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2):「情牽女人心」的音樂言情大師李宗盛

2020-08-28 西瓜家的放映廳

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風雨

縱然記憶抹不去

愛與恨都還在心裡......

說起滾石唱片,就不可能不說起另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

1986-1994這八年時間,稱得上是滾石最輝煌的時期,而這八年也恰恰是屬於李宗盛的「黃金年代」。

在這期間,滾石唱片出版了一大批商業和藝術兼顧的經典專輯,如:陳淑樺的《跟你說聽你說》、娃娃的《大雨》、張艾嘉的《愛的代價》、林憶蓮的《不必在乎我是誰》、辛曉琪的《領悟》……

這些耳熟能詳的作品都是由李宗盛一手包辦製作的,而在這八年間紅透兩岸三地的「滾石金曲」大部分也是出自李宗盛之手。

他用音樂勾勒出不同時代的都市女子,撫慰過無數受傷人的心靈。

他是繼羅大佑之後,又一位被譽為「華語樂壇音樂教父」的巨匠。

那麼,這位「音樂教父」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他和滾石唱片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傳奇往事呢?

01

讓我們先將時針撥回到20世紀70年代,後來成為滾石唱片副總經理的李宗盛,當時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

作為一個煤氣行老闆的兒子,李宗盛每天都要扛著煤氣罐走街串巷給人送煤氣,過著最普通、最底層的打工生活。

後來,他還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寫進了《阿宗三件事》這首歌裡,歌詞直白又充滿調侃、戲謔的自嘲道:「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實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幫忙送瓦斯,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

1978年,還在讀書的李宗盛和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名叫「木吉他」的合唱團。

正是由於這段經歷,1982年24歲的他正式加入唱片界,並首次以製作人的身份為大學生歌手鄭怡製作了音樂專輯——《小雨來得正是時候》。

這張「小試牛刀」之作開啟了李宗盛作為一名製作人,尤其是擅長為女歌手進行製作的音樂道路,而鄭怡便是他當年的女友。

02

3年後的1985年,李宗盛與滾石唱片籤約,而這一年臺灣歌壇發生了一件「大事」——詞曲雙絕的「音樂教父」羅大佑突然離開臺灣赴美深造。

對此,無論是圈內人士還是普通歌迷都心存不舍,大家也都有這樣一個疑惑,「誰能填補羅大佑的空缺?誰來繼續創造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

當然,任誰也想不到初出茅廬的李宗盛會在多年後接棒羅大佑,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李宗盛後來鮮花盛開的音樂旅程卻和羅大佑一樣,始於一個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張艾嘉。

這位當年自帶流量和話題的女神,本身就是一部「優秀作品製造機」,與她結緣沾邊的創作人,無不成為日後的業界大咖。

李宗盛也不例外,二人的合作很快就讓世人注意到了他用音樂刻畫女性微妙心理的傑出才華。

1985年3月,張艾嘉推出了一張極具個人色彩的「概念音樂專輯」《忙與盲》,而這也是製作人李宗盛加入滾石後的首張作品。

這是一張相當精緻的唱給都市女子聽的唱片,表現的是張艾嘉個人生活的剪影與情感的回眸,從概念企劃、音樂風格到歌詞表達都十分完整。

忙忙忙 忙忙忙

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

還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

匆忙的腳步、繁華的城市、快節奏的生活......

李宗盛為張艾嘉量身打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都市女性形象,並用流行音樂的特殊語言對她點點滴滴的內心感受進行精彩的提煉和演繹。

此時,剛剛踏入唱片製作人行列不久的李宗盛,已經展露出了他對於女歌手唱片細膩的描摹功力和宏觀的掌控能力。

03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臺灣,經濟迅猛發展,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面對時代飛速前行的腳步,曾經主宰了臺灣流行音樂的校園民歌已和現實生活漸行漸遠。

歌迷們更需要一種可以貼切反映當代人生活的音樂作品,而這無疑給了李宗盛一個廣闊的舞臺。

他十分敏銳地捕捉到了經濟的高速發展給都市生活帶來的急劇變化,以及都市女性對待情感的態度轉變——從對情感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反思自己在情感中扮演的角色。

於是,又一張大膽為都市女性發聲的代表專輯,在李宗盛的精心策劃下應運而生。

1989年,李宗盛為女歌手陳淑樺製作完成音樂大碟《跟你說聽你說》,成為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銷量突破百萬的專輯。

在這張專輯中,李宗盛特意採用第二人稱「你」作為每首歌的敘述人稱,並以娓娓道來的歌詞、細膩的情緒刻畫,成功塑造了一位對感情保持清醒的現代女性形象。

而陳淑樺則剪去了一頭嫵媚長發,以一襲利落的短髮示人,從一個略帶鄉土氣息的淳樸女生,搖身一變成為情感問題的聆聽者,開創了屬於她的「都市情歌新時代」。

04

在滾石,經李宗盛的妙手奇蹟般迎來事業回春的女歌手,又何止陳淑樺一個呢?

1990年,在臺灣已小有名氣的歌手娃娃到北京旅遊探親。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娃娃與一位舞蹈老師墜入了情網。

帶著這份牽掛,娃娃回到了臺北,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在向李宗盛吐露了這段感情故事後,李宗盛竟然即興為她寫了一首歌,並打造成另一張經典專輯。

李宗盛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和觀察者,還能用當事人自己也想不到的靈動詞彙,把人家的故事寫成歌。

在這之前,娃娃的「搖滾少女」形象早已廣為人知,然而在競爭激烈的華語流行樂壇,她的形象也急需突破和轉型。

於是,李宗盛決心背水一戰:如果接下來的專輯做不成功,那就意味著娃娃的歌唱生涯到此結束了。

他在這張專輯上的投入和付出,遠超同時期的其他作品,甚至不惜變賣自己的奔馳汽車,換得八十萬臺幣,赴日本編曲錄音。

《漂洋過海來看你》是整張專輯中最後才完成的歌曲,它以女性的視角,講述了一段關於異地戀的痛苦情感。

百轉千回的歌詞配上娃娃深情的演唱,迅速擊中了人們的心,也讓《大雨》專輯成為滾石的又一大女性唱片力作。

在後來的「滾石30年」臺北演唱會上,46歲的娃娃也親臨現場。

當前奏響起,樂迷們才發現,身材已然發福走樣的她唱起的仍是這首《漂洋過海來看你》。

唱歌的人和聽歌的人都變了,唯有歌聲和空氣中的百感交集依舊在迴蕩。

05

其實當年娃娃這張專輯準備推出的時候,還有個幕後小插曲:滾石有意用這張唱片與市場上的另一張熱門女歌手專輯打擂臺。

那便是由滾石的「老對頭」飛碟唱片發行的林憶蓮的代表作——《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只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在林憶蓮推出這張作品之前,還差點被招至滾石旗下。

1990年,在香港音樂才子許願的策劃和包裝下,林憶蓮成功確立了自己成熟知性的香港都市女性形象。

林憶蓮與許願

在香港開始走紅的她已不再滿足於狹小的粵語歌市場,決心開拓國語歌市場。

為此,她當時的男友兼製作人許願帶著她的《都市觸覺》專輯,隻身一人跑去臺灣,找飛碟唱片談合作,但飛碟對此並無興趣。

碰了一鼻子灰的許願離開飛碟唱片後,立馬打車直奔滾石唱片,雖然見到了李宗盛,但李宗盛也只是禮節性地和他打了個招呼,同樣沒有實質性進展。

不過陰差陽錯,飛碟唱片最後還是和林憶蓮籤了約,並為她出版了國語專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豈料這張以苦苦追索的「傷心女人告白」為主題的專輯,一下子贏得了兩岸三地女性的共鳴,更讓林憶蓮一下子紅透半邊天。

這時,滾石唱片才意識到自己錯失了大好時機。

1992年,當林憶蓮準備轉投新的唱片公司時,滾石和飛碟為爭奪她而展開了一場大戰。

那麼,滾石最終憑藉什麼法寶才將林憶蓮搶到手呢?

這還真得感謝「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凱歌。

1992年,陳導找到滾石唱片為影片《霸王別姬》製作電影原聲音樂。

李宗盛在寫主題曲的過程中特意動了些小心思:既然公司那麼想把林憶蓮挖到手,那何不乾脆寫一首男女對唱的歌來吸引她唱呢?

這位公認的「比女人還懂女人」的製作人,總是能從女性的視角出發,將感情中的一點一滴化作觸人心弦的旋律。

最終,李宗盛憑藉《當愛已成往事》成功吸引林憶蓮選擇滾石,而這首歌也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對唱曲目。

06

雖然當年寫這首歌時,李宗盛與妻子朱衛茵已經有了兩個女兒,但自林憶蓮加盟滾石後,這對「創作人+歌手」的完美組合還是引來了坊間的各種傳聞,只是當事人始終三緘其口。

1994年,培養了一批實力女唱將的李宗盛突然推出了自己的專輯《不舍》,其中表達的儘是濃濃的離愁別緒。

有傳言說他準備暫別歌壇,隱居加拿大,其實他的暫時離開是為了躲避當時關於他婚姻的各種流言蜚語,同時也要在妻子和林憶蓮之間做出選擇。

1997年,在甚囂塵上的流言聲中,李宗盛終於遵從內心的決定與妻子離婚,並於次年在溫哥華迎娶林憶蓮。

《為你我受冷風吹》、《鬼迷心竅》、《夜太黑》、《傷痕》……在感情甜蜜期,李宗盛傾注大量心血為林憶蓮打造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金曲。

這些淋漓盡致地抒發二人情感碰撞的歌曲,幾乎都成為了華語歌壇的經典之作。

可惜好景不長,事業上的黃金搭檔卻未必能做到生活中的圓滿。

2001年,兩人傳出感情不和的消息。

2004年7月12日,這對曾經的歌壇「神仙眷侶」終究沒能熬過七年之癢,勞燕分飛。

而那首《當愛已成往事》就這樣成為了他們之間的情感寫照,誰又能參透這究竟是機緣巧合還是命中注定呢?

不過,對於當時的華語流行樂壇和廣大歌迷來說,這段婚姻的結束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李宗盛「情牽女人心」時代的終結。

結語

如果說羅大佑代表了成立初期的滾石唱片,並讓人們知曉音樂自由的存在,那麼由李宗盛所引領的滾石「黃金年代」則賦予了人們獲得音樂自由的更多可能。

1986-1996,滾石唱片經歷了自身最為輝煌的時期,也培養了一批頗具市場號召力的女歌手,在她們的背後始終都有李宗盛的身影。

從張艾嘉到陳淑樺,從娃娃到潘越雲,再到後來的林憶蓮、辛曉琪,一張張生動刻畫和描述女性生活、情感的經典專輯從李宗盛的手中製作出來,再打上滾石那個富有特色的明黃色logo推向市場。

這些女歌手們隨之成為李宗盛音樂製作的註冊商標,而「情牽女人心」也成為了滾石人文氣質的一種突出表現。

然而,再絢爛的過往也終有歸於平淡的一天,縱使半生都執著於挖掘「都市女子心聲」的李宗盛也要親手為自己輝煌的昨天畫上句號。

正如2010年,他在「縱貫線演唱會」上唱的一句歌詞:「我認識的只有那合久的分了,沒見過分久的合。」

滾石的「情牽女人心」時代再也回不來了,但所幸的是音樂言情大師李宗盛和他打造的女歌手們並沒有被往事留在風中。

滾石傳奇40年,下期精彩繼續!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部分參考資料:

【1】滾石彈指三十年 屹立不倒的音樂傳奇,新民周刊

【2】專訪臺灣流行音樂教母黃韻玲:滾石說不完的回憶,新民周刊

【3】《四十年的滾石裡裝著你我光陰的故事》,作者:趙小薇,物質生活參考

西瓜家的放映廳:

堅持先娛己後娛人,

做有深度的原創影評、劇評、娛評分享者。

相關焦點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3):趙傳、張信哲和周華健的閃亮日子
    上一篇文章中,西瓜君講述了華語流行樂壇的「一代宗師」李宗盛,和他一手締造的滾石唱片「情牽女人心」時代。其實,李宗盛不光傾其半生寫盡了天下女人心,在打造男歌手方面同樣極為出色。無法複製的「醜男」代言人趙傳1987年,從小喜歡搖滾音樂的趙傳和一支名叫「紅十字合唱團」的樂隊在臺灣舉行了一場名為「Super Rock」的演唱會,得到數千名搖滾樂迷的瘋狂支持,而趙傳更是憑藉著高亢激昂的嗓音引起了滾石唱片高層的注意
  • 情牽女人心(滾石SACD系列).dsf
    資源介紹:專輯名:情牽女人心(滾石SACD系列)歌手:群星發行時間:2015-11格式:dsf分軌,2 Channels,2822K,1bit專輯介紹:  經典黃金SACD系列, 滾石巨星再現 - 情牽女人心   日本壓制 Super Audio Compact Disc(Hybrid),   首批1,000張印有限量編號, 極具珍藏價值!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4):一代巨星張國榮與滾石的情意結
    那年,導演陳凱歌為了影片《霸王別姬》的主題音樂找到金牌製作人李宗盛,請他親自操刀創作一首主題曲。1998年,張國榮再與滾石續約,出版《這些年來》EP及第三張國語唱片《春天》大碟。因為在他眼裡「只要有情和義就夠了,不用說那麼多了」。雖然,張國榮的經理人和滾石最終因演唱會主辦權的問題產生分歧,導致沒能在三張專輯後繼續合作。但滾石和張國榮之間這段「音樂永恆,情義無價」的佳話卻成為了彼此最珍貴的回憶。想知道牽手張國榮之後,滾石還有哪些輝煌故事嗎?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5):「魔巖三傑」和「後滾石」時代
    當時的全球五大唱片公司紛紛以成立分公司或兼併收購的方式,打入臺灣音樂市場。殘酷的市場競爭,逼得滾石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麼被五大唱片公司的其中一家收購,要麼堅持走自己的發展之路,繼續和「五大」相抗衡。滾石選擇了後者。就在這一年,滾石推出了任賢齊的《心太軟》。
  • 滾石唱片40年的十大專輯,你聽過幾張?
    滾石唱片走過整整40年,刊行過量少唱片?這是一個好(無聊)的疑問。滾石刊行的第一張專輯是潘越雲、李麗芬、吳楚楚的《三人展》。但這張專輯卻不是滾石官方唱片序列中的天字第一號。作為滾石歷史上編號第1的唱片,此中的唱片介入者為滾石遙遠的開展供應了太多的先進人才。李宗盛、陳楊、王新蓮介入了譜曲,黃韻玲介入了編曲。先進的音樂人和作家精誠同盟,一張氣宇不凡、精緻美麗的專輯,橫空降生,有情且不朽。
  • 滾石唱片和華語流行音樂的30年:未來的主人翁
    他的滾石時代羅大佑所在的八十年代,被周華健形容為是一個「灰色地帶」,那時候是校園民謠的天下,如果那個時候推出李宗盛,大概會很自然地就大紅大紫了,可一切太過循規蹈矩,也就無法拉開滾石唱片作為一個獨立音樂作坊所帶來的傳奇。那個時代,沒人能想像得到搖滾這種形態可以跟國語歌結合在一起,羅大佑的出現,甚至終結了臺灣自七十年代以來的校園民歌風潮。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那些年的臺灣媒體把羅大佑定義為洪水猛獸,強烈地拒絕著羅大佑的音樂,但1983年,滾石卻冒著巨大的風險,再次為羅大佑出版了第二張專輯——《未來的主人翁》。三個具有波西米亞氣質的女人,在富有文學氣息的歌詞和詩意音樂的演繹下,散發出一種新當代女性獨有的浪漫主義韻味。當時,三毛等一批臺灣作家的作品已經開始進入大陸。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1980年,年輕的羅大佑一邊在臺北醫院當實習醫生,一邊進行著音樂創作。他以臺南的生活為背景創作了歌曲《童年》,也正是因為這首歌讓他結識了曾經的戀人張艾嘉。1981年,張艾嘉離開歌林唱片後加盟滾石。她在滾石出版的第一張唱片《童年》正是由羅大佑擔綱製作人。
  • 90年代滾石天后宮,和李宗盛有關的女人們
    其實,在李宗盛的近40年的創作之旅中,不僅僅成就了一位林憶蓮。讓我們來跟著李宗盛的音樂,一點點回憶那些和李宗盛有關的女人們。李宗盛的這一首歌,寫到了娃娃的心裡,唱碎了包括娃娃在內的所有聽眾的心。他寫出了她的故事,她要假裝忘記自己的女主角,唱出了90年代滾石的巔峰。這就是李宗盛,和他的女人金智娟。
  • 網易雲音樂戰略合作滾石唱片,含李宗盛、五月天、梁靜茹等音樂版權
    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滾石唱片創立於1980年,在華語樂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戰略合作,李宗盛等人歌曲全部上線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音樂上下遊領域展開深層次、多樣化的合作。新京報記者從網易雲音樂了解到,他們與滾石唱片的合作淵源由來已久。
  • 滾石40年,致敬前浪
    還了債的兄弟倆不再滿足於「紙上談兵」,而是以唱片公司的形式開始了新滾石之路。 彼時,滾石的目標看起來未免過於宏大: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 彈指一揮四十年。這樣「基本上很難」的一件事,滾石不僅做到了,還把自己寫成了華語流行音樂的一段傳奇。
  • 新民周刊:滾石彈指三十年 屹立不倒的音樂傳奇
    滾石唱片logo   專訪臺灣流行音樂教母黃韻玲:滾石說不完的回憶  唱片業的生老變遷,於滾石,是屹立不倒的音樂傳奇;於實體唱片,是名歌彈盡,惹人低徊的回憶與感傷;於我們的青春唱片業的生老變遷,於滾石,是屹立不倒的音樂傳奇;於實體唱片,是名歌彈盡,惹人低徊的回憶與感傷;於我們的青春,則是漫漫長路上曾經精彩而終將掩埋的夢……  戀曲1980  短牆缺處插疏籬,始見寒梅第一枝。
  • 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
    玩懂手機網資訊,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表示,網易雲音樂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滾石唱片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很多用戶普遍的認為滾石公司目前並沒有以前那麼著名,原因主要在於現在網際網路崛起,導致實體唱片銷量一蹶不振,滾石唱片在1976年成立,著名的明星都曾經和滾石籤約,推出自己的專輯,目前滾石在北京,上海,武漢,中國香港,新加坡,吉隆坡以及首爾等國家/地區均設有分支結構。
  • 「臺灣音樂教父」李宗盛的謎情往事
    李宗盛,一個提起他都覺得肅然起敬的人。他的音樂風格獨樹一幟,一個在音樂領域神一樣的人。他是音樂家,是製作人,更是曾任職過滾石唱片副總裁。李宗盛的人生,幾乎可以用傳奇來表達。1958年,李宗盛在寶島臺灣的一個普通家庭裡長大,父親是瓦斯行老闆,母親是國中老師。
  • 「滾石唱片」的巨星們,和興衰變遷史
    在民歌運動感染下,李宗盛主動找到明新工專的幾個人,加入「木吉他合唱團」,拿到了「金韻獎」組合冠軍。不過運動鼎盛之際,小李還不配擁有姓名。那時他最顯赫的身份,是民歌手鄭怡的男朋友。「民歌時代的「小李」李宗盛」 話說李大哥一輩子捧紅不少女人,音樂事業也沒少沾女人光。女友鄭怡在民歌圈聲名鵲起時,他還在幫家裡送瓦斯,每天穿過臭水四溢的街市,送完跑去餐廳駐唱。
  • 「音樂老頑童」段鍾沂、段鍾潭兩兄弟與他們愛了39年的滾石唱片
    那個年代哥倆都沉迷西方音樂,並且兩兄弟內心充滿充沛的情感無處發洩,於是激情之下,兩人用2千塊創辦了一家《滾石》雜誌,專門抒發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向歌迷推廣一些優秀的音樂。後來這本雜誌越做越大,到後來成了「滾石有聲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音樂老頑童」段鍾沂、段鍾潭兩兄弟與他們愛了39年的滾石唱片
    「滾石唱片」,對於對華語流行音樂稍微有些熟悉的人來說,一定是個揮之不去的名字,因為它孕育了華語樂壇無數的天王、天后。在很多人心裡覺得,它一定賺得盆滿缽滿,但事實上30幾年來,它卻一直在虧損中抗過來,這一切的緣由都要歸結於它兩個「不靠譜」的老闆段鍾潭、段忠沂兄弟。兩人大學幾乎玩了四年,對於穩定的「鐵飯碗」和賺錢的行業興趣全無,反而更鍾情於音樂。
  • 滾石唱片
    相信每一位八九十年代聽中文流行音樂的朋友對「滾石」都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節。20年間,滾石唱片代表的不僅僅是臺灣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它更記錄著整個華語歌壇的流金歲月,記錄著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1980年,校園民歌運動的積極參與者段鍾潭、段鍾沂兄弟創辦了《滾石》雜誌,由於不滿足在版面上單純介紹西洋音樂,萌發了要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的想法。
  • 滾石40年,致敬前浪_環球人物網 - 有溫度的人物網站
    彼時,滾石的目標看起來未免過於宏大:製作華人自己的流行音樂。彈指一揮四十年。這樣「基本上很難」的一件事,滾石不僅做到了,還把自己寫成了華語流行音樂的一段傳奇。 2滾石成立的1980年,「小李」李宗盛過得灰暗又甜蜜。在這之前,用「笨蛋」或者「loser」給他貼標籤,都不算誇張。少年小李長得普通,腦子也不太靈光,當教員的母親將他送進傳說非常有效的補習班,最終,班上只有兩個人沒考上高中:一個是輕微智障的同學,另一個是李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