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一下電影《一九四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2020-11-18 雅山小甜甜

今天我們來深扒一下電影《一九四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我本人喜歡《一九四二》這部影片,從故事的題材,人物的塑造,劇情的製作都是一部十分不錯的電影。

該片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河南發生了饑荒。老東家叫範殿元,大災之年,戰爭逼近,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

三個月後,到了潼關,車沒了,馬沒了,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著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來,可是到了陝西,自己的親人全死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東家此時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老東家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別哭了,小姑娘對老東家說她並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聲爺。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於是,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你不知道的幕後信息

在拍攝期間,張國立、張涵予、馮遠徵、徐帆、張默等演員等不僅要減肥以滿足角色的要求,還要苦練方言貼近人物原型 。拍攝過程中,有一次飛機不聽遙控了,直接飛到農村一個住戶的家裡面。在實際拍攝期間,整個劇組最多的時候有600多工作人員,最少也的時候也有三四百人。連主演張國立都感嘆人太多了。《一九四二》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這部電影的主演拍幾個月,就得餓幾個月。張國立餓極了的時候,發現根本就沒有力氣說話,他就建議編劇劉震雲修改劇本,將稍顯冗長的對話做儘可能的精簡。由於種種原因,該片在1994年、2000年及2002年三度籌備都未能順利開機。直到2011年2月,該片才開機啟動 。從1993年馮小剛看中該片劇本到付諸拍攝總共歷時18年。該片也是馮小剛使用膠片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在籌備電影劇本之初,導演馮小剛、編劇劉震雲等幕後主創就重走了逃荒路,輾轉河南、山西、陝西、重慶、埃及開羅等多地,直擊歷史線索發源地。

創作背景中你不知道的幕後信息

《一九四二》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饑荒,講述的是中國人民的苦難。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了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此後劉震雲一直不斷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劇本,甚至推翻重寫。劉震雲表示就創作來講,劇本中的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自己對他們產生了感情。在創作的時候,劉震雲把劇本落實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題是人,是千千萬萬最廣大的人民,他們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拍攝過程中你不知道的幕後信息

《一九四二》的拍攝橫跨7地,歷時135天 。從選景開始,製片主任胡曉峰就感覺到這個戲的難點了:電影的外景地數量和跨度很大,外景地從山西、重慶一直到東北調兵山,其中在山西境內的拍攝時間最長;而馮小剛對另一外景地重慶的要求也極高,一切細節都要還原歷史原貌,所有店鋪、招牌都必須是原來有過的,不能是杜撰的。為此,劇組翻拍了10萬張歷史照片,街道兩邊店鋪裡的小擺設和1000多塊牌匾全部根據歷史圖片設計。第三個主要外景地在東北,而選擇在東北拍戲,寒冷就成了大問題。但是上千名演員在零下幾度、十幾度、甚至是零下二十幾度的情況下還是堅持完成了拍攝工作。

為了拍攝該片,劇組上下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張國立、張涵予、馮遠徵、徐帆、張默等演員在拍攝危險鏡頭的時候都堅持親身上陣。拍攝爆炸戲時,每次都有滾燙的碎石打在徐帆、馮遠徵的臉上和頸口;張默在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中上演跳火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得主阿德裡安·布羅迪更是在鐵軌旁零距離親踩爆點。不僅演員,該片的幕後主創為了影片的拍攝也都竭盡所能,攝影指導呂樂需要身吊繩索,才能在結冰的峭壁上選擇最佳的拍攝機位。為此馮小剛導演把安全作為首要原則不斷強調,確保劇組順利完成了拍攝 。

在拍攝重慶轟炸的爆炸戲時,因為要把一條街給炸掉,而街道上布置了大約有24個炸點,布置的這些炸點有的在房屋底層,有的在房屋頂層,所以整個劇組對於安全防範等等都做了非常周密的計劃,而且用了一些以前沒有用過的方法,比如用了像5D2這樣的小型拍攝設備,然後做了一個特殊的攝影機安全保護盒子,再把它放在炸點上面,這樣拍出來的鏡頭就會有視覺衝擊效果。為了能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戰爭戲方面劇組還特意採用了不同與以往電影的拍攝方法,為的是能夠給觀眾呈現出全景式的戰爭場面。

《一九四二》是一部溫暖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悲觀,而是相信人性的溫暖,給人往前行進的力量,哀而不傷。馮小剛拍這部電影具有杜甫式對民生的悲天憫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艱的情懷。《一九四二》是對人在生存底線之下對人性和文化還能保持多少的拷問,幸運的是,導演還是力圖保持著一些人性的溫暖和人的尊嚴 。有效地利用了過往電影的成功元素,如自然災害後的人性重建和白熱化的戰爭場面,以及少許馮式幽默滲透其中,這部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成人禮。它體現了中國電影藝術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華民族的普適情感 。這部電影的意義主要有四點:第一,它具有啟蒙價值,是魯迅精神的銀幕傳達。第二,它有這對個體感性生命生存權的尊重和悲憫,而文明的進程就是個體與整體的關係。第三,它塑造了集體意識,打造了公共記憶。第四,它的題材具有超越性,不是簡單的戰爭片、抗日題材等能概括的。

也有人認為《一九四二》是講「人相食」的殘酷故事,但是導演馮小剛卻把一個複雜的故事給簡單化。這部電影暴露了很大的空洞,像戛然而止的神父和信仰線索,多少有種無法繼續探討的負氣感。在最基本的反應災民面貌上,《一九四二》也不是太讓人信服。至少在演員表演以及人物塑造上,馮小剛根本沒有表現出準備18年的實力,也無法讓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實情緒。這部電影羅列了一堆事情,卻沒能真正總結推論,而是草草而止。在這部電影裡,導演馮小剛端起了架子,仿佛說書先生一般,搞了個全景式的敘述,讓觀眾恍若回到了茶館。國民政府如何如何、老百姓如何如何、日本人又如何如何。一連串的故事講下來,不少觀眾都覺得災民好苦,但究竟是如何苦到骨子裡、苦到五臟六腑中,觀眾還是不能感同身受,只能從斷肢殘臂裡或者賣兒鬻女中尋覓自己的淚點,這種強加用外力推動情感走向的故事處理方法是很低級的,遠不及馮小剛同類題材的作品《集結號》。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深入看看電影《一九四二》背後隱藏的秘密
    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電影《一九四二》未知的幕後故事,我喜歡《一九四二》這部電影,從故事主題、人物塑造和情節製作來看,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該片是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製作的故事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導演,主演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該片於正式開機,在內地上映。這部電影是關於一九四二年,因為乾旱,河南發生了饑荒。範殿元叫範殿元,災難之年,戰爭臨近,他開著一輛馬車,車上放著糧食,他和他一起坐在糧食上一家人,他也加入了從饑荒中逃到陝西的人流中。
  • 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河南大饑荒由於饑荒所致,河南許多地區的災民向南方遷徙。
  • 電影《一九四二》幕後冷知識,史上最慘電影,但是好看
    電影《一九四二》中你不知道的事兒。一本片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饑荒,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1993年,馮小剛經王朔推薦看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後,就萌發了將其拍成電影的願望,但由於種種原因,《一九四二》在1994年、2000年及2002年三度籌備都未能順利開機,直到2011年2月,小馮也變成了老馮,真正有了拍攝本片的資格。這部籌備了18年的電影才開機啟動,圓了馮小剛的夢。
  • 馮小剛嘔心瀝血卻無人問津的電影《一九四二》,只因現實更加慘痛
    最後知名作家劉震云為重溫這段幾乎已被這個民族淡忘的歷史,走訪災難的倖存者,最終寫了一本名為《溫故一九四二》的調查體小說,他也由此成為這場災難的唯一記述者。導演馮小剛看了後深有感觸:「二戰時,希特勒和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國河南旱災餓死300萬人,卻很少人知道,不要說外國人,中國人也不知道。
  • 娶混血"港姐",玩高頭大馬,深扒洪金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娶混血&34;,玩高頭大馬,深扒洪金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洪金寶作為香港影壇大哥級的人物,連成龍、曾志偉看到他都要敬他三分。抗戰前夕,洪濟帶著妻子、兒女到香港定居,還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為了讓丈夫能夠專心工作,錢似鶯主動退居幕後,做起了策劃和製片,同時還負責照顧孩子。很快,洪濟就在香港影壇站穩了腳跟。
  • 你所不知道的故事——電影《一九四二》主題曲《生命的河》的傳奇
    《生命的河》是馮小剛嘔心瀝血之作的電影《一九四二》的主題曲。是一首描述追尋與希望,充滿著對生命的渴求之情的大愛之歌。選用的是小敏創作的主內(基督教)聖歌:《唱一首天上的歌》。為什麼馮小剛導演要選用一首基督教聖歌作為電影《一九四二》的主題曲呢?說來話長……電影《一九四二》是根據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震雲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改編,反映了1942年河南千萬民眾在天災和戰亂中被迫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一段歷史。
  • 馮小剛嘔心瀝血卻無人問津的電影《一九四二》,只因現實更加慘痛
    後來馮小剛根據劉震雲的原著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改編成了一部敘述歷史性質的電影,叫做《一九四二》,並重金邀請李雪健、張國立、陳道明等加盟出演。溫馨提示:可以點擊下方卡片搜索可以免費觀看此電影,請提前備好紙巾。
  • 影視作品臺前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般人看影視作品,只會關注作品本身是否吸引人,或者演員好不好看,卻很少去了解影視作品臺前幕後的那些故事。今天,微雨就以個人之見來說一說影視作品臺前幕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以此來增加大家對影視作品更加全面的認識。一部影視作品在被觀眾看到前要經歷多少呢?
  • 電影《龍鳳配》幕後:奧黛麗·赫本不為人知的幾個動作丨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世人對因《龍鳳配》結緣的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津津樂道,他們因服裝成為幾十年的朋友,又用時尚服裝影響了全世界。1955年,她還憑藉電影《龍鳳配》第二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電影《一九四二》影評
    正值秋高氣爽的中秋佳節與國慶節雙節之際,電影老廝雞應網友的推薦,觀賞了一部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影片。沒錯,就是電影《一九四二》。這部影片的創作是基於1942年抗日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狀態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講述了1942年發生在河南地區的旱災事件,因為旱災的發生,導致了三百多萬人的飢慌且瀕臨死亡的狀況。
  • 深度解密《西遊·降魔篇》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電影《西遊·降魔篇》不為人知的故事,該片是由周星馳監製、編劇、導演,文章、舒淇、黃渤等主演的古裝神話電影。不為人知的幕後花絮· 「玄奘」文章和驅魔人周秀娜比拼性感熱舞,周秀娜身材曼妙性感撩人,文章更是專業出位
  • 影片分析 |《一九四二》與《溫故一九四二》改編對比
    而電影《一九四二》對故事內容的展現採用「零度感情」去表現,採用了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敘事,也可說是「上帝視點」,即劇作者不是從某個劇中人的視角出發來敘事的,而是超然於劇外,用一雙高空俯視的視角,關注著芸芸眾生在災難來到時的生存狀況,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地看著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時空裡演繹著不同的人生,完整而全面。
  • 深度解密《墨攻》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劉德華在拍攝一場由五層多樓高的城樓高空飛下的戲份時撞傷左腳韌帶,需修整一個月。劇組只好改變計劃,由先拍武戲改為先拍文戲。· 為了忠於原著,飾演革離的劉德華本打算剃光頭髮,但卻遭受張之亮導演的強烈反對。· 在拍攝一場戲名是「五馬分屍」的戲時,「五馬」和午馬先生的名字重音。
  • 從嫩模到教主夫人,深扒Angelababy楊穎不為人知的「黑歷史」.
    AB中文名字叫楊穎,實際上生在上海,算是上海小姑娘。楊穎小的時候一直是呆在上海的,扒姨太說句良心話那時候長得還是蠻好看噠,眼睛大大鼻梁高高很姿迷的,底子不錯。09年第一部電影叫《矮仔多情》,ab演一個好心腸少女,是王祖藍的夢中情人。扒姨太當時看到她都驚呆了,跟真的跟小天使一樣,美得不得了!
  • 功夫組合【泡菜五花肉】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第二集】
    功夫組合【泡菜五花肉】幕後不為人知的故事【第二集】功夫組合【泡菜五花肉】宣傳片【泡菜五花肉組合】兩年內榮登18次央視,讓我們一起來伶聽他們幕後的感人故事吧.康茜開朗地接話道:「我也特別喜歡武術,看完表演覺得他功夫很厲害,就想請教一下……
  • 重溫電影《一九四二》:淚目中淺談生死邊緣的人性
    重溫電影《一九四二》,仍是含淚看完,內心更加千瘡百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九四二年我們雖然沒有失去祖國母親,但正是國家滿目瘡痍,最為羸弱的時候,身處苦難的祖國母親難以庇護自己的孩子,只能任由我們風雨飄搖,掙扎在死亡線上。
  • 經典電影《一九四二》講述了老一代的故事
    細觀全片,你不難發現片尾蔣問李培基災民罹難數字官方統計與真實情況的出入,反倒是諷刺情節最平庸的一處,電影中更值得重視的部分數不勝數。話說回來,或許正因為《一九四二》未受重視,它才得以長期存活。
  • 《一九四二》的中國饑荒史
    在同一個人性拷問中,《一九四二》將中國電影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這裡,人們以一種荒誕而驚奇的眼光看到世界面前的中國。如果可以給《一九四二》找到一個更確切的名字,那麼叫它《逃荒》無疑更加準確,它以極其嚴謹紀實的影像重構了一幅更加鮮活和殘酷的「流民圖」。按說2012年11月29日,《一九四二》才正式上映。在河南一個縣城的影院裡,電影比29號早到了一個半小時。
  • 揭秘《雍正王朝》幕後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
    關於這部經典巨製,相信大家肯定對劇中的人物,劇情,結局都已經了解的比較透徹了,那今天就來揭秘一些《雍正王朝》幕後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1.佟國維和隆科多在劇中,佟國維是隆科多的六叔,隆科多是佟國維的侄兒。
  • 電影《一九四二》拍攝地 重慶民國街,馮小剛直誇太美了!
    山城重慶,依山傍水,除了歷史悠久的磁器口古鎮,這裡還有獨特歷史風格和民國風情的民國街——重慶兩江國際影視城民國街&電影《一九四二》重慶的「民國街」,是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的外景拍攝地。該電影也可以說與民國街的建成淵源頗深。2011年電影《一九四二》拍攝基地啟動儀式就是在重慶啟動,直到2012年項目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