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歌裡不僅有夏天和理想,還有歌詞中的煙火與詩

2020-08-25 廣西師大出版社

《樂隊的夏天2》終於在萬眾期盼中開播啦!

開播第一晚收穫的最大驚喜莫過於五條人樂隊。主唱仁科和阿茂趿拉著人字拖上場,訪談五分鐘成功把樂夏變成相聲節目,臨走前還不忘安慰導演說「沒關係你會找到更好的工作」。雖然遺憾淘汰,但也紅紅火火地三登微博熱搜。

舞臺上的五條人憑藉他們身上特有的市井氣息、幽默、真實和隨性成功出圈,而舞臺下的五條人則用他們的作品徵服了樂迷與聽眾。他們用方言寫市井生活,將筆觸深入到街道的每一個角落,寫盡縣城百態和底層人民的生活況味。

在《阿珍愛上了阿強》中,他們唱發生在九十年代城中村髮廊中的愛情;在《李阿伯》中,他們唱在田間跟自己聊天的李阿伯的家事;在《世情》中,他們唱夢想去遠方卻一輩子困在小鎮的阿良仔......小人物的生活在五條人的歌中,鮮活而真實。

歌詞向來是一首作品的重要部分,好的歌詞能讓一首歌曲更深刻豐富也更迷人。同五條人一樣,還有許多樂隊的歌,單憑歌詞就已足夠吸引人。

他們把對生活的哲思和心中的詩意融進歌詞、合進旋律,再唱給我們聽。可以說,樂隊的歌裡不僅有夏天和理想,還有歌詞中的煙火與詩。

今天的推文同大家分享15支樂隊的作品及歌詞(節選),不少上過《樂隊的夏天》,但還有更多寶藏樂隊,其中既有唐朝、萬能青年旅店等搖滾樂隊,也有上一期節目中唱哭周迅的野孩子等民謠樂隊。

此外,我們特地附上了一份音樂書單,大家可以配合樂夏一起享用哦~

萬能青年旅店

《揪心的玩笑與漫長的白日夢》

是誰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於晝夜、廚房與愛

《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如此生活30年

直到大廈崩塌

雲層深處的黑暗啊

淹沒心底的景觀

《在這顆行星所有的酒館》

在科學和啤酒都不能安撫的夜晚

他們丟失了四季

惶惑之行開始

腰樂隊

《情書》

人生來不著邊際的爛塘

你像不切實際的春水

在末日路過的那天

我是多想你也來看

《今夜還吹著風》

疲憊的朋友

生活不能給你帶來詩

你說甜蜜生活裡有髒東西

可在生活裡

那就是甜蜜

《硬漢》

生活真夠刺激

莫再逼我了

做個糞蛋也好

只要可以活下去

《節選段落的聲音》

我悲傷

我們只能悲傷的坐在、站在

要不就是躺在與這個世界不痛不癢的地方

草東沒有派對

《山海》

他明白 他明白

我給不起 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

他明白 他明白

我給不起 於是轉身向大海走去

《我們》

我們義無反顧的試著後悔

我們聲嘶力竭的假裝吶喊

我們萬分惋惜的浪費著

用盡一切換來的紙張

唐朝樂隊

《夢回唐朝》

風 吹不散長恨

花 染不透鄉愁

雪 映不出山河

月 圓不了古夢

沿著掌紋烙著宿命

今宵酒醒無夢

沿著宿命走入迷思

夢裡回到唐朝

《飛翔鳥》

每個人都曾渴望成為飛行的鳥

在天空和太陽之間穿行

飛過那無窮的漫漫荒野

自由在大地上空飛揚

來吃一口夢做的晚餐

把世界放在胃裡化成血

舌頭樂隊

《媽媽一起飛吧,媽媽一起搖滾吧》

他們知道山上的石頭

白天都在睡覺

到了夜裡

他們就醒來

和天上的星星一起歌唱

媽媽

有些東西永遠也不會失去

不毛之地已高樓林立

流亡之處已燈紅酒綠

《幌子》

如果矛盾是卑鄙的幌子

那麼混亂就是暗示的皮帶

如果誹謗是信任的幌子

那麼今天就是明天的拉鏈

《清晨的路》

我們去參加你的葬禮

帶著樹葉 帶著木頭

野外合作社樂隊

《愛人》

今夜 我的燈塔已不在停泊眾神

只有愛人輕輕的敲門聲

和今夜無擾的夢

《148》

她說 今夜就帶我走

她說 讓我忘了所有的風

《誠實假日酒店》

我的歌和洋菊也只能

暫時讓你找到內心的平衡

愛有標準的愛

恨有標準的恨

你有黃金和口才

我有決定去留的假日酒店

野孩子

《生活在地下》

遠方的天空總是那麼的藍

我卻藏在潮溼的角落裡

生活好比那黑夜裡漫長的路

走過的人他從不說出來

《黃河謠》

黃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

遠方的親人啊

聽我唱支黃河謠

日頭總是不懈的走

走過了家,走過了蘭州

月亮照在鐵橋上

我就對著黃河唱

《眼望著北方》

我眼望著北方 彈琴把老歌唱

沒有人看見我 我心裡多悲傷

我坐在老地方 我抬頭看天上

找不到北鬥星 我只看見月亮

木馬樂隊

《沒有聲音的房間》

夢是午餐

風是他們的手

被擊碎後

剩下的時間拼命逃竄

《如果真的恨一個人,那就是我自己》

我們啊

帶著溫情在轟鳴裡

尋找來時的路

《feifei run》

假如真的存在萬能的上帝

他一定優越地偏執狂般的思考

把愛壓製成信息隔離開人們

用悲劇性的法則撕裂每一顆心

達聞西樂隊

《我們會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見》

天空忽明忽暗

恐懼在月的另一面

前生過去現在

我依然會選擇未來

也許我會選擇緩慢的盛開

脫離萬物崇拜勝利的姿態

我們再也不用去害怕

終有一天會相見

黑暗的另一邊

《獵人》

嫁給了一個骨外科醫生

痴迷用皮囊拼接碎的夢

發光的裂痕發光的裂痕

瘋狂的刺殺美麗的獵物

吞沒了身體消失進黑夜

一遍又一遍感覺到疲倦

請別在雨水降落之前醒來

請別在愛情乾枯之前離開

《兔兒乖》

其實我們是動物

其實我們是俘虜

可未完全馴化在食物鏈上掙扎吞吐

即使你能洞穿一切

卻永遠逃不出那一個圈

五條人

《廣東姑娘》

你說

難得今天 陽光很美

不如我們 來跳個舞

《時間是某天上午》

某天早晨起來 我發現我死於憂鬱

我的朋友告訴我 鬼才相信你

但我知道這是真的 於是我就開始

開始準備我的葬禮 時間是早上九點

《城市找豬》

我們在想像中度過了許多年

想像中我們是如此的瘋狂

我們在城市裡面找豬

想像中已經找到了幾百萬隻

小鳥在公園裡唱歌

它們獨自在想像裡跳舞

聲音玩具

《明天你依舊在我身旁》

我們圍坐在石頭砌成的火塘邊

看月色如何映紅了你的臉

哪兒還有一路的艱難

輕裝這一路潛行

遠離燈火闌珊處人群

聽馬蹄奮起回聲的山谷裡

細數往事一如散落的群星

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

明天你依舊在我身旁

《生命》

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

就一定帶來生命

一個人離開這世界上

就一定帶走生命

《愛是昂貴的》

我所有可笑的時間裡

總會有那麼一刻

精彩紛呈

夢想已成真

而其餘虛度的時光

總是在尋找某人

在無主的曠野上

漫步一生

逃跑計劃

《一萬次悲傷》

一萬次悲傷

依然會有dream

《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

和會流淚的眼睛

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越過謊言去擁抱你

《你的愛情》

但願我永生之前

能揭曉人類真正的起源

你依然說愛情最重要

你的愛情最重要

後海大鯊魚

《超能力》

當疲憊的你又站在這

空虛的宇宙裡

對沒能成為的自己

說 一聲對不起

也許我們沒能擁有

拯救世界的偉大能力

不受阻礙的想像力

才是生而為人的意義

《黑夜大流行》

我曾看見最黑暗的夜晚

就在這旅途中

我曾經歷過最迤儷的時刻

就在這一生中

我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一路瘋狂

沮喪也隨著最後一道光 消失

《猛獁》

夢是什麼

是白色的泡沫

是啤酒花裡我們吐出的野馬

帶我在這世界

閃電般的奔跑

新褲子

《關於夜晚和失眠的世界》

午夜的時候有人去吃飯

飯館裡坐滿無家的靈魂

他們好像剛離開了地獄

他們也可能剛剛死去

《過時》

讓所有的理想成灰

讓所有的激情枯萎

讓所有過時的情緒

一切都隨時間而去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我不要在失敗孤獨中死去

我不要一直活在地下裡

物質的騙局

匆匆的螞蟻

沒有文化的人不傷心

刺蝟樂隊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

搖旗吶喊的熱情 攜光陰漸遠去

人世間悲喜爛劇 晝夜輪播不停

紛飛的濫情男女 情仇愛恨別離

一代人終將老去 但總有人正年輕

《生之響往》

人生絕不該永遠如此彷徨

它一定不僅是夢幻覺與暗月光

-

音樂書單

《樂隊女孩》

著者:[美]金·戈登

譯者:董楠

成長於哥哥精神問題的陰影之下,來到物慾縱橫的紐約,用一把貝斯在充滿性別定見的音樂圈子闢出一片天空。她是史上最偉大樂隊之一「音素青年」的創始人、流行文化的符號、歐美幾代新女性的集體偶像,也是這部深情而坦率的回錄作者——金·戈登:親筆追溯與「音速青年」共同成長的三十餘年,與瑟斯頓·摩爾的分手理由,與柯特·科本等人的友誼。講述一個女人如何在舞臺上下找到和迷失自己,當世上沒有模式可尋時,如何構造出一個複雜而充滿創造力的人生。

《醉鋼琴與地下藍調:湯姆·威茲談湯姆·威茲》

著者:[美]小保羅·馬赫

譯者:業之

他看起來總心懷深重憂鬱,似乎隨時準備賣掉靈魂換一杯威士忌;他著迷於社會下層生活,致力於記載我們所有人心中破產的羅曼史;他是被碾碎的浪漫主煙。他是湯姆威茲——當很多同時代的創作歌手,如鮑勃迪倫、尼爾·楊等,紛紛迷失於1980年代,他一爪一爪地剖開自己的靈魂,從中拽出惡魔,以音樂才華燉成沸騰肉湯,填補留下的空洞,用一張又一張專輯,構築一整個聽覺宇宙。

本書正是以威茲發行過的十八張唱片為先後順序,收入其四十多年來接受電臺、報紙和雜誌的逾五十篇採訪,以對歷史現場的真實還原,向我們全面而細緻地展示了這位傳奇音樂家如何從夜總會的門童進入搖滾名人堂,這位垮掉派之子如何在自我毀滅之前通過婚姻獲得藝術上的健康,這位現象級演員如何在坦露性情的同時製造謎團,用智慧來繞開問題。總之,這是一部關於湯姆·威茲人格和音樂的創造性進化史。

鮑勃·迪倫在紐約 1961—1964》

著者:[美]特德·羅素、[美]克裡斯·默裡

譯者:李皖

本書是特德·羅素關於鮑勃·迪倫的攝影集,與克裡斯·默裡合作出版,多洛萬作序。特德·羅素是美國頂尖攝影師,為眾多知名雜誌供圖。在機緣巧合下,羅素在20世紀60年代初,數度為日後蜚聲國際的鮑勃·迪倫拍下組照:在演出中、在公寓裡、在湯姆·潘恩公民權利獎頒獎現場上……這批照片此後沉眠了三十多年(其中一些從未公開發表),才最終收入此書,重見天日。

除了出色的影像,羅素還在本書中記述了拍攝迪倫的奇妙機緣,回憶了他所見到的年輕迪倫。克裡斯·默裡則為羅素寫下小傳,記錄這位一流攝影師的成長之路,書中亦收錄了相關的珍貴照片。

《只是孩子》

著者:[美]帕蒂·史密斯

譯者:劉奕

帕蒂·史密斯是美國傳奇藝術家,搖滾桂冠詩人,有「朋克教母」之稱。作為鮑勃·迪倫的摯友,她出席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並獻唱迪倫名曲《暴雨將至》,被媒體譽為「一位搖滾傳奇向另一位傳奇的致敬。」正如鮑勃·迪倫以搖滾歌手的身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帕蒂·史密斯憑藉歷經二十年精心寫作的《只是孩子》,斬獲了當年美國書業獎項——國家圖書獎。她遊走於文學、詩歌、音樂、攝影、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之間,是當代美國藝術家中為獨特與非凡的一位。

《時光列車》

著者:[美]帕蒂·史密斯

譯者:劉奕

《時光列車》是帕蒂·史密斯繼《只是孩子》之後,再次奉獻給世人的一部難以歸類、情感真摯的回憶錄新作。作者將本書稱為自己的「人生路線圖」,它關於記憶與創作、文學與咖啡、冥想和偵探劇集,關於哀悼和希望,也關於時間及其流逝。全書包含二十則隨筆,又如同二十個懸浮的車站,串聯起她週遊世界時曾流連過的咖啡館或其他地點。回憶的多稜鏡折射出的點點光斑,將讀者帶入她的靈感之地和想望之原。

《音樂的故事:從巴比倫到披頭四》

著者:[英]霍華頓·古多爾

譯者:賴普楷

音樂如今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音樂如何從一個單調的音符發展為多聲部的歌劇,似乎仍是一個謎團。什麼時候我們從單聲部歌唱演進到多聲部?什麼時候我們把旋律配上和聲?搖滾樂在什麼時代背景中出現?「流行音樂」何以取代「古典音樂」成為世間主流 ?古多爾在書中對這些問題的解答, 明確而充分地告知讀者,為何我們所聽到的音樂,會是今天這樣的面貌。

在這場從史前樂器到現代流行音樂的奇幻旅程中,古多爾引領我們走進音樂的歷史,身臨其境地感受著每一項音樂創新帶來的衝擊——和聲、記譜法、人聲劇場、管弦樂、舞蹈音樂、錄音技術。他將目光聚焦於聲音的變遷,發掘那些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重要發明,重現音樂家們深具前瞻性的音樂視野——從鮮為人知的佩羅坦到家喻戶曉的華格納。音樂的故事,也是人類渴望創新、溝通、叛逆和娛樂的故事。

《一塵半夢》

著者:夢醒

熱愛青春,堅持理想,我們都在路上,一部點燃內心的樂評集。本書通過對張楚、老狼、李建儐、張淺潛、丁薇、筠子、姜昕、尹吾、莫染、周雲蓬、左小祖咒、李志、趙雷、陳粒、陳鴻宇、蘇陽、旅行者、萬能青年旅店、李壽全、草東沒有派對等四十多位音樂人和樂隊的敘述,與讀者分享好歌曲,追憶一代人的青春往事。

《風·落·之·光:ECM唱片的視覺語言》

著者:[挪威]拉什·穆勒

譯者:張璐詩

本書是一本精美的圖片集,收錄1969-2010 ECM唱片封套及名錄,通過上千幅圖片的形式專業性解讀ECM視覺與音樂的融合與對話。它是當代音樂迷與設計、攝影愛好者的絕美收藏,其封套賦予音樂更完整的魅力。同時,它還體現了一個偉大唱片廠牌的靈魂外衣,視聽合一的獨立美學。

《1791,莫扎特的最後一年》

著者:[美]霍德華·羅賓斯·蘭登

譯者:石晰頲

本書作者在西方音樂史學界地位較高,是海頓、維瓦爾第、莫扎特研究的權威。1791年的最後一個月被羅賓斯·蘭登稱為「音樂大的悲劇」——35歲的莫扎特英年早逝。這次事件被各種謎團和陰謀論包圍,如中毒論和對性醜聞的指控。蘭登教授試圖撥正這些錯誤說法,重建莫扎特生命的最後一年。書中對《魔笛》《安魂曲》等作品進行了詳細討論,並試圖釐清莫扎特與共濟會、與薩列裡的關係等。

《我該幾時鼓掌》

著者:[英]丹尼爾·霍頓

譯者:湯菲黎

本書涉及古典音樂會中那些無法一眼看透的儀式化行為、看似古怪的慣例以及慣常的「遊戲規則」,也同時回答這樣的問題:人們到底該何時鼓掌?

本書不是音樂辭典,更不是學術論文,也不是音樂會行為守則,而是一本指南。作者是一名專業音樂家,經常出入各大音樂廳,可謂對個中環節了如指掌,在本書中為各位讀者擔任嚮導,就像一個藝術的「領航員」,指明方向,講述音樂,介紹演奏家,聊聊臺前和幕後的故事。這本書會讓你感到,音樂廳不再是一個陌生的未知世界,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人們重返音樂會現場。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的電影音樂隨筆》

著者:羅展鳳

不可否認電影音樂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喜歡看電影,也喜歡聽音樂,但當音樂和畫面結合在一起時,卻常常熟視無睹。本書作者就巧妙地融合感性體驗的方法和理性分析的技巧,從被動的觀影習慣中解放出來,從習以為常的聲畫合一將音樂分離出來,但又不是絕對的分離,而是把音樂當作審視的主體,看其如何為其他元素服務。本書分為「光影大師的靈魂牧歌」、「愛情華爾茲」、「生命悲歌」三大部分,從基耶斯洛夫斯基到黑澤明,從米夏伊·維格到尼諾·羅塔,從無音之音的《小城之春》到因音樂結緣的《天堂電影院》,仿佛一位精通電影和音樂的好友帶你徜徉在藝術的殿堂。

《抵達內心的歌謠》著者:李廣平

《抵達內心的歌謠》是著名音樂製作人李廣平跨越30年的流行音樂筆記。作者積30年流行音樂創作、製作經驗,用異常綿密而細緻的敘述,優雅而嚴謹的書寫風格,為我們描繪了中國新時期流行音樂的發生與成長、發展與成就的一個切面;作者用散文的抒情筆調回憶他的青春歲月,用細緻謹嚴的筆法詳細的剖析作為行業的流行音樂和中國唱片工業及娛樂業的種種現象,是對一個我們自以為熟悉其實陌生的行業的較為全面的書寫。通過他的傾情文字,使我們得以近距離了解劉歡、王洛賓、梁弘志、羅大佑、周華健、汪峰、李春波、吳虹飛、吉克曲布、黃琦雯、周筆暢、瓦其依合、容中爾甲、洪啟、鄧偉標等音樂人的音樂往事。

《六日改》

著者:唐映楓

本書為獨立音樂人唐映楓首次結集出版的作品,書名意為「一首詞,出三稿,改六日。」 《六日改》完整收錄《濃煙下的詩歌電臺》、《魚乾鋪裡》、《一如年少模樣》、《硬骨見鹿集》、《鳥的世相》、《無法清分的事物》、《三旬》等專輯詞作與作者近年創作的隨筆、雜文等。其詞作詩性很強,或庶幾為現代詩;隨筆、雜文等多採擷自日常生活中的靈感,抒寫其對音樂和生活特有的理解與感悟,含蓄雋永,思辨性與趣味性兼具。

你有喜歡的樂隊以及

打動你的歌詞嗎

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我們將選3位讀者送上

書單當中的書

-END-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丨廖茹畫、黎川茜(實習)

張茗越(實習)、雷雅淇(實習)

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第1731次推送

如需轉載註明出處 合作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樂隊的歌裡不僅有夏天和理想,還有歌詞中的煙火與詩
    《樂隊的夏天2》終於在萬眾期盼中開播啦! 開播第一晚收穫的最大驚喜莫過於五條人樂隊。
  • 《樂隊的夏天2》不僅有音樂還有感動,這些樂隊值得收藏
    「因為這首歌,它有一種結束的感覺。」主唱華東解釋道。這首令人感動、治癒人心的歌,背後有一段故事。八年前,重塑雕像的權利接到一個在喀布爾阿富汗音樂節的邀請,音樂節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是在下午演給當地的婦女和孩子們看的,因為她們晚上不允許出門。邀請方說整個演出場地在北約一個和平區域,不用太過於擔心安全。
  • 西安的樂隊還有夏天嗎?
    他們的音樂無疑是西安方言與hip-hop的完美結合,簡單的歌詞,卻極具本土特色和現實深度。網絡上更是流傳著一句話,「如果你沒來過西安,聽黑撒的歌就夠了。」同樣讓外地人對西安萌生嚮往的,還有程渤智和他的樂隊創作的那首《西安人的歌》,一時間讓西安成為「網紅打卡城市」。
  • 《樂隊的夏天》看不過癮?還有更多國內高質量樂隊等你來發現!
    近年來,除了男女團選秀,樂隊類綜藝也開始在形形色色的綜藝節目中佔領一席之位。今年夏天註定是個火辣的夏天。《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激烈的樂隊競技模式,吸引了大批樂隊迷們的關注;而《明日之子樂團季》打出「熱血高校」的名義,為心懷赤誠之心的年輕樂手們打造一個逐夢的舞臺。
  • 《樂隊的夏天2》的好文案,都在歌詞裡!
    秋意漸濃,《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賽程也已過大半這個節目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驚喜全新的導師陣容以及33個新老樂隊
  • 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總決賽中,你更喜歡哪首歌?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完美收官,該節目集結了不同風格的三十餘支樂隊,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角逐中國HOT5樂隊。在第二季總決賽中,有許多歌曲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僅有國內具有影響力的老牌樂隊——水木年華及後朋,還有更多年輕聲音加入,風格屬性更為多元。
  •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 新褲子樂隊
    想不到這首《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居然是2013年、七年前發行的,而讓大家可能知道還是2017年電影《縫紉機樂隊》將此曲作為了插曲。但對我來說,如果不是這兩年網綜搞《樂隊的夏天》,新褲子樂隊今年又在《歌手》裡給周深幫幫唱,我真的對這首歌和唱這歌的樂隊是一無所知。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理想的世界,就躲在你的夢裡面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11章
    找到音樂方向的李劍,估計也沒少和各方沈黎暉們打交道,因此才有了這首神奇的歌。編曲在他們的歌裡並不出彩,由於歌詞是中文,較為淺顯但還是給人強烈的洗腦衝擊,各種對成功學、老闆畫餅、奮鬥雞湯的嘲諷無處不在,最終由複讀機邢星的無限循環「吹xN」的歌詞裡達到了頂峰。歌一般但風騷依舊,大波浪人氣出圈之勢已成,top5預定。
  • 樂隊的夏天2 | 第14期半決賽:「理想世界」
    這是個非常熱鬧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而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半決賽。「理想世界」這個主題,仿佛是對爭議對搖滾樂所代表的一切的回應,而這場比賽中又有很多樂隊帶來了此前並沒發行過的新歌,還是很讓人期待的。
  • 《樂隊的夏天》人氣樂隊空降海泉灣,這波音浪燃到不想睡!
    《樂隊的夏天》人氣樂隊空降海泉灣,這波音浪燃到不想睡!集結國內優秀的原創樂隊以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人氣樂隊盡興沉醉在音樂的律動中通過音樂進入到創作者們的內心世界看看他們的小腦袋裡對世界的奇思妙想
  •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出場音樂是什麼歌 bye bye disco歌詞
    新褲子在《樂隊的夏天》出場唱的第一首歌叫《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這首歌的原唱是張薔,由新褲子樂隊製作的,下面帶來《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的歌詞。  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出場音樂  《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由張薔演唱,新褲子創作。
  • 這個夏天,除了有樂隊,還有電影
    時間更早的劇情片還有《北京樂與路》等,基本都在同一個矛盾的怪圈裡——題材小眾所以票房低迷,質量平平故而口碑尷尬,想把獨立音樂的「範兒」融入電影但手法、表達、呈現不夠接地氣,實際上在藝術與商業的對立中兩頭都沒討好。
  • 樂隊的夏天刺蝟唱的什麼歌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歌詞
    刺蝟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中帶來了一首在2018年大熱的作品《火車駛向雲外 夢安魂於九霄》,幾乎把現場的人都聽哭了,這首歌還被耳帝評為2018年度最佳單曲。  樂隊的夏天刺蝟唱的什麼歌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期中,刺蝟帶來了2018年的新作《火車駛向雲外 夢安魂於九霄》,這首歌被知名樂評人耳帝評為2018年度最值得聽的歌第一名。
  • 比《樂隊的夏天》中更小眾的寶藏樂隊還有很多~!
    帶著熱血和爭議的綜藝《樂隊的夏天》,毫無疑問的引爆了這個夏天。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生命因你而火熱
    《樂隊的夏天》前幾期是周末用手機投屏在客廳電視上看的,在家看的每一期幾乎都看哭,後來下班後用手機看效果就沒那麼好,所以我看哭的原因應該有一部分是因為電視屏幕大,從而放大了我的感官感受吧。來談談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樂隊。九連真人:有些人聽歌是聽歌詞,有些人是聽旋律,我屬於聽旋律的這一類。
  • 樂隊的夏天2 | 這個燥熱夏天不止有西瓜還有樂隊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對於多元音樂風格的展示,聚焦樂隊展現中國原創音樂力量。《樂隊的夏天》已經播出了幾期啦在夏天找到自己喜歡的樂隊聽一首讓自己心思湧動的歌,是一支「非常有範兒」的樂隊。他們的專輯裡有一些80年代港臺音樂的味道,但是又和他們本身的音樂搭配出非常奇妙的效果。
  • 《還有詩和遠方》《我們籤約吧》開播《樂隊的夏天2》迎來復活賽
    本周來到第二輪合作加分戰,新褲子樂隊前來助陣,合作過程似乎狀況頻發,不知道樂隊與姐姐們碰撞會有怎樣的結果?四公結束後又是哪三位姐姐離開舞臺?就是街舞3》&《明日之子4》《樂隊的夏天》上周為第二場分組挑戰,靶心位樂隊Joyside成功晉級,另有五支樂隊被淘汰。本周是最後一組分組挑戰,完成全部的分組挑戰後,有復活環節,即為淘汰樂隊進行即興表演,四支隊伍可以重回舞臺進行PK,獲勝的兩支樂隊將重回晉級隊伍。哪四支樂隊可以有機會參加復活賽?
  • 讀盤 | 北京大院裡的樂隊夏天:與理想有關,和生活無關
    樂隊,再度成為全民討論的話題中心。但在二十年前,在99%都是「老實孩子」的北京航天大院裡,留長髮、玩音樂是件「叛逆」得不行的事。鄭亮是其中一員,他和他的髮小老郭,不,那時候還是小郭,一個是「禁錮」樂隊貝斯手,一個是樂隊主唱。
  • 《樂隊的夏天》也沒逃過續集魔咒,網友罵聲一片
    去年,《樂隊的夏天》爆紅,這檔音樂綜藝不僅向觀眾普及了樂隊文化,還在沒有刻意營銷的情況下,實現了口碑和收視率的雙贏。像是此前由旅行團樂隊表演的《Byebye》中,「槍火」的世界改為「強悍」的世界;還有徐佳瑩的「給我一隻煙」被改為「給我一隻眼」等等。
  • 【播前必看】:夏天的哪些樂隊和樂隊的這些夏天
    第一季稱為「北京樂隊的夏天」,畢竟北京是樂隊文化中心的地位無法撼動,這一季也沒好到哪兒去,北京的樂隊超過15支,上海的樂隊僅剩號外和Mandarin,比起去年的獨苗「和平與浪」,今年確實可以浪一下試試。今年北方樂隊20支,絕大多數來自北京,北京外就西安有兩個席位。南方樂隊13支,分布比較廣,除了上海和中國臺灣,還有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重慶、雲南。