換裝置內的電池,但此項費用卻非常高昂。
按說,像李泰祥先生這樣的臺灣樂界泰鬥,作品等身,版稅豐厚,換個電池而已,應該完全不差錢啊!
可是,李先生還真是差錢,因為在他創作激情最旺盛的青年與中年時代,臺灣對歌曲創作者的版權保護以及版稅制度是非常欠缺的,李先生寫的每一首歌幾乎都被唱片公司和歌手一次性用一筆不太多的錢買斷,之後,他自己無法再從自己創作的這些歌曲的市場收益中分得分毫。
作品眾多且經典迭出,幾代人傳唱不衰,各種錄音、唱片和演唱會頻繁使用他的作品,卻沒給他帶來應有的經濟回報——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2011年5月初,有華語媒體報導了「李泰祥病重無錢醫治」的消息。包括我在內的李泰祥樂迷們,我們這些曾經對李泰賢先生的名作《橄欖樹》、《走在雨中》、《春天的故事》、《夢田》等歌曲鍾愛有加的樂迷們,深深地牽掛著李泰祥先生的病況安危,為他擔憂,更想做些什麼來改變李先生的不堪處境。
「重返61號公路」 姓趙,是職業音樂演出經紀人,很有行動力的她很快就在網上發起了「青春版稅」——為李泰祥先生捐款活動,意思是:我們這幾代人都深受李泰祥先生的歌曲作品的美好滋養,卻沒能給過他版稅,令他在晚年處於貧病交加的困窘處境,現在,是我們捐款來給李先生充當我們該交的「青春版稅」的時候了!
最終,我們大陸樂迷共捐款190筆人民幣總計141955.80元,按當時匯率折合成總計620205元新臺幣,委託臺灣「立法委員」、著名原住民女歌手高金素梅和李泰祥先生的女弟子、實力女歌手許景淳以及中日混血的鼓手荒井壯一郎等一起送到了李先生家中,幫助李先生成功更換了體內電池。
兩年半以後,2014年1月2日,李泰祥先生帶著樂迷們的愛與牽掛,與世長辭。
下面這個長達近4小時的視頻,是在2005年,在臺灣音樂界紀念臺灣民歌(臺灣現代民謠)誕生30周年的「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群星演唱會上,已經沉痾在身的李泰祥先生應邀到場,接受主持人陶曉清和歌手蔡琴、萬芳和許景淳等的禮敬,還在演唱會尾聲時被大家請上舞臺,以他孱弱的身軀和熱情的歌手們一起起舞歌唱。
(歡迎點擊頁首的「藍調旅行者」藍色字關注和訂閱本公號,請點擊文章結尾處的「在看」並轉發)
亦可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本號前文點讀——
樂死我了:這個眯縫眼明星大吐槽小區物業,原來粉絲們都是苦逼的業主!
聽斯汀曼歌,聽梅麗爾旁白:大愛這生機勃勃的海洋!
12年前,繞開「紅會」:我的3000港元捐款給了誰?
「火柴的柴,安靜的靜」:一路吉祥,故人安好?
中考臨近,熱文重溫:《「砍」柴「劣」火:白刃戰中的長沙中招江湖》
不怕緣慳無常,但教披肝瀝膽:你好,小倩!
那天,我在清邁古城美萍酒店的房間裡跟她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