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發展綠色農業打好脫貧攻堅戰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濟南市:發展綠色農業打好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國開啟了精準扶貧脫貧新徵程。精準扶貧,就是要準確找出貧困人口,搞清楚致貧原因,再逐村逐戶逐人對症開方,制定幫扶措施,針對性扶貧直至脫貧。

濟南市2014年9月啟動脫貧攻堅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濟南市環保局委派李計珍同志先後擔任章丘市文祖街道黃露泉村和歷城區西營鎮小南營村第一書記。通過發展濟南市小南營村集體產業「一體兩翼」發展思路,打造了都市觀光旅遊農業示範區、食用菌現代農業循環示範基地等。

發展綠色農業的主戰場在農村,而要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最終需要依靠貧困地區的自身發展。其著力點還在於發展當地農業。

濟南市作為扶貧項目開發基地。目前,最為主要的是扶貧推進,精準為要。利用貧困地區各具特色的農業資源,獨特的農產品技術加工手段,開發出具有區域特色優勢和較高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目前來看,只能拋棄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的錯誤思想,在傳統產業上做文章,發展綠色農業,打好脫貧攻堅戰。」李計珍向北京青年報《生活時代》表示。

為此,濟南市小南營村還確立了集體產業「一體兩翼」的發展思路:「一體」就是以孔子學堂文化創意體驗為主體,「兩翼」就是一方面大力發展以大櫻桃、鮮木耳、靈芝、黃蘑、香菇、平菇等為重點的食用菌林下經濟種殖採摘體驗旅遊,打造都市觀光休閒旅遊農業示範區;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以周末、假期吃住用行勞等為重點的民宿體驗旅遊,結合孔子學堂文化扶貧推進鄉村文化創意體驗式旅遊發展,真正實現第一產業融合第三產業發展,並通過微信平臺做好「網際網路+」扶貧的渠道拓展。

立足傳統優勢,走產業扶貧之路

濟南市的黃露泉村和小南營村都是四面環山的小山村,村裡全部為留守老人,勞動力極為缺乏;集體收入全部為零,而且基礎建設欠帳嚴重,造成各方面工作被動和壓力,無法承擔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職能;村裡產業基礎薄弱,發展困難重重,扶貧任務很重。

要想真正脫離貧困,只能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目前,黃露泉村打造了200畝的轎頂山黑小米、小南營村打造了400畝的蟠龍山大櫻桃,開展產品深加工和打造好市場品牌銷售出去。黃露泉村重點發展原生態山雞5000隻、黑豬40頭。發展特色養殖並打造高端品牌。同時,各級產業扶貧政策,包括農口、交通、民政、建委等各方面扶持措施,將各類扶持政策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通過樹立信心、投入感情找到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群眾要脫貧,根本在發展。為有效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濟南市小南營村還要求必須在學習其他村先進扶貧經驗基礎上,抓住機遇與挑戰。」李計珍向北京青年報《生活時代》表示。

扶貧必須有恆心,帶著熱情幹,並且立足優勢,走精準扶貧之路,同時還要實現「兩個堅持」。一是堅持白天有計劃,實現每天有工作推進;二是堅持晚上有匯報,每天進行工作總結,使用微信、微博平臺匯報每天扶貧進展。截至目前,李計珍已經整理扶貧工作日記600多篇。

濟南市小南營村大櫻桃在當地種植了很長時間,但一直沒有形成品牌影響力,並且價格遲遲上不去。為了擺脫此現狀,村民及村幹部借勢、借力通過舉辦小南營大櫻桃採摘節和單身青年公益扶貧相親大會,吸引了更多的客流來村裡搞現場採摘旅遊體驗。

同時,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的科技力量優勢,藉助智慧西營、個人微信等方式先後有幾千人到現場採摘,採摘價格30元一斤,提高一倍以上,通過發揮傳統產業優勢,讓群眾實實在在得到精準扶貧的實惠。

立足民生建設,走項目扶貧之路

目前,濟南市的小南營村為食用菌現代農業循環示範基地,總投資600多萬元。基地大棚全部建成並放置了木耳、靈芝、黃蘑菌棒,6月份開始實現每周都有採摘、每月都有新品面世的新局面。著力打造民宿體驗,結合吃、住、行、用,尤其勞作體驗的要求,重點圍繞菜籃子做文章,在滿足市民居住的同時,滿足吃住遊玩學一條龍的需求,打造一個宜居、宜遊、宜學、宜玩健康養生的好去處。

在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的同時,濟南市小南營村與煙臺現代農業公司還籤訂了「公司+基地+貧困村+農戶精準扶貧協議」,發展木耳、靈芝、黃蘑等林下經濟採摘旅遊示範基地,以毛利潤的10%作為村集體產業收入用於公益事業發展和特殊貧困戶定向救助等工作,解決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定向就業問題。

立足形成合力,走聯動扶貧之路

為了讓濟南市黃露泉村真正脫離貧困,在李計珍的帶領下,全村還啟動了「關愛在行動計劃」,積極開展關愛全村送愛心、關愛學生送助學、關愛老人送溫暖、關愛婦女送崗位等系列活動,按照六個精準要求,為所有貧困群眾建檔立卡,並按照一人一策方針,進行點對點扶貧,為每個貧困戶做好記錄留好底子確保每個貧困人口會算帳、算清帳、能認帳。

與此同時,還積極發動濟南市的章丘朱家峪村參與,建立聯動扶貧村級合作機制,由朱家峪、黃露泉、小南營村三方合作,共同發展鄉村文化創意旅遊,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聯動、共同發展。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貧困地區要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不僅要扶物質,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李計珍向筆者說道。

立足教育觀念轉變 積極推進教育、文化、衛生扶貧

必須要立足觀念改變,必須有決心,帶著激情幹,優先解決群眾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推進文化教育扶貧。同時,還要解決群眾身體、心理健康發展問題,推進健康衛生扶貧,最終實現由「等輸血」變為「要造血」,由「要我富」變為「我要富」的積極轉變。

積極推進教育扶貧。藉助濟南市小南營村的孔子學堂,邀請省、市等有關單位現場調研傳統文化國學教育工作,確定新農村建設學習工程在小南營村開展試點,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文化培訓,共同開發孔子學堂文化創意教育品牌。目前,濟南市小南營村孔子學堂已經接受大量愛心企業社會扶貧捐贈。

積極推進文化扶貧。遵循區委、區政府相關部門指導,濟南市小南營村文化創意扶貧進展順利,突出西營唐文化主題,主要以學好傳統文化、再現漢唐風韻為主,積極推進「學優秀家訓,樹良好家風」的專項文化扶貧項目,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推選和曬家風、家規與家風建設講座、有獎徵文等專題活動。

積極推進衛生扶貧。在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濟南市小南營村突出健康養生、治病防病的主題,邀請相關專家來村裡公益送健康,在進行免費中醫經絡檢測建立愛心健康檔案的同時,根據症狀用原始點穴中醫按摩的方法進行免費按推,積極打造公益健康養生村,真正讓群眾做到身心健康、快樂生活。

下一步,濟南市小南營村在保證集體收入穩定增長和貧困戶精準就業幫扶脫貧的基礎上,將結合食用菌大棚基地試驗情況,首先在小南營村開展櫻桃樹林下經濟木耳、玉皇蘑等露天採摘旅遊推廣,讓老百姓在收穫大櫻桃的同時,可以成倍增加年均收入;然後在條件成熟時,在西營鎮甚至南部山區進行規模化推廣種植,努力讓試驗成功的食用菌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新捷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重在扶人,扶人重在扶智,扶智重在扶業。設計好食品產業扶貧項目,就是要安排一批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就業,在資源利用和生產加工間架起一道橋梁,充分發揮農民的能力。人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從根本上剷除「貧根」,才能實施精準扶貧。

貧困主要在鄉(鎮)村,致力於發展食品產業才是消除貧困的出路。減貧向食品產業發出了救援令,同時也向食品行業的企業家們發出了責任令、呼喊令。呼籲食品行業的企業家伸出善良之手,以實際行動拉一把貧困的兄弟姐妹們。食品產業若能通過發展推動減貧工作上一個臺階,將為國家減輕一份負擔。

文/譚妮妮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出版發行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近日由中原農民出版社和紅旗出版社聯合出版、崔華泰編著的《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應時而出。  本書以精準扶貧理論的形成和實踐、如何減貧為出發點,對脫貧攻堅中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重點問題進行詳細解析和論證,提出了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
  • 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堅定必勝信心 下足繡花功夫 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自脫貧攻堅戰工作開展以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舉全縣之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將如期實現。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核心的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多次召開重要會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
  • 和興鎮: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漣水縣黃營鎮打好脫貧攻堅戰 村美民富展新姿
    原標題:漣水縣黃營鎮打好脫貧攻堅戰 村美民富展新姿   全鎮2569戶7510人脫貧「摘帽」、3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及18個低收入村達標「出列」、創建5個全縣人居環境示範村
  • 牧羊少年: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全局性、基礎性、長期性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該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擔當盡責,堅決打贏打好這場持久戰、攻堅戰,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就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我們黨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政治宣言與承諾的具體實踐,是我們黨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責任所在。
  • 千嶺:善始善終 善作善成 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融媒體訊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千嶺鄉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嚴格按照省市縣脫貧攻堅總體部署,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保障,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穩步落實,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
  • 王玉玲:發揮金融優勢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王玉玲「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行長」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人民銀行金融扶貧工作部署,發揮金融扶貧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多措並舉,打好湖北金融扶貧組合拳追求高線,金融推動產業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 「基層資訊」阿旗天山鎮「五舉措」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阿旗天山鎮高度重視,統籌安排,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年度脫貧目標,精準對標、靶向施策,以「五舉措」確保高標準完成各項目標任務,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 燕山山脈深處小山村的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當地民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朱善芝59歲,她所居住的三道梁村共505戶148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1戶、1010人。朱善芝和老伴過去一直靠幾畝「望天收」土地維持生計,是村裡的貧困戶之一。
  • 咬緊牙關 一鼓作氣 確保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11月16日,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到自治區扶貧辦調研,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咬緊牙關,一鼓作氣,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讓綠色成為發展的動人色彩——吉州著力打好「生態牌」念活「發展...
    柚香園裡,花香沁人心脾,遊客們卡丁車開得正歡;曲瀨盧家洲的古建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有靈氣;吉州區綠色食品產業園區的廠房依山傍水而建,「圍牆」是那蔥翠的樹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近年來,吉州區堅持「生態立區」戰略,將「生態+」理念逐步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發揮綠色優勢,做好結合文章,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綠色含量」,擦亮吉州生態名片。
  • 打好脫貧攻堅戰 踏上鄉村振興路——金秀瑤族自治縣桐木鎮脫貧攻堅...
    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2832戶10380人今年實現全部脫貧。……近年來,金秀瑤族自治縣桐木鎮始終堅持「以發展為主題,富民為核心,以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培植財源為重點,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增收為根本出發點,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思路,主抓黨建引領多元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四川要打好「五場戰役」……四川第20場戰疫...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四川要打好「五場戰役」四川今年堅決打好「五場戰役」,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對涼山州7個未摘帽縣進行掛牌督戰,既蹲點督戰、又全程作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6月底前全面完成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涼山州所有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建設任務。
  • 掌握髮展主動權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 雲南金平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憑藉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
    近幾年來,金平縣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綠色生態立縣」戰略,在多措並舉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立足現有條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助推各族群眾脫貧致富成效顯著。今年5月16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 久久為功畫卷新 正是橙黃橘綠時——麻陽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紀實
    冰糖橙電商銷售熱產業上山,濃墨重彩書寫脫貧致富新路徑2014年,麻陽貧困人口佔全縣總人口數的24.9%,脫貧任務十分艱巨。「悠悠萬事、脫貧為大。」麻陽縣委書記李衛林說,「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決戰中,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全力以赴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 農行寧夏分行打好「三張牌」 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來,農行寧夏分行堅決貫徹黨中央脫貧攻堅各項方針政策,全面落實總行金融扶貧各項工作部署,打好保障、精準、創新「三張牌」,用情用心用力做好金融扶貧工作,助力寧夏打贏脫貧攻堅戰。截至2020年10月末,轄內9個扶貧重點縣支行貸款餘額129.3億元,年均增長13.6%。
  •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農民住房有保障「東鄉貢羊」養殖蘑菇產業教育脫貧,讓農村孩子強起來。東鄉美食餐飲產業和勞務增收產業三大產業為主導,以扶貧車間、光伏、設施農業、五小產業、旅遊、電商等新興產業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
  • 普洱打好「綠色食品牌」 咖啡產業強勁發展
    (記者文雪梅)雲南省普洱市打好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正取得顯著成效:咖啡產業強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壯大,普洱茶「金字招牌」全力擦亮。這是記者從普洱市綠色食品推介暨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