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傑出校友吳家麟先生

2021-02-23 寧夏大學校友會

(一) 吳家麟先生走了。因為對吳家麟先生的真誠敬仰和頗多的交集,懷念吳先生,成了我深深的回憶與思考。每一次攤開紙筆,或者打開電腦,我都打開一張我此前曾經給家麟先生拍攝的相片,靜靜地凝望,很多心緒慢慢打開和延展,但是忙亂的日子,都沒能將我的懷念的文字留下。

這個國慶和中秋的假日,京城裡飄過了細細的秋雨,天微涼,空氣被清洗的頗為清爽,於我而言,迎來了難得的寧靜,在如此寧靜的氛圍中,更適合去懷念一個人,也更適合在如此的寧靜中,與記憶對話。回想今年5月3日,當我驚聞吳家麟先生仙逝的訊息時,我久久呆坐在桌前,陷入一種自責和遺憾的悲痛之中,因為我一直想抽一點時間,再去福州看望先生,更重要的是想去好好的採訪吳先生和家人及相關學者,對於祖國法治發展歷程中,活化石般的吳先生做一部法治口述史,可惜,由於自身工作的繁亂,無法抽身,沒有能夠完成這個夙願,卻迎來了吳先生仙逝的消息,因此,自責、遺憾與悲痛交織,默默無息,無以言說。這一日,我將所有與吳先生在一起的時候,我拍的照片做了一些整理,上傳到我的美篇裡,但是設置了私密,沒有跟任何人分享,直到這個暑假回到銀川,與西南政法大學的龍大軒教授和原立榮師姐一起相聚,共憶在寧夏大學與吳家麟先生在一起的日子,應師姐之邀,我才將這些照片分享給了原姐。吳先生走了,對於陪伴吳先生一生、痴愛一生的湯翠芳老師來說,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最難捨的失去,我深深地擔心和牽掛,但不知該不該打擾。熬過了5月3日這一天,5月4日上午9點多,我還是撥通了湯老師的電話,接通電話的瞬間,湯老師就聽出了我的聲音,我小心翼翼地問候湯老師,電話那頭,湯老師聲音清脆,心態豁達,電話裡簡單描述了吳先生走的非常安詳,就是在清晨該吃早點的時候,吳先生卻安詳的睡著了。湯老師的達觀,讓我心中多了一些寬慰,由於無法親臨福州送別吳先生,便託親臨弔唁的重慶好友張奮翮先生替我給吳先生送上我弔唁的花圈。

今年夏天,湯老師來京,6月18日,我去湯老師女兒家拜訪,才發現湯老師還是消瘦了很多,嬌小的身材,依然很矯健。讓我感動的,是湯老師在一個筆記本上,用她娟秀的字體,用日記的方式,一頁一頁地書寫著她與吳家麟先生珍愛一生的點點滴滴,我才深深的感受到,摯愛一生,陪伴一生,回味一生的況味。

(二)

有時候認識一個人,可以從一本書開始,懷念一個人也如此。

真正認識吳家麟先生,還是從我面前這本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的《憲法學》教材開啟的,這是由吳家麟教授擔任主編,許崇德、肖蔚雲擔任副主編的首部憲法學統編教材。這是司法部法律教材編輯部制定的第一批教材編寫計劃,該書於1983年11月出版第一版,我手邊一直保存的這本是1989年3月天津第13次印刷,從版權頁的記載的印數看,已經印到84萬7千冊了。1957年之前,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講師的吳家麟,出版了《憲法基本知識講話》的小冊子,印了90萬冊。這本憲法學教材,最終印了多少,我沒有做過考證,但是,吳家麟教授和許崇德、肖蔚雲等編寫的這本《憲法學》教材,奠定了中國憲法學的基石。

我是1989年9月從寧夏南部山區考入西南政法學院攻讀法學專業的,這本吳家麟先生主編的經典《憲法學》教材就成了我入校和進入法學殿堂的最早的啟蒙教材,這本書一直陪伴我到現在。在這28年間,我搬過很多次家,1993年7月大學畢業時,先從重慶的校園裡,把行李打包,託運回我老家的彭陽縣城,隨後輾轉又將行李運送到我將要從教的寧夏大學,經歷了這樣一個輪迴,我攜帶著這本書,很有緣地真正走近了主編這本教材的著名憲法學家吳家麟教授。此前,吳家麟教授在寧夏大學從教三十多年,先後擔任寧夏大學副校長、校長,當我到寧夏大學時,吳家麟教授剛剛退休,吳家麟教授愛人湯翠芳老師是我所在的教研室主任,對我關懷備至,也是湯老師熱情關愛,領我走進了她和吳家麟教授溫馨的家。

在寧夏大學期間,我從招待所的單身宿舍住了4年,之後又搬到拐角樓的筒子樓住了2年,之後又學校特批分配給我的17號樓的一套57平米的樓房,這期間三次搬家,應該扔過很多東西,很慶幸吳家麟教授主編的這本《憲法學》一直隨身。2003年舉家搬遷到北京,在京城,有一段時間暫時租住在北窪路一個小單元房裡,後來正式遷居到望京花園高教小區,粗略一算,從重慶搬家開始,經銀川,到北京,先後遷居7次,當年的舊書遺失很多,慶幸的吳家麟教授主編的《憲法學》這本書還在我的手邊。

                         (三)

相逢可以是一種追隨,也可以是一種機緣。

著名憲法學家吳家麟教授,35年從教於寧夏大學,我到寧夏大學報到後,聽同事講有法學院畢業生是專門追隨吳家麟教授而來的。於我而言,到寧大從教,相識吳家麟教授,純屬一種機緣巧合。1993年東南沿海的改革浪潮波濤洶湧,在整個社會散發著一種無限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這種浪潮也影響著高校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擇業取向,大家都以奔赴東南沿海就業為自豪,我也在這種氛圍的裹挾中心嚮往之,也有來自海南、廣州、珠海、浙江等地的單位向我伸出橄欖枝,但是,由於當年的大學生分配政策,來自西北地區的大學畢業生,只有那些父母是支邊若干年的子女,才能在本省開具「出省證」後方可不回原籍,而我的祖上,應該是很早很早就到大西北的拓荒者,而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土著農民了,因此,不可能開到「出省證」,那「孔雀東南飛」的萌動夢想就只能悄悄破碎。於是,回寧夏工作就成了必然,至於回寧夏哪裡?當時除了縣城,我在寧夏更大的地方,頗為熟悉的兩個人,他們正好都在寧夏大學,一個是我的西政師姐原立榮老師在寧夏大學政法系教書,一個是我的高中好友韓天祥在寧夏大學政法系讀書。於是,我寫信給師姐原立榮老師,是她把我引薦給時任政法系主任趙素琴教授,同時致信韓天祥同學,求得在銀川期間的借宿之便。1992年寒假期間,我應約來到了寧夏大學,接受了政法系趙素琴等領導的面試,同時做了在我看來最難的《中國法制史》課程的試講,記得在那個寒冷的冬季,寧夏大學後湖已經結了堅實的冰面,我穿著韓天翔同學給我借的黃軍大衣,在夜晚昏暗的湖畔燈光下,拉著韓天祥作為我的唯一聽眾,演練我的試講課程。

在最終的正式試講中,順利通過,當時聽我試講的就有法律教研室主任湯翠芳老師,這也是初識湯老師。後來在辦公室,趙素琴主任當著時任辦公室主任吳芳希老師面告訴我:「小夥子,畢業後你就把鋪蓋卷往我們這裡背吧,下學期的課就給你安排上了。」

1993年7月畢業後,順理成章地回寧夏大學當老師,就在吳家麟教授愛人湯翠芳老師任教研室主任的法律教研室工作,從此,由於工作原因,有了需要去吳教授家送資料、求教問題、借書等各種理由,就成了我在寧夏大學工作的那幾年很親近地走近吳家麟,感受吳家麟教授的機緣。

吳家麟教授和湯翠芳老師夫婦,摯愛一生,為人正直善良,率真熱情,尤其樂於幫助年輕人鼓勵年輕人,因此,雖然吳教授特別忙碌,我們還是會找些機會,敲開吳教授在寧夏大學校園裡的小院的大門,院裡是一套二層小樓。那個年代,敲開老校長、著名法學家的門,好像沒有那麼多顧慮,因為每一次見面,都是那麼親切和藹,隨機聆聽著吳教授對法律、對時事、對所代理的案件、對正在研究的課題的各種宏論,都是一種享受和極大的收穫。因此,在寧夏大學工作的數年裡,很多我敬愛的長者、同仁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和教益,但是,在人品和學品上,讓我終身受益的還是吳家麟教授和湯翠芳老師給予我的薰染。

自1992年開始,吳家麟教授卸下了寧夏大學校長的重擔,退而不休,開啟了他法律研究、法律教育、法律實踐的新輝煌和新嘗試,彌補了從反右到文革時期失去的21年歲月。這段時間,吳教授在講學和寫作之餘,還圓了自己的律師夢,在寧夏懷遠律師事務所當起了律師,通過幾個典型案例,成功地彰顯了他醇厚的法學功底和仗義執言的稟賦,把他接手的案件都辦成了律師行業的經典。恰好這段時間,我去吳教授家的時間多一些,基本上他所辦理的這幾起典型案件的過程中,分別都聆聽過吳教授的精彩分析和感受過他的執著追求。這對我關於法律理論與法律實踐之間的認識收益良多。

這段時間,吳家麟教授還主持著一個少數民族習慣法方面的研究項目,多次聆聽他關於深入調研、訪談的感受和感嘆,讓我對學術研究中的深入實際調研的研究方法深受影響,後來恰好我在中央民族大學讀博士期間,又深受文化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影響,成為我後來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堅守。

在寧夏大學最初的這幾年裡,有幸聽過吳家麟教授的幾次講座,他每每聲如洪鐘,底氣十足,妙語連珠,風趣幽默,邏輯縝密,入情入理。吳家麟教授記憶力超凡,他的腦袋裡好像裝著一個成語詞典和歇後語彙編,講到妙處,精彩典故、成語、歇後語等隨手拈來,精妙得當,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他是中國法治的拓荒者,也是法治發展的呼號者,無論是反右之前,還是文革之後,祖國大地上,很多地方都曾迴蕩過吳家麟教授洪鐘般的宣講法治的聲音。

最讓人感動的演講,是1996年6月14日,在寧夏大學會議廳「慶祝吳家麟教授從教四十五周年」慶祝大會上,年屆古稀的吳家麟教授的深情演講,這次演講,是吳家麟教授從教45周年,在寧夏大學從教35周年,結婚40周年,年滿70歲,且準備離開寧夏回歸福州故裡之際,一次對自己、對愛人、對朋友、對弟子,對老領導、老同事、老同學,對民主與法治的終生追求的一次真情告白。我當時作為年輕教師在現場聆聽了吳教授的這次精彩告白,會場時而歡笑、時而寂靜、時而掌聲雷動,全場的嘉賓和聽眾都隨著吳家麟教授的聲音,在兩個小時左右的時光裡,走近了吳家麟的人生,走過了吳家麟的坎坷,感受了他的樂觀執著,分享了他甜蜜的愛情,敬仰了他為法治事業奮鬥一生的毅力和勇氣。

在這次慶祝大會之後,寧夏人民出版社很快出版了《吳家麟自選集》,這本自選集中,吳家麟教授從已經發表的近百篇文章中精選出63篇,結成的一個集子,內容涉及法學、法理學類,民主、政治體制改革類,法治、法制建設類,憲法、政治制度類,哲學、邏輯類等五個方面。在該書的自序中,吳教授表達了他終生的追求:「為人民共和國的民主與法治事業鼓與呼,甘當發展民主和厲行法治的鋪路石,這是我畢生的志願,也是我終生的事業。」

在自選集的自序中,吳家麟教授也坦露了自己的學術風格和為人處世之道。他說:「我力戒鸚鵡學舌,人云亦云,更討厭窺測風向,隨風轉舵。我尊敬權威而不盲目崇拜權威,我珍視自己的獨立思考習慣,喜歡提出個人的獨立見解,哪怕人們會斥之為『標新立異』」 。這就是他一生崇尚「獨立思考」的學術風格。在為人處世之道方面,吳教授奉行「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待人真誠而不虛偽,敢講真話而不隱瞞觀點;直來直去而不拐彎抹角,直言不諱而不吞吞吐吐;不追求豪華享受,不涉足舞榭歌臺;不作金錢奴隸,不取不義之財;不趨炎附勢,不阿諛奉承;對困境抱現實主義態度,少吃後悔藥,不怨天尤人;對未來持樂觀主義精神,不悲觀失望,戒消極頹唐。」

吳家麟教授在慶祝從教四十五周年慶典上的演講(主要內容載於湯翠芳著《執子之手》)和《吳家麟自選集》的自序,大概可以從多個角度品讀吳家麟教授的豐富的法治人生。

非常有幸,《吳家麟自選集》這本書,1996年10月由中共寧夏大學黨委員會、寧夏大學作為獎品,獎勵我被評為「二五」普法先進個人,吳家麟教授還在該書上為我親筆籤名題贈。這也是我至今珍藏的吳家麟教授的第二本書。

(四)

時光匆匆過,南北偶相逢。

1999年10月19日,吳家麟教授攜愛妻湯翠芳老師告別他們的第二故鄉銀川,回到闊別多年的第一故鄉福州市,安享晚年。這個時候,我恰好不在銀川,當時正在北京學習,住宿在中央民族大學家屬院4號樓地下二層的小招待所裡苦讀,為來年春天的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做準備。在這個沒明沒黑的空間和日子裡,也錯過了為敬愛的吳教授和湯老師踐行。

2000我順利地來京攻讀博士學位,此後的工作變動,我也離開了寧夏大學,偶爾會跟湯老師通個電話,問候一下吳教授的身體狀況,給湯老師報告一下我的學習工作情況。一直到2006年秋天,吳家麟教授因到人民大學有一個活動要參加,湯老師陪伴吳教授來京。這次來京,吳教授的日程安排的不是那麼緊張,可以在吳教授女兒家做些休息,藉此機會,我開車帶著吳教授和湯老師,參觀了天安門廣場。他們應該是多年未到天安門了,此次故地重遊,身板還頗為硬朗,二老攜手同行,甚是開心浪漫。我乘機抓拍了一些照片,成了永久的記憶。

遊覽天安門之後,我帶著吳教授和湯老師,到我望京花園的家裡做了歇息,湯老師一直關心我的工作和生活,看到我在京有了一個可以安身的家時,非常的開心,那時在湯老師的眼裡,我還是那個毛頭小夥子。由於在天安門吳教授沒有帶帽子,在廣場上受了點風寒,吳教授在我家我專為我老爸準備的「大炕」上,睡了一小會,沒想到在北京也感受到了當年下鄉的西北的熱炕的溫暖。

我和妻子在寧大的時候,都是湯老師家的熟客,晚上在一起敘舊用餐後,我將二老送到回龍觀吳教授大女兒的住地。這是自我們分別離開寧夏大學之後的第一次相聚,甚是開心。

兩年過後,2008年8月31日,湯翠芳老師陪伴吳家麟教授飛抵北京,準備9月3日赴銀川參加「寧夏50年影響力人物」盛大頒獎大會。這期間,二老在其大女兒家休息,我攜妻子前去看望,並特意帶了相機合影留念,我深知吳教授年事已高,這樣見面的次數會越來越少,果不其然,這一次,是在北京最後一次與吳家麟教授相聚。

 

2009年1月23日,我因公出差到福州,由福州朋友引路,到吳教授和湯老師居住的閩都大莊園別墅的家裡,看望了吳家麟教授和湯老師,這個別墅住地是吳教授的兒子和女兒精心挑選的,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吳家麟教授和湯翠芳老師,在這裡享受天倫之樂,安度幸福晚年。這一次,是我唯一一次在福州探望吳教授夫婦,也是見到吳教授的最後一面。

在此期間,湯翠芳老師筆耕不綴,完成了記錄湯老師與吳家麟教授愛情與人生,事業與追求的傳記作品《執子之手》。我有幸拜讀了這部傳記出版前的手稿,也試圖盡綿薄之力,希望促成在北京的有關出版社的出版,但未能如願,該書於2009年9月在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如吳家麟教授在本書序言中所言:「這本書是我們兩人半個世紀相隨相伴的真實記錄。文中寫了愛情的甜蜜與付出,右派生涯的艱難與無奈,平反後的努力與成就以及夕陽無限好的晚年生活。」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吳家麟教授的法治人生,綻放過青春的豪邁,經受過狂風暴雨的摧殘與洗禮,最終在雨過天晴的陽光下重現絢麗的光芒,這一切都因為有一種偉大的、美好的、甜蜜的愛的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撐,這份愛,被湯翠芳老師鐫刻在《執子之手》中,這也是吳家麟教授和湯翠芳老師贈我的最後一本書。

吳家麟教授走了,他的書他的文章和有關他的書,還在。

在如此安靜的日子裡,品讀之,是為最好的懷念。

                                   楊積堂

                       2017年10月3日於望京花園

附:

吳家麟先生,新中國憲法學的重要開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共和國憲法發展的見證者和重要參與者、傑出的憲法學教育家、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吳家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5月3日上午8時在福州去世,享年91歲。

吳家麟先生1926年生於福州,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講師,寧夏大學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校長、校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吳家麟先生曾經擔任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第一屆幹事會副總幹事,長期擔任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2012年9月被中國法學會授予「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稱號。2015年10月被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授予「中國憲法學發展終身成就獎」。

文章來源/法治中國

相關焦點

  • 懷念吳家麟先生
    楊積堂 (一) 吳家麟先生走了。因為對吳家麟先生的真誠敬仰和頗多的交集,懷念吳先生,成了我深深的回憶與思考。
  • 【人物】謝暉:吳家麟先生為什麼值得敬重?
    作者:謝暉今年5月3日,敬愛的老師吳家麟先生,在距他6月1日91周歲生日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永遠離他的親人、朋友、學生們而去。一時間,微信圈裡,門戶網站,報章雜誌悼念先生的文字紛至沓來。在這其中,吳家麟先生曾多次在這個禮堂講過學。而他的這次講座,在一定意義上也決定了之後我的命運。吳先生的講座結束後,和如今的講座一樣,安排了聽眾和先生的互動環節。但由於禮堂太大,坐在後面的學生要給先生提問,很是困難。於是,大家都用接龍遞紙條的方式提問。提問結束,因先生收到的紙條太多,不可能一一做回答。我提的問題先生也未當場回答。但先生回到宿處,對這些當場並未回答的紙條卻一一翻看過。
  • 【尚理人】傑出校友林貝聿嘉:「傑出商界女領袖」
    12月19日,由香港商報主辦的「2018傑出商界女領袖評選頒獎典禮」盛大舉行,現場冠蓋雲集、衣香鬢影,逾300名社會名流與嘉賓到場共同見證城中盛事,並向獲獎的傑出女領袖致以熱烈祝賀。是次,我校傑出校友林貝聿嘉博士、鄭翔玲等榮獲卓越大獎的16位傑出商界女領袖,為推動香港社會整體發展不遺餘力,於商界及社會均有卓越成就和豐碩貢獻。
  • 鍾南山高票獲評愛丁堡大學傑出校友
    新華社發  新華社倫敦4月2日電(記者張代蕾)英國愛丁堡大學2日公布年度傑出校友,中國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以超過90%的票數當選。  愛丁堡大學當天在學校網站揭曉投票結果並發表聲明說,作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人物,鍾南山成為愛丁堡大學校友獎首位獲得者「完全合適」。
  • 這8位校友當選武漢大學第九屆傑出校友
    點擊視頻,觀看傑出校友陳晉的獲獎感言人物簡介陳晉,男,1958年10月生。198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現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點擊視頻,觀看傑出校友程亦凡的獲獎感言人物簡介程亦凡,男,1962年5月生。1982年本科、1987年碩士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
  • 關注:2020年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榜單
    近日,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公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名榜單。其中,華中師範大學表現亮眼,躋身全國30強!
  • #成功不忘師恩、我與母校同行#雲南新華2020年傑出校友報告會!
    #成功不忘師恩、我與母校同行#雲南新華2020年傑出校友報告會!   (胡主任宣讀傑出校友表彰文件)  創就業兼認證中心胡主任林波宣讀傑出校友表彰文件,教務處王主任為兩位傑出校友頒發證書。
  • 邱文達推薦丨陽明大學企業類傑出校友:森田藥妝執行長周俊旭
    現任美國仁愛醫療集團(AHMC)執行長、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的邱文達先生真心推薦陽明大學第12屆校友、森田藥妝執行長周俊旭醫師為企業類傑出校友。
  • 疫情防控期間捐贈總額超12億,武漢大學表彰「抗疫傑出貢獻」校友
    長江網11月28日訊11月28日,在127周年校慶的前夕,武漢大學用一場熱烈的儀式,對在抗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中功勳卓著的校友集體、校友個人進行表彰。200多位校友代表和3000多名學生參加表彰會。
  • 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發布,南京大學躋身全國前三
    中國哪所高校培養造就的傑出學術人才校友人數最多?哪所是中國傑出學術人才的搖籃?哪些大學是2020年全國最優秀考生立志將來做學問從事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首選?2020年7月23日,由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公布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南京大學憑藉優秀的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造就傑出醫學校友排名——南昌大學位列...
    2020軟科中國大學造就傑出醫學校友排名基於對全國醫學門類高水平的專家學者畢業院校的統計,帶領讀者了解全國所有大學培養醫學人才的情況。指標定義:造就傑出醫學校友指學校的本科、碩士或博士畢業生中,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現任或曾任三級甲等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各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統稱醫學人才)以及成為醫學門類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統稱醫學門類學術人才)的人數
  • 西安歐亞學院「傑出校友star」獲得者蘇凱、陸黃飛回校分享創業故事
    西安歐亞學院「傑出校友star」獲得者蘇凱、陸黃飛回校分享創業故事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1月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1月2日,一場以「以夢為馬
  • 2020中國傑出校友排名前3甲,南京大學失之交臂
    前言中國哪所大學的畢業生校友最為傑出?哪些高校培養造就的中國政商學界傑出才人最多?值得關注的是北大、清華造就的中國政商學界人才最多,堪稱「中國政商學界傑出人才搖籃」,復旦大學獲得第三名。北大的知名校友:李克強、朱自清、鍾南山、屠呦呦、李彥宏等。二、清華大學
  • 藝術家王曉棠將軍、傑出校友王振賢緣聚鄭州11中,講述電影故事
    藝術家王曉棠將軍、1960屆傑出校友王振賢走進鄭州11中。校友王振賢講話  9月25日,參加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嘉賓王曉棠將軍與鄭州11中1960屆傑出校友王振賢走進校園,與師生暢談電影故事,再續「十一情緣」。鄭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調研員王巨濤,鄭州11中校長郭勤學、校黨委書記楊志娟等領導參加活動。
  • 四川大學校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近日,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宣布選舉51名院士、10名外籍院士和1名榮譽院士,四川大學1978級生物系傑出校友盧欣教授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盧欣教授是國際著名癌症生物學家,她在闡明腫瘤發生發展中的分子機制和信號通路上做出了傑出貢獻。她主要解析了人類癌症中最易突變的抑癌蛋白p53在致癌基因激活和DNA損傷中誘導的細胞命運調控中的作用,並在全球首次發現ASPP家族蛋白質是決定p53調控的細胞命運決定的關鍵分子開關。
  • 石家莊鐵道大學土木學院舉辦傑出校友高端學術論壇
    石家莊鐵道大學傑出校友代表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杜嘉俊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鄭賀民東南大學人事處處長王景全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大盾構事業部部長王華偉湖南大學李壽英教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築研究所副所長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蔡德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譚賢君研究員
  • 通師二附老校友範揚敬贈母校太湖石 只為銘記「心嚮往之」的百年...
    通師二附老校友範揚敬贈母校太湖石 只為銘記「心嚮往之」的百年情緣 2020-12-02 10:27:40 來源: 南通網
  • 山東藝術學院知名校友劉曦林先生藝術館落戶臨邑
    劉曦林藝術館開館儀式現場9月24日,我校特邀教授、研究生導師、知名校友劉曦林先生藝術館在山東臨邑縣落成並舉行開館儀式。山東藝術學院院長王力克出席儀式,並代表學校與臨邑縣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我校山東藝專時期的老校友20餘人和全國文化界、書畫界知名代表出席開館儀式並參觀藝術館。院長王力克與臨邑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旗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館儀式上,臨邑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旗,王力克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友傅曉田成為「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候選人
    「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活動意在表彰內地來港的「新香港青年」在香港金融、地產、 建築、工程、醫療、文化、藝術、社會等各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為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不斷做出的傑出貢獻。此次活動由益利樂生教育基金特別呈現,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組委會主辦,港漂圈承辦,香港青年聯會,香港菁英會,香港華菁會,港區政協青年聯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百川匯協辦。活動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不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還獲得了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
  • 電子科大校友捐贈1000萬 設立「劉錦德·創意信息科技創新發展基金」
    在劉錦德先生誕辰90周年之際,電子科技大學在清水河校區舉行劉錦德先生誕辰90周年紀念會暨「電子科技大學劉錦德教育發展基金」啟動儀式,追憶劉錦德先生的治學精神和師者風範。四川創意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文斌校友捐贈1000萬元設立「劉錦德·創意信息科技創新發展基金」,為「電子科技大學劉錦德教育發展基金」的首個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