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商的崛起,雖然成功造就譬如劉強東、黃崢等的知名電商企業家,但對無數實體企業帶來毀滅性的衝擊。正如此前賣身給阿里巴巴的前大潤發CEO黃明端所言:「我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這個時代」,將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新零售才是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
那麼在被提出新零售這一概念的馬雲以224億的價格買下的大潤發,2年多過去了,如今發展情況如何?
據《數說商業》整理的各大零售上市企業的最新市值排行榜顯示,在超市方面,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以1015.17億元的總市值排名中國第一,其市值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20.74%。
提及高鑫零售,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對其都知之甚少。而若是再精確到大潤發和歐尚集團,相信不少人都會瞬間醍醐灌頂。實際上,高鑫零售在中國的存在形式便是大潤發和歐尚。因此可以簡單理解為,高鑫零售其實是大潤發的母公司。
而大潤發自從被阿里接手之後,其發展速度也是日新月異。在持續開展傳統線下超市業務的同時,大潤發也在快速布局線上業務,其此前發布的自有APP大潤發優鮮以及淘鮮達等線上軟體,在疫情期間更是為大潤發賺得不少流量。
在此前高鑫零售的業績發布會上,現任高鑫零售CEO的前大潤發CEO黃明端曾公開表示:受疫情影響,大潤發線上需求暴增。不過即便運力受限,但是大潤發線上業務的增幅依舊達到此前的3.5倍到4倍。
而且在免配送費的前提下,「生鮮一小時達」的業務,也讓大潤發線上訂單暴增。時至今日,該業務的配送範圍已經從原本的半徑三公裡擴張到五公裡,致力於為其超市周邊的更多用戶提供更為輕鬆便捷的線上購物體驗。
當然,除了線上業務,大潤發線下超市也在阿里巴巴的管理下表現愈發出色。其商場中隨處可見的自動收銀機器,便是由支付寶代理,其中還添加刷臉支付的功能,極大緩解了排隊等待的問題。
此外,僅是在2019年,高鑫零售便在全國範圍內新開7家大潤發賣場,並關閉5家虧損店面。而對於高鑫零售的未來,已經入股高鑫的阿里巴巴董事長張勇表示,將不斷發揮實體門店數位化新零售的力量,爭取為客戶提供更好地服務。
不知你對大潤發如今的服務是否滿意?
文/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